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是如何解決關於愛情的千古難題的?

(2010-09-21 20:04:53) 下一個
我是如何解決關於愛情的千古難題的?作者:郭知熠什麽是關於愛情的千古難題?這個難題的存在,在郭知熠先生看來,直接導致了世界上關於愛情的解釋性理論的貧乏。世界上一直沒有關於愛情的任何解釋性理論,直到“愛情滲透理論”的問世。而柏拉圖先生的“精神戀愛說”,卻一直是關於愛情理論的統治者。正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了。可是,柏拉圖的“精神戀愛說”卻無法解釋關於愛情的任何現象, 因而它根本不是什麽關於愛情的解釋性理論。請參閱筆者的《柏拉圖的愛情理論批判》。好。我們再來說說這個關於愛情的千古難題究竟是什麽。關於愛情的千古難題:我們人世間的愛情究竟是世俗的,還是聖潔的?為什麽這是一個難題呢?郭知熠先生說,因為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幾千年來沒有人對於這個問題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回答。即使有人回答這個問題,那麽,他的回答也是不完全符合事實的, 多半是非常片麵的。有許多人認為愛情是極其聖潔的, 是超越世俗的。這種觀點一直在支撐著小說家們創造一個一個令人流淚的愛情故事。郭知熠也不能幸免,郭知熠也喜歡看這樣的故事,也會為這樣的故事而流兩滴淚水,或者哽咽在喉,淚水竟然流不出來。最近郭知熠再看了一遍由黃梅戲所拍成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好象是香港拍的), 淚水就差點掉了下來,盡管我郭知熠明明知道這個故事是瞎編的。我們知道, 為了愛情,戀人們可以拋棄許許多多世俗的東東。戀人們可以拋棄財富,拋棄地位,拋棄健康,簡單地說,他們可以拋棄人世間人們認為非常非常重要的東西, 甚至可以拋棄生命。我想,這一點應該沒有人會有疑義。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拋棄,或者願意拋棄。 否則,這個世上就會多許許多多的情債怨鬼了, 就會“鬼哭狼嚎隻為情”了。哈哈!所以,許多人由此認為愛情是聖潔的, 是超越世俗的。但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嗎?! 當然不是。郭知熠曾說過,這是世人對於愛情的最大誤解。那麽,愛情是世俗的嗎?愛情就是為了金錢嗎?愛情就是為了地位嗎?愛情就是為了享受嗎?愛情就是為了虛榮嗎?我相信,在現在的世道裏,會有很多人認為愛情是世俗的,因為一切向錢看,已經將這個世界完全物質化了。但在這個世道裏仍然有感人至深的愛情,仍然有為情而死的人。我在前一段時間聽一個美國人講了一個故事:他的侄子因為愛上一個女子(失戀)而從一座公路橋上縱身躍下,結果是摔死了。嗚呼!看來,愛情是世俗的也是無法成立的。關於愛情的這個難題確實是兩難,因為似乎我們隻能有兩個答案,要麽愛情是聖潔的,要麽愛情是世俗的。可是偏偏這兩個答案都無法令我們感到滿意。郭知熠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思考的結果導致了我的“愛情滲透理論”。我這個人一向對於難題感興趣,譬如對於“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麽?”也非常感興趣,而這個問題的完全解答導致了我的人生哲學的理論。(關於人生的目的問題一直是人們必須麵對,而又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個難而又難的難題。郭知熠的人生哲學理論非常優雅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所謂愛情滲透理論,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愛情活動是我們人生的需要向愛情這個領域滲透的結果。你如果愛上了一個人,那不是因為別的什麽,那是因為你的需要在對方的身上得到了體現。(這隻是一個簡單的思路。至於完全的理論,請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我的《揭開愛情神秘的麵紗》。)順便說一句, 當郭知熠先生在考察我們人生的需要的時候,發現馬斯洛著名的關於心理需要的層次理論是片麵的,是不完全的。郭知熠因此而將這個需要理論完整化,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筆者的《馬斯洛的心理學理論之錯誤以及我的修正》。這個郭知熠所改進過的人生的需要理論成了“愛情滲透理論”的基礎。初看起來,愛情滲透理論似乎將愛情完全世俗化,愛情變成了一個世俗的東西。其實不然。這也正是愛情滲透理論之所以偉大的原因所在。我們人生的需要除了馬斯洛的需要以外,還有兩個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的但被馬斯洛所忽略的需要:一個是虛榮的需要,一個是神聖感的需要。而神聖感的需要也會在合適的時候向愛情領域滲透。也許有些讀者已經能夠猜到我是如何解決關於愛情的這個千古難題的了。如果你還沒有猜到,請聽我繼續講。在愛情發生之初,我們隻看對方世俗的品質(以達到我們世俗需要的滿足)。 如果是一個男人,他會對於對方的氣質,對方的學識(包括學曆等等),對方的美貌等等等等世俗的條件感興趣。如果是一個女人,她會對於對方的氣質,學曆,成就等等等等感興趣,甚至對於對方的高矮感興趣。所以,你絲毫不會奇怪:為什麽在婚姻介紹所的廣告欄裏,你所看到的都是一些世俗的條件。你可能會看到需要有一套住房的條件,你可能會看到有需要年薪百萬的條件,不一而足。你看到這些條件之後會很生氣,可能會怒吼,因為你不能滿足這些條件; 你看到這些條件後可能會很高興,會很得意,因為你能滿足大多數人所提出的條件。那麽,首先是世俗的條件。郭知熠認為這些條件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有的隻是細微的區別。譬如要求一個人的才能,和要求一個人有錢,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郭知熠曾經在不同的地方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在這裏贅述了。(順便指出,在愛情的選擇中,虛榮心的滿足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需要。 這個需要是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人類的虛榮病是永遠無法消除的,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犯有“虛榮病”。)但對方的這些條件必須引起主體對於對方的“愛情尊重感”。這是產生愛情的一個先決條件。沒有“愛情尊重感”的產生,愛情也就永遠不會產生。我們再來看究竟在何時愛情又變成聖潔的了。當神聖感的需要完成了向主體的“愛情虛擬框架”的滲透,並且主體的神聖感需要也完成了向其傾情對象之滲透後,對於該客體的愛情在主體的心目中就產生了。(並不是每一個愛情都有神聖感的需要的滲透。筆者在“愛情滲透理論”中也討論了所謂的稀釋了的愛情。) (在這裏,“愛情尊重感”,“愛情虛擬框架”是在筆者的“愛情滲透理論”中所引進的概念。我們不在這裏作更多的解釋了。)所以,當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時,我們以一個男子愛上一個女子為例, 他對於這個女子的愛在他的眼裏就是神聖的了,這個女子在他的眼裏也就成了不可替代的唯一。 在這個時候,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愛情達到了聖潔的境界。在這個聖潔的境界裏,愛情就不再是世俗的了。如果這個女子突然變醜陋了,這個愛情並不會消失; 如果這個女子突然失去了健康,這個愛情並不會消失。總之,世俗的東西在這個愛情麵前已經變得非常蒼白。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愛情的感召下,情侶們為了愛情甚至可以拋棄性命, 難道世俗中還有別的什麽重過一個人的性命嗎?!到這裏,我們完完全全地解決了這個關於愛情的千古難題。愛情究竟是聖潔的,還是世俗的?我們的回答是:愛情既不是聖潔的,也不是世俗的。在愛情產生之前,愛情是非常世俗的,因為我們按照世俗的條件在選擇對象;在神聖感的需要完成了在愛情領域的滲透後,愛情就變成聖潔的了, 如同天使般的聖潔,不再屬於俗世。除了能夠解決這個千古難題外,愛情滲透理論還能解釋筆者所知的所有的關於愛情的現象。如果你有什麽愛情現象需要解釋,不妨運用“愛情滲透理論”。寫於2010年9月2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