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吃素好吃葷好

(2004-12-28 18:50:52) 下一個
在西方社會,“肉食”(meat)是列入粗言的禁忌語。日本的一位營養學家甚至指出,要維護國際和平,讓全人類能夠和諧相處,人類就應該戒肉。因為素食者的思維方式跟植物一樣是垂直的,能接通天地,與宇宙合一,不分你我,就如兩棵樹並排生長,不會鬥爭。肉食者通常地域觀念重,競爭意識強。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被告知,脂肪是一害。如果想健康長壽,就得多吃素少吃葷,甚至不吃葷。但這一觀念,如今卻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的懷疑。
    食素不是靈丹
    1917年,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缺糧,丹麥政府決定禁用穀物喂飼牲口,並將用來作此用途的穀物全部改給國民吃。第二年該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病死的國民是曆史最低紀錄、不少人將此視為人類第一次空前大規模的素食實驗。從這以後,有關素食的實驗層出不窮,均證明素食能有效地減少一些疾病的發病率。但是素食並非靈丹妙藥,它也給人類帶來了新的麻煩。美國大規模的素食運動始於70年代初,從此美國肉類的消費減少一半,脂肪含量較少的牛奶和酸奶的銷量則急劇上升。如今大多數美國人在購買食物之前都要檢查一下脂肪含量。由於飲食中脂肪含量的下降,在過去25年裏,美國的心髒病發病率下降了30%。但隨之而來的是,盡管由於對低脂肪食品的迷戀使心髒病以及其它疾病的發病率下降了,但卻反而使得美國人越來越胖。1980年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過分肥胖,如今則達到了三分之一。肥胖已構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飽和脂肪才是罪魁禍首
    並非所有的脂肪都是有害的,導致動脈不通和心髒病發作的罪魁禍首是飽和脂肪和轉移脂肪,而非一般性脂肪。《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去年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實驗對象攝入的熱量中脂肪占46%,但隻要攝入的不是飽和脂肪和轉移脂肪,就不會增大患心髒病的危險。《美國醫學會雜誌》去年11月份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膽固醇高的人不用靠大大減少飲食中的酯肪含量來降低對人體健康造成的風險。那些脂肪攝入量不到26%的人並沒有得到額外的好處。對那些脂防攝入量僅為18%至22%的人而言,體內的高密度脂肪蛋白(好膽固醇)減少了,三硝酸甘油酯卻有所上升。脂肪是人體至關重要的營養,如果沒有脂肪,人就活不了。我們不能因為飽和脂肪對人體有害就拒絕任何一種脂肪,同樣就會適得反,甚至有可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要在飲食上苛待自己
    不管是素食還是肉食,均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素食有素食的好處,肉食也有肉食的妙用。脂肪含量超過30%的飲食容易為人接受,特別是脂肪含量豐富的肉食那滑滑溜溜的肉質觸到舌尖,更是餘味無窮。如果盡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常常難以下咽。健康長壽的根本在於營養的搭配,而不是吃葷還是吃素。美國農業部曾發表過一份營養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絕大部分疾病都與營養吸收不妥當有因果關係,除非改善飲食習慣,否則不可能過健康生活。重視營養的吸收與搭配是現代文明的標誌,也是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在飲食上苛待自己。正確的飲食之道應是葷與素合理兼顧,而不是揚素棄葷或揚葷棄素。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