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佳品——山藥
(2009-02-11 17:32:54)
下一個
山藥數次更名
山藥,種子是扁卵圓形,故加“蛋”相稱。它可藥可食,深得人們喜愛,是許多地區老百姓餐桌上的常用食物。作為藥用,它不僅在相當多的處方中當主角,而且跑龍套的活也離不開它。
其實,山藥還有許多別名,如山芋、諸薯、玉延、修脆、兒草、野山豆、九黃薑、白蒜子等,有籍可考的至少有20多個。這些名字是各地習慣上的不同稱呼。這足以說明山藥分布地區之廣,被運用頻率之高。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陝西、雲南、貴州、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等省都有它的種族生活,其中以河南博愛、沁陽、武陟、溫縣一帶所產的山藥質量最佳。
山藥能治病:補肺健脾
山藥作食,采來可用。山藥入藥,需要經過一定的加工程序,有生山藥、炒山藥之分,“生者性涼,熟則化涼為溫”,從上走下,通貫肺、脾、腎之經,有補肺、健脾、固腎、益精之功,用於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諸疾的治療。如《聖濟總錄》用山藥、白術、人參之藥為丸,以治療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稱“山芋丸”;《瀕湖經驗方》用山藥、蒼術做成飯丸服用,以治療濕熱虛泄;《百一選方》以山藥炒黃為粉,米酒調下,以治療噤口痢;《本草綱目》用山藥、山茱萸、五味子、人參浸酒煮飲,以治療諸風眩暈、脾胃不健、精髓不固,稱為“山藥酒”。其他如《傷絲病論》、《聖惠方》、《普濟方》、《本草逢原》、《儒門事親》、《救急易方》、《簡便單方》中也分別記載山藥治療小便頻數、精滑不禁、痰氣喘急、乳癖結塊、腫毒凍瘡的驗方驗案。
現代研究認為,山藥的主要成分是黏液質、膽堿、澱粉酶、糖蛋白、氨基酸、維生素C等,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其中黏液質在體內分解為具有滋養作用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澱粉酶有水解澱粉為葡萄糖的作用,是機體所需能量的來源之一。
山藥能美容:溫養肌膚
關於常吃山藥使人“越長越好看”也實非妄說,古人發現並運用山藥這一功能的大有人在。醫藥學家李時珍說它 “潤皮膚”。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說:“皮膚幹燥,以此物(山藥)潤之”。《藥品化義》記載,它有“溫養肌膚”之功。《本經》記載,它“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本草求真》則指出它潤皮膚的機理在於能“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看來,它的美容作用在於內功,是通過滋陰而間接養顏的,是一種治本之法,與各類化妝品把皮膚遮蓋起來的治表之法有質的區別。
山藥與土豆有異曲同工之妙
需要說明的是,一些地區把以食用為主的土豆也稱作“山藥蛋”,其實二者並非一回事。土豆,學名馬鈴薯,為泊來之品,原產秘魯,18世紀才從東南亞和歐洲傳入我國,然後由華南而華北、西北種植開來,19世紀才開始在東北種植。由於它易種、易保存、易運輸,非常適合我國國情,所以很快風靡全國,成為人民生活中主要的菜蔬之一。
土豆入藥,在國外已有之,主要用於對頭痛、風濕病、骨折和消化不良的治療。中醫則認為它味甘性平,具有調中和胃、健脾益氣之功,適用於胃痛、腹痛、便秘、皮膚濕疹的治療。從功能比較看,這種“洋山藥蛋”與我國的傳統山藥蛋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