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一位智者在一本僅有五千言的經書中,卻提出人應該柔弱處下,要象水一樣的處世觀點。他從人、萬物草木的生長發展中發現這麽一個客觀現象:
博文
探求和諧之道共建和諧世界——在國際《道德經》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             (2007年4月22日,中國·西安)                   劉延東各位來賓、朋友們:古都西安,春意盎然,群芳爭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和道教界人士相聚一堂,可謂人文薈萃,群賢畢至。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政協,向國際《道德經》論壇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十四課尚賢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物,使民少為盜。不見可如,使民心不散。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可欲,使夫知者勿為也。無不為,則無不治。這一課是講尚賢,尚不尚呢?尚,就要爭,不尚就不爭。尚不尚難得之物呢?你尚,強盜就多;不尚,強盜就少。尚不尚可如啊?不尚,心不散;要尚,思想就分散嘛。那是講尚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三課可得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悅,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這一課講的是可得。那麽也可以不得。可得和不可得,怎麽樣呢?怎麽才算可得呢?知者不言就可得,言者不知就不可得。塞其悅,閉其門,挫其銳,你就可得,反之就不可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二課治國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這一課講治國。有的人一聽治國,這與我有什麽關係呢?與我無關。究竟與我們有關還是無關呢?實際上對我們關係大得很。從大一點的範圍來講,是治國。從小一點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十一課天道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這一課講的是天道。天道是什麽天呢?就是我們頭頂的那個天,太陽係的這個天。修到天道這個層次了,也就是修到天人合一了。天人合一了怎麽樣呢?就是天有多大,人有多大,天有多高,人有多高,天邊的物體,一手就可以抓到。就是這麽個意思,這就是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課為道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一課講為道。我們修道修德,為道者要日損,為學者要日益。那做其它事情呢?為道是什麽樣呢?為事怎麽樣呢?從人的角度講,為事就有為。從修道的角度講,為事就要無為,為任何事都要無為。但是人道做事就是有事,這兩個恰恰不一樣。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九課絕學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澤兮其若海,廢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欲異於人,而貴食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道德經》是科學養生真言         --我背誦《道德經》的體會一九九二年五月,我開始聽孫享林老師講《道德經》,前後參加了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其中,初級班的課我聽過多次。從那時開始,我全心全意地背誦《道德經》,嚴格按照“修煉方法”的規定修煉。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練初級班,一九九五年至今一直按中級班的“修煉方法”練功,至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八課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這一課講德,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七課悟道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這一課是講悟道。我們很多人都在說,“我悟道”,大家都在說。亂悟,結果反而悟壞了,所以不能隨便悟。比如拿一個國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