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耶秦簡:破解大秦曆史的“密鑰”
http://www.hn.chinanews.com.cn/news/kjww/2023/1114/483056.html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3年11月14日
裏耶古城始建於楚國,曾為秦楚爭霸戰略要衝,原屬楚國黔中郡,改朝換代成秦朝洞庭郡遷陵縣城池。
曆史沉澱太深,文化堆疊太厚,披著神秘麵紗,蘊藏玄奧太奇,別有乾坤。尤以一號古井出土秦簡獨領風騷,魔幻般呈現2200多年前一段真實幽隱曆史。
走進楚秦遷陵縣衙古城遺址,一枚簡牘、一口古井、一塊斷磚、一段城牆、一塊石頭、一把泥土都是通往戰國秦漢王朝“金鑰匙”,不知不覺穿越戰國秦漢時光隧道,幾分車轔轔,幾分馬蕭蕭,仿佛一輛輛馬車在古街進進出出,時隱時現留下深深車轍印痕。
裏耶古城遺址,2021年被我國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2002年埋藏遷陵古城地下一號古井達2200多年之久的秦簡牘重見天日,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時任總理朱鎔基和副總理李嵐清就保護研究利用分別作出重要批示。
一號古井出土近3.8萬枚秦簡牘,20多萬文字,比《二十四史》中“秦史”篇多得多,最真實的曆史資料,釋放前所未有信息,“中華第一井”當之無愧。這批秦朝洞庭郡遷陵縣衙署檔案和私人書信簡牘,14年客觀不間斷記錄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至208年(秦二世二年)間秦代曆史原貌,記事詳盡到月到日,內容包羅萬象,涉及財政、軍事、司法、人事、戶籍、土地開墾、物產、田租賦稅、勞役徭役、倉儲錢糧、兵甲物資、道路裏程、郵驛津渡管理、奴隸買賣、刑徒管理、律令、天文、曆法、教育、郡縣行政機構及官吏設置、醫藥、貿易、地理、祭祀先農等諸多領域。
裏耶秦簡牘,繼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後,秦代文化又一驚世發現,令考古界、史學界震奮不己,大呼“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裏耶秦簡牘”。真實呈現秦代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律令製度和當時社會風貌,揭示秦朝以及秦始皇不為人知的一麵,極大豐富對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認知,對研究秦史具有非凡意義。
二
裏耶秦簡牘證實秦始皇統治時代已設置“洞庭郡”,下轄遷陵、酉陽、沅陵三縣。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湘西還屬楚國黔中郡所轄,秦滅楚,第二年,湘西成為秦朝一部分,洞庭郡遷陵縣秦簡公文紀年就開始記錄在冊。
“洞庭郡”橫空出土問世,幾乎顛覆我國以往秦代36郡之說,即所謂大秦置三十六郡或四十八郡治理天下。過往史料既沒有“洞庭郡”,也沒有“蒼梧郡”。但裏耶秦簡數次出現“洞庭”字樣,亦有“蒼梧郡”設置記載:“卅四年……今蒼梧為郡九歲。”據此蒼梧郡設置應為秦王二十五年。《史記》曰:“秦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這一年,正是秦將王翦攻占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之年。推斷洞庭郡包括遷陵縣和蒼梧郡最晚也在此年(公元前222年)設置,簡牘記載:“今遷陵廿五年爲縣”。
龍京沙老師根據竹簡牘5—6上文字“夌公臤忑告誘”,“夌”為“遷陵”楚國文字寫法。楚王派出王室貴族封管一縣的官謂之縣公,“夌公”就是遷陵縣縣公,判斷龍山保靖一帶早在戰國晚期就設置遷陵縣,秦朝滅楚一統天下後沿襲楚國行政區劃設置,延續稱遷陵縣。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張青龍研究,裏耶秦簡記載28個郡名,嶽麓書院收藏秦簡記錄22個郡名,合並2種牘重複部分,秦朝郡設置達37個。
裏耶秦簡頻繁出現“遷陵”,幾乎所有簡牘文書,表明遷陵縣與出土秦簡的裏耶古城密不可分,考古專家一致認定裏耶古城乃秦代遷陵縣城遺址。“蒼梧郡”郡治至今尚無定論,或許在永州,或許在長沙。
綜合考證遷陵縣文書簡牘推斷秦朝郡府權力組織體製為“三府分立”。台灣中興大學遊逸飛認為秦朝地方政體非行政長官元首負責製,漢代郡行政長官元首負責製源自秦郡三府分立體製上的創新發展。郡守、郡尉、郡監禦史為同級秦郡長官,不可或缺,郡“三府”行政運行命運共同體。
守府、尉府、監府既各自獨立行使職權,又相互製衡。郡守主管財政權,郡尉主管人事,郡監禦史主管律令、地圖等特殊信息傳播權。司法權由郡守與郡監禦史分割共管,軍事權日常由郡守與郡尉分割共管,戰時三府皆可帶兵打仗。縣衙府必須同時對郡三府長官負責,部分事務須直接對中央朝政匯報請示。諸如,秦簡12—1784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正月洞庭代理郡守要求所轄縣重新上報二十八年以來買賣糧食數額。秦簡8—653記載遷陵縣向郡守匯報內容包含兵器,秦簡8—247記載“尉府爵曹卒史文”,秦簡8—1006“到監府事急”,8—1644“監府書遷陵”等。
有學者認為“洞庭郡”源自“黔中郡”中分出。“班馬”兩位史學家在《史記》《漢書》中對“洞庭郡”隻字未提,後來朝代史料中也找不到“洞庭郡”字眼,包括整個武陵山區,僅在唐代小說《酉陽雜俎》偶見“武陵地區”影子。看來湘西神秘有古老曆史淵源,如同陶淵明筆下桃花源一樣神秘。洞庭郡之存廢如同洞庭湖煙雨一樣,撲朔迷離。宋朝時期,或許湘西實行羈縻製度,土家族首領自治,中央王朝出於減少行政管理機構和投入考慮,疏於管轄,史書史料就沒有將包括湘西在裏武陵山區納入記載範圍。
簡牘記載洞庭郡轄遷陵縣(今裏耶)、酉陽縣(今王村)和沅陵縣(今沅陵),均處於酉水中下遊,水道船隻互通往來,旱路相連相通。有專家學者認為,洞庭郡治所在臨湘(古長沙),或許司馬遷誤記為長沙郡,或許司馬遷無法了解裏耶秦簡內容。洞庭郡地域東西範圍至少從臨湘到遷陵縣,覆蓋湘江下遊、沅水、酉水、澧水流域,可能包括部分烏江流域。這些水係除烏江外均匯入洞庭湖,堪稱洞庭郡。
秦簡明確記錄遷陵縣管轄範圍包括酉水中上遊、梅江流域及部分烏江流域,即現重慶酉陽縣大部、秀山縣大部、龍山縣大部、保靖縣、花垣縣。
專家考證遷陵縣管轄3鄉6裏。據秦簡對遷陵縣域物產等描述分析,貳春鄉大概覆蓋盛產生漆的八麵山、酉陽縣大部及部分烏江流域,下轄南裏、東成裏、輿裏。啟陵鄉大概覆蓋盛產枝枸(金枸蓮)花垣河流域,下轄成裏。都鄉大概覆蓋遷陵縣治所在地裏耶及洗車河流域,鄉治所在古城內或附近,下轄高裏、陽裏。另外,有專家認為遷陵縣下轄四個鄉,除上述三鄉外,還有平邑。平邑鄉大概覆蓋梅江流域,“平茶”“邑梅”乃古地名,還有渚裏、右裏、賈裏、南陽裏之說。
簡牘記載遷陵縣呈現縣、鄉、裏三級行政組織管理體係。
湖南師範大學鄒水傑對簡牘包括課誌行政文書專題研究,縣府除令、丞、尉三名等長吏外,遷陵縣設置十二個以上諸官行政機構,即司空、少內、倉、田、畜官、醫官、船官、漆官、橘官、都鄉、啟陵鄉及貳春鄉等。諸機構行政長官正式稱謂“官嗇夫”,絕大部分稱“嗇夫”和“守”,其祿秩等級為“有秩”,即倉嗇夫、倉守,田嗇夫、田官守,尉守,司空嗇夫、鄉嗇夫、鄉部嗇夫、鄉守等。裏官稱“裏長(裏典)”,或許驛道、驛站、郵驛、津渡屬中央或郡直接管理,還有郵人、渡人等。漆官管理生漆生產加工,橘官管理縣衙橘園,畜官管理豬、狗、羊、雁等。這些官嗇夫任免權在遷陵縣。諸如,“遷陵史誌”木牘(9—633)記載:“吏員百三人。令史廿八人,其十人?使,今見十八人。官嗇夫十人,其二人缺,三人使,今見五人,校長六人,其四人缺,今見二人。官佐五十三人,其七人缺,廿二人?使,今見廿四人。牢監一人。長吏三人,其二人缺,今見一人。凡見史五十一人”。
簡牘顯示遷陵縣教育體係布局、學校校長、學校訓練、事務處理等信息。
三
簡牘,我國最早戶口薄和身份證實物。
當今我國居民身份證從秦朝傳承創新發展至今,2200多年曆史底蘊,如今身份證在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一卡天下通。
秦簡詳細記載當時戶籍製度,即給每個人頒發身份證,秦代稱“編護民”。諸如,簡牘“故邯鄲韓審理大男子吳騷,為人黃皙色隋麵,長七尺三寸”等。戶籍製度規定每個人必須登記入籍,隱瞞登記須問罪受罰。戶籍戶主登記體現男女平等,不見男尊女卑製度。
據中國人民大學韓樹峰研究,戶籍第一欄為戶主姓名,家庭戶主繼承順序為:大男—大女—小男—小女—老男—老女。秦簡記錄“大男”7例,“大女”28例,“小男”21例,“小女”14例。
秦簡記載戶籍登記五萬多戶,如,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遷陵縣有55534戶,這一年遷陵縣戶口數竟比漢代長沙國下轄13個縣43470戶還多。當地居民有楚、越、濮、楊、臾人、刑徒等。
莽莽武陵,邊遠遷陵縣,人口大縣,有人流才會有物流,經濟商貿繁榮才有基礎。
四
“九九”乘法口訣簡牘,全世界發現出土最早乘法口訣表實物。
“九九”乘法口訣清晰書寫在三枚長23厘米、寬4.5厘米秦簡牘上,保存十分完整清晰。古代《管子》、《荀子》、《戰國策》等先秦典籍中,都曾提及“九九”運算,但一直找不到實物來佐證。
古往今來人們在計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乘法口訣表,我國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現在使用近三千多年,比西方乘法口訣早600多年。但裏耶秦簡與從“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現代版乘法口訣表順序相反,即從“九九八十一”開頭,不是“一一得一”而終,而是“兩半而一”,即兩個二分之一之和為一,說明我國早在2200多年前秦人就有分數概念,並作為計算工具廣泛運用,簡牘文字中已頻繁使用分數。
簡牘也為世界算術史研究提供珍貴佐證,乘法口訣從阿拉伯傳入中國說法不攻自破,大大挫傷西方某些學者熬氣,改寫了世界數學曆史。
五
大秦國家機器運轉有序,社會秩序文明程度超出想象。
簡牘表明秦朝文書傳送機製,郵政郵驛係統及交通道路沿途驛站建設完備,運作規範高效。
當時中央朝廷和郡政令能及時傳達到偏遠遷陵縣(裏耶),遷陵縣文書能下達到鄉裏,上報送到洞庭郡,甚至中央朝政所在地鹹陽。或許秦朝對地方朝政管理精細,事關民生大計事情都須上報。秦簡“上計”簡中記載遷陵縣丞上報朝廷事項,諸如,一年裏租賦﹑刑獄﹑選舉、墾田、災情等,遷陵縣下轄都鄉、啟陵、貳春三個鄉人口增加、稅收情況,還要具體匯報倉官捕鼠效果情況。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秦律》、嶽麓書院收藏秦簡律令文書及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二年律令·秩律》對倉儲糧食損耗都有規定,失職要受懲。
清華大學張馳對秦簡牘上下橫向往來文書比較分析,上下政令暢通,行政辦事效率效能較高,橫向跨郡跨縣詢問、催辦、追債、通緝、溝通等公文追書落地落實難度大,行政執行效率偏低。
秦朝計時用漏壺,並配置到官府衙署及官道驛站,將白天分為十一刻,簡牘上稱“水十一刻,刻下……”,夜晚重設漏壺,簡牘記載“夜水下……刻”。
秦簡牘文字均由毛筆墨水書寫,字體規範,秦隸(古隸),小篆。
文字出自迀陵縣衙署各職曹基層小吏之手,圓熟平和,或規範方正,或筆力沈勁,或鋒芒稍露,或稚拙凝重,見證秦代書法藝術水平。整理公開發布文字分析有十六七人,諸如,堪手、敬手、欣手,這些故人做夢也不會想到其筆墨會流芳百世,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批留名民間書法家。
文字書寫有別於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單行書寫,如第九層一至十二號木牘,一牘五六行,行二十至三十字,墨跡猶新,或緩急得宜,或輕鬆靈動。
六
史料缺失憑民間流傳對曆史人物事件進行史記記錄有失客觀公正。
時間,曆史試金石,能正本清源,澄清史實,洗滌一切,還原真相,複活塵封二千多年曆史。
秦始皇,即贏政,極具爭議的曆史人物,我國封建國家第一個統一六國的秦朝締造者統治者。曆史對其統一六國,實行郡縣製,製定統一法律,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興建兵馬俑,修建長城等正麵評價高度認同。裏耶秦簡未出土前,曆史似乎對其缺乏人性和道義的嚴苛法製,焚書坑儒,重農抑商,勞役農民等負麵暴政評價也高度認同。秦朝史料保存人為出現斷檔,幾乎散佚貽盡,僅零星碎片化記載,後世無從全知。
秦始皇詔令舉國上下“焚書坑儒”,而遷陵縣衙署在秦即將滅亡之際悲壯上演流芳千古的“焚書坑簡”。九泉之下贏政應感欣慰,裏耶秦簡為其正了名,還了幾分清白。
除了曆史認同秦始皇一生沒有殺過忠臣,甚至殉葬不用真人而用兵馬俑等反證。
簡牘許多人性化律令記載,拓展客觀科學研究評價秦朝新視野,也為暴君形象提供了更多反證,相反彰顯其勤政愛民體恤百姓正麵形象。諸如,秦簡《徭律》:“禦中發征,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就是百姓每年必須給官府服一段時間無償(義務)勞役,不得逃避或延誤,耽誤時間就要受懲罰,主要罰錢物充公。軍隊官兵行軍作戰遲到三至五天,隻需進行口頭批評,如遇到雨天或惡劣天氣遲到,甚至可免除處罰。另外,征兵時每家每戶至少要留一位青壯年在家照顧父母和從事農耕勞動,身高不足1.3米的男人可以免除兵役。簡牘涉及律令製度和司法辦案方麵內容較多,其中有一組12枚保存完整簡牘,記載著12名陽陵縣(今高陵縣)戍守洞庭郡的人因無法償還官府債務,被官府強製按欠債多少折算服勞役事件。
這些彰顯秦律令富有彈性,寬嚴相濟,既有酷刑,亦有人性化製度,與暴君所為風牛馬不相及,並非史書所述“失期法皆斬”。
毛澤東在給郭沫若《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詩中客觀評價秦始皇:“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軍隊誤期過長或逃跑,簡牘《徭律》確有記載從嚴處罰條款,違者“刖刑”或殺頭。
史料介紹陳勝、吳廣因誤期太長,擔心“刖刑”或殺頭而舉行農民起義,或許起義需要找個引起共鳴理由。
秦簡牘記載秦律大致6種刑罰,死刑,即砍頭、棄市及磔;肉刑,即刖、宮、劓、黥等肢體刑;徒刑,即拘禁服勞役苦役;遷刑,即流放邊遠地;笞刑,即鞭子抽打體罰;貲罰,即向官府交納錢財、無償勞役、口頭批評等。
曆史來看,秦律五種酷刑非秦始皇發明創造,隻不過沿襲前朝法律而已。史料介紹五種酷刑始於夏朝,犯什麽罪處何種刑都有明確條款,隻須對號入座,並非隨意而定。“墨刑、劓刑、刖刑、宮刑、大辟”等五刑,就是刺字、割鼻子、砍腳、除生殖器和砍頭。“刖”就是砍掉腳,僅次於死刑。自漢代才開始采用人性化程度稍高的“新五刑”代替“舊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
裏耶古城遺址內,南門城牆土下玻璃框中人體骨架遺骸令人震撼。
遺骸長1.56米,仰麵躺著,頭朝北,頭顱與身軀完好,雙腳沒了,其胸骨部位殘留著兩塊發綠青銅片,為致命凶器。據牙齒骨骼分析判斷,為十五、六歲少年,其雙腳可能因犯罪受“刖刑”所致。
考古專家認為,遺骸埋在南門城牆拐角處,方位特殊,推測秦王朝第二次對古城築城時,將其進行活人祭祀埋葬,以求城牆平安堅固。至今,這位躺在冰冷牆土下達2200年之久秦代少年,悲劇人物,悲慘命運,大秦王朝律令之犧牲品。
七
官吏公務活動規範和社會秩序安全管理記載簡牘,生動記述秦朝地方縣衙責任、廉潔、規矩、嚴管公權、維護社會安全等方麵事情。
秦律令對伸張正義、維護社會穩定、見義勇為有條文明確紅線底線。規定在路上看到有人殺人,百步之內人沒有及時伸手勸救,就要受懲罰。
秦始皇二十六年八月,遷陵縣一個名叫狼的人,借了遷陵縣衙一條公船說去楚國故地搜找瓦片。專家學者分析,當時秦國打敗楚國軍隊占領楚地,交戰中許多房屋被摧毀,廢墟上尚有大量可利用屋瓦。遷陵縣衙事先沒有掌握狼是個不守信用人情況,結果狼借走船後一直沒有歸還,經辦人員負有不可推卸責任,後來遷陵縣衙追究經辦人責任。
官吏口糧按月領取,因公出差則由路經驛站提供口糧,期間原單位不再發放。
律令規範公權管理,禁止以權謀私,公權私用。秦簡記載,縣府公務借用驛站馬匹時,搭乘與公務無關人員或用於其他用途,距離一裏以上,視同貪贓,參照偷盜相關律令處罰。這些正能量製度機製和清廉文化元素,對幹部廉潔從政、講紀律守規矩、改進作風等都具有現實教育意義,說明清廉政府、清廉社會、清廉湘西早在2200多年前已在湘西大地播下種子。
我國古代長度“裏”與現代有別。玄奘《大唐西域記》描述西域國與國都城距離及國家麵積大小,常用唐代度量衡“裏”。唐代稱360步為“一裏”,5尺為“一步”,“一裏”即1800尺。分“大尺”與“小尺”,大尺為29.6厘米,小尺為大尺一半,即14.8厘米。如按大尺推算不合實際,唐代人一步不可能走出147.5厘米,而按小尺趨合理,一步約73.75厘米,由此推算“一裏”為265.5米。印度學者對我國古代“裏”進行深度研究,得出中國“裏”約為六分之一“英裏(1609.34米)”,據此推算“一裏”亦為268.2米。
《史記·秦始皇本紀》:“六尺為步”,當時三百步為一裏。唐朝“裏”度量衡可能借鑒先秦、漢代標準和計算方法。專家認為秦朝一尺與唐代有別,相當於現代23.1厘米,理由是裏耶秦簡牘可能按秦朝一尺之製標準製作的,長度為23厘米,按此推測秦朝一裏約為415.8米。
由此看來,秦朝對公務活動和見義勇為嚴格紅線底線管理,騎馬因私走出“一裏”,按秦朝度量415.8米,就犯貪贓論處。百步(138.6米)之內看到有人殺人不前去製止就要受懲罰。
秦代中央朝廷存續期間(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政令暢通,地方政權嚴格遵循大秦律令運行,善始善終。
地方郡縣官吏忠於職守,敬業勤政,正常辦公“朝九晚五”,但也有“夙夜在公”時候。秦簡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七月初一晚上,夜漸漸深了,洞庭郡遷陵縣官吏佐史寫完公文後,落款標明時間“為水下三刻”,即當今北京時間晚上8點10分至9點15分。簡牘還記載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遷陵縣官吏固仍然照常收發公文,批示按規定辦事,直到一年後秦朝被滅遷陵縣公文才終止。秦朝將滅之際,縣衙官吏仍然效忠大秦“焚書坑簡”,把所有公文簡牘投入井底埋藏。
2200多年前兩場大火讓中華民族精神財富蒙受不可估量損失。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於越反對實行“郡縣製”,丞相李斯予以駁斥,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為鞏固大一統地位,采納李斯建議,下令焚燒除秦國史書、醫藥、占卜、農業書籍、官家藏書以外的列國史記,中央博士館以外私藏《詩》《書》等限期交出燒毀,同時頒布法令,凡談論《詩》《書》者一律殺頭,即曆史上“焚書坑儒”。一時間,舉國上下處處點火,紛紛焚燒列國史記典籍,古老文化典籍一下子灰飛煙滅,幾乎燒盡諸子百家之言。項羽攻戰秦都鹹陽火燒阿房宮,將朝廷官藏博士館僅存史料史籍付之一炬。兩場大火給中華傳統思想文化史上留下難以磨滅疤痕。
曆史上競然巧合多,兩起保護典籍簡牘的曆史故事幾乎不約而同發生在酉水流域。“學富五車,書通二酉”典故發生在酉水下遊沅陵二酉藏書洞,朝廷博士官伏勝冒著殺頭危險,從鹹陽偷運出書簡千餘卷,輾轉跋涉千裏,將書簡藏於二酉洞,讓先秦文化典籍得以流傳。洞庭郡遷陵縣官吏麵臨秦亡“冒天下之大不韙”“焚書坑簡”,為秦朝曆史留下最珍稀“人文根脈”。
我們要感激遷陵衙署搶埋簡牘古官吏們,曆史應記住這些功勳卓著的無名英雄,當時一股善念善舉和膽示勇氣為子孫後代留下無價財富,古官吏們忠誠擔當值得我們學習傳承。
八
裏耶秦簡刷新中國古醫方最早紀錄,見證秦朝重視中醫藥事業。
已研究公開發布秦簡牘中77枚與中醫藥相關,記載洞庭郡遷陵縣衙署設立醫官、疾病治療、醫政管理、處方、炮製、服用方法及中藥材種植等,包括縣府對醫官進行工作考核。醫官靜受命於縣衙暑坐診行醫,將看病就醫人數、疾病情況及治療藥方等進行登記統計,以文書呈報。還有官府求仙求藥詔令和地方獻藥文書,記錄秦始皇為長生不老召告天下求仙求藥,如簡牘12-1324:“瑯邪獻昆陯五杏藥秋鰝及它”。
2017年龍山縣邀請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古籍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湖南省考古所及裏耶秦簡博物館等專家對77枚涉及中醫藥簡牘進行學術研討,一致認為關於地方獻藥、疾病及療效、醫政製度、檔案、養生理念、求仙藥詔令等記載,填補秦朝醫藥實踐空白,凝聚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深邃哲學智慧和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彰顯著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原創醫學科學。
醫方簡牘達11枚,內容包括中藥材、藥膳方、藥方(令金傷無廣瘢方等)等,諸如,簡牘8-1223:“七└病暴心痛灼:者冶之析蓂(下從泉)實冶二枯橿└菌。桂冶各一凡三物並和取三指冣到節:溫醇酒”。簡牘7-108:“卅五年遷陵醫靜所治黔。率亍之一人得六十八筭”。簡牘13-378:“治之可十日已:靜問冣病冣告靜”。簡牘13-379:“病:已:不復發至今不智它:如書”。簡牘13-380:“四日令靜治:之:可十日已它如前”。簡牘10-249:“卅三年八月己亥朔辛酉啟陵鄉守□敢告尉主:傳月診史氣。病書已到敢告主”。上述治胃病、治刀劍傷感染等藥方,堪稱世界上最古老藥方。
湖南考古先後發現裏耶秦簡、馬王堆漢墓、沅陵虎溪山西漢簡、張家界古人堤東漢簡等出土過醫方和食方。上世紀七十年代馬王堆出土西漢《養生方》、《天下至道談》等醫藥養生簡帛文獻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虎溪山侯吳陽墓出土《美食方》,詳細記錄各種食材、香料、佐料等加工流程及方法。古人堤記載“治赤散方”古藥方。
考古學家根據字體特征和用字特點推測,古醫方簡牘成文為公元前222—208年,比馬王堆墓出土簡帛《五十二病方》早整整40年,中國發現最早古醫方在湘西裏耶秦簡,刷新中國最早古醫方紀錄。秦簡醫方簡與天回醫簡、北大醫簡和馬王堆簡帛等出土醫方存在許多相同相近,據此推斷後三者沿襲秦朝“官定處方集”(類似當今成方藥典)。
與馬王堆簡帛《五十二病方》相比,裏耶醫方簡牘文字不多,但涉及疾病名稱、所用藥材、藥物炮製、用藥方法、用藥禁忌等諸多內容,表明秦人醫方成熟可行,普遍用於治病救人。衙門裏中醫坐診行醫,官府對其工作考核,並納入日常公文管理,說明當時中醫在官府衙門地位不低。
這些醫方簡牘,還不是全部,已窺見秦朝早期醫學文獻之豐富。馬王堆出土醫書集中體現在5張帛書和200支竹木簡上,涉及醫學領域非常廣泛。裏耶秦簡,按已公開發布簡牘涉醫藥占比2.6%推算,近3.8萬餘枚尚有大量中醫藥簡牘。
湘西土家族醫藥苗醫藥神奇神秘魅力,源自2200多年本土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蘊含著湘西祖祖輩輩勤勞勇敢智慧的基因圖譜。
九
與酒相關簡牘,見證遷陵縣衙對酒實行專供專管。
東漢劉溪《釋名》:“酒,酉也”,1957年湖北省雲夢睡虎地遺址出土秦簡記錄:古字“酉”即為“酒”。許慎《說文解字》:“酒”從“氵”,從相契。裏耶所處酉水,古代稱酉溪,武陵五溪之一,可見酉水與酒文化源遠流長。
簡牘見證湘西酒文化曆史悠遠,位於北緯30度的湘西產好酒名酒與生俱來。已研究發布24餘枚與酒相關簡牘,酒除了用於中醫藥炮製,還用於專供官吏、獎勵及祭祀物資等。如,簡牘14-182“酉(飲) 酒食”。其中,有些與醫藥相關,如簡牘14-17記錄藥物炮製、服藥方法和禁忌。“服藥時禁女食彘肉”可理解“服藥時禁女色、禁吃豬肉”。有些與“祠先農”相關。簡牘14-650、652“卅二年三月丁醜朔丙申,倉是佐狗出祠[先] [農]餘徹酒一鬥半鬥賣於城旦冣所取錢一 [率]之一鬥半鬥一錢。令史尚視平,狗手。”簡牘14-698 “卅二年三月丁醜朔丙申,倉是佐狗襍出祠先餘徹酒一鬥半鬥賣於城……”。上述兩校劵記錄祠先農祭祀儀式活動結束後售賣祭品。有關驛站用酒簡牘:“舍莊者各自署”“倉主,司空主”。釋意:秦朝官道驛站旅館必須給住宿大夫或一定級別官員每天提供一鬥酒,驛站長官妥善安排,每次記錄,每月匯總,報告縣府勞動和糧食管理部門。
十
裏耶早在2200多年前就是湘西物資集散地。
當時方圓數百裏範圍內製造的衣服、鹽、酒、鎧甲、箭、弩、生漆、桐油等物資聚集於遷陵(裏耶),並由此運往“洞庭郡”及其他地方。
簡牘記載裏耶古城與古湘川鹽道關係密切。簡牘8—650、8—1462:“即酉陽徒道,反涪陵來以買鹽急,卻即道下,以券與卻,靡千錢。除少內書卻道下操養錢來視,華購而出之。”簡文說明先秦存在川鹽入湘古道,當時稱酉陽徒道。
處於黃金水道酉水上裏耶,得天獨厚,湘西一帶名副其實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十一
秦代裏耶生漆資源豐富,生漆漆器生產加工基地。
十多枚簡牘記錄漆園製漆漆器生產管理,見證2200年前遷陵縣(今裏耶)盛產生漆,縣衙建有漆園和製漆作坊,專人培管和製作漆器,官辦漆園作坊引領漆業發展。其中一枚記錄遷陵縣衙官府漆製作坊情況:“用和桼(漆)六鬥八升籥(侖),水桼九鬥九升,凡十六鬥七升六籥。”意為“使用和漆6鬥8升6龠,使用水漆9鬥9升,總計使用了16鬥7升6龠”。當時作坊生產“和漆”與“水漆”兩種,作坊消耗漆數量大,製作漆器應該不少。另有兩枚簡牘分別記錄:“卅七年遷陵庫工用計,受其貳春鄉髹,桼三升,升飲水十一升,幹(幹)重八。”“女卅人與庫佐午取桼。”大意:縣衙在貳春鄉建有漆園,專人看管漆樹。割漆工屬女性勞動項目,有30名女割漆工,每天所割漆交庫佐入庫。遷陵縣漆庫(倉)管理人員采用專門方法對上交漆檢驗其成色。說明遷陵縣生漆及漆器生產加工基地名副其實,顯示秦朝男女平等,女性能在公共場所露麵幹活。
漆,又稱生漆,猶如橡膠,膠質狀液體,非常粘稠,從樹幹割取,具有經濟和藥用價值。耐酸耐醇耐高溫而作防腐防鏽及工藝品塗料,漆樹酸漆樹油漆樹籽具通經、驅蟲、鎮咳等功效。漆本色為深棕色,不透明,塗刷凝固成黑色,成語“漆黑一團”“如膠似漆”似乎與生漆特性相關。漆樹宜在高山地帶生長,湘西,尤其龍山、永順、古丈、保靖等縣一直為生漆傳統主產地,裏耶八麵山小木漆因開割早、產漆多、漆質好而享有盛譽。俚語:“八麵山上漆,酉水河裏魚。漆黑走天下,魚味貢皇帝”。
湘西與漆相關的辰砂(朱砂),開采曆史悠久。漆器發展鼎盛時期在戰國秦漢時代,長沙馬王堆出土西漢漆器就是代表。古人發現漆中加入朱砂變紅色,古代工匠充分利用這一原理製作色彩斑斕漆器。諸如,顏色單一素漆器,具有畫意描繪漆器,雕刻漆器,鑲嵌漆器等。還有工藝技法複雜的,如多彩、針刻、銅扣、熗金、描金、鑲嵌、堆漆等。保存傳承到今天的傳統工藝漆器已被稱之藝術“國寶”。日本漆器製作深受中國熗金、描金工藝影響技法。
記錄生漆生產管理獎罰製度簡牘:“臻漆課得錢過程四分一,賜令、丞、全吏、官嗇夫,吏各糯;徒人酒一鬥,肉少半鬥,過四分一到四分二,賜糯、絝;徒酒二鬥、肉泰半鬥,過四分二,賜衣;徒酒三鬥,肉一鬥;課得錢不及四分以下,背一盾,笞徒人五十,過四分一到四分二,背一甲,笞徒麵,過四分二,背二甲,笞徒百五十”。釋意:生漆生產指標管理,產量換算為錢,超過計劃指標四分之一,獎勵縣令、縣丞、有關官吏、主管及相關管理人員每人短襖一件,漆農每人酒一鬥,肉三分之一鬥;超過指標四分之一到分之二,獎勵官吏短祆、褲各一件,漆農酒二鬥,肉三分之二鬥;超過指標二分之一,獎勵官吏上衣一件,漆農每人酒三鬥,肉一鬥;少於計劃指標四分之一,官吏罰一盾牌,漆農抽打五十鞭;少於指標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二,官吏罰一甲,漆農抽打一百鞭;少於指標四分之二,官吏罰二甲,漆農抽打一百五十鞭。
秦朝統一度量衡,1斛等於10鬥,1鬥等於10升,按現代標準換算,1斛等於20000毫升,1鬥等於2000毫升,1角等於4升,1升等於200毫升(相當四兩),一付戰甲1334錢,一個盾牌1384錢,當時成年人一天工資8個錢。
裏耶古城遺址出土二件漆具,即一把漆刷和一塊殘缺漆器殘片。其中,漆刷長20厘米,寬5厘米,與現代漆刷沒有什麽兩樣,漆器殘片,雖不完整如斷臂維納斯具有殘缺美。漆器雖不及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精美,但漆刷不失世界上最古實物。
辰砂,又稱朱砂、丹砂、汞砂、赤砂。自古以來,朱砂用做顏料,入藥治病,提煉水銀,我國民間視朱砂為鎮宅、避煞、開運、祈福、納財等吉祥物。
湘西2200多年朱砂開采曆史,秦漢時代《神農本草經》將朱砂列入藥物範疇。《逸周書·王會解》:“卜(濮)人以丹砂”。《通典》:“辰州貢丹砂”。唐代《新唐書·地理誌》稱:“辰州(今沅陵)土貢光明砂……溪州(今永順)土貢丹砂”。宋代《圖經本草》:“丹砂出自辰州,以辰州最盛,謂之辰砂”。其實辰砂主產地辰州是大湘西概念,鳳凰茶田、保靖、古丈及貴州銅仁萬山等地,乃我國最早開采辰砂地方之一。根據《史記·貨殖列傳》:“而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夫倮鄙人牧長,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相傳巴國被滅後,巴氏兄弟流入古五溪成為五溪酋長。從此巴氏掌控湘黔川邊區丹砂開采權,巴氏死後,巴寡婦清繼承夫業,繼續生產經營辰砂成為富商。秦一統天下後,巴寡婦清將朱砂、水銀進貢給秦始皇,秦始皇大悅允其客居鹹陽。秦始皇從寡婦清處得知萬山丹砂最好後,便派徐福方士兩次赴萬山鑿石煉丹(長生不老藥),仙丹未練成,卻歪打正著創造發明了三硝四磺五木炭火藥。
朱砂自古為湘西民俗文化重要元素,也是中原古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新石器時代先民就用其作顏料,早期古墓葬出土麵具塗有朱砂,金器、青銅器上都能見到朱砂影子。湘西鄉村起新宅、“四月八”、趕秋節、社巴節等民俗祭祀活動都離不開朱砂,土家族苗族染坊漆鋪不可或缺的生產原料。
湘西金色桐油,2200多年傳承厚沉,千古老品牌。簡牘記載遷陵還是桐油主要生產地,“直到民國時期,這裏的桐油還沿著水路運送到江浙地區”。或許曆代中央王朝十分看中遷陵豐富生漆、桐油、朱砂等戰略資源和軍事戰略地位,才對裏耶高度重視管控。
十二
秦朝通過律令《祠律》將農耕與宗教祭祀事務統籌管理,地方政府及官吏宗教祭祀和促進農耕生產職能法定化。
“祠”,《說文》釋義:“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辭也”。“先農”,或謂神農,或謂後稷,神話傳說中最先傳教百姓耕種之農神,遠古稱帝社、王社,至秦漢時期始稱先農。《漢儀》曰:“春時東耕於藉田,引詩先農,則神農也”。
已研究發布簡牘中一百餘枚記載“祠先農”。遷陵縣衙每年農曆三月初舉行祭祀先農活動,“律祠”規定所有官吏必須參加,還要捐獻祭祀貢品,諸如豬、羊、酒、鹽、黍米等。20餘枚簡牘記錄遷陵縣祭祀先農活動所用物品和分胙。“鹽四分升一以祠先農”“卅二年三月丁醜朔丙申,倉是佐狗出黍米四鬥以祠先農”“卅二年三月丁醜朔丙申,倉是佐狗出祠先農餘徹羊頭一、足四賣於城旦赫,所取錢四”“口律曰祠□R”“律曰祠律”“卅五年六月祠穴”等,“餘徹”意指祭祀活動後撤下來各種祭品,“穴”有關專家以為是獵神。“律祠”規定縣衙官吏還須每年前往寺廟祭祀朝拜,簡牘記載遷陵守丞敦狐發布“令史行廟”昭告文書,見證每位令史須前往寺廟祭祀朝拜。如,簡牘8—138、8—174、8—522、8—523四枚記載令史行廟朝拜日期及姓名。
“祠先農”簡牘多為校券,即遷陵縣衙籌備祭祠先農活動及祭品處理情況記錄,上有經手、監督等人員記錄。校券形製與其它文書簡牘明顯不一樣,簡牘有正反兩麵長37厘米,寬1.3—17厘米,如同現代發票雙聯或三聯單,書寫文字並刻齒後兩麵對半剖開,刻齒及剖符相當發票騎縫章,防範篡改簡牘文字記載。諸如,簡牘14-650、652、14-698 ,記載秦始皇三十二年三月二十日(公元前215年),倉庫管理者是和助手狗以及監督者尚從庫房中調出物資供祭祀先農,祭祀活動完後,又在當天完成“分胙”,即將祭品分發或賣給百姓,工作簡單高效。
這些表明秦朝沿襲傳承西周朝以來的傳統禮製重視農業,通過“祠先農”活動對百姓耕地進行獎懲,也說明當時朝政有信仰主張,敬奉神祇,但對社會宗教祭祀實行統製,不得私自舉行,祭祀須由縣衙組織,從而為以後曆代政權宗教政策規範管理開了一個好頭。
遷陵縣除了每年舉行“祀先農”祭祀活動,春天還要進行“燔田”活動,刀耕火種,火耕水耨。當時田地分公田和民田,公田勞作者以服刑人員為主,士兵身份戍卒也要參加公田耕作。民田,即黔首田,實行“行田”製,將國家土地劃分成小塊,頒發給百姓,百姓交田租,田地不可買賣。“祠先農”說明裏耶及酉水為農耕文明神話重要發源地,中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
十三
裏耶古城遺址出土藠頭耐人尋味。
秦簡記錄遷陵農作物有粟、菽(豆)、麥、稻、芋、糜子(穄子,今黃米、小米),經濟作物有紵麻(苧麻)、橘、生漆、桐油、枳枸(金鉤、拐棗)等。蔬菜水果記錄,除了藠頭外,有芋、芹、韭、蒜、葫蘆、橘、梅、桃、棗、李等。
“藠頭”,學名“薤”,又名“藠子”“薤白”,石蒜百合科蔥屬植物,鱗莖長橢圓形,味辛辣,具通神安魂、行氣導滯、促食欲、助消化等功效。
民間流傳“餐前飯後食藠頭,不打郎中門前過”。藠頭鱗莖,自古以來屬高檔蔬菜,清朝皇宮將甜藠頭納入進獻朝貢物品,稱之“久吃龍肝不知味,饞涎隻為甜藠頭”,如今成為我國出口創匯產品。湘西藠頭上個世紀就一直出口日本。2200多年前舶來品“辣椒”還未傳入中國,遷陵縣屬南方高寒山區,多雨潮濕,藠頭成為祛濕除寒、消食開胃之首選。
秦簡記錄諸多飲食,其中有幾枚記錄遷陵縣衙官吏飲食就餐情況,一日兩餐,非常翔實,算得上世界上最早餐飲記錄。簡牘還出現“季R”“析R”等字跡,專家疑為“菜譜”。
據專家撰文介紹,簡牘記載秦人買賣虎肉:“卅五年十月壬辰朔乙酉少內守履出黔首所得虎肉二鬥賣於更戍士五城父□裏”“陽所取錢冊率之鬥廿錢令史就視平魋(tui)手。”兩枚簡牘大意:秦始皇三十五年十月中一天,叫履的少內守(遷陵縣衙管財政官吏)把百姓捕獲上交虎肉賣給守邊武士二鬥。這個原籍城父縣(今安徽亳州)某裏叫陽的武士取四十錢,折合每鬥二十錢交給縣衙少內,一個叫令小吏監督,一個叫魋小吏登記。而當時遷陵縣衙官吏每日工資才八錢,二鬥虎肉相當五日工資,價格不菲。
十四
“走荼”簡牘,被譽為“中華茶業第一簡”,見證湘西茶葉生產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秦朝。
簡牘8-1541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曆史上發現最早唯一記載“荼(茶)產業實物,記載:“戶曹書四封,遷陵印:一鹹陽,一高陵,一陰密,一競陵。廿七年(前220)五月戊辰水下五刻,走荼以來”。釋意為:“遷陵縣掌管民戶﹑祠祀﹑農桑等戶曹刀筆吏書寫四份通關或證明文書,將四份文書簡牘分別卷束用檢繩捆紮好,並在檢繩上摁壓封泥後加蓋遷陵縣印(相當當今郵簽)。其中,一份郵遞鹹陽(秦都城,今陝西鹹陽市)。一份郵遞高陵縣(今西安高陵區)。一份郵遞陰密(古邑名,今甘肅靈台縣西南)。一份郵遞竟陵縣(秦代縣治位於湖北潛江西北部,清代更名為天門縣,現天門市)。秦廿十七年(公元前220年)五月戊辰日10:48至12:00”。簡牘記載時間為農曆五月戊辰日上午,與湘西農村傳統茶葉采茶收購銷售季節時間基本吻合。
“走荼”包涵收購和銷售郵遞“荼”兩層意思,當今包括武陵山區在裏西南地區仍然稱收茶為“走茶”。簡牘記錄“走荼”,說明秦遷陵縣戶曹做了三件事情,先從遷陵縣各鄉收購新鮮“荼”(茶),再由小吏打包茶葉,並簽署銷往(運輸)鹹陽、高陵、陰密、竟陵的通關或證明文書,最後到郵驛站辦理郵遞手續。
西漢王褒《僮約》兩處描述“茶”:“膾魚炰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楊氏擔荷”,並佐證西漢以前,普遍稱“茶”為“荼”。所謂“烹茶盡具”意為煎好茶並備好潔淨茶具,而“武陽買茶”意為公元前59年農曆正月十五從鄰縣武陽(今成都彭山縣雙江鎮)購買回茶葉。這比美國茶學權威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所述茶葉5世紀成商品要早5個世紀,而裏耶“走茶”簡牘又將中國茶葉商品再往前推早近2個世紀。
根據《詩經》《九思》等文獻記載“荼”和專家學者對裏耶“走茶”簡牘研究分析判斷,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以來,“荼”已在黃河及長江流域百姓生活中廣泛飲食。那個時代文人騷客對“荼”情有獨鍾,如《詩·邶風·穀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漢代毛亨、毛萇為《詩經》所作注解《毛詩故訓傳》:“荼,苦菜也。”漢王逸《九思·傷時》:“堇荼茂兮扶疏。” “荼”還有“苦菜”之意,即“茶”中放油鹽煮沸作下飯“苦菜”。如今裏耶周邊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地區仍然傳承保留著“茶”作為下飯“苦菜”遺風——“油茶湯”。直到唐朝,“荼”才華麗轉身成“茶”。人們改吃荼為飲茶,改煮荼為泡茶,即用開水衝泡來解渴消閑。唐陸羽《茶經》:“謂茶……早取為荼……”“一曰茶,一曰檟”“檟,苦茶”。
酉水下遊古丈河西白鶴灣戰國西漢古墓群出土茶壺、茶杯、茶灶鍋、茶井等文物,也印證還原湘西酉水流域早在戰國時期生產茶葉這一史事,見證2200多年前巴人將種茶製茶技術和飲茶風俗傳入湘西。
湘西古丈毛尖、黃金茶等好茶名茶曆史悠久豐贍,2200多年的“老字號”品牌成色古愨古韻,流光溢彩,班班可考。
十五
裏耶古城出土文物見證其為南方陸地絲綢之路上古商埠“明珠”。
重慶古屬巴蜀地,湘西與重慶為鄰,唇齒相依,文化相連。《後漢書·南蠻傳》載:“秦昭襄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蠻夷,始置黔中郡。漢興改為武陵,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布。”
公元前122年博望候張騫開拓西域古絲綢之路中發現南方陸地絲綢之路,即蜀身毒道。張騫出塞到大夏國(今阿富汗北部)發現來自四川蜀布,回國後向漢武帝稟報“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問所從來,曰東南身毒(今印度)國。”所謂蜀身毒道,我國古代從成都,經雲南大理、曲靖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線,稱之西南“絲綢之路”,又稱“蜀布之路”,也稱“南方陸地絲綢之路”。換句話,即一條我國古代從中原經西南和中南進入緬甸、印度通往西亞、歐洲的海外陸地商道。苧麻為長江以南地區特產,西方稱其為“中國草”,古蜀地常以苧麻織布,故稱之蜀布。湘西自古盛產苧麻布,曆來為朝廷貢品。裏耶古城出土棕麻編織物和陶紡輪就是湘西盛產苧麻布例證。
專家學者認為南方陸地絲綢之路有三條以上支線,西線通過四川成都“旄牛道”,中線通過四川宜賓“五尺道,南線通過重慶涪陵走水道,涪陵—龔灘—酉陽—裏耶—沅陵—洪江—凱裏—貴陽—安順—曲靖,三條支線匯合於曲靖。裏耶古城及酉水流域出土戰國時期玉石砝碼、綠色琉璃壺、水晶環、西亞黃金佩飾等西方異域文物,就是湘西酉水與西亞、歐洲通商貿易曆史久遠的最好詮釋。
酉水號子對南方陸地絲綢之路通過口口相傳:“四十八站上雲南,四十八站到長安。”既為湘西子孫行酉水闖世界明示坐稱方位方向,又道出了世世代代祖祖輩輩出行難的艱辛和不屈。
十六
裏耶秦簡,文字細致,辭微旨遠,真實還原“複活”秦王朝曆史,被譽為20世紀以來中國考古史上“最偉大發現之一”。目前唯一一部大秦帝國編年史,中國第一部日誌式斷代史,第一批官方簡牘檔案,極其珍稀,寶庫金山。專家學者稱其曆史文化價值堪比安陽殷墟甲骨文、敦煌文書。
如果把大秦曆史比作人,“兵馬俑”宛如大秦形象和軀體,“裏耶秦簡”則為大秦思想與靈魂。好似通達兩千多年前神秘大秦時光隧道,如同一群“會說話”的兵馬俑,秦代曆史百科全書,平民百姓生活“清明上河圖”,“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裏耶秦簡,湘西曆史文化重要地標。洗白了數千年來強加於“五溪五蠻”地區“蠻”之貶稱,提升了湘西人文曆史價值。裏耶古城地處武陵山腹地、酉水中遊,土家族發祥地,曆史上多個民族雜居和諧共生,多元文化交融融合,對古代中華民族史研究具有意義。
曆史一些誤導可以理解,史學家司馬遷班固等未能見到這些史料,《史記》《漢書》出現缺陷偏頗,一定程度誤導了後人,史料稱秦始皇為暴君有失公正,誤解太多,或許後來太史公們也未找到秦朝更多史料,或許記載有誤,或許秦朝後來變得嚴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湘西考古學文化區係類型基本完成基礎研究工作。迄今為止,裏耶秦簡已研究公開發布2700餘枚簡牘,已震驚中外,改變秦代學術研究麵貌格局。尚有3.5萬餘枚簡牘研究成果即將發布,迷一樣斷代秦朝曆史還會有更多驚喜。
隨著新一輪文物普查開展,給提升構建湘西相對獨立曆史文化體係框架帶來機遇,進一步拓展考古視野空間。簡牘文字所承載的曆史文化內涵、價值及潛力等研究闡釋解讀任重道遠,充滿期待。
堅信裏耶秦簡牘、裏耶古城及周邊戰國至秦漢古城古墓葬等遺址遺存深度考古研究,將更加豐富湘西乃至我國曆史麵貌,湘西古代曆史文化和社會發展脈絡更趨清晰。(作者單位:湘西州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