一般人總是混淆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概念。強度,強度,強度,說三遍。高強度運動時氧氣來不及進入血液參與能量代謝時(無氧),它的能量代謝效率隻是有氧代謝(氧氣充分參與)時效率的7%,更關鍵的是無氧代謝產生大量乳酸(燃料廢料),乳酸傳遞信息產生巨大酸痛感並使中樞神經指令肌體減速或停止。
另外,肌體的有氧和無氧的機理需要從肌纖維的分類(紅肌慢肌/白肌快肌)和工作原理(recruiting)
來解釋。輕量的動作/運動紅肌纖維首先被動員工作,運動強度越大,白肌纖維參與的比例越大,以此類推。不進行較大強度的運動,人體有些肌肉幾乎永遠都不會被用到。
而肌肉的增長和肌肉量的保持,主要是白肌纖維的活動/裂變/修複。
大強度無氧運動(比如力量練習)白肌纖維產生微創傷需要較長時間恢複,同一組肌肉在運動後,一般需要48小時的恢複。恢複過程中需要蛋白質/氨基酸的參與。人體自身的生長/性激素水平也是關鍵的,因此年齡大了,恢複就慢一些。
與力量練習相關的肌肉無氧代謝是指訓練破壞了肌纖維組織原有的平衡稱作catabolism, 而肌肉休息恢複的過程叫anabolism. 肌肉的薇創傷是我自編的詞匯,不準確。想實質性地增長肌肉,必須經曆這兩個過程。不破不立,知道合金鋼怎麽煉成的嗎?
在最高強度70%一下的有氧運動,一般24小時後就恢複了。但是如果運動時間較長,比如超過一小時的運動,人體利用儲備的脂肪代謝供能,血液中也會留下廢料產生酸痛,恢複的時間就長一些。
最後,一個人計劃日常鍛煉的時候,要了解自己是什麽類型的人。因為一個人擁有的紅肌/白肌比例是不同的。比如,白肌爆發力型的胖子妹妹,耐力型的傻老頭網友。大家計劃健身時盡量做到揚長避短,綜合平衡。
教練寫過多次同樣話題的帖子。因為缺乏耐心,一次比一次差,都沒有存檔。湊合看吧,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