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科學養生真言
--我背誦《道德經》的體會
一九九二年五月,我開始聽孫享林老師講《道德經》,前後參加了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其中,初級班的課我聽過多次。從那時開始,我全心全意地背誦《道德經》,嚴格按照“修煉方法”的規定修煉。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練初級班,一九九五年至今一直按中級班的“修煉方法”練功,至今已經練功十四年了。我之所以能夠自覺地堅持每天背誦四次《道德經》,是因為我牢記孫老師的教誨:“質真若儲”、“大器晚成”。我的練功實踐證明孫老師的教誨是千真萬確的,背誦《道德經》確實可以治病養生。十四年來,我得到了修道的許多好處,享受了修道的無限快樂。
四十多年的教書生涯,我的身心受到極大的損害,可謂五勞七傷,多種疾病纏身。一是失眠,經常夜不能寐;二是胃出血;三是貧血,惡性貧血,血紅蛋白隻有六克;四是支氣管哮喘、喘咳;五是咽喉炎、鼻炎;六是肝區痛,頸椎痛,腰椎痛,關節痛,坐骨神經痛;七是全身有氣無力,腿腳酸軟。可以說,背誦《道德經》之前,我生活在痛苦之中。還有心靈上的創傷更讓人感到悲苦。在那“鬥爭哲學”盛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裏,許多人民教師的心靈都是傷痕累累。正在這無可奈何之時,恰逢孫享林老師來宜昌講《道德經》,這可真是及時雨,定向風。聽課之後,我就有種“久旱逢甘霖,行船遇順風”的感覺。從那時開始,十四年來,我堅持不懈地修煉,身上的病痛逐漸消失,最終都一掃而光。現在,我扔掉了藥罐子,血紅蛋白也一直穩定在十五克以上。我雖然已是七十五歲的老人,但精神矍鑠,神清氣爽,與同齡人相比,要顯得年輕好多。老同事們都說:“龔老師的身體比退休前好而且健康”。每次參加單位的定期體檢,我身體的各項指標都很正常。“老翁複丁壯,老嫗成姹女”這話用在我身上確實是真的。
《道德經·第五十一課大成》講:“清靜為天下正”。我剛開始修煉的時候,就遵循孫老師的指點,從入靜著手,一心一意地背誦《道德經》。背誦《道德經》的時候努力做到守靜無欲,拋棄一切塵世煩惱,進入無為境界,處於自然狀態。結果,修道的進展很快,先後經曆了氣衝病灶,打嗝放屁,啟動八卦等階段,過了一段時間就一身輕鬆。當然,練功初期的反應也很多:時而肝區痛,時而腰痛,時而頸椎痛,陣痛之後感到舒服;常流眼淚,或失聲痛哭,淚流滿麵;咳痰,痰多,一口接一口地吐,喉管一哼,痰就湧出來了。這種反應或者現象持續了幾年,現在已經一點不喘咳了。醫院檢查發現,我的兩肺清晰,自感呼吸暢通。
隨著時間的推移,練功層次的上升,常常有一種周身氣流暢通,全身暖融融的感覺,真是其樂無窮。有段時間,隻要一打坐守靜背誦《道德經》,就自感泥丸宮、印堂、太陽穴、鳳池、玉枕、下腹氣海(下丹田)、會陰、湧泉等穴位在跳動。時而上處跳動,時而下處跳動;時而一處跳動,時而多處跳動。四肢也有發脹感,骨子裏癢酥酥的,非常舒服,周身的快感更是無法言表。練功入靜到深處時,還經常閉著眼睛看見種種圖像,如人物、動物、植物之類;也有建築,如亭台樓閣,田園房舍,山川河流等。有的圖像熟悉,有的似見非見,有的沒見過,無奇不有,那感覺真是有趣。有時自感真氣內動,從頭流到腳,又從腳流到頭,甚是痛快。有時看見自己那顆不滅的心靈顯得圓陀陀明晃晃的,毫無掛礙。正如《道德經》所說:“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我自己的體會是:隻要虔誠地修煉,《道德經》中所講到的修道效應,都可以出來。
現在,我的修煉更進了一層,常常感覺周身的脈絡都在跳動,睡覺、打坐練功的時候都是如此。特別是打坐練功和睡覺醒後的感覺最明顯,有時還可聽到自己脈絡跳動的聲音。真可謂“流在心裏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更多的時候打坐練功,入靜五至十分鍾時,身子就不由自主地顫動,就像坐在電動治療椅上一樣,有節律地顫動。其中,煉卯時功、午時功、酉時功時特別明顯,子時功稍弱,卯時功最為強烈,使人有“窈窈茫茫”的感覺,樂而忘憂。收功後則感覺自己精神倍增,行動敏捷,步履矯健,真是妙不可言。《李聃道德經更正·第五課樂道》講:“‘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我的體會是,修煉到一定層次,就可樂而忘憂,能見五光十色,可聽美妙音樂,道的各種東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李聃道德經更正·第十一課天道》講:“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李聃道德經更正·第六十八課有始》講,修道要“塞其悅,閉其門,終身不勤。”隻要我們閉門修煉,虔誠地修煉,長期堅持不懈地修煉,就可進入美妙佳境。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背誦《道德經》修道修德,隻要功夫到了,可以說,那真是奧妙無窮。我能有這樣的收獲,都是孫老師帶給我的,都是上天對我的眷顧,所以我要虔誠地叩謝孫享林老師,叩謝天恩。
《李聃道德經更正·第二課聞道》講:“質真若儲”、“大器晚成”。我深信,跟著孫享林老師終身修煉,隻要能做到“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必成正果。《道德經》是實實在在的養生科學真言。
宜昌市第五中學 龔國礎
二○○六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