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俞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孔子重教育,真誠扶持學生,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嚐無誨焉。”。自古至今有多少所謂“專家”,包括那個南宋老朱,荒唐地將“束脩”解釋成“十條風幹臘肉”。試想,孔子真要弟子送肉才教學,他弟子這麽多,隻羨慕這些臘肉幹嘛?鄭玄《後漢書,延篤傳》裏寫得很清楚,“謂年十五已上”。孔子這句話翻譯其實很簡單“隻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仰止孔子,景行行止。格物致知,致中中和。泱泱華夏,唯子獨尊。悠悠我思,天下至誠。
《影響世界曆史一百位名人》是美國物理學家、普林斯頓天文學博士麥可·哈特於一九七八年所著。後人對著者為人類選出這一百位名人,大致給予接受。這一百位名人裏,思想家,哲學家,宗教領袖和科學家居多,也有少數政治家。毛澤東排第八十九位。發明造紙術東漢的蔡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九三五年魯迅對朱光潛的批評,他們二人文藝觀和曆史觀上的分歧則是明顯的,而文藝觀與曆史觀往往又是牽結相連的。朱光潛素來強調藝術的自由和“無所為而為”,在《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一九三二年)一文中,他且標舉“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麵,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麵”,認為文學藝術的價值遠勝過任何轟轟烈烈的曆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朱光潛《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答夏丏尊先生》(以下簡稱《說“曲”》)一文發表在《中學生》第六十期上,次年一月魯迅就撰文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朱光潛當時沒有正麵回應,論爭涉及麵也不廣,但此段公案卻是中國現代文人關於“希臘”理解的包蘊相當豐富的一次論爭,而朱光潛也是經由《說“曲”》一文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因為珍愛和平,我們回首戰爭”,這好像是央視軍事節目裏常聽到的口頭禪,筆者用此開頭,表明下文不是為了宣揚武力,而是純粹“紙上談兵”。筆者以膚淺的軍事知識和大膽的想象,在此分析一下,台海可能的軍事突出,主要是分析美軍如何插手“武統”。
去年因為台美屢次踩了中共的紅線,解放軍舉行了多次針對台海的軍事演習,筆者特別注意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敘述真實,文筆詼諧,尊稱簡略。“胡風事件”也是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總綱,就像紅樓夢的第五回,三國演義的虎牢關,主要角色悉數登場,同時所有作家的命運都在此刻注定了,觀點表達不對就是“牢獄之災”,思想問題作“組織處理”,開啟了中國作家的噩夢,在那場胡風批判運動中,胡喬木,周揚,林默涵,丁玲,老舍,巴金包括各省市的文聯作協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敘述真實,文筆詼諧,尊稱簡略。
一九四九年年初的大年三十,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將沈從文接到頤和園附近的住處小住幾日,那時北京二環裏的傅作義已經被包圍著,但清華北大那一片已是解放區,每天還有如張奚若等文化大佬登門小坐,梁思成夫婦近期心情不錯,因為前些天有幾個解放軍軍官拿著北平地圖來請教他們,北平城裏哪些是古跡不能炸哪些地方可以炸,梁氏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文在展開“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變異”問題之前,先分析一下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再到“蘇,中共產主義陣營”之間的連貫問題。黑格爾的曆史唯物主義理論用通俗的敘述就是“人類曆史是一個理性的進化過程,類似一台機器,齒輪接齒輪往前行,在前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節點,產生矛盾和衝突,推進了這個曆史向前,而人類的精神也是一個冷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晚清思想家嚴複在他擔任北洋水師學堂教務長期間,翻譯的赫胥黎《天演論懸疏》裏,無意夾雜了“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引進了中國。而這一思想影響以後中國的各領域,又以“變異”方式滲透到至今是當初嚴複先生生前萬沒預料到的。筆者認為,因為甲午慘敗捅破了當時有識之士所固有的“西方製造物”能改變中國落後的思想,在尋找更為“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抗戰,如果這兩個字代替豐碑,那在它之下埋葬了無數白骨。幾十年後他們的子孫後代上著曆史課時不以為意,他們認為那些離他們遙遠故事隻是拿來摻讀的,或者是用來作說教的,在後來一世紀過去了,這時的人們已徹底遺忘了這兩個字,把它編為古代史,同時和平安逸的生活讓人們更加貪婪起來。筆者為沒有經曆戰爭感到最大的欣慰,今天能夠靠網絡AI修複的當時抗戰的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