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蕭蕭

海外一書生。獨立思考,探索真理。思古憑吊,撫今感懷。縱論天下,針砭時弊。熱愛藝術,逍遙人生。讀萬卷書,行千裏路。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此曲隻應天上有(四)

(2006-05-12 13:46:31) 下一個

此曲隻應天上有(四)

RachmaninovPianoNo.2.jpg

   

  第一樂章點擊:試聽

 

此曲隻應天上有(四)
第二鋼琴協奏曲,Rachmaninov (1873-1943)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Piano: Julius Katchen (1926-1969
Conductor: Georg Solti (1912-1997)

   近現代古典音樂的發展有點像黑格爾講的世界精神演進,繆斯女神在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飛起飛落。古典音樂在意大利,德國,奧地利和法國經曆過了輝煌和衰落後,從十九世紀末葉開始,在俄羅斯進入了又一個輝煌的高峰。“五人強力集團首先拉開俄羅斯民族音樂的序幕,在西方音樂中獨豎一織,然後柴可夫斯基集其大成,把俄羅斯音樂推到了世界的高峰,使其突破了民族音樂的局限,真正具有了普遍性和世界性。柴可夫斯基之後,俄羅斯成了盛產偉大古典音樂家的搖籃。在二十世紀,無論是古典音樂的創作還是演奏,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或民族能夠和俄羅斯妣美。
   拉赫瑪尼諾夫天資聰穎,四歲學鋼琴,一直走的是學院派的道路。從音樂源流上看,拉赫瑪尼諾夫是柴可夫斯基的繼承人,其作品有濃鬱的俄羅斯風格和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在拉氏所處的時代,肇始於印象派的現代音樂已經開始蓬勃發展,俄羅斯的斯特拉文斯基已經在準備把充滿不諧音的現代音樂推向世界的頂峰。但拉赫瑪尼諾夫仍然堅守著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傳統。他的作品是浪漫主義在二十世紀的最後餘波,不過這個餘波非常巨大。拉赫瑪尼諾夫的二號三號鋼琴協奏曲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最偉大,演奏得最多的鋼琴協奏曲。其中二號鋼琴協奏曲在瑪麗蓮. 夢露主演的《七年之癢》的影片中反複出現,在世界各地家喻戶曉。三號鋼琴協奏曲是音樂史上最難演奏的一首協奏曲,通過奧斯卡獲獎影片《鋼琴家》,許多人也有所耳聞。不過,對於拉赫瑪尼諾夫在創作上的艱難,卻少為人知。
   第二鋼琴協奏曲產生於拉赫瑪尼諾夫精神幾乎崩潰之際。當時拉氏正為自己的第一交響樂上演後失敗而沮喪萬分。在五人強力集團非學院派的肆意嘲諷打擊下,拉赫瑪尼諾夫喪失了自信,曾一度打算放棄音樂創作。這時他的親友在英國找了一位懂催眠術的心理醫生達爾。拉赫瑪尼諾夫在英國接連做了幾個月的心理治療。這位心理醫生每天都給他暗示:“我就要成功地創作一部協奏曲了"。幾個月後拉赫瑪尼諾夫終於從絕望中恢複過來,創作了這部名垂千古的鋼琴協奏曲,獻給達爾醫生以示感謝。這首協奏曲使拉赫瑪尼諾夫馬上譽滿全球。此曲采取標準的奏鳴曲格式。第一樂章, 中板。一開始是主奏鋼琴由弱漸強的八個無伴奏和弦,宛如由遠而近低沉深厚的鍾聲,引導出飽滿有力的C小調第一主題,整個第一樂章深沉,憂鬱,悲壯,充滿著俄羅斯民族寬廣深厚的情感。第二樂章 莊重的柔板,曲調抒情浪漫,很有歌唱性,跟第一章形成鮮明對比。象征著作者開始從抑鬱中振作起來。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類似回旋曲。一開始,樂隊在低音區有節奏發出低沉的衝撞聲,好像是初春時巨大的冰塊在河流中輕輕地相互碰撞,緊接著是一段色彩斑斕的炫技華彩,象是春潮帶雨,浪花飛濺。中間有一段空山鳥語般的寧靜,最後強有力的鋼琴和樂隊竟爭高下,相互盤旋,全曲在燦爛輝煌的高潮中結束。這首鋼琴協奏曲把浪漫主義和俄羅斯的民族風格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當你在聆聽此曲時,仿佛能看到俄羅斯廣闊無邊的大草原,美麗的白樺林,甚至能聞到圖格涅夫筆下描寫的那種鄉間的煙草味。當然,你還能感覺到貫穿全曲的東正教教堂的鍾聲。
  Julius Katchen是少有的美國本土俄裔鋼琴家,以指法靈活,技巧高超出名。擅長演奏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曾11天舉辦7場音樂會,轟動全球。可惜Katchen英年早逝,隻活了43歲,留下的唱片不多。今天知道此君的人已不多。不過,Katchen的演奏錄音,幾乎都是精品。
  一如德奧,俄羅斯盛產音樂家,匈亞利則盛產指揮家。五六十年代活耀在古典樂壇的指揮家相當一部分都來自匈亞利。除上次提到的萊納外,塞爾,多拉蒂,尤金.奧曼第,索爾蒂都是出自匈亞利的大指揮家。美國當年的五大交響樂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這些指揮大師帶出來的。索爾蒂是萊納之後芝家哥樂團的音樂總監和指揮。索爾蒂的指揮風格是力道強橫,,場麵火爆。在他的指揮下,銅管齊奏時,無堅不摧;低音爆發時,撼天動地。在索爾蒂任音樂總監期間,芝加哥樂團一直名列五大樂團的榜首。
   Decca是英國一家古典音樂的發燒錄音公司。Decca錄製的曲目沒有EMI哪樣走大眾化路線,錄音水平要高出EMI許多。該公司在五六十年代的Analogue錄音跟RCA一樣,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張Katchen和芝加哥樂隊演奏,索爾蒂指揮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是Decca在黃金時代的Full Frequency Stereophonic Sound的名錄音, 動態極大而細節又極清楚,聽者可以感覺到樂隊中不同樂器的準確位置。筆者曾拿這張唱片去朋友家試音,暴棚過猛,結果把朋友兩萬多元的後級功放器燒壞掉。拉赫馬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的錄音不下百種。除了這張LP黑膠木唱片外,以下幾張CD也都很好。
1,  SACD/CD  Byron Janis 鋼琴演奏,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Antal Dorati 指揮,Mercury 錄音。 這也是一張發燒碟。Mercury的錄音,數量極少,一般唱片店都沒有賣,但張張都是精品。多拉蒂是來自匈亞利的天才指揮家,任何一個樂隊讓他指揮一段時間,馬上連上三個台階。美國的好幾個小樂團都是在他的指揮下名揚全球的。
2,  SACD/CD  Van Cliburn 鋼琴演奏,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Reiner 指揮。克萊本1958年在莫斯科獲柴可夫斯基鋼琴大獎賽冠軍,回美時曾在紐約市受到英雄般的夾道歡迎。中國的劉詩昆是這項大獎賽的亞軍。劉後來多次提及此事,意思是當年水平很靠近克萊本。但對於一位鋼琴家來說,比賽得獎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經常和世界第一流樂團和指揮同台演出。當年的劉詩昆沒有現在的郎郎這麽幸運,無法和各大樂團合作,所以最終沒有躋身於世界級的鋼琴家之列。
3,  CD Earl Wild 鋼琴演奏, 英國皇家愛樂樂團,荷爾斯泰因指揮,Chesky錄音出版。Checky 是隻成立了二十幾年的發燒錄音公司,走專門路線,出版的曲目很少,大多偏向於Jazz。很多雜誌都推薦這張唱片。但我的感覺是Chesky錄製jazz或奏鳴曲還可以,但錄製大部頭的管弦樂作品顯得力有不逮。另外,純粹的數碼錄音還是沒有當年的類比錄音好。 所以這三張CD的排名還是按本文的順序,Chesky的版本隻能放到第三。當然,三張CD都排在上麵介紹的LP之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