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百歲周有光談長壽之道

(2009-01-16 07:34:45) 下一個
對那些剛跨人校門就開始學習“漢語拚音”的年輕人,當你問他們是否了解周有光時,十有八九的回答是:“周有光是誰?我不知道。”確實,對這位時年103 歲、半個多世紀來默默無聞埋首於中國漢字改革和語言文字學研究的專家,國內知道他的人並不多。但是。在漢語拚音已通行全世界的今天,一提到漢字改革和漢語拚音,隻要對這方麵稍有了解的人,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首先便會想到周有光先生的大名。他的《漢字改革概念》已再版幾次,該書不但有中國香港版和日譯本,其中多篇文章也有德譯本和英譯本,影響甚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當年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拚音化研究室主任、對完成1958年我國“漢語拚音方案”貢獻巨大、至今已成為世界知名漢字改革家的周有光先生,當年竟是中途改行。原在上海從事經濟學教研和銀行服務工作的周有光,1955年應邀到北京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後被領導留了下來,改行到新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工作。從領導來講,把他留下來,是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因為出生於常州的周有光,從小到大,受到過最完整的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教育。從常州中學畢業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他就對語言和文字感興趣。畢業後曾在學校教過書,去日本留過學,以後服務銀行,在美國工作多年。早期曾參加過上海拉丁化新文學運動,後來到國外,特別是英國,還買了許多字母學方麵的書,對此很有興趣。這種業餘愛好,想不到後來會用上,競成了他中途改行的引由。而周有光先生對中途要改行,雖感意外,但他也想得開,認為既然來了,自己就要改變。他認為,整個中國要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每個方麵都要更新,經濟方麵當然是主要的,語文方麵當然也很重要,語言學也要更新。以後的實踐也證明了他當時的一句話:“我覺得任何一件事,隻要搞出成績來,對國家有貢獻,就好。”文革後恢複工作,他又受命參加小平同誌親自確定的中美文化合作項目——《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翻譯、編審工作,任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中文委員之一。1988年離休後,他仍退而不休,繼續在家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學術研究,而且閱讀的範圍越來越大,研究的領域也越來越廣,《周有光文化論稿》和《百歲新稿》便是最有力的見證。
  近日,作為常州後學的我,非常榮幸地收到了周有光先生寄贈的新作《周有光百歲口述》。這位百歲老人將他一生的經曆,用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思路之清晰、判斷之明確,絲毫不顯衰老之象,實在令我驚歎和折服!令人欣喜的是。在周老的新作中,不僅有許多學術方麵的新知高見,而且還生動地講述了自己的長壽之道。今特摘點滴,與熱心於《養生月刊》的讀者朋友們共享!
  周老風趣地談到了自己的長壽。他說:“有一次,我去醫院做檢查,填一個表,我寫了九十七歲,醫生給我改成了七十九歲。又有一次。一個醫生問我長壽之道,我說你是醫生怎麽問我啊?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周老還說:“我年輕時生過肺結核,患過憂鬱症。我們結婚的時候,家裏的老媽媽偷偷找了算命先生給我們算命,說這對夫婦隻能活三十五歲,我們就笑笑。我覺得算命先生沒有算錯,是醫學改變了我的壽命。我們認為,我們不能長壽,因為青年時身體都不是挺好。”
  那麽,周老究竟有哪些長壽之道?周老謙遜地說:“以前我沒有考慮過。但是後來思考了一些有道理的方麵。”“我想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有規律,同時胸襟開朗是重要的。健康有物質一方麵,有精神一方麵。”
  就物質一方麵來講,周老的要求不高,主要強調生活有規律。他說:“我現在有‘三不主義’:一不立遺囑,二不過生日,三不過年節。日常生活越來越簡單,生活需要也越來越少。飲食上很多葷菜不能吃,不吃油煎肉類,主要吃雞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樣。但是牛奶和雞蛋都不能多吃,雞蛋一天一個。上下午各喝一杯紅茶。穿衣服也簡單,別人送的漂亮衣服沒有機會穿,因為不出門,穿出來也覺得不自在。喜歡小房間,有利於聽覺。旅遊也發生困難,不能走長路。我現在的生活簡單:睡覺、吃飯、看書、寫文章。”“我的生活比較有規律,不亂吃東西,不抽煙,少喝酒,喝酒喝點啤酒。從前客人來,我們要敬煙,買了很好的煙,都請客人抽,自己不抽。”“我們很少吃補品,人家送來的補品,我也不吃。從前在銀行裏,很多人請客。不能拚命吃,山珍海味會吃壞人,瞎吃不好。”“我的生活有規律,不亂吃東西。以前我在上海有一個顧問醫生。他告訴我:大多數人不是餓死而是吃死的,亂吃東西不利於健康。”
  就精神一方麵來講,周老非常重視涵養,首先強調胸襟要寬大。他說:“許多人問我們長壽之道,我們想不出什麽道理,可是我們相信不要生氣。因為外國一位哲學家說:‘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完全是對的。”“胸襟要寬大,碰到許多困難胸襟寬大就無所謂。在世界上許多事情不可能樣樣都順利的,吃虧就吃虧一點,沒有什麽了不起,家裏那麽多東西都搞光了。日本人打仗,把我們老家的底子都搞光了,……什麽都沒有了,那麽多東西都搞光了,後來的東西更不稀奇。做人胸襟要寬,不生氣,家庭裏的許多事情都是一點點的小事情。我的妹妹有一句名言:‘我們家庭主婦遇到的都是小事情’。”“我們對財產都看得很淡。覺得是身外之物。許多人都問,你們度量為什麽那麽大?有人說,你們所以那麽大氣。因為你們娘家、祖先都是有錢,錢看慣了就不新鮮了,我想也有道理。佛教裏有一句話:你對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你的精神就痛苦了。”
  周老又說:“有一個有趣味的事情,我有很多年的失眠症,不容易睡著。‘文革’時期我被下放到農村,我的失眠症卻治好了,一直到現在我都不再失眠。所以我跟老伴都相信一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遇到不順利的事情,不要失望。有兩句話我在‘文革’的時候經常講:‘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很有道理。季羨林寫過《牛棚雜憶》,各種罪名,都不要生氣,都不要驚慌,這就是考驗我們的涵養和功夫。”
  綜合上述物質和精神的兩個方麵,周老說:“我想,首先,生活要有規律,規律要科學化。第二,要有涵養,不要讓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要能夠‘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周有光先生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夫人張允和女士出生於合肥有名的書香門第,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後長期從事教育和出版工作,一生熱愛昆曲藝術。到北京後曾跟俞平伯先生一起搞昆曲研習社,後來當了社長。她也是長壽老人,2002年去世,享年93歲。周老回憶說:“張允和在世時,我們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時喝清茶,有時喝英國紅茶。有時喝咖啡。我喜歡喝咖啡,她喜歡喝好的清茶,‘舉杯齊眉’。我們的理論是,夫婦生活不僅要有愛,還要有敬。古代夫婦 ‘舉案齊眉’,我們今天沒有案了,就‘舉杯齊眉’。喝咖啡時大家舉杯,這個小動作多少年,是一個小事情,很有用處,增加家庭生活的趣味,增加家庭生活的穩定。這是古代傳下來的,很有道理,朋友來了,我們也宣傳這個道理。”
  幾十年前,周有光先生曾幽默風趣地寫了一首《新陋室銘》來描繪自己的家庭生活:“山不在高,隻要有蔥鬱的樹林。水不在深,隻要有洄遊的魚群。這是陋室,隻要我唯物主義地快樂自尋。房間陰暗,更顯得窗子明亮。書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臥室就是廚房,飲食方便。書櫥兼作菜櫥,菜有書香。喜聽鄰居的收音機送來音樂。愛看素不相識的朋友寄來文章。使盡吃奶氣力,擠上電車,借此鍛煉筋骨。為打公用電話,出門半裏,順便散步觀光。仰望雲天,宇宙是我的屋頂。邀遊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近日,有幸收到周有光先生贈我的題字:“學習愛因斯坦,終身自我學習。”周老在美國時,曾有機會兩次去普林斯頓與愛因斯坦聊天,愛因斯坦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終身自我學習”,這不僅是愛因斯坦成功的經驗,也是周老一生經曆的真實寫照。年逾百歲的周有光先生,現今還堅持每天看書、每天讀報、每天思考,平均每月在報刊上發表一篇文章。他除了關心學術研究的新東西,還關心著中國現代化的推進、蘇聯為什麽解體、美國社會的發展背景、後資本主義的啟示等等。他堅持終身自我學習,堅持知識的自我更新和思想的“與時俱進”,持續保持著自己精神的青春活力。也許,這正是周有光先生長壽的非常之道!
  總之,物質的簡單、精神的富有、家庭的和諧、終身的自學等等,周有光先生百歲長壽對我們的啟示可能還遠不止這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