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蕭蕭

海外一書生。獨立思考,探索真理。思古憑吊,撫今感懷。縱論天下,針砭時弊。熱愛藝術,逍遙人生。讀萬卷書,行千裏路。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此曲隻應天上有(十一)

(2007-01-04 23:37:30) 下一個
此曲隻應天上有(十一)

幾位鋼琴大師演繹貝多芬的《皇帝協奏曲》



貝多芬作為一位音樂家,最早在維也納的成功,是以一位演奏自己作品的鋼琴演奏家身份獲得的。鋼琴是貝多芬掌握得最得心應手的樂器。他一生寫了大量的鋼琴奏鳴曲,變奏曲,協奏曲。作為一位作曲家,協奏曲是貝多芬在鋼琴上的最高成就,而這部《第五鋼琴協奏曲》又是所有協奏曲中最優秀的一部。貝多芬一共寫了五部有編號的鋼琴協奏曲。(另有小提琴協奏曲的鋼琴配器和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沒有編號,很少有人演奏)第一和第二鋼琴協奏曲受莫紮特影響很深,基本上沿續了維也納的古典主義傳統。貝多芬的第三和第四鋼琴協奏曲開始走出莫紮特的影子,加強了鋼琴作為主體的力度,使它的對應織入整個音樂發展,從而把協奏曲的結構變得更為恢宏。形成了自己雄偉壯麗的英雄風格。

第五鋼琴協奏曲是五首協奏曲中管弦樂隊與鋼琴的技巧發揮最輝煌的一首。在古典音樂史上,有的鋼琴協奏曲比這部氣勢更大,篇幅更長,技巧更難,但這部作品在所有鋼琴協奏中的至尊地位是其它任何協奏曲難以相比的。這不僅是因為這部鋼琴協奏曲為維也納古典主義劃下了句號,開創了浪漫主義協奏曲的先河。更重要的是這部協奏曲本身的王者風範。這部鋼琴協奏曲在結構的莊嚴宏大,旋律的自然流暢,節奏的雄壯威武,色彩的燦爛輝煌方麵,都是其他鋼琴協奏曲難以相比的。由於這個原因,這部作品上演之後,人們用了“皇帝”這個詞來代表這部編號第五的鋼琴協奏曲。當時德國的音樂大公報》在1812年1月曾這樣報說:“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最富於獨創性、想象力和最有效果的,但也是現有協奏曲中最難演奏的一部。”

這部作品的一個重要的創新是主奏鋼琴的突出。貝多芬用爐火純青的技巧把當時鋼琴在音響威力和音域寬廣上的進步成功地運用在協奏曲的創作中。鋼琴有了充分的力量與樂隊相抗衡和融合。在第一樂章主奏鋼琴的華彩演奏一開始便給聽眾以極端宏偉、華麗的印象。這在以前的協奏曲中是沒有的。這部協奏曲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作曲家對鋼琴華彩(Cadenza)部分的規定。在這部第五鋼琴協奏曲問世之前,華彩段大都是由獨奏者即興演奏的,後來改由其他作曲家或演奏家須先作好,獨奏者可以隨意選擇一個華彩段供自己演奏。象巴克豪斯,肯普夫等鋼琴大師都曾給很多鋼琴協奏曲寫過Cadenza。 貝多芬在第五鋼琴協奏曲之前對Cadenza也沒有規定。像第一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貝多芬本人就寫了3個Cadenza供演奏者選擇。第四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也寫有兩個Cadenza供選擇。但在這部第五鋼琴協奏曲中,貝多芬自己寫定Cadenza,不讓演奏者自己即興發揮。從此之後,很多音樂家都Cadenza規定在譜子上。

這部被稱為《皇帝》的鋼琴協奏曲在格式上和一般鋼琴協奏曲一樣,分三個部分:
第一樂章Allegro快板,降E大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降E大調。
第二樂章 Adagio un poco moto稍快一些的慢板,B大調,4/4拍子,自由的變奏曲形式。
第三樂章Rondo – Allegro回旋曲式的快板,降E大調,6/8拍子,回旋曲形式。

關於這三個樂章的具體內容已有很文章介紹,在這裏就無需贅言,隻介紹三個部分中的一些突出特點。

第一樂章開宗明義地突出了鋼琴的有力地位。第一樂章以樂隊首先奏出一個強烈的和弦後鋼琴隨即以即興式的姿態奏出一串短小精悍、流暢明亮的獨奏作開端,這段雍容華麗的鋼琴獨奏立即顯示出鋼琴的王者範。此外,貝多芬對第一樂章的Cadenza首次作了刻意安排,寫出如下的指示:“不是作為華彩演奏,該樂段與下麵互相銜接。”表示這些小節必須遵循作曲家的速度。實際上這一段鋼琴炫技成為固定下來的真正華彩。第一樂章在整個協奏曲中最為重要,篇幅長達21分鍾多,超過了二三樂章的總和。

第二、第三樂章一氣嗬成,不予間斷。這是貝多芬在交響樂和協奏曲中特別擅長的一種手法。貝多芬在第二樂章的結尾,把第三樂章開頭第一小節的旋律巧妙地用鋼琴作小節輕柔的裝飾演奏,不間斷地帶入第三樂章,整個二三樂章既有分別,又渾然一體。此外,第三樂章中許多鋼琴獨奏片斷的熱情奔放,華麗高貴,精湛細膩,聽來真可謂“大珠小珠落玉盤”,沒有任何其它鋼琴協奏曲可以與之比美。這首協奏曲的結尾也非常有創意,在樂章的末尾有十小節定音鼓和鋼琴獨奏的片段,這是也貝多芬的一個創新,最後鋼琴和樂隊以雷霆萬鈞之勢,把歡樂推向高潮而結束全曲。

這部《皇帝協奏曲》從1811年11月28日在德國首演以來,一直是演奏家爭相演奏的曲目。幾乎每一位著名鋼琴家都有演奏這部作品的錄音。這裏簡單評介幾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幾位鋼琴大師對這部《皇帝協奏曲》的演繹。

一,唯美主義的音樂造型大師–阿爾圖勞· 米凱蘭傑利(Arturo B.Michelangeli)(1920—1995)






二十世紀的鋼琴大師漢若星河,要從中選出十位頂尖的鋼琴大師也非易事,因為優秀的鋼琴大師太多,評選的標準也難統一。但若要選一位我認為最偉大的鋼琴家,而這位鋼琴家又是貝多芬皇帝協奏曲的最偉大詮釋者,我一定首推米凱蘭傑利,盡管他本人的名氣不象霍洛維茨,李希特,巴克豪斯那樣為世人皆知。作為一位鋼琴演奏家,米凱蘭傑利在很多方麵都把鋼琴藝術推向了極致。在音色的典雅瑰麗,音樂造型的富麗堂皇,音樂內容的深邃哲思,在現代鋼琴家中可以說是無人可及。
米凱蘭傑利於1920年出生在意大利的Brescia,三歲開始學習音樂,一開始對小提琴和管風琴很感興趣,盡管也學鋼琴。從十歲進威爾蒂音樂學院起,開始專攻鋼琴,尤其醉心於清澄幹淨,音色華麗的意大利學派。一九三九年七月八日,米凱蘭傑利在日內瓦國際大賽上贏得首獎和柯爾托特別獎。被柯爾托當麵稱之為“李斯特再世”。 米凱蘭傑利一生不喜歡錄音,留下的唱片並不多,但他一生演奏過的音樂作品的範圍卻很廣。從巴洛克時期的巴哈,維也納古典主義時期的莫紮特,到浪漫派時期的舒伯特,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再到印象派的德彪西的作品都有精彩的演奏。但是,米凱蘭傑利一生演奏生涯中的最高成就,是1980年演奏的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和1982年演奏的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這兩次演奏都是和維也納愛樂合作,由意大利指揮家卡洛. 古裏尼(Carlo Giulini)指揮。這兩次演奏在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上基本上可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皇帝協奏曲》本身的一大特點就是氣勢恢宏,雍容華貴。米凱蘭傑利把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至。米凱蘭傑利擅長用鋼琴的音響來構造音樂寬闊的音場和宏大的結構。在這部《皇帝協奏曲》中,米凱蘭傑利以他哲學家的深刻思想為框架,非凡的力度和精湛的技巧為工具,給這部《皇帝協奏曲》營造出一座雄偉壯麗的宮殿。米凱蘭傑利曾這樣講到:“一個音樂家在傳達他的音樂理念之前,必須先麵對他自己,必須先認識他自己是誰,隻有這樣他才夠資格出來演奏音樂!”猶如畫家在畫竹之前的胸有成竹,米凱蘭傑利在演奏一部作品之前,總是首先對作品,對自己進行深刻的思考。如他所說:“我不為別人彈奏,我隻為我自己及作曲家服務。當我坐在鋼琴前麵,我身是處在一種迷失的狀態,我思考的是:我所彈的作品、鋼琴發出的靈運做的產物與智慧的結晶!”米凱蘭傑利深刻的音樂哲思使得他在演奏這部《皇帝協奏曲》時,用鋼琴的音響和樂隊共同營造了一座視覺的音樂宮殿。聽者仿佛能看得見,觸摸得到一個宏大的,流動的音樂構架。人們聽到的任何一個音樂片斷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個音樂大廈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能夠使聆聽者通過聽覺在視覺上感覺到《皇帝協奏曲》的壯觀華麗的音樂構架,是確立這場1982年音樂會在鋼琴演奏史上至尊地位的根本原因之一。

米凱蘭傑利鋼琴演奏的一大特點是音色的純淨華美。他從小學習小提琴和管風琴,後來學鋼琴,盡量把小提琴和管風琴的音色融入鋼琴之中。對此,米凱蘭傑利曾這樣講過,“如果你們想了解我的音色,你們一定不要光想到鋼琴的音色,應該往管風琴和小提琴的組合音色去思考。”在鋼琴演奏的淵源上看,他在威爾弟音樂學院的老師是安佛西(Giovanni Anfossi),而安佛西承了凱西(Beniamino Cesi)的意大利學派。如果我們再往前追溯,由凱西又可追溯至馬圖西(Giuseppe Martucci),更進一步又可回到陶西格(S. Thalberg)和李斯特的華麗名技學派。安佛西強化了米開蘭傑利的指法,也將意大利鋼琴樂派最精華獨到的-—-清澄幹淨的音色,完全教給米開蘭傑利,讓他原本就與眾不同的觸鍵更添透明水晶般的光彩。和德國傳統的厚重沉穩的風格相比,米開蘭傑利的音色晶瑩剔透;和俄羅斯學派森冷鋼硬的音色相比,米開蘭傑利的鋼琴音色充滿了溫暖和柔情。但是,米開蘭傑利最偉大之處在於音色的盡善盡美:音色清麗但飽滿,即使輕聲觸鍵,聲音也極具穿透力。溫暖而不失雄壯,雍容華貴中仍顯現出英雄主義的氣概。作為一位唯美主義者,米開蘭傑利一生追求音色在美感上的極致。他自己曾用小提琴的“自然歌唱”和管風琴的“音色層次”來形容自己鋼琴音色;也有人曾用“無錘之音”來形容米開蘭傑利音色獨步天下的至高境界。我的感覺是米凱蘭傑利的琴聲更象是初夏清晨的陽光那樣有著黃金般色彩,流金四溢。這裏用一段對1982年這場音樂會的評論來結束:“一九八二年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是米開蘭傑利一生功業的極至!古裏尼壓低了銅管全力營造溫暖的色調,而米開蘭傑利則盡施一生所有的精髓;完美的圓滑奏,琥珀黃玉般的色調,朝陽破雲似的璀璨和淡然宏雄的獨尊霸氣,任誰聽了也要仰天長歎,高喊一聲「吾皇萬歲」!米開蘭傑利一生所有的藝術都在這首《皇帝協奏曲》中化為永恒…。”




二,萊比錫學派的殿軍,“鍵盤獅王”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9)(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