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現代人飲食的“七個注意”

(2009-02-13 11:45:06) 下一個
一、博食博食就是對一切食物原料和酸、甜、苦、辣、鹹各種味道的食物都要品嚐食用而不要有所偏嗜。現代營養學要求人們博取食物,混合飲食,營養互補。我國醫藥學曆來就認為,食物有濕、熱、寒、涼、平、鹹、酸、苦、甘、辛,以及補、瀉等性味之分。如果生活中長期對食物有所偏嗜,就會使人體的營養失去平衡,導致疾病發生。因此,隻有豐富多樣的膳食,才有可能從各種食物中獲得平衡和足夠的多種養分,以滿足人體的多方麵需要。
  二、配食即對飲食進行合理調配。飲食調配,理應與中藥的配伍一樣,要按規矩、循準繩、無偏過,方可有益於身心。配膳中,應注意主糧與雜糧搭配、葷食與素食搭配、寒性與熱性食物搭配、酸性和堿性食物搭配、五味恰當的搭配,以達到營養平衡。還要注意烹調方法,否則就有可能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影響機體多種營養素的吸收,有害於健康。
  三、熟食以熟食為主,是我國人民曆來的飲食習慣。高溫熟食,可以殺菌消毒,且利於消化吸收。熟食還可以增進美味,祛除惡味——經過高溫處理,一部分不利於人體的成分經過分解化合,有的揮發掉了,有的轉化成另一種無害成分;同時,食物內部的有效營養成分釋放出來,因而適口可食,符合營養衛生要求。生食則不然,食物原料除部分可以生食外,其他一般都必須熱加工處理,否則將會危及人的健康。古人烹飪強調“斷生”、“斷紅”,就是這個道理。有人做過試驗,蔬菜煮熟,失掉了一部分營養素,但是由於加熱分解,有利於吸收所含養分,得失對照,得多於失。
  四、熱食注重熱食,同中醫飲食保健有關。中醫認為:人之熱腹不宜承受過多的冷食,用熱髒腑去暖冷食,於人體無益。即使盛夏,也不主張冷食。還認為:熱食(不是燙食)一般無害人之危,而冷食則不然,常常有害於人的健康,甚至加重病情(如肝胃炎症發作時,不宜食生冷),嚴重者可能導致某種危險,例如負傷流血過多、幹渴時飲冷水,極易發生血栓,導致死亡。
  五、節食節食主要是指飲食控製數量,以不過量為宜。古代醫書《黃帝內經·素問》提出“飲食有節”、“無使過之”。古代有很多關於“節食”的論述和精辟的見解,如“食無求飽”、“不欲過饑,饑則敗氣。食戒過多,勿極渴而飲,飲戒過深”等。
  六、時食古人主張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關鍵是“適時”。也就是說,不要等到十分饑渴時才飲食。飲食要定時、定量,否則會引致疾病的發生。如果飲食缺乏時間性,像有的人“零食不離口”,必然會使胃不斷受納和消化食物,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就會引起消化功能失常,出現食欲減退和胃腸疾病。另外,飲食、配膳、調味也要講究時令。
  七、醫食就是利用食物來預防和治療疾病,即“飲食療法”,簡稱“食療”。《本草經集注》中曾將“果菜米食”列為藥物的一個種類專門加以論述。至於什麽食物治什麽病,什麽食物利於人體哪一部分,什麽食物有禁忌,或相克、相畏,什麽樣的人有什麽禁忌等,我國古代醫書上都有記載,並且內容豐富。目前,食物療法已發展成為人們防病治病的一個重要手段。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