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痛經

(2008-06-25 10:53:51) 下一個
婦女在行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劇痛難忍,常可伴有麵色蒼白、頭麵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惡冷嘔吐,並隨月經周期而發作稱為“痛經”。可發生於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過於前傾和後傾、子宮頸管狹窄、子宮內膜呈片狀排出(膜樣痛經)、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其主要發病機製是氣血不行、不暢所致。因經水為血所化,血隨氣行,氣血充沛,氣順血和,則經行暢通自無疼痛之患;若氣滯血瘀或氣虛血少,則行經不暢,不通則痛。
  因症狀不同分為四型:氣滯血瘀型、寒濕凝滯型、氣血虛弱型、肝腎虧損型。
  
  1 一般護理
  
  ①注意保暖,防止受寒;經前及經期腹部熱敷。②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③經期忌盆浴,絕對禁止性生活。④經前期及行經期勿食生冷、酸醋、田螺、蜯肉等寒性食物。⑤長期堅持體育鍛煉。
  
  2 辨證施護
  
  2.1 氣滯血瘀型
  2.1.1 症候特點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行經量少、淋漓不暢、血色紫黯有塊或呈腐肉片樣物;塊下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黯,舌邊有瘀點,脈沉弦。
  2.1.2 症候分析氣滯則小腹、胸脅、乳房脹痛,月經量少,淋漓不斷。由滯而瘀,則經色紫暗有塊,塊下則瘀滯稍通,故疼痛暫減。舌紫黯,脈沉弦,均為氣滯血瘀之象。
  2.1.3 調理原則理氣活血,逐瘀止痛。
  2.1.3.1 飲食調理 食用活血行氣的食物如:大麥、黃豆、白蘿卜、柚子、密花豆、向日葵、楊桃、鴿肉、山楂等
  2.1.3.2 食療處方:馬鞭草60 g,山楂30 g,紅糖30 g,黃酒30 ml。用法:將馬鞭草、山楂水煎取汁,調入紅糖、黃酒溫熱代茶飲用;2次/d,口服。
  2.1.4 按摩方法:雙手手心疊放於小腹上,用摩法按摩(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按摩);用按法、點壓法點按穴位(三陰交、中極、次髎、太衝)。
  2.2 寒濕凝滯型
  2.2.1 症候特點經前及行經時,小腹冷痛,按之痛減,喜溫喜按,經水量少,色不鮮,有塊如黑豆汁,舌邊紫,苔白膩,脈沉。
  2.2.2 症候分析寒濕之邪傷於下焦,客於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暢故經水量少,色黯有塊,小腹冷痛;血得熱則行,故得熱著舒;寒凝停滯,困阻脾陽,脾陽失運,故畏寒便溏。
  2.2.3 調理原則溫經祛濕,理氣化瘀。
  2.2.3.1 飲食調理 糯米、羊肉、豬肚、狗肉、雞肉有溫熱之效,食之有益。
  2.2.3.2 食療 處方:陳艾葉10 g,大薑10 g,紅糖10 g。用法:將艾葉與大薑研製為粗末,放入紅糖,衝入沸水,燜30 min代茶飲用。
  2.2.4 按摩 方法:雙手疊放於小腹上,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揉按;點按穴位(三陰交 中極 次髎 歸來 地機)。
  2.3 氣血虛弱型
  2.3.1 症候特點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按之痛減,經血色淡量少,麵色蒼白,精神倦怠,語言低微。
  2.3.2 症候分析氣血不足,血涼空虛,胞脈失養,故小腹綿綿作痛;喜揉按,血虛不能上榮則麵色蒼白,氣虛、陽氣不振故精神倦怠。
  2.3.3 調理原則益氣養血。
  飲食調理:飴糖、牛肉、牛乳、羊肉、老母雞、雞蛋、章魚有補虛益氣之功能,食之有益。食療處方:黑豆60 g,雞蛋2個,米酒120 g。用法:黑豆、雞蛋文火同煮,蛋熟後剝殼再煮,服時加米酒;吃蛋飲湯,有溫補氣血之功能。
  2.3.4 按摩 方法:雙手疊放於小腹上,順時針按揉10 min左右疼痛緩解;點按穴位(三陰交、足三裏、氣海、脾俞、胃俞)。
  2.4 肝腎虧損型
  2.4.1 症候特點經色淡,量少,經後小腹隱痛,腰部酸脹,頭昏,耳鳴。
  2.4.2 症候分析肝腎虧損,精血不足,衝任俱虛,故量少色淡;經行後血涼空虛,胞脈失養,故小腹隱痛;腎虛則頭昏,耳鳴,腰部酸脹。
  2.4.3 調理原則補肝腎。
  2.4.3.1 飲食調理:豬肉、豬腎、木耳、鹿肉、雞肝、烏骨雞、鯉魚有補肝益腎之功能。
  2.4.3.2 食療處方:黃芪燉烏骨雞(烏骨雞1隻,黃芪50 g)。用法:烏骨雞留肝腎洗淨,納黃芪入雞腹煮爛,吃肉喝湯;益氣養血,滋補肝腎。
  2.4.4 按摩方法:點按穴位(三陰交、足三裏、氣海、太溪、肝俞、腎俞)。注意事項:本型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節製房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