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尼采的鞭子與女人
作者:郭知熠
尼采先生一生處於不幸之中,在他還沒有成名的時候,他拚命地追求名聲,並且不惜痛罵他的同時代人,尤其是那些不理解他的德國人。因為他們沒有歡呼他這樣的“天才”,沒有歌頌他這樣的“天才”,沒有承認他這樣的“天才”。
直到他的“天才”被國外所了解,並且被傳入國內後,尼采得到了他晝思夜想的聲名。但非常可悲的是,尼采卻不能享受這個聲名,因為他的神誌已經不清了,他離死神不遠了,他已經沒有能力來享受他的名聲了。
我們都知道尼采的那句著名的關於女人的話:“去找女人嗎?不要忘了帶上你的鞭子!”據有人說,尼采因為在女人那裏受到了挫折,使得他耿耿於懷,一生都痛恨女人,找著機會就罵女人一頓。
羅素先生在他所著的《西方哲學史》對尼采的這段話有一段精彩的評論。羅素說,尼采帶著鞭子去找女人。可是,十個女人就有九個會奪去他的鞭子。正因為尼采知道這一點,所以,尼采就躲開了女人。尼采說這段話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撫平自己曾受傷的虛榮心。
郭知熠先生覺得羅素的話不無幾分道理。尼采畢竟是不善於與女人周旋的,他拿著鞭子去找女人一定會吃虧。而這位羅素先生,出生於殷富之家,能言善辯,善於與女人周旋。所以,可是想象的是,羅素的鞭子決不會落入女人之手。
事實上,尼采這個人天性羞怯。因此,他自己無法接近女人。郭知熠以為,尼采其實需要借著“鞭子”來給自己壯膽。這也許就是尼采說出這句話的某一個真實原因吧。
筆者在《揭開愛情神秘的麵紗》中曾提到過尼采的這段話。郭知熠是在談到一個人在愛情的表現中應該出於自信時順便提到尼采的這段話的。我們可以在這裏引用一下筆者在該書中的評論:
“尼采的邏輯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盡管這句話遭到了很多人的攻擊)。筆者不是說你真的需要帶上什麽鞭子,如果你帶上鞭子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但你對人生的自信是一定必要的。”
依照郭知熠先生的愛情理論,愛情產生的必要條件是愛情尊重感的產生。也就是說,沒有主體對另一個人的愛情尊重感的產生,該主體就永遠不會產生愛情。
如此說來,一個男子要贏得一個女子的愛情,他首先必須要自信。即使他本人非常自卑,那麽,當他出現在他心愛的女子麵前時,他必須表現出足夠的自信以贏得愛情。這個道理還是從愛情的尊重感那裏所得來的。如果一個男人對自己都沒有自信心,那麽,他如何能夠贏得一個女人的尊重?特別是一個不了解他的女子,她又怎樣能夠對他產生尊重感?
世界上有一種很奇怪的邏輯:這種邏輯覺得我們可以從無生出有來。一個男人,他沒有自信,沒有希望,可是,他卻期望著一個女人會無條件地愛上他,這豈不是無中生有?這豈不是天方夜談?馬克思在這方麵的理論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正確的。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此,世界上不可能有無緣無故的愛。當然,世界上也不可能有無緣無故的恨。
所以,在愛情中即使看起來是世俗的東西似乎也是必要的。當你看一份報紙或者網站上的征婚廣告時,你所看到的條件沒有一條不是世俗的。學曆也好,身高也好,工作也好,住房也好,還有薪金,英俊或者美貌,沒有一條不與世俗相關。即使是性情,趣味,也逃不脫世俗的陰影。我們必須記住,一個女子是用世俗的眼光來評價一個男人的。這個結論不光對女人是真實的,對於男人也是成立的。事實上,當一個男人評價另一個人(男人或者女人)時,他的鼻梁上,往往高高地架著一副“世俗”的眼鏡。一個人要得到人類的理解往往比登天還難!
扯遠了。我們還是回到尼采這裏來。也許有人會感到非常奇怪:尼采這個人生性狂妄,難道在一個女子麵前他的狂妄就會突然消失?難道在一個女人麵前就會使得他的自信消失?
這似乎是一個矛盾。一方麵,尼采是這個世界上極端狂妄的人,另一方麵,尼采的狂妄在他麵對女人時就會無影無蹤。郭知熠以為,這個矛盾是可以得到解決的。這個矛盾的解決在於尼采是一個生性害羞的人。
一個生性羞怯的人,盡管他不善於與人周旋,但他的內心世界是極端豐富的。羞怯的人往往是一個沉默的人。他在表麵上沉默,但他的思想在深處動蕩。這種人往往比別人多了思想。
不過,尼采不光是一個羞怯的人。他的與眾不同之處還在於他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偉大。尼采突然覺得他是一個偉人。他覺察出他的偉大,他覺察出他周圍的人的渺小,他覺察出整個世界的渺小。
可是,盡管這是他的感覺,他卻從來沒有從他的周圍得到證實。他的偉大仍然需要在他看來是渺小的人們來提供參照物。一方麵,他的狂妄是真實的,所以,他就往往借寫書發泄出來;另一方麵,因為世人並不承認他,他又不得不懷疑自己狂妄的合理性。尼采永遠無法將他的狂妄從內心深處延伸到事物的表麵。
因此,當尼采麵對女人時,他仍然不能將他的狂妄表現出來。他的矛盾仍然存在。這個矛盾就是他的內心深處與表麵狀況的矛盾。一方麵,他希望自己藐視女人,所以,他就發表狂言:到女人那裏去,要帶上鞭子。但另一方麵,在現實的世界裏,他的羞怯又會阻止他真正地帶上鞭子去找女人。或者,即使他真的帶上鞭子去見女人,他的鞭子也會被女人毫無例外地奪走。
寫於2006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