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知熠
世上的人們崇尚謙虛,因為謙虛被普遍認為是美德。但如果你願意問路上的行人,為什麽謙虛是一種美德呢?恐怕沒有幾個人給你一個象樣的答案。
說實話,郭知熠先生也無法給你一個象樣的答案。郭知熠隻能說,可能是這樣吧,也可能是那樣吧,但這些都無法成為一個理性的理由(象樣的答案)。這些“可能”都是非理性的,譬如如果不謙虛就會惹人討厭等等等等。
我們且不管崇尚謙虛有沒有理性的理由吧!
記得筆者小時候(也許不是太小了!),對牛頓的“謙虛”有很深的印象。不太記得是從教科書中,還是科普讀物,或者什麽報紙上,讀到關於牛頓如何如何謙虛的斷言。
一個大科學家的謙虛往往更加難得,有人這樣說。
讀者諸君,你們就想想郭知熠吧!看看郭知熠吧!郭知熠先生應該感到羞愧才是。郭知熠不僅不謙一下虛,不僅不虛一下心,還時不時地露出他狂妄的尾巴來。文章寫得 東扯西拉,牛皮吹得呼啦啦響。郭知熠怎麽就不向人家牛頓先生學習學習呢?!也來一個十足的謙虛呢?!不然,就是你郭知熠先生再神通廣大,無謙虛之美德,也總是一個很大的缺憾哪!
我們再來仔細地考察牛頓的“謙虛”(到時候好對郭知熠進行口誅筆伐!)。
當然,牛頓的謙虛隻能從他的言論中去找,從一個人的言論中往往可以找到他謙虛的最好證明,不管他的言論是不是言不由衷。
我們時代的那些“偉大”的作者就是從牛頓的如下兩段話中發現牛頓的謙虛的,他們應該得一個什麽什麽獎項才對。郭知熠先生隻能憑記憶寫下這兩段話來,如果記得不準確,也請讀者諸君見諒。
牛頓的第一段話:“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稍微遠一點,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
牛頓的第二段話:“我就象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撿到了一些美麗的貝殼。而真理的大海,我還完全沒有發現。”
這就是關於牛頓謙虛的直接證據。這就是使得郭知熠經常感到汗顏的牛頓所說的兩段話。
可是,郭知熠先生再仔細地玩味這兩段話,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牛頓在這兩段話中並沒有絲毫的謙虛呀!人們是不是完全弄錯了?郭知熠在這裏隻看到牛頓的“狂妄”,隻是,他的這個“狂妄”被偷偷地偽裝了起來。
我們先看第一段話,牛頓說他“看得比別人稍微遠一點”,這一句話一點也不謙虛。我說我比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看得更遠一點,你們還要說我謙虛?!我差一點沒有說世界上所有人都比我愚笨啊!這是一個直接的推論。那麽,我們還要說牛頓謙虛嗎?!我真要被世人們搞糊塗了!哈哈。牛頓說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世人們居然認為牛頓還是謙虛的?牛頓究竟應該說什麽他才會被世人認為狂妄呢?
再說,牛頓說他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這個也能算謙虛嗎?!有誰能夠輕易地爬到巨人們的肩膀上站著。即使是爬上去站著了,他能夠站得穩嗎?他還能看東西嗎?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沒有感受到一點點的搖搖晃晃?!郭知熠看不出來這還是一種“謙虛”?!
我們再來看第二段話。這段話看起來真是“謙虛”,牛頓先生都開始說他不過是一個小孩子了,一個好玩耍的小孩子。謙虛,無法反駁的謙虛!
可是,牛頓在這裏不過是想表明他還沒有發現“真理的大海”。除了上帝(假設上帝存在),有誰知道真理的大海?!牛頓這句話的直接推論是他不如上帝。郭知熠也不如上帝。如果郭知熠承認這一點,那麽,郭知熠也是在表示他的謙虛?!
我們知道,牛頓是一個虔敬的基督徒。他敢說他能夠和上帝相比,知道“真理的大海”?!在他看來,他不知道真理的大海是完全不用思考的,因為他不敢將他自己與上帝作比較。
世上的人們真是好笑。一個人是不是謙虛,我們必須首先知道他的參照物是什麽。牛頓將他和上帝相比,而他又是一個基督徒,他能夠在上帝那裏狂妄嗎?所以,他說他是一個“孩子”。反過來,如果他的參照物不是上帝,而是“愚昧”的人類,牛頓又會說些什麽呢?!他還會說他是愚昧的小孩子嗎?!
總之,郭知熠從牛頓先生的這兩段話中,完全沒有發現任何謙虛的痕跡。這個“謙虛”是好事者硬“創造”出來的。非常遺憾的是,郭知熠在這裏隻看到了兩個字:狂妄。
(注:本文由筆者的《胡說八道》第十五所改寫)
改寫於2009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