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賽爾姆Anselm是十二世紀著名的修道士,他認同聖奧古斯丁的理論,認為“非信不明”。也就是如果一個人不信(Faith),他不可能明白(understanding)。安賽爾姆最早提出本體論(ontology)來論證上帝的存在,當然宇宙起源從希臘哲學史上就有其淵源,從米利都學派開始就探討宇宙從何而來,有什麽組成。不過那時也就認識到世界有水組成,因為米利都麵對愛琴海,哲學家門天天麵對海洋,對水有天然感情。不過安賽爾姆用本體論來證明上帝存在,引起後來一位修道士的興趣,這位就是偉大的經院哲學家偉大的托馬斯.阿奎那(Aquinas),阿奎那發明邏輯類比和歸納來證明上帝存在。他把亞裏士多德的“三段論”邏輯引入基督教教義中。比如,他類比論證說:
⒈既然自然界最終隻有一個權力(大前提);
⒉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統治者(小前提);
⒊那麽,君權是神聖的。(結論)。
後來康德等哲學家等反對這種邏輯,和因果之說。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邏輯,因果等都無法證明神的存在,最主要原因是人的有限,無法證明無限的神。基督教信仰的上帝是無法驗證的,上帝存在的基礎在於信仰者的信,這種信是超理性的,它的客觀的實在性是經曆和信心帶來的果實,就象康德說得“實踐理性”。康德所說的就是:如果有善(這個善不是人認為的善,也不是佛教說的個人的善行)產生,那這個信是真實存在的。基督教產生的博愛,平等,公義等受到普世接受就證明那個信是真實存在的。阿奎那作為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在哲學、邏輯、倫理、神學、政治學和知識等方麵多有建樹。當然現代人不接受他的理論了,比如政治上他認為政權要降服在神權之下,由於曆史上也有過這種情況,也產生過腐敗,所以現實中如何把握就是問題了。阿奎那的倫理學認為神創造的一切是自然的,人不能改變和阻撓,比如性,是上帝賦予的,不能亂來,隻有夫妻要好好享受。這種思想為後來基督教反對避孕、墮胎、同性戀等不自然的做法奠定基礎。阿奎那對神創造的宇宙有美好的向往。他們最早提出的這些帶有火花的思想,啟發了人類的思考,並為後來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個時期天主教各個修道院為適應當地社會產生不同的修會,這些修會都歸教皇管理。最早的修會是六世紀的本篤會(Benedict),以後又有托缽修會,也就是象佛教一樣靠要飯傳福音的。多明哥會(道明會)Dominican、方濟各會Franciscan、奧斯定會、加爾默羅會Carmelites、三一會 、梅塞德會(又名諾拉斯科會)、聖仆會、最小兄弟會、聖約翰醫護會和條頓會。宗教改革後有耶穌會等等。這些修會是歐洲文明的奠基者,當然它們也犯過錯誤,比如1231年教皇貴高利九世倡導建立的宗教裁判所就是有多明哥會Dominican組成和執行,對異教采取了強製:鞭笞、監禁、終身監禁,甚至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