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頭小唄”為日本著名童謠、民謠作詞家與詩人野口雨情(1882-1945)作詞,中山晉平作曲,於1921年寫成; 曾作為電影《雨情物語》(1957)的主題歌。 這首民謠詞、曲都非常優美,在日本長盛不衰, 一直有著名歌唱演員在不斷演唱。 我最喜歡的,是中國人民熟悉的電影演員和歌唱家、在電影《遠山的呼喚》中與高倉健搭檔扮演女主角的倍賞千惠子的演唱。下麵這段視頻,結合倍賞千惠子的演唱和電影《雨情物語》的鏡頭,配有歌詞原文,做工非常精細,歌聲、音樂和畫麵都非常美麗。畫麵中由女演員青山京子飾演的船家女完好體現了東方女子獨特的含蓄美,也是難得的鏡頭。可惜原歌有五段,而倍賞千惠子隻演唱了前麵三段。
這首民謠的主題可以理解為正視生活的艱辛、個人生命的短暫和渺小,呼喚男女間相濡以沫的真情。 這種男女間的真情,讓人得以超越生命的短暫和渺小,以及日常生活的庸碌。我認為這種期待和呼喚,有其深遠的宗教意蘊。換言之,係統的宗教本來也是發源於那樣的期待和呼喚,但由於神學家們不斷加入了很多理性的東西,反而遮蔽、消滅了那樣的期待和呼喚。這其實才是“音樂”、“歌曲”、“戀愛故事”比教堂、寺廟中的宗教遠為“動人”的原因。日本文化的獨特之處是在民間文化中保留、發展了極其大量的這種我想稱為“原始宗教”,以別於“係統宗教”的東西,非常“動人”。 我想這才是川端康成所說的“美麗的日本”。
下麵是我粗略的譯文:
詩歌不可譯;不可為而為之,隻能得其大概。 深入理解、欣賞詩歌,最好是通過詳細的注釋。 但好的詳細注釋非常難得,所以我在粗通日文的基礎上借助ChatGPT潛心琢磨,做成了幫助自己理解的“詳細注釋”, 在此分享。 希望即使對日文一無所知的讀者也能領會原文的精微。 日文中有大量漢字,意思也與漢文相同或相近,但讀音是大不同的,我把這些漢字的平假名都標在括號裏,以便知道它們的日文讀音,更好地欣賞歌曲演唱。 對日語興趣不大的讀者請忽略以下部份。
【原文】
船頭小唄
俺は河原の 枯れすすき
おなじお前も 枯れすすき
どうせ二人は この世では
花の咲かない 枯れすすき
死ぬも生きるも ねえお前
水の流れに 何變ろ
俺も お前も 利根川の
船の船頭で 暮らそうよ
枯れた真菰に 照らしてる
潮來出島の お月さん
わたしゃこれから 利根川の
船の船頭で 暮らすのよ
なぜに冷たい 吹く風が
枯れたすすきの 二人ゆえ
熱い涙の 出たときは
汲んでおくれよ お月さん
どうせ二人は この世では
花の咲かない 枯れすすき
水を枕に 利根川の
船の船頭で 暮らそうよ
【詳細注釋】
(日語中主語、係動詞通常省略,在此指出,以後就不再一一說明了)
船頭 (せんどう): 意同漢語中的“梢公”,但不限於男性,我認為在本文中譯為“船家”比較合適
小唄 (こうた): 意近漢語中的“短歌”、“小曲”
俺 (おれ): 意同漢語
“俺は”中的“は”: 日語中用來標示“主題”的助詞,近於古漢語“兵者,凶器也”中“者”字的用法。下文中“二人は”中的“は”作用相同。
河原 (かわら): 意同漢語。靠近河流的陸地
“河原の”中的“の”: 同漢語中的“的”、“之”。下文中“利根川の”、“船の”、 “潮來出島の”中的“の”作用相同。
枯れ (かれ): (形容詞) 枯萎
すすき: (名詞) 蘆葦、蘆草
おなじ: (形容動詞, 用於比較兩種事物、思想) 用在這裏指出“俺は河原の枯れすすき”與“お前も枯れすすき”的相似性
お前 (おまえ): 你。用於對話中很隨便地稱呼對方。
“お前も”中的“も”: 也。 下文中“死ぬも”、“生きるも”中的“も”作用相同。
俺は河原の 枯れすすき/おなじお前も 枯れすすき: 我是河原上枯萎的蘆葦,同樣地,你也是河原上枯萎的蘆葦
どうせ: 總而言之
二人 (ふたり): 意同漢語
この: 這個
世 (よ): 世界,人世
では: 在…
この世では: 在這個世界上
花 (はな): 意同漢語
咲かない (さかない): 不開花。 動詞“咲く”(開花、綻放)的否定形式。
花の咲かない: 是一種常見詩歌表現形式,合“花”和“咲かない”(不綻放)成一意境。下文中的“水の流れ”、“熱い涙の出た”都是類似的表現形式。這種微妙是日語詩歌的特色,不好翻譯。
どうせ二人は この世では/花の咲かない 枯れすすき: 總而言之, 我們倆在這世上,都是不會開花的、枯萎的蘆葦
死ぬ (しぬ): 意同漢語“死”
生きる (いきる): 意同漢語“生”
“死ぬも生きるも”中的兩個"き": …也好, …也好。指出兩種情況沒有實質的區別。
ねえ: (助詞) 哎 (用來呼喚對方的注意)
水 (みず): 意同漢語
流れ (ながれ): 意同漢語“流”
水の流れ: 水流、水之流、流水 (詩歌語言,合“水”和“流”成一意境)
“水の流れに”中的“に”: (介詞) 即古漢語中的“於”。日本人說“水の流れに”相當於中國人說“於水流”。中英文中的“介詞”都置於其所修飾的詞句之前,而日文大不相同,要置於其所修飾的詞句之後。
何 (なに): (疑問助詞) 意同漢語。
變ろ (かわろ): 變化、變動、變異。 方言,其標準日語為"変わろう" (かわろう), 是“変わる" (かわる)一詞的表現意願的形式。
死ぬも生きるも ねえお前/水の流れに 何變ろ: 哎, 聽著,我們死也罷,生也罷,會對水流有什麽影響呢?
利根川 (とねがわ): 日本的一條大河
船 (ふね): 意同漢語
“船の船頭で”中的“で”: (介詞) 在,用,以,以…的方式。“船の船頭で”意即“以做船上的梢公的方式”
暮らそう (くらそう): (動詞) “暮らす”意為生活。 “暮らそう”是“暮らす”的表達意願、決心的形式。
“暮らそうよ”中的“よ”: (助詞) 表強調。中英文中好像都沒有類似的成分。
俺も お前も 利根川の/船の船頭で 暮らそうよ: 希望我和你通過做利根川上的船上的梢公(在一起)生活。
枯れた (かれた): (動詞) 枯れる的過去式。 意同漢語“幹枯、枯萎”
真菰 (まこも): (名詞) 稗草
照らしてる (てらしてる): "照らしている"的縮寫。意為“正照在”
“枯れた真菰に”中的“に”: (介詞) 同古漢語中的“於”。 意為“在…上”。
枯れた真菰に 照らしてる: …正照耀在幹枯的稗草上。日語常省略主語,要讀者自己從上下文中推斷。
潮來 (いたこ): 地名。其地多水鄉。利根川穿過潮來。
出島 (でじま): 水中自然的島嶼或人工建築。“潮來出島”很有名,估計是潮來水中的某個小島。待考。
月 (つき): 意同漢語
“お月”中的“お”: (詞綴) 放在名稱前表示尊敬。 類似於漢語的“貴”、“令”。
さん: (詞綴) 放在名稱後表示尊敬。 類似於漢語的“君”、“先生”。
お月さん: 對月亮的虔敬的稱呼,類似於說“尊敬的月亮君”。
潮來出島の お月さん: 潮來出島的尊敬的月亮君。這是一句意境描寫。沒有直說,但暗示,是月光“正照耀在幹枯的稗草上”
わたしゃ: “わたしは”即“我”的縮寫
これ: 這個,這裏,這時
から: (介詞) 從…開始
これから: 從現在開始
暮らすの (): (動詞) 生活。 “暮らす”是該詞的基本形式,加“の”表示是在描寫、解釋一種狀況。
わたしゃこれから 利根川の/船の船頭で 暮らすのよ: 我(們)從現在起,過著利根川上的船上的梢公的生活。
なぜに: 為什麽
冷たい (つめたい): (形容詞) 意同漢語“冷”
なぜに冷たい: 為何這麽冷?
吹く (ふく): (動詞) 意同漢語“吹”
風 (かぜ): (名詞) 意同漢語
吹く風: 吹著的風。 日語中可以用動詞(做形容詞)修飾名詞。
“吹く風が”中的“が”: 日語中用來標示句子“主語”的助詞。 但在這裏隻有主語,其餘成分都省略了。
ゆえ: (介詞) 是因為…
枯れたすすきの 二人ゆえ: 是因為(我們)二人就像枯萎的蘆葦
熱い涙 (あついなみだ): 意同漢語“熱淚”
出た (でた): (動詞) 出る"(湧出)的過去式
熱い涙の出た: 詩歌語言,合“熱淚”和“湧出”成一意境
ときは: 當…的時侯
汲んで (くんで): (動詞) 汲む, 意同漢語“汲”。
おくれよ: 表示請求。非常接近古漢語中“請”字的用法。
汲んでおくれよ: 請汲幹
熱い涙の 出たときは / 汲んでおくれよ お月さん: 當(我們)熱淚湧出時,尊敬的月亮老君,請將它汲幹
枕 (まくら): (動詞) 意同漢語
"水を"中的“を”: 日語中用來標示“賓語”的助詞。 “水を枕”表示“水”是動詞“枕”的賓語。在中英文中,賓語都置於動詞之後; 賓語都置於動詞之前。“水を枕”在中文中當說成“枕水”: 把頭靠在當作枕頭的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