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毒氣”侵襲

(2004-12-16 10:41:11) 下一個
 
“毒氣”侵襲北京白領 辦公室空氣質量無一達標

2004/12/16 

“如果用《室內空氣質量標準》19項指標去檢測北京所有的辦公室內環境,恐怕沒有一家能達到標準”——中國科協室內環境專業委員會語出驚人。

  為摸清辦公環境汙染狀況,北京市啟動了首次“辦公室內環境免費檢測”活動。出乎意料的是,隻有39家單位同意接受檢測。難道員工不關心自己的辦公環境嗎?調查組秘書長盛健無奈地告訴記者:不是不關心,而是單位的領導們拒絕檢測——

  辦公室空氣質量檢測因老板拒絕遭冷遇

  從10月20日起,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啟動了北京首次“辦公室內環境汙染情況調查”免費檢測活動。通過此次調查了解辦公室內環境汙染現狀,判別汙染物質種類和來源。這是一次公益的免費檢測活動,消息一傳出,幾千人打電話谘詢。然而,與火爆谘詢形勢相反的是,最終卻隻有39家單位參加了檢測,離預期300家差之甚遠。為什麽前後如此懸殊?

  調查組的工作人員在記者的幾經追問下道出了實情——“老板們拒絕檢測”。原來,在此次調查中有這樣一項要求——“報名表應由單位負責人簽字,加蓋公章”。正是這一要求,成為了參檢單位少的根本原因。“很多打電話來谘詢的都是員工,而單位領導並不怎麽關心。加之要簽字和蓋章,領導們怕牽涉到今後的責任問題,所以幹脆就不讓單位參加檢測。有兩家單位領導在員工的鼓動下已經簽字報名了,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退出了檢測。”盛健無奈地說。

  “員工想檢測我們能理解,我們撤回來自然有我們的考慮,是領導班子共同決定的……”當記者通過電話了解××電子設備研究所為何報了名又撤出時,領導含糊回答之後便掛斷了電話。

  “不是我不關心辦公環境,但作為領導有我的難處,萬一超標了,員工需要賠償怎麽辦?物業不再租房子了怎麽辦?出了法律問題又怎麽辦……”另一家企業領導很直率,對拒絕檢測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也許,這才是辦公室檢測遭冷遇的真正原因。

  目前,39家單位的檢測結果都已經出來了。記者翻遍了39份檢測報告,一個更為觸目驚心的事實擺在麵前:39家接受檢測的辦公區,2/3以上存在汙染。39家單位涵蓋了自購、租賃、自建等多種形式,辦公區麵積從幾十平米到上萬平米都有,橫跨了學校、展覽館、茶樓、軟件公司、黨政機關辦公室等多個行業。

  這就是我們的工作環境——一個隨時都可能遭受“毒氣”侵害的工作空間!

   裝修製造了辦公室裏的主要有害氣體

  “經檢測,甲醛超標6.68倍,苯超標2.6倍,甲苯超標2.7倍,二甲苯超標2.3倍,TVOC(有機揮發物)超標3.4倍”——這是本次調查中,××谘詢開發公司研發辦公室的檢測數據。

  “從樓道裏就能聞到明顯的刺激氣味,它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家。”調查組的工作人員介紹說,“辦公室內的工作人員對異味反應特別強烈,刺鼻、刺眼、流淚,頭痛、頭暈、胸悶、乏力,有人皮膚已經出現過敏紅疹了。公司搬進來已經3個多月了,領導一直不屑地解釋說‘每個新裝修的房子都會有氣味,時間長了就好了’。”

  而當領導拿到檢測結果時,居然疑惑地問調查組人員:“怎麽超標幾倍就這麽大的味兒呢?”

  “這是我們領導新買的房,裝修時用的都是最便宜的木材和漆,根本不管環保不環保。領導說辦公室有點味兒沒關係,能工作就行了,沒想到3個月了,味兒越來越厲害,根本沒法工作。”該單位員工告訴記者。

  其實,辦公室裏的有害空氣主要來源就是裝修這一環節。油漆、膠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內牆塗料、塑料貼麵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機蒸汽,還有一些則來自建築物自身,比如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凍劑,會滲出有毒氣體氨。地下土壤和石材、地磚、瓷磚中的放射性物質形成的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對人體危害極大。而這些,正是很多領導忽視的環節。

  “很多單位領導都存在著這樣一種意識——單位裝修沒必要像家一樣環保。在這樣一種被忽視的狀態下,辦公環境差成為普遍現象,而員工成為自始至終的受害者。”調查組人員說。可見,領導環保意識淡漠,是辦公環境最隱晦的凶手。

“寫字樓綜合症”正在白領中蔓延開來

  周一早晨,在一座高檔寫字樓內,××電子科技公司的員工們興衝衝地走進新裝修不久的辦公室時,大家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300多平米的辦公室裏,周末下班時還枝繁葉茂的各種花木葉子全部枯萎了,就連員工們自己案頭的插花也不例外……

  大家議論紛紛,聯想到不久前的裝修和很多員工出現的氣短胸悶、頭暈腦漲的症狀,大家懷疑是空氣質量出了問題。請來室內環境檢測中心檢測後,發現室內空氣5個檢測項目中有3個不符合國家標準,其中甲醛超標8倍!

  在主要的汙染源被鎖定在幾十套新更換的隔斷辦公桌椅和地毯上時,該公司老總麵露難色地表示:公司盡量想辦法治理,但十幾萬的辦公設備投入不能白扔,想在這工作,就不要太挑剔……當老總說出決定時,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留下。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三個員工中,就有一人長期在會使他們生病的場所中工作。

  很多寫字樓的空氣汙染都是由於辦公家具選擇不當造成的。辦公室桌椅、隔斷、壁紙牆布、強化地板都可能散發甲醛,地毯可能釋放甲醛和二氯苯,一組組被油漆刷拭鋥亮的文件櫃是苯、甲苯、二甲苯揮發的主要來源,連會議室中的皮質沙發也可以釋放出足以汙濁整個房間的甲醛、苯、TVOC等多種“毒氣”。

  由於長期在空氣汙濁的辦公環境中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會出現一些特有症狀:眼、鼻、咽喉幹燥,全身無力、不適,皮膚粗糙、容易疲勞,經常發生精神性頭疼、記憶力減退等,這種症狀被稱為“寫字樓綜合症”。而且,“寫字樓綜合症”正在以快速發展之勢,成為“辦公室一族”越來越明顯的征兆。

  一位檢測公司女員工艱難的維權之路

  沙玲,原北京某檢測有限公司職工。因懷疑自己當初懷孕時受到了電磁輻射,導致女兒20年來無法正常生活。她把當時的工作單位告上了法庭。

  沙玲的女兒從一出生就患有多種疾病。沙玲夫婦身體都很健康,沙玲便把懷疑的目光轉到了辦公室門口的3台LWF-B等離子體低溫儀器上:懷孕期間一直都處在它的高電磁輻射中,女兒的病情是否和它有關?

  這是全國首例電磁輻射人身傷害案,宣武法院受理了此案。沙玲介紹說,她懷孕8個月時照了B超,就發現孩子右腎有問題;多年來,她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造成女兒多病的原因;後來發現在醫書中找不到女兒患病的原因,在電磁輻射書籍裏全都找到了。於是沙玲認定當時單位裏的電磁輻射是元凶,把原單位告到了法院。

  由於沒有證據表明輻射是致沙玲女兒身體畸形的直接原因,因此宣武法院以證據不足,駁回了原告沙玲的起訴。

  與沙玲比起來,現代“辦公室一族”應該說更是“身陷危難”中,除電磁輻射之外,來自於電腦、傳真機、複印機、掃描儀等等的諸多電子傷害洶湧地包圍著他們。

  一間並不寬敞的辦公室裏,除了人就是電腦和一大堆的電子辦公設備,顯示器挨著機箱,機箱旁又堆著傳真機、複印機等,臭氧、輻射與電子霧等等汙染伴著機箱風扇的陣陣熱浪,釋放向工作中的每一個人——這就是上班族誰也離不開的辦公環境。

  然而,電子危害到底有多大?對身體有哪些直接的影響?科學界對此還在進一步的研究當中。也正是由於這些未知因素的存在,像沙玲這樣的弱者很難得到法律的支持,更難從單位得到賠償。

  
    68%的疾病是由於室內空氣汙染造成

  “一到晚上,在外麵跑了一天的銷售人員就回來了,一百多人都聚集在那間隻有40多平米的會議室裏匯報工作。人挨人、人擠人,100多人的氣息混合著香水味、汗水味、煙味、清香劑的味道飄散著,呼進再呼出。會議往往一開就是一兩個小時,惡氣越來越濃,氣味越混合越分辨不出是什麽味道,讓人頭暈、頭痛、惡心……隻要一走出那間屋子,立刻症狀就消失了。”——從事銷售行業的李小姐這樣描述自己所在的辦公室環境,“我們已經很多次向老板提出,換個大的或通風條件好些的辦公室,但領導總是說先湊合湊合,等公司效益好了再考慮,其實根本就是托辭。”

  中國標準化協會不久前的一項調查顯示,68%的疾病是由於室內空氣汙染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程度高出室外5至10倍。辦公室內空氣質量差,成為辦公室存在的普遍問題。

  許多單位內,領導為了節省開支,會安排幾十人在一間辦公室內工作,人員密度非常大。人員密度大必然導致空氣流通不暢,再加上寫字樓中央空調係統新鮮風量不足、缺乏維修清理等問題,更加劇了空氣汙染。

  寫字樓中使用的殺蟲劑、塗改液、化妝品等等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等“毒氣”夾雜著汙濁的空氣,大部分被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人員吸入肺部了。它們對呼吸係統、神經係統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可導致呼吸及神經係統的病變,容易頭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反胃、眩暈、行動遲緩和記憶力衰退,甚至有致癌的危險。這種空氣汙染情況,冬天更為明顯。

  對於很多老板來說,在公司的經濟利益和辦公環境之間,他們更傾向於前者。

該不該向老板索取自己應有的“健康權”

  “如果按《室內空氣質量標準》19項指標來衡量的話,幾乎目前所有的辦公室都不能達到標準。”中科協室內環境專業委員會工作人員如此評價如今的辦公室環境。

  麵對辦公環境汙染,上班族更多的選擇了默認。其實,誰都不願意在“毒氣”中工作,可為什麽還要忍受呢?原因很簡單也很實際,這是他們在生存與健康之中的無奈選擇。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在單位領導的強勢地位越來越明顯的今天,他們在工作與健康之中,選擇了前者。

  “其實,這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中國科技協會室內環境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絲佳說,“如果所有上班族都默認辦公汙染的話,隻能加劇汙染的泛濫。辦公室環境和家一樣,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毒氣’對人身體造成的傷害一天兩天可能不會顯現,但卻是終身的隱患。如果用一輩子的健康去換取眼前的這點經濟利益的話,得不償失。”

  為了保障生活環境的安全,國家已經出台了《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勞動者權益保障法》也保障了勞動者追求健康的權利。可為何大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健康在受到威脅而不反抗呢?為何不去爭取屬於自己的健康權利呢?因為辦公環境差去向老板問責,又有何不可呢?

  用改善辦公環境來提高效率,已經成為現代企業健康發展的一個戰略性要素。許多國外企業在考慮內部環境設置時,就已經根據公司戰略文化所要傳達出的意境,從布局、色彩、照度、陳設、家具、徽標、字體等多種方麵加以配合,使得人們身處彼時彼地的環境之中,就已經能夠充分體驗到企業文化的內涵,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但願“老板”懂得,員工是企業最有價值的投資。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