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美國稅季聊稅(二)如何理解W2和1099稅表的底層邏輯

(2025-02-17 06:55:14) 下一個

W2和1099稅表的話題因為字數關係需要分好幾篇,第一篇講表格本身,以及從稅法上關聯的底層邏輯;後麵幾篇再根據表格本身聊具體的避稅策略。

我以前的各種小文裏麵,多次聊到W2或者1099,今天展開說說這兩個稅務概念了。在美國,絕大多數合法勞動者的收入主要通過兩種形式報告:W2和1099,這個比例大概是七三開。

W2表是美國雇主發給傳統正式雇員的稅務文件,所以隻要你在美國有正式工作,你要為雇主工作一定的時間,雇主代繳幾險幾金,你同時享有健康保險,退休計劃,受勞動法保護;不管你是碼工,科學家,還是老師,政府職員,雇主就會被要求在2025年的1月31號前為你提交報告該員工在2024年的工資,預扣稅款和其他福利信息,這個W2表員工手裏會有一份,IRS(美國國稅局)同時拿到一份,該表用於員工2024年度報稅。

很多人登陸美國的第一年,就開始收W2表,比如我18年前來美國留學,雖然拿的是獎學金,但也是需要申報收入的,但估計沒太多人真正想去看懂W2(盡管其實所有關於每一項的內容都在正麵反麵有小字說明,字體小到你不認真看,還真看不清),比如第一三五格分別代表什麽,為什麽經常這三個數字都不一樣;所以以下算是逐一科普,我也可以跟著複習,除了了解每一格代表什麽信息,W2 表格還可以幫我們理解很多稅法的實際意義。

W2上麵首先有雇主信息,雇員信息,這自不必多說。

現在進入收入和稅務預扣(Box 1 to 6):

**Box 1 – 工資、薪金、小費等應稅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不包括可以用作稅前的扣除(比如稅前401(k),健康保險, FSA, HSA等)
**Box 2 - 聯邦所得稅預扣:代表雇主為你預扣的聯邦所得稅金額
**Box 3 – 用於社保稅的工資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扣稅是有收入上限的,2024年的收入上限是$168,600,代表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的收入低於這個值,那麽Box 3就應該顯示全部的工資收入(扣除一些稅前項目,比如醫療保險,FSA,HSA);如果你的收入(扣除稅前項目)高於這個值 ,那麽Box 3就隻會顯示$168,600,因為高於$168,600不會再被繼續征收社安稅。 ** Box 4 – 已預扣的社會保障稅金額:雇員是6.2%. 最多就是$168,600的6.2%.
**Box 5 – 用於醫保稅的工資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醫保稅沒有上限,所以Box 5的金額基本可以接近你真正的全年工資 (還是需扣除稅前項目,比如醫療保險,FSA,HSA ;同時注意雇主的一些稅後福利,比如教育補助;或者非工資收入,股權激勵不會計入這個部分)。
**Box 6 –已預扣的醫療保險稅金額:稅率為 1.45%,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收入超過$20萬美元的單身或者 $25萬美元的已婚聯合報稅者,會有額外的 0.9% 附加稅。

接下來進入福利和稅前扣除部分(僅舉一些常見的例子):
** Box 12 –各種編碼
C: 表示雇主為員工提供的“團體人壽保險”中,超出$5萬美元的部分,超出部分的保費價值會被視為員工的應稅收入, 加入到前麵的Box 1,但不影響Box 3或者Box 5。
D:稅前401(k) 計劃的全年繳款金額
AA:稅後(Roth)401(k) 計劃的全年繳款金額
DD:雇主提供的健康保險總費用(不計入應稅收入,隻是信息)。
E:稅前403(b) 計劃的繳款金額。
BB:稅後403(b) 計劃的繳款金額。
G:稅前457(b) 計劃的繳款金額。
W:HSA 的雇主和員工繳款總額

**Box 13: 標記雇員的狀態
Statutory Employee: 法定雇員(駕駛員,人壽保險代理人,家庭工人,或者旅行和銷售代理人,大致是這四類人),收入需報schedule C
Retirement Plan:參加了公司退休計劃(如 401(k)),這會影響你是否能享受 IRA 扣除。
Third-party sick pay:第三方支付的病假工資。

最後進入州和地方稅部分:
** Box 16: 適用於州所得稅的工資部分,通常和 Box 1 類似,但可能因州稅規定不同而有些許差異。
** Box 17: 已預扣的州所得稅金額。
** Box 18: 適用於地方稅的工資部分。
** Box 19: 已預扣的地方所得稅金額。
** Box 20: 地方稅的稅區名稱

這裏的地方,比如紐約市,費城,哥倫布,底特律等,這些城市在聯邦,州兩層稅收之外,還有額外的城市稅;而我們麻州居民,個人所得稅完全由州政府統一征收,而不是由城市或地方政府單獨收取,所以我們在18-20格裏都是空白。

1099表則用於報告非工資收入,適用於獨立承包商或個體經營者,既可以有靠體力的藍領小裝修維修工,外賣司機,家政服務人員;也可以是白領的谘詢師,醫療治療師,自由職業者,或其他獲得非雇員收入的人,這種就沒有什麽固定的雇傭關係,工作方式高度自主,服務提供者可以決定自己的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和工作時間,他們也通常沒有從平台或者雇主這裏得到傳統福利,不受勞動法保護,收入通常全額支付給個人,稅務預扣則由收款人自行負責,甚至自雇者需繳納自雇稅(Self-Employment Tax,包括社會保障稅和醫療保險稅)。那麽大概率隻有Box 1有一個Nonemployee compensation (非雇員報酬)有數字,而其它比如聯邦或者州預扣都是空的。

1099表還有很多種形式,這個放在以後的篇章再說。

由以上描述大概可以看出,W2和1099是稅務表格,同時更代表兩種勞動關係和收入類型;前者體現的是傳統的正式雇傭關係,強調穩定和福利;後者則反映了更加靈活的合作模式,但伴隨著更多的個人責任。有一種比喻很貼切,前者的工作是有雇主托底的,但是也容易受限,有天花板,畢竟大家都隻是“打工人”;後者更可以天空任鳥飛,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可以追求 “更大的可能性”,但這需要很強的自主能力、抗風險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場環境,否則容易陷入“自由但不安定”的困境。

W2和1099表格都代表了勞動所得,以時間換收入的勞動所得,而這種勞動所得“很不幸地”是按最高稅率征稅的;或者對應Tom Wheelwright的免稅財富一書,從稅率上來說,勞動者收入是最“不好”的一種收入。

美國的聯邦個人所得稅采用累進稅製,雖然盡量從公平的原則上做到了多收入者多納稅,比如像演員或者體育明星等收入高的群體,如果收入如果到了百萬美元級別及以上,那麽邊際稅率是最高的37%;再加上如果他們身處州稅最高的加州,那麽加州州稅邊際稅率又是13%,光是這兩者一加,就是將近一半的收入;更不要說,他們還需要自己交社保和醫保,其中的2.9%的醫保是無收入上限的,而12.4%的社保稅,雖然有收入上限,超過上限的部分不需要交社保稅(這裏也需要指出如果是W2打工人,因為有雇主幫助支付了一半的社保和醫保,所以自己也需要負擔6.2%的社保和1.45%的醫保),那這些各種稅加在一起,很有可能一大半的收入都沒有了。

如文學城建寧前輩所說:這裏需要再次強調這裏所說的收入的好與壞,不是指獲取收入的手段,這裏的好與壞是指稅率的好與壞,我們應該問這個問題:收入是否可以免稅,少稅,或者延稅?凡是能免稅,少稅,或者延稅的收入,就是好的收入,因為可以留更多現在的錢在手裏,現在的錢永遠是最值錢的錢;相反,稅率高,又當下馬上需要交稅的收入就是“不好”的收入。在美國最“不好”的收入,稅率最高的收入,就是勞動收入,也就是本文說的W2和1099收入,前者W2收入除了稅率較高,也無法享受太多抵扣或減免,稅務靈活性小(比如你想想,一般來說你的通勤費(比如你買的車,加的油費),你上班所穿的西裝,做的發型,自
自己買的咖啡,便利餐等工作相關的費用基本無法扣除,想起來是不是很不合理),所以才會經常聽到中產階級抱怨,說自己稅負太重;而富人們稅率更低,甚至根本不交稅;而1099收入雖然可以扣除業務相關費用,但因為自己要支付全部自雇的醫保社保的15.3%,所以整體稅率甚至可能高於W2雇員。

那與這種最“不好”的收入對應的收入是什麽呢,那自然是能享受更優惠稅率的收入,它們是長期資本利得,合格股息,房地產投資收入,退休賬戶收益(這個有待討論)以及企業股權收入等等,因為本篇主要講W2和1099,所以以下就簡要說說。

***比如長期資本利得,是指來自投資股票,房地產或其它資產的增值收益,長期意味著需要持有一年,那麽會根據收入水平,按照0%, 15%, 20%的比例來征稅。

***合格股息就是美國公司或者大多數指數基金分配的股息,注意其不包括REITs (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或者貨幣市場基金的分紅。

***房地產投資收入:這個在之後的係列會展開說說投資房地產的N多好處,總之雖然租金收入需要按照最高邊際稅率來征收,但是可通過各種各樣的抵扣,還有稅務上“獎勵”的折舊,在實際盈利的情況下,實現“紙麵虧損”;此外房產出售時還可以利用1031交換延遲繳納資本利得稅,如果在前一代去世時傳到接班人手裏,還能用 step-up basis (成本基礎調整),從而使所有之前積攢的延遲的稅完全“付之一炬”,從而徹底不用交稅了。

***退休賬戶收入,比如延期401(K)和IRA, 尤其是我最愛的Roth IRA 就不贅述了。

***企業股權收入:擁有公司股份或作為股東分紅收入的稅率通常較低,尤其是在S-Corp結構下,企業主可通過“合理工資+分紅”方式減少自雇稅。

那我們的W2或者1099稅表,它們所代表的底層邏輯就是稅法是在“懲罰”絕大多數勞動者。這又回到稅法的本質了,這裏繼續引用一些Tom Wheelwright的免稅財富一書中的內容,看能不能顛覆我們的認知:

***稅法的目的是減少你的稅收,而不是增加你的稅收。

***“任何人都可以安排自己的事務,使自己的稅收盡可能低,他不必選擇最能支付國庫的方式,甚至沒有增加稅收的愛國義務” 這是書裏引用Billings Learned Hand 法官說的,他是美國曆史上最受尊敬和廣泛引用的法官之一, 他的法律實用主義理念也深刻影響了美國法律教育和司法實踐。

***在美國,稅法有5800頁,隻有大約30頁專門用於提高稅收,而其它5770頁完全用於減少你的稅收。換句話說隻有0.5%的稅法用於提高稅收,而超過99.5%的稅法旨在刺激經濟,農業和能源活動等等的同時,合法降低你的稅收。所以稅法是一張通往巨額財富的地圖。如果你仔細閱讀稅法,你會發現,積累巨額現金流和財富的秘決就藏在稅法裏。

***投資者和企業家獲得所有的稅收優惠。因為投資家為好的企業提供資金,企業家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流動,提供經濟適用房;並且他們也願意將賺取的收入還重新投入到企業中。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將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對我們家庭的稅收產生永久的影響,尤其在我們職業生涯走上坡路,收入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越應該關心錢從哪裏來,更應該關心錢往哪裏去。簡單地依賴工資收入(W2)或者獨立承包收入比如我朋友們能想到的一些副業,谘詢,任何還是以時間換錢的副業收入(1099)隻會讓稅負越來越沉重,收入的增加未必帶來可觀的實際收入增長,因為多出來的部分很大比例都會被稅收吞噬。

深入理解到壞收入,好收入和更好收入之間的區別,理解它們的稅務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開始考慮主動調整收入結構 ,要麽盡量響應稅法號召,把自己的收入來源向好收入,或者更好收入傾斜,不再做普通納稅人,要做積極的投資者;或者學習如何能有一些環境,可以把支出轉化為稅收減免,可以理解為把個人支出“商業化”,而後者通常也要通過投資或者生意才能做到的;總之主動規劃,而非被動繳稅,稅務籌劃是一項長期策略,越早開始,越能享受時間和複利的紅利,最終讓稅法為我們服務,而不是成為稅法的被動承受者。

最後來句調侃:有所抱怨的高收入個人和家庭,先看看自己最後提交的稅表有多少頁,就能從一個側麵看到你到底用了多少稅法的的“減稅”鼓勵,比如我來美前十年報稅,估計就幾頁,十幾頁,然後到2017年有五十幾頁,到2023年有兩百多頁,說明我們不斷地探索怎麽讓稅法為我們服務,從而留住更多的財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