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百歲老人的苦樂人生

(2008-07-30 18:45:55) 下一個
  2006年正月初三,105歲的宮杜若老人從內蒙古來到了成都市郫縣紅光鎮的兒子家中定居。老人來此的目的就是想將自己精深的醫術和多年積累起來的長壽經驗傳授給兒子和孫子。然而,兒子和孫子都對醫術不感興趣,於是老人萌發了想當大學教授和娶嬌妻的兩個夢想。105歲的長壽老人能否實現他的夢想呢?他極具傳奇的苦樂人生又是怎樣走過來的呢?他具體的長壽之道又是什麽呢?   2006年4月中旬的某一天,記者輾轉來到成都市郫縣紅光鎮八組2社宮杜若老人的兒子鄺昌才家,對老人進行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采訪。   老人得知記者要來采訪,就早早地坐在堂屋的大門口等候,還特意穿上一套藍色的中山裝,已表示對記者的尊重。老人聲音宏亮,口齒非常清楚,耳不聾,背不駝,看上去隻有七八十歲,而他的身份證和留美博士證書,都能證明他今年已經105歲了。   老人一邊不時地梳理著他那長長的白胡子,一邊向記者講起了他的傳奇人生。老人告訴記者說,他18歲第一次結婚,當時還在呼和浩特上高中。那天,他接到家裏讓他立即回家的書信後,匆忙趕回家,才知道是家裏人讓他與隻有15歲、還在呼和浩特上中學的王誌學結婚。為了不讓老人傷心,他與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結了婚。婚後,宮杜若繼續學業,王誌學則留在婆家生活。後來,妻子在五原縣當教員,這段無感情基礎且不美滿的婚姻,使倆人經常吵架。1931年,30歲的宮杜若考上了齊魯大學醫學院攻讀神經精神學專業。抗戰爆發後,齊魯大學主體遷往成都華西壩,借華西協和大學的校舍開課。到成都後,他就不怎麽和妻子聯係了。1938年,大學畢業後的宮杜若到中國空軍昆明某部擔任醫生兼翻譯。1941年,當局選派一些軍醫到美國進修,宮杜若得以赴美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學業後,宮杜若於1946年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到北大醫學院教神經科。此時,王誌學帶著女兒去了台灣,後來又定居美國。妻子走時,沒有和他道別,從那以後,宮杜若就再也沒有王誌學和女兒的音訊了。1947年,在陝西成固西北聯大教書的宮杜若認識了身材高大的成都女子葉奶娥。葉奶娥比宮杜若年輕20來歲,在成固當中學教師。葉奶娥的性格非常潑辣,而他也不知道“憐香惜玉”,經常與妻子吵架。1948年初,葉奶娥回到成都。回來時,葉已懷孕,後在成都生下兒子。葉奶娥生下兒子後,又嫁給了成都的一個木匠當老婆,孩子隨繼父姓鄺,名叫鄺昌才。1952年春天,葉奶娥患肺結核去世了。宮杜若在葉去世後到成都時,才從葉的哥哥處得知葉已去世,於是宮杜若沮喪地回了內蒙。在當時宮杜若還不知道自己有一個兒子在成都。後來,宮杜若在內蒙古認識了他的第三任妻子,妻子比宮杜若年輕30來歲,在呼和浩特當助產士。婚後,妻子生下了一個女兒,但倆人感情一直不好。1962年,61歲的宮杜若人生出現變故,他被遣送回五原縣並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經濟來源。“文革”開始後,宮杜若受到批鬥,妻子和女兒怕受牽連,再也沒有和宮杜若生活在一起。1973年,宮杜若爬上火車,輾轉來到成都,葉奶娥的哥哥才告訴他在成都他還有一個兒子。當時鄺昌才已25歲了,並不願意承認他這個父親。無奈,宮杜若隻得從成都經阿壩,到雲南昆明等地到處流浪。幾年後,宮杜若才回到內蒙古,因醫術高超,先後被一些醫院聘為醫生。上世紀90年代,民政部門為宮杜若辦理了低保,現在每月125元的低保金是宮杜若老人的全部生活來源。   上世紀90年代後,兒子鄺昌才認了他這個父親。於是出現了2006年宮杜若老人來成都定居的一幕。   老人為記者講述他這些苦樂人生經曆時,不時還留露出神秘的笑意。105歲的老人,還清晰記得當時在齊魯大學學習時的校長是湯吉禾,當時在華西協和大學的校長是張淩高,他的老師程玉麟教授等教師的名字。當記者問及老人的長壽養生之道時,老人撫摸著他長長的胡子,笑著說道:“學會樂觀,心胸開闊,淡泊名利,起居有節,科學膳食,多菜少肉,青睞水果蔬菜,食之要雜,不可單一。餐不過飽、少而精,忌吸煙。還有就是我自己為自己按摩,按摩中的按、摩、拿、推、揉、擦、刮、掐、擊等手法既能預防又能治療疾病的一種好方法。因為按摩能調理髒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體質,通利關節,活血化淤,鬆解肌肉和軟組織,激發活力和增強抵抗力。”   就在記者準備發稿時,宮老來電告訴記者說,他已被成都火車北站西二路18號的源紅藥品公司聘為形象代言人。當記者問及他征尋另一半的進展情況時,宮老說:西安一位姓張的女士打來電話說,希望有所發展,並表示希望宮老到西安去一趟。宮老還對記者說:“我希望通過我坎坷的人生經曆,祝願人們麵對挫折,勇對生活,願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都活到百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