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改革開放給國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和改善,這是值得高興的。但是另一方麵,幾乎每個人都能感到,現在的生活壓力大了,人際關係複雜了。中央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說明什麽?說明現在的社會還存在很多不和諧的因素,不和諧的現象。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就會危及改革開放的成果。人們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由於這些不和諧因素的存在,內心缺乏幸福感,相反,人們經常感到的是焦慮和壓力。這種不和諧也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老子道德經與和諧處世之道。就是與大家探討,如何從道德經中吸取老子智慧,來解決我們今天所麵臨的種種困惑。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老子。老子是中國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與孔子是同時代人。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比老子晚了二十年。相傳孔子曾經去求教於老子,回來後對他的弟子讚歎說,我見了老子,猶如見到了天上的龍。對老子佩服得五體投地。老子在世界上影響很大,據說黑格爾創立辯證法,就是受了道德經的啟示,計算機的發明者創立的二進製,也是受道德經啟示。美國紐約時報把老子推選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十位作家之首。老子在世期間,隻留下一本書,那就是道德經。道德經是本什麽書?是一本講述大宇宙、自然界、人類社會客觀規律的書,是一本講述人和萬事萬物怎樣產生、發展、壯大直至消亡的客觀規律的書。
那麽,道德經是不是隻能由專家學者在書齋裏去研究,與我們普通人關係不大呢?不是的。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說的話很容易明白,也做得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天下的人沒有不知道的,沒有做不到的。道德經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聯係是很緊密的,隻不過大家還不夠了解。比如有很多說法和典故就出自老子,比如金玉滿堂,出生入死,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等等。可以說,現在很多人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運用著老子的思想。有人說,看了道德經,常常會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醍醐,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他覺得生活當中曾經走過的彎路,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都被道德經書中短短幾句話就給說透了,說準了。還有人說,道德經是人生的一道門檻,看之前和看之後,你對人生的態度將會全然不同。
究竟怎樣來看待老子的思想,在我們生活當中,應該怎樣去解讀和運用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道德經,不是為了進行學術研究,而是探討怎樣把老子在道德經中所揭示的大智慧,那些字字句句皆客觀的規律性的思想運用於現實生活,因為老子的說法非常有助於我們建立和諧社會。
我們要討論的是,人與人之間為什麽不和諧?它的根源是什麽?找到了根源,又應當怎樣去解決它?我們的祖先老子在道德經裏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道德經又給我們指出了一條什麽樣的人生道路?這條路怎樣走?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內心世界,進而建立和諧的外部人際關係呢?
第一個問題,人與人之間為什麽不和諧?它的根源是什麽?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看看動物學家和心理學家在低等動物身上的實驗發現,把一頂帽子扔到正在玩耍的一群猴子中間,猴子會為了搶到這頂帽子而相互發生爭鬥,拚命地追打、撕咬,如果是兩群猴子,戰鬥就更加慘烈,被咬傷、抓傷的猴子會有一半多。一頂帽子對猴子有什麽實際意義呢?一點兒也沒有。一場爭鬥之後,拿到帽子的猴子會感到索然無味,然後將帽子扔掉,其它猴子也因為打鬥得疲憊而無人再去理會地上的帽子,它們顯然忘了剛才是為什麽爭鬥。同樣的實驗,將喝酸奶的吸管扔給海豹,海豹也會成群地來搶,搶到了有什麽用呢?沒有。水中的青魚會集體搶一根水草,搶到水草的草魚,會將水草含在嘴裏,吐出來又吸進去地玩耍,如果其它青魚不來搶,搶到水草的青魚就會覺得沒有意思而將水草扔掉。這些實驗表明,低等動物經常為毫無意義、毫無價值的東西而發生爭鬥。動物學家和心理學家認為,無論是猴子還是海豹和青魚,它們如此地爭鬥搶奪,都是為了一種內在的滿足感,為了得到一時的滿足。而這種滿足必須要其它動物的配合,如果其它動物都不喜歡帽子、吸管或者水草,都不來爭奪,那麽爭鬥就不會發生,那些爭鬥的東西在它們眼中就沒有價值。這裏講的是低等動物為毫無價值的東西進行爭鬥。
那麽人類社會呢?看看我們周圍,每天都在發生一些不和諧的人和事;上公共汽車,大家往往爭先恐後,為的是搶一個座位;這樣一個司空見慣的小事,有時可能會釀成大禍;一次,一個小夥子為了搶位子坐與人發生爭執,又恰好與那人在同一個車站下車,小夥子怒氣未消,朝著那人肚子上踢了一腳;這位小夥子在部隊當過武警,會個三拳兩腳,這一腳踢得那人當場倒地,起不來了;那人倒地的地方說來也巧,正在一個派出所門前,民警馬上出來,把那人送到醫院一檢查,腸子踢斷了;這下小夥子被以故意傷害罪起訴,賠了那人一大筆錢,自己還被判刑三年,緩刑三年,一份很好的工作也丟了。為了什麽?就是為了在公交車上搶個座,值得嗎?還有一件事,發生在今年元宵節,即墨兩個學齡前兒童為放鞭炮的事吵起架來,動了手;其中一個的叔叔在旁邊拉了偏仗,另外一個孩子就吃了點虧;跑回去跟父親一說,父親生氣了,招來弟兄去找;對方也有準備,一大幫親戚在等著,結果一場混戰,父親被對方的凶器刺中心髒,死了;對方被抓到派出所,問他孩子為什麽打架,他也不知道,那為什麽動手打呢?原因很簡單,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就是這麽一個簡單的原因,致使一個大人喪命,另一個人也麵臨法律的嚴肅處理。這兩件事的內在原因,與猴子爭帽子,海豹爭吸管,草魚爭水草有什麽本質差別嗎?也就是說,這種爭鬥有價值、有意義嗎?
當然,這裏說的是發生了比較嚴重的爭鬥後果的事。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不和諧,明爭暗鬥的事就更是司空見慣,評先進,大家要不要爭呢?評職稱,爭不爭呢?提拔幹部,爭不爭呢?漲工資,爭不爭呢?都要爭嘛。
對於人們爭鬥的各種事端,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關係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事,比如評先進、評職稱、提拔幹部、漲工資等等,這些都是關係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事。因為評先進、評職稱、漲工資,名額往往是有限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得到,就會發生明爭暗鬥。這是一種類型的爭鬥。另一類爭鬥則與切身利益無關,就是在一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無足輕重的事情上,人們會發生爭鬥;比如孩子打架,搶座位之類的事。或者是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大家也都願意爭,來證明自己的正確。人們之所以在這樣一些事情上發生爭鬥,源於人們心中的那口氣,什麽氣?就是遇事好爭先、爭上風、生怕吃虧的那口氣。爭到了先,爭到了上風,占了便宜,他就感到滿足;反之,他就咽不下那口氣,就要為此而爭鬥。這時的爭,純粹就是要爭那口氣,所謂不蒸(爭)饅頭爭口氣。
怎樣看待這些問題?如果我們認為,在這些問題上非爭不可,那就是說,爭鬥是不可避免的,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和諧相處。但是,能不能有其它選擇呢?人與人之間能不能不爭鬥,從而實現人與人的和諧相處,自己也獲得美滿人生呢?這就需要我們改變思維方式,改變心態,換一個角度來對待人生。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我們的祖先,偉大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經裏提出的怎樣建立和諧人生的理論。
一、道德經提倡為人處事應當柔弱處下,不爭而善勝。
首先,人之所以要爭鬥,是基於一個共識,就是每個人都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爭強好勝,對一般人來講,是天經地義的。但是,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強者呢?道德經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思想,這就是,真正的強者往往表現出來的卻是柔弱處下。也就是說,真正的強者是不與人爭鬥的。但這個不爭鬥不是逆來順受,不是沒有原則,而是以不爭鬥的方式去取得人生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這也就是所謂的“不爭而善勝”。換句話說,不靠爭鬥,而是靠在和諧地處理人際關係中去取得成功。那麽,不去爭鬥能夠取得人生的成功嗎?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需要分幾個部分來學習討論。今天我們先來學習道德經的一篇課文,就是第四十六課“柔弱”。
在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看看蒙牛的總裁牛根生成長的曆程。
蒙牛全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在全國排名1116位,總資產1300多萬。6年之後,2004年蒙牛乳業收入達人民幣72.138億元。根據AC尼爾森的統計,蒙牛乳業占液體奶市場的市場份額已經由2003年12月的17%上升至2004年12月的22%,領先行業;2005年3月,達到25.4%,穩居全國第一。牛根生在2003年被評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蒙牛成立於1999年。他的創始人牛根生在這之前是伊利的副總裁,被當時的伊利總裁鄭俊懷掃地出門,一起被趕出蒙牛的還有他的一些部下,為了謀生,他們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行業,成立新的乳業公司,起名蒙牛。
蒙牛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遇到了許多明槍暗箭,但是牛根生始終選擇的是“不爭”,當弱者。
蒙牛初生,遇到許多莫名的挫折。比如,運奶車被人半路截下,奶被倒掉;在呼和浩特市辛辛苦苦樹立起來的廣告牌,一夜之間被人砸爛推倒;有人出600萬巨資收買一些媒體發表攻擊蒙牛奶質量的文章;等等,可以說是處處有人給他們設絆子。牛根生對此並沒有針鋒相對地還擊,相反,他選擇的是忍耐。為了減少與其他同行的衝突,他製定了三個凡是的政策,一是凡是伊利等大企業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奶站;二是凡是與伊利收購標準、收購價格不一致的事不幹;三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這樣做的目的是,就是不與伊利爭奪奶源,消除同行的敵意,從而保護自己的生存。
牛根生的不爭還表現在他宣稱要做的是內蒙第二品牌。2000年前後,蒙牛提出“創內蒙古第二品牌”的創意。當時伊利是第一品牌,蒙牛不知名,連第五也排不上。2000年,蒙牛買下呼和浩特市戶外廣告牌,上麵寫的口號是“蒙牛乳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向伊利學習,為民族工業爭氣,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千裏草原騰起伊利、興發、蒙牛乳業”。
這些做法表明蒙牛放低姿態,回避與同行的正麵衝突,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同行的敵意。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當某大企業因為對蒙牛采取了不正當競爭手段,而將受到重罰的時候,蒙牛並沒有乘機打倒對手,而是采取了共贏的態度,給對手一個生機。
這家大企業曾經派人半路攔截蒙牛的運奶車,並且把奶倒掉;曾經將一夜之間矗立起來的蒙牛廣告牌在另一夜連根拔掉;曾經惡意地斥資600萬元收買媒體對蒙牛實施有計劃的新聞誹謗。蒙牛先後遭受了新聞誹謗和來自犯罪分子的連環恐嚇。一句話,對手必將蒙牛置之死地,牛根生卻一直不對此做出回應,反而一直將對手稱為乳業的第一品牌。直至有些新聞媒體對蒙牛的質量進行了連續的歪曲報道,使蒙牛麵臨滅頂之災時,牛根生才給溫總理寫了一封信,希望對此進行調查,還蒙牛的清白。有關部門經過調查,做出處理決定前,征求牛根生的意見,一是讓對方在媒體公開賠禮道歉,二是按照對方付給媒體600萬的十倍,也就是6000萬賠償蒙牛損失,三是要對方保證下不為例,永不再犯。牛根生卻隻接受第三條,拒絕了第一條和第二條,他認為第一條可能使對方遭受巨大的名譽損失,給企業發展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而他卻希望與對方共生共榮共贏,不希望對方因此垮台;第二條,他認為數額太大,給對方造成太大損失,他不接受,他把這筆賠償金視為自己給對方繳納的學費,因為自己以及許多部下的乳業知識是從這家大企業的工作中學到的。所以他不接受對方的賠償,隻接受第三條,就是下不為例,永不再犯。
可能有人會說,牛根生為什麽要這麽做呢?比如,明明別人在打壓他,恨不得置他於死地,他為什麽不但不反擊,卻要反過來給對手打廣告呢?對手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要擠垮他,上級經過調查,準備給對方作出嚴肅處理時,他為什麽要從寬處理對方,化敵為友呢?怎樣來解讀他的這些行為?其實,他這些做法恰恰是符合了道德經關於為人處事的原則。據說,牛根生在成立蒙牛集團之前,曾經認真學習了道德經。
道德經在第四十六課“柔弱”中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器。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在這篇課文中,道德經首先揭示了人和萬物生死的規律。就人來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說的是人生下來就是柔弱的,剛生下來的小孩,全身都很柔軟,但長得很快,從兒童、青年、壯年、老年到死亡,死後就變得非常堅硬。
就萬物來說,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說的是萬物草木生長時很柔脆,春天花草樹木,長出的嫩芽非常柔弱,而且很脆,一碰就斷了,但生長力很強,一天一個樣,秋天死後就變成了枯黃。
從人和萬物生死的規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就是,人和萬物在生命力旺盛的時候,在走上坡路的時候,都是柔弱的,而當它們開始變得堅強的時候,就是走下坡路的開始。當它們完全堅強的時候,就是死亡的時候。
道德經從人和萬物生死的自然規律中,總結出強弱與生死的關係,那就是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說,堅強的就是要死亡的,通過人和萬物的生死說明了,弱者生,強者死,越堅強越接近死亡,柔弱的就是生長的,生命力特強。這就是說,從自然規律的角度來講,強者是走下坡路的,弱者生命力強,走上坡路。
我們用道德經這個理論來分析牛根生的做法,他在殘酷的商戰中,並不采取針鋒相對的對抗方針。相反,他以弱者的姿態處處退讓,避免正麵衝突。而且在對方麵臨製裁的時候,真心誠意地為對方著想,給對方留一條生路,也就是道德經說的抱怨以德。與此同時,他埋頭提高自己的產品質量,比如,2000年,蒙牛的資金還很緊張,牛根生卻突然決定上"運奶車桑拿浴車間"和"閃蒸設備"."運奶車桑拿浴車間"在國內尚屬首例。奶罐車從奶源基地每向工廠送完一次奶,都要在高壓噴淋設備下進行酸、堿、蒸汽及開水清洗,最大程度地保持牛奶的原汁原味。"桑拿"設備需要300多萬,一年的運行費用也是300多萬。"閃蒸"工藝,是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礎上再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從而使牛奶的味道更加純正。隻不過,每生產一噸牛奶都要比同類不"閃蒸"的企業少掙300塊錢。結果,就是別人看來多此一舉、增加成本的兩項措施,很快讓蒙牛牛奶的質量在老百姓心目中變得"有口皆碑",銷量大幅度提升,有些城市甚至出現了蒙牛奶供不應求的現象。蒙牛少掙了一些錢,但是在質量方麵和其它產品拉開了檔次。
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麽呢?是他最終因為自己的產品質量被國人所認可,而且開發出了一些新產品,如蒙牛酸酸乳,一炮打紅,最終取得了勝利。那個想整他,把蒙牛扼殺在搖籃裏的對手,最後因為貪汙、挪用公款而被判了十五年徒刑,但是那家企業依然發展著,成為與蒙牛並駕齊驅的大乳業企業。所以牛根生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想贏個三回兩回,三年五年,有點智商就行;想做個百年老店,想一輩子贏,沒有德商絕對不行。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用道德經的觀點來分析,當弱者,不與人爭鬥,從表麵上看,似乎與競爭社會不相容,從眼前看,也可能會暫時吃虧。但是由於你符合了客觀規律,也就是堅持了符合客觀規律的德,你的發展基礎是很牢固的。從長遠看,你必定會勝利,會成功。
道德經把這個規律引用到社會生活中,指出,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器。意思是說,兵強的打敗仗,曆史上很多例子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如火燒赤壁;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麵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赤壁之戰:公元208年發生的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局麵形成的關鍵。官渡之戰以後,曹操陸續消滅一些軍事割據勢力,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此時,曹操發動赤壁之戰,是為了乘勝消滅江東的孫權和依附荊州勢力的劉備,統一全國。劉備采納諸葛亮的建議,聯合江東的孫權。孫劉聯軍用火攻的辦法,以少勝多,大敗曹軍。這場戰役使曹、劉、孫三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新的變化。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從三方麵分析;第一,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第二,孫劉聯軍正確的戰術。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在於曹操的驕傲自滿情緒,他自認為自己強大,不把對方看在眼裏,以為可以以強勝弱,輕易取勝;結果被對方以弱勝強,最終應了那句老話,驕兵必敗。這種以弱勝強的戰例在現代也不少見,比如美國是二戰後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但是朝鮮戰爭他打贏了嗎?沒有;越南戰爭打贏了嗎?沒有;伊拉克戰爭打贏了嗎?也沒有。
木強則器。木強則作器皿,樹木長大了,就要被砍伐,造房子、做家具等。莊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顆大樹,它的樹幹上有木瘤疙瘩盤結,不符合繩墨取直的要求,它的小樹枝卷曲,不符合規矩,長在路邊,木匠都不看它一眼,正因為它不適合作棟梁,反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如果不是這樣,它早就被砍伐了。
由此,道德經得出的結論是: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強大的走下坡路,走到最高處,不能再上了,所以隻能往下走;柔弱的走上坡路,不能再下,隻能往上走。
總而言之,道德經認為,如果按照客觀規律為人處事,人要想取得成功,應該當柔弱者,而不是當所謂的強者。因為隻有柔弱的,才是始終走上坡路的,爭強則必定要走下坡路。
二、為什麽要柔弱處下
有人會說,現代社會就是競爭社會,不做強者怎麽生存?怎麽取勝?是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獲得人生的成功,問題是,你究竟采取什麽方法去取得人生的成功,換句話說,你究竟選擇走一條什麽樣的人生道路。
一條道路是,做所謂的強者,那就要去與人爭鬥,在爭鬥中去取勝。在這條爭鬥的道路上,不論你的最後結果是勝利還是失敗,你都要麵臨這樣一些問題。
首先,你將隨時樹立對立麵,也就是樹敵。既然是與人爭鬥,就必然有對立麵,必然樹敵。爭鬥的結果,如果是爭勝了,爭敗了的一方不甘心,必然要尋機報複,或者找個機會再使你失敗,對立麵就在這些爭鬥中產生了。
第二,爭鬥是無止境的。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這個欲望爭到了,新的欲望又產生了;為了實現新的欲望,又要與人爭鬥,又要樹立新的對立麵。
第三,隻要爭鬥,就不可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因為爭鬥,他將有一個充滿了煩惱和焦慮的人生。因為你想與人爭鬥,想著怎麽去戰勝別人,別人同樣也在這樣想;互相爭鬥的結果,使人的一生就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他要不斷地為此而感到焦慮和壓力,這一次爭勝了,新的爭鬥又開始了,他不得消停,永遠在考慮怎樣與人爭鬥,他的內心世界是一個爭鬥的世界,不是和諧的世界,他永遠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就象一個古希臘神話。英雄海格裏斯,走路時發現腳邊有個袋子很礙腳,擋路,就踩了它一腳。不但沒踩破,袋子反而越踩越膨脹。於是拿木棒砸它,更加膨脹,最後竟然膨脹到把路堵死了。這時,有個聖人過來對他說,忘了它吧,離開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這個神話說明了什麽?就是爭鬥是沒有出路的,隻能是把自己的路堵死。隻有不爭,才能走自己的路,往前走。
道德經為我們指出的另外一條人生之路,就是不與人爭鬥,以柔弱的姿態處事。那麽,究竟怎麽個柔弱法呢?是不是要我們逆來順受呢?或者是消極地無所作為呢?不是的。道德經在這裏講的柔弱,專門指的是不與人爭鬥,不要去整人,不要去與人爭名利、爭得失;但是不與人爭鬥,並不是說,要你甘於當下遊,甘於落後,而是要你學會在競爭的社會中不爭而善勝。
我們看,牛根生的做法是強者還是弱者?表麵上看,他是弱者,在麵臨可以將對方一下子打倒在地的機會時,他選擇的不是與之爭鬥,而是給對手一個生機,希望與對手共生共榮,也就是共贏。他沒有把精力放在怎樣打敗對手上,而是放在怎樣提升自我上,也就是怎樣提高自己的產品質量上,從而做出了一個不爭而善勝的典型。
從這個事例中來看道德經的相關論述,我們可以看到道德經給我們指出的另一條人生成功之路,這就是,不去與人爭鬥,哪怕別人整自己,也盡量避免與之正麵衝突,即便在分出是非曲直的情況下,也給對手一條活路,決不報複。這樣做,從眼前看,從暫時看,自己會蒙受一定的損失,比如蒙牛遭遇鮮奶被倒掉,廣告牌被砸,遭到新聞媒體連續的公開批評,這些對剛剛成長的蒙牛打擊是很大的,但是牛根生堅持不與對手爭鬥,而是始終報之以善意。看起來柔弱,實際上卻是真正的強者。我們可以想一想,有幾個人能做到有牛根生的這樣的寬廣的胸懷?有幾個人能忍得住對手一而再、再而三的惡意打擊?並且在政府部門出麵要給對手以懲罰時,有幾個人能像牛根生那樣替對方著想,仍然希望與對方共生共榮?能夠做到上述這幾條的人很少,說明什麽?說明在當今社會,大家都選擇走所謂當強者,與人爭鬥的道路,不願意當弱者,這也是社會人際關係不和諧的根源之一。
還有一個例子,說的是一位農村姑娘,家境貧寒使她養成內向、沉默寡言的性格。大學畢業後進入深圳一家香港貿易公司實習,三個月實習期滿後,是否能留下呢?業務主管說,這個女孩連話都不願多說,留下也沒什麽用。香港老板說,是沒什麽用,但是也沒什麽壞處,就再讓她幹一段時間吧,於是延長了她的實習期。過些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公司有一批貨準備明天裝船運往德國,這天下午,公司派了六個人前去倉庫驗貨,規定每三箱貨中抽檢一箱,共二百箱。剛開始驗貨不久,突然停電了,夏天的深圳氣溫很高,一旦停電,倉庫裏沒有了空調,頓時象在烤箱裏一樣,熱得讓人受不了。其他五個人紛紛表示不能幹了,回公司去了。隻有這個女孩留了下來,她想,如果今天不能把貨驗完,勢必影響明天裝船,而船是不會因此而等貨不開的,一旦貨沒驗完,船開了,就會影響交貨日期,導致違反合同的事情發生,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於是她堅持按照要求驗完了全部貨,又找了幾個臨時工,以每箱一元搬運費的代價把貨從倉庫運到馬路上,裝上卡車運到碼頭。到了月底,老板在查賬時,發現了她支付給臨時工的二百元搬運費白條,問是怎麽回事,業務主管抱怨這個女孩自作主張開白條,老板問清原因後什麽也沒說。第二天,這個女孩接到人事部通知,到公司的每個部門實習一個月,幾個月後,女孩就熟悉了公司的全部業務,老板任命她為公司最大的綜合業務部門的主管,女孩照樣兢兢業業地工作,直至有了自己的公司。
以上這些成功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成功人士都是堅持不與人爭鬥的人。他們的注意力不在怎樣戰勝別人上,而在怎樣提升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這就是道德經提倡的人生道路,做不與人爭鬥的所謂的弱者。這些人不與人爭鬥,從表麵上看,似乎弱,有時還會吃虧,但是從最終結果看,他們走了一條不爭而善勝的道路,不與人爭鬥,卻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可以說,他們是真正的強者。
當弱者,走不爭而善勝的道路,要有這樣幾個思想準備。
首先,這裏講的勝利,是從長遠來說的,不是講一時一事,因為從一時一事上看,或者從眼前看,從暫時看,他未必很成功;
其次,正因為是著眼於長遠,所以不會是一帆風順,會遇到挫折,遇到不順,看你能不能堅持;
第三,能夠堅持走這條路的人,他的人生觀,不是單純以物質財富的多少、社會地位的高低作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標準。而是他始終堅持著自己做人的道德底線,決不為眼前利益喪失做人的底線。隻有堅持這個底線的人,才可能不怕困難和挫折,堅持做所謂的弱者,最終取得不爭而善勝的理想結局。
第四,我們要遵循的道德準則,不是單純美好的願望,而是一種符合客觀規律的道德準則,是科學的道德準則。比如一個人掉進大海,你明明不會遊泳,要不要去救?如果去救,可能你舍己救人,精神可嘉。但結果卻是兩人一起溺水淹死。這樣的道德可敬不可取,為什麽?不符合客觀規律。你明明不會遊泳,跳下去也沒用,反而賠上了自己,這就違反了客觀規律。我們要遵循的道德,絕不僅是單純的美好願望,或者是一時衝動,而是符合客觀規律的行動,這樣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要當弱者,也不是一味的逆來順受,或者不講原則,而是要有更加符合客觀規律的處事方法,去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取得對大家都好,也就是共贏的結果。
所以下麵我們就來看看,老子在道德經中教我們應當怎樣當弱者。道德經對此有很多論述。我們今天先來講其中的一個方麵。
二、弱者處事應當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強為之容。
在講道德經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個曆史典故,這就是著名的將相和。《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
3個故事的聯係:“澠池之會”是“完璧歸趙”的發展,“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又是“負荊請罪”的起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和起來又組成了“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侮辱。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廉頗終於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了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藺相如,他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難題。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麽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別的辦法,隻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讚,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瑕疵,讓我指給您看。”秦王聽他這麽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捧著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裏,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趙王齋戒5天,秦王也要齋戒5天,並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秦王隻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秦王沒有辦法,隻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藺相如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禦秦兵的準備。
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
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麵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隻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拚了!”秦王被逼得沒法,隻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王沒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麽樣,隻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麽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麵。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麽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這個故事用道德經來解讀,反映了道德經的一個什麽思想呢?
道德經在第七十一課“微妙”中說,“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古之善為士者,說的是古時候會當兵的,他是怎麽做的呢?微妙玄通,打仗微妙處事玄通。意思是說,這樣的人為人處事是很微妙的,而且是很玄通的,微妙玄通到什麽程度呢?深不可識,一般人還不知道。就是說,他處事微妙玄通,但一般人還看不出來。比如。藺相如知道廉頗要尋機給他難堪,他是怎麽做的呢?以他的口才,秦王尚且拿他沒辦法,廉頗想來也是不在話下。他為什麽不迎難而上,反而選擇了回避呢?他為了避免衝突,托病不去上朝,外出碰上廉頗的馬車,馬上繞個彎子躲開,這讓他的部下很不理解,為什麽您要怕廉頗呢?怎麽見了他就象老鼠見了貓一樣,您不是這種性格的人呐。這就是道德經講的,古之善為士者,古時候會當兵的,也就是會做人的,會處事的,比如藺相如,他是怎樣做的呢?微妙玄通,他處事是既微妙又玄通,玄通可以說是處事圓滑,但這裏講的圓滑不是講八麵玲瓏,沒有原則。而是講為人處事不要鋒芒畢露,不要棱角太多,動不動就不高興,動不動就生氣,別人一碰你就會感到疼,棱角太多了嘛。時間長了,誰敢接觸你呢?隻能是敬而遠之。處事玄通的人就不是這樣,他是圓的,也就是他通常都是和氣待人,別人有時觸犯了他,他也不計較,別人也不會感到不舒服,這樣一來,他就會引起別人的好感,當然他的人際關係就和諧了。微妙呢,講的就是他雖然外表和氣,很好接近。但對事情他並不是沒有主見,沒有原則,隻是他處理的方法比較高明,所以一般人看不出來,所謂深不可識,就象將相和裏的藺相如,他為什麽要這樣讓著廉頗,一般人不理解。
夫唯不可識,唯一不可認識的,就是別人為什麽看不出來呢?是什麽原因呢?故強為之容,就是他能夠勉強容忍。也就是說,這樣的人,之所以能做到微妙玄通,他最大的長處在於,不論對什麽樣的人和事,他看得慣的,看不慣的,都能夠勉強自己去容忍。用我們現在的語言講,這是一個很有涵養的人。比如藺相如,你說他怕廉頗嗎?不是的,他自己說,秦王和廉頗誰厲害?秦王厲害,既然我連秦王都不怕,為什麽要怕廉頗?但是為了趙國的國家利益,我必須要讓著廉頗,因為秦王不敢進攻趙國,就因為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你看,這就是藺相如的高明之處,他不怕廉頗,但是,為了趙國的國家利益,他可以不要個人的麵子,忍氣吞聲,讓著廉頗。說是忍氣吞聲,那是表麵上,其實在心裏麵,他是無所謂的,我就低你三分又怎麽樣?毫發無傷嘛,既然是為了國家的利益,這點麵子要不要都無所謂。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能夠對那些損害自己利益的人和事采取容忍、寬容態度的人,都是胸懷寬廣的人。一個把個人麵子或者個人利益看得很重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容忍的。當然,有時候,他心裏也會不高興,但是,他能夠強為之容,勉強自己容忍。盡管不高興,但是我讓著你,這就是修養,就是做人的一種境界,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境界。所以,道德經在這裏講的是,為人處事,要想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必須要學會容忍,這是處事的要訣。容忍是化解或者緩解矛盾的一種智慧,是一種胸懷和度量,是一種符合自然規律的道德準則,是一種科學的處事之道。
有人可能會說,藺相如是為了國家利益,我這是為什麽?我又不是國家大幹部。那你總有個單位利益吧,有個家庭利益吧,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單位也是人和萬事興嗬,所謂和氣生財嘛。有人可能又會說,那我老是讓著別人,不是太吃虧了嗎?這裏又用得上前麵講的道德經的思想,不爭而善勝,當然,這裏的勝,不是要你去戰勝誰,而是說,最後你吃不了虧。
這裏給大家講一個學習了道德經之後,妥善處理人際糾紛,不爭而善勝的實例。這個小夥子是武漢的一所醫科大學畢業的,他(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科裏有一位小夥子和甲同時進科,甲是重點大學畢業,他(乙)是普通大學畢業。為了和乙搞好關係,甲對乙一直很友善,從來不提什麽重點普通之類的話,不在背後議論任何人,也刻意避免在他麵前顯示什麽“能力”。可是乙卻打定了主意要和甲比個高下,這一點甲當時並沒有料到。後來才知道,乙把甲的一切大小過錯、弱點添油加醋廣為傳布,很多都傳到甲的耳朵裏來了。甲當時聽了當然有些不高興,但沒有太在意,忍住了,依然熱心待乙。但是這番好心沒有得到好報,乙還是繼續詆毀甲的形象,說甲的壞話。怎麽辦呢?沒有辦法,甲隻有按照道德經說的容忍,忍受,不跟乙爭。工作的時候不受乙的幹擾,認真細致地看好病,盡量解決病人的問題,平時仍然和同事們搞好關係。乙呢,可能是太把注意力放在爭鬥之上了,工作沒搞好,幾次出了隱患,所以開始乙告甲的狀還能奏點效,領導聽了也找甲談話。後來輿論很快就發生了變化,科裏人都說甲比較穩重、待人誠懇、不背後損人、做事也踏實,象個有經驗的醫生;說乙輕浮、不踏實、待人不誠、做事讓人不放心。病人也比較放心甲來治療。所以後來乙再在背後說甲的壞話時,竟然遭到了別人的教訓,要他多向甲學習做人做事的品格。沒有了這些爭鬥的幹擾,甲就能比較專心地致力於業務的提高,發表了幾篇文章,後來又逐步提高了學曆,讀了博士。因此工作、晉升都比較順利,乙因為文章少了,晉升推遲了一年,學曆提高也慢了幾步(甲讀博士的那年乙讀碩士)。其實憑心而論,乙的智力在甲之上,記憶力也很強,隻是他好爭鬥、偷懶,甲盡量按道德經,不爭、為學,幾年下來差距就出現了。甲認為。他自己的經曆說明了道德經的一個道理,說明“不爭”確實能取勝,而且勝得徹底,勝得人們心服。這就是說,學會容忍,也許眼前看,你可能吃點虧,但是隻要堅持下去,在容忍的同時做好本職工作,最終你不會吃虧,可能還得到的更多。
有人要問了,這種容忍,究竟要容忍到什麽程度呢?道德經說,豫焉若冬涉川,如象冬天過河那樣,卷上褲腿,打著赤腳過河,河水冰冷刺骨,疼痛難忍,必須忍得住才能過去;猶兮若畏四鄰,憂慮象怕鄰居一樣,遠親不如近鄰,親戚再好,遇到緊急事情幫不上忙,遠水救不了近火,鄰居關係搞好了,遇到緊急事情一叫就到,問題一下就解決了。有時你的鄰居可能素質不太高,遇事比較計較,那你就讓著他嘛,不讓的話,抬頭不見低頭見,搞僵了心裏總是不舒服。所以要象搞好鄰居關係那樣,去容忍對方。儼兮其若容,嚴格要求自己容忍,有的人要別人容忍,自己不容忍,有的說我能容忍,你也必須要容忍,這都不行。嚴格要求自己容忍,就是不管別人是否容忍,自己首先要容忍。渙兮若冰之將釋,渙散時好象冰融化一樣,沒有棱角,碰到也不割手,也就是說,平時不擺架子,與群眾打成一片,不驕傲自滿。敦兮其若樸,待人厚道樸實,曠兮其若穀,胸懷寬廣若穀,宰相肚內能撐船,什麽事情都能容,別人罵了你,不隻是表麵不還口,更不能往心裏去,絕不能懷恨在心,將來圖報複,胸懷寬廣就是挨了罵,不往心裏去,過了就了了,當成沒有發生這件事一樣,以後見了罵你的人,照樣熱情地接待,就象藺相如對待廉頗那樣。混兮其若濁。
與士兵混在一起成為汙濁,在封建社會裏,當兵的就是欺壓老百姓,奸淫燒殺無惡不作,你作為一個士兵,必須一起去,但壞事你不做就行了,惡名還是得承受。也就是說,有時別人做的一些事自己看不慣,不願意做,你可以不做,但不要表現出來不滿,而應當容忍。必要時,如果是工作需要,也可以一起去做,混兮其若濁嘛。
為什麽要混兮其若濁呢?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本身就是什麽人都有,善的、惡的、好的、壞的,各種脾氣的、各種性格的,什麽樣的人都有。每個人的家庭不一樣,生長的環境不一樣,受的教育不一樣,自然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方法也不一樣。就象我們現在常說,要看到自然界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它的多樣性,社會上的人也是存在著多樣性。混兮其若濁說的是,在這個多樣性的社會環境裏,我們隻能去適應這個多樣性,不可能是社會來適應我們。怎麽去適應呢?人就要學會調整自己,調整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學會容忍,容忍人的多樣性,並且要和多樣性的人混在一起,即便是汙濁的環境,你也要能夠適應,否則就無法生存,如果不容忍,硬按自己的一套去做,就會經常碰壁,給自己帶來很多煩惱。
但是,容忍並不意味著你放棄原則,並不是要你成為八麵玲瓏的滑頭。道德經接著又說,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誰能在汙濁中安靜下來慢慢澄清呢?就是說,在混兮其若濁的同時,你頭腦是清醒的,心裏是有數的,你有自己做人的準則,有自己做人的底線,在隨波逐流的同時並不喪失主見。保此道者,保住這種道的,不欲盈,沒有多大欲望。夫唯不盈,唯有欲望不多。故能蔽不新成,才不會去表現自己,不會吹噓、誇耀自己,所以才能隱蔽自己不突出。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你能夠做到容忍不同的人,對看得慣的人、看不慣的人都能容忍。遇到事情,能夠讓別人,不怕自己吃虧,能夠做到這些的人,必定是沒有很大欲望的人。如果一個人私心太重了,對一點點蠅頭小利都看得很重,斤斤計較,生怕吃虧,什麽都想得,這樣的人是欲望很大的人,他就不可能做到去容忍別人。能夠做到容忍的人,必然是欲望不大,也就是不計較個人得失,吃點虧無所謂的人。這樣的人要不要個人利益?也不是不要,但是他看得不重,看得比較淡。道德經還有句話,叫恬淡為上,凡事都要看淡一些為好,看重了就被套住了,就鑽在裏麵出不來了。阮玲玉為什麽要選擇自殺?因為她把流言蜚語看得太重了,看得太重了她就受不了,就要尋短見。換個角度來看,她的心胸未免狹窄了一點,為了流言蜚語就不要命了,太沒有價值了。藺相如為什麽能夠容忍廉頗呢?因為他對廉頗要侮辱他這件事看得很淡,他心裏想得不是個人得失,而是國家利益。比起趙國的興亡來,這算什麽呢?中國有句俗話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把小事看重了,把一時的得失看重了,人就會經常煩惱。看淡一些,不看一時一事,而是著眼於長遠,人的心胸就開闊了,煩惱就少了。就象武漢那個醫生,當同行剛開始抓住他的一些小毛病、小過失對他進行攻擊,在背後說他的壞話,到領導那裏去告狀時,他忍住了。他不是針鋒相對地去還擊他,而是不管他,他說他的,我埋頭幹業務,把病人治好,把業務提高。最後呢,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領導也明白了,群眾也明白了,那個人再說他,大家自然就不信了。如果這個人不是這樣處理問題,而是也心胸狹窄,和他互相爭鬥,最後的結果呢?隻能是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好。
當然,道德經所說的這種容忍也不是無限度的。道德經說,正複為奇,正過頭就為奇,好事做過頭了就變成壞事。善複為惡,善過頭就變為惡。你如果容忍到沒有是非,不分青紅皂白了,那就違背了原則,也不符合規律,結果就會適得其反。究竟對哪些事要容忍,哪些事要堅持原則,在堅持原則的時候采用什麽樣的方法最合適,這就要靠自己去把握,這體現了一個人的水平和修養。
總結,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道德經的兩篇課文,這就是第四十六課“柔弱”與第七十一課“微妙”。
這兩課對我們的啟示是什麽呢?就是為人處事,要想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首先要改變爭強好勝的心態,不要處處爭先。因為這必然導致你樹敵,堅強的結果是走下坡路,不可能長遠取勝;相反,我們應當甘當弱者,所謂弱者,就是要盡量避免與人爭鬥,把注意力放在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上。這樣一來,表麵上你是弱者,實際上你的生命力很強,你始終在走上坡路,在提高自己。隻要你堅持這樣做,一旦時機成熟,瓜熟蒂落,你就會自然取得成功,也就是要通過不爭,來取得長遠的勝利。
怎樣當道德經講的符合客觀規律的弱者?今天講了其中的一個方麵,這就是學會為人處事微妙玄通,也就是學會容忍別人,尤其是要容忍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要想避免爭鬥,必須學會容忍。看淡那些原來看重的事,看淡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容納一切。
(青島 黎曉豔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