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貝時璋,今年已是105歲的高齡,他是國內唯一健在的、1948年遴選的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也是最年長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現在,這位百歲院士依然身體健康,思維敏捷。貝老認為,他的長壽主要得益於淡泊名利、寬厚待人、適當運動、注意營養等幾個方麵。這些話看似老生常談,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值得他人借鑒。
淡泊名利是貝老長壽的主要原因。幾十年來,貝老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他的工作中,把工作當作是自己最大的快樂。然而在生活起居方麵,他卻盡可能地堅持“自力更生”,生活也相當的儉樸。走進老人的家,你會覺得無論是房子,還是家具乃至他的生活用品等等,都不符合他的身份。貝老常說:“學問要看勝似我的,生活要看不如我的。”貝老的房子是1954年中科院在中關村為各個研究所的創立者建造的,盡管經過歲月的磨蝕,這些建築已經顯得蒼老,但貝老卻沒有絲毫怨言。相反,還顯得十分滿足;他長年拎的一隻公文包,式樣陳舊,甚至還打過補丁,但他包裏放的外文資料卻是最新的;一件衣服他也可以連續穿上十幾年,還舍不得扔掉;在生活起居上,從小就熱愛勞動的貝時璋始終把自力更生掛在嘴上。雖說有保姆照顧,但他還是盡可能地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早晨一起床,他就開始整理自己的臥室兼工作室,如收拾床鋪,抹桌椅板凳,倒尿盆,拉窗簾等,他還常年堅持洗自己的內衣褲、襪子、手帕和抹布,其生活的儉樸可見一斑。
貝老為人也十分寬厚。2004年,在貝時璋家裏工作了幾十年的保姆李媽已到古稀之年。8月間,貝時璋請來李媽的兒子接她回安徽老家養老。臨走前,貝時璋對李媽說:“你在我們家幾十年了,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很感謝。現在你要回家了,我們應該表示一點心意。你兒子專程來接你,這是他的孝心,也是你的福氣,希望你能夠過一個幸福的晚年。”說著,他取出3萬塊錢,作為李媽的養老費。同時又拿出2000元作為李媽母子倆的路費。讓李媽母子兩人和在場的人都流下了熱淚。
適當運動也是貝老長壽的原因之一。從貝時璋的家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來回有3000步,這條路他整整走了40年。今天,老人雖說已不再往返於兩地之間,但在前幾年,他仍堅持每天在家裏的臥室、走廊或陽台上走上3000步。此外,他還編了一套保健操,內容包括按摩手、腳、頭部和活動身體各個關節等,每天做兩次。直到這兩年,走的步數才少了些。但一到冬天,仍每天早晨在臥室裏走上10分鍾,坐在床上練10分鍾,白天再到走廊、客廳走一走,權當鍛煉。正因如此,貝老一生沒有生過大病。98歲前,他沒有住過醫院,除了正常的體格檢查,他是不去醫院的。
在飲食上,老人的原則是早上吃得飽,中午吃得好,晚上吃得少。至於口味,則以清淡為主,除此以外,他是有什麽吃什麽,從不挑剔。除一日三餐,他基本上不吃零食。值得一提的是,老人堅持每天服用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他認為根據他的細胞重建理論,維持好細胞解體和細胞重建的平衡,是對抗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維持和提高腦功能的重要環節;而細胞解體和細胞重建的平衡,是靠機體氧化、還原係統作用的平衡來維持的,吃一定量的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就可以維持氧化、還原係統作用的平衡,從而可以對抗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維持和提高腦功能,保持健康。
貝老的長壽和他的“童心”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他喜歡和年輕人相處。和他們在一個課題上共同研究交流。貝老認為:年輕人朝氣蓬勃,奮發向上,頭腦敏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多和年輕人交朋友,能使老年人萌發童心,可以調節心理,保持愉快心情,消除孤獨、寂寞、煩躁、憂鬱等不利於健康的情緒。
貝老的生活也很有規律。他原來是每天晚上八點鍾上床睡覺,五點起床(冬天五點半)。現在改為八點鍾起床。在家裏,他每天工作3個小時左右。目前,貝老在做的工作有兩件。一件是繼續對他建立的“細胞重建學說”及其與之相關的重要生命科學課題,進行深入的理論探索與研究;他說,他要把進行這項工作的思路和探索研究得到的認識作為“備忘錄”,交給研究所和國家。另一件,是回顧和總結他從事科研和教學80年的心得體會與經驗。有規律的生活使老人生活得異常充實,這也算得上是老人長壽的一個原因吧。
推薦一個網站:百拇醫藥網(生活保健、專業資料、中醫藥傳播)
http://www.100md.com?cid=larrysong
豬豬手機書
http://www.zzmo.cn/?fromuser=larry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