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白求恩

(2004-12-25 13:19:19) 下一個
要論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外國人,白求恩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位。他的精神,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今天要說白求恩,先從一件事談起。加拿大女子露易斯來中國旅遊,因為在旅行包上用漢字寫上“我來自白求恩的故鄉”9個字,她在中國時時處處迎來了友好的目光,在機場、賓館、火車上都備受照顧,飯店老板甚至不肯收她的飯錢。她激動地說:“這幾個字簡直勝過護照。”
  白求恩大夫是在中華民族的危難時期,在炮火連天的抗日戰爭中來中國的,1939年11月12日病逝於河北唐縣,同年12月21日,毛澤東同誌發表著名的《紀念白求恩》。65年來,白求恩成了中國人民最親切、最尊重的外國友人,他的名字成為一麵旗幟和一座豐碑。
  戰爭年代的中國需要白求恩,建設時期的中國同樣需要白求恩,需要千千萬萬白求恩式的國際友人。科教興國,市場經濟,現代化建設,中國人民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但也需要學習和借鑒外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文明成果和寶貴經驗,歡迎外國朋友來助一臂之力。我國的“洋火”、“洋油”、“洋車”以及電燈、電話、電影都是從外國學來的,外國人給過我們許多指導和幫助。今天,我國需要學習的、需要外國人幫助的更多。在這些方麵,我們切不可夜郎自大,要放眼世界。隻有看到人家長處、承認自己差距的民族,隻有虛心學習的民族,才能成為大有作為的民族。
  過去中國尊重白求恩,現在中國同樣要尊重白求恩,尊重一切來幫助我們的國際友人。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民尊重朋友,感謝朋友,依靠朋友。今天不遠萬裏而來的外國朋友,不管是辦企業、做生意,還是學術交流、參觀旅遊,都是貴客,送來的是友誼和幫助。要知道,如果不是今日之中國,很多外國人是請也請不來的。我們不要怕人家發財,隻要自己能發展。我們要弘揚白求恩精神,但也不能要求今天的外國人都像當年的白求恩那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建設時期畢竟不同於戰爭年代,講友誼也要講利益。搞市場經濟當然也要有精神,講奉獻,但報酬、利益和精神、奉獻並不矛盾,我們是義利統一論者。為了歡迎外國朋友,我們要以禮相待,以誠相待,要優化環境,創造條件,要按勞付酬。這是市場經濟的原則,也是友誼的原則。
  改革開放的中國是朋友遍天下的中國,是永遠不忘老朋友、歡迎新朋友的中國。白求恩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中國也永遠是世界的朋友。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4年12月25日 第一版)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