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知熠
我們在上一章裏討論了人類愛情產生的群體基礎。按照筆者的考察,人類愛情現象的產生需要三個群體基礎,它們分別是人類的性欲,人類的結合欲以及人類的婚姻製度。我們在這一章裏再對人類的性欲與愛情之間的關係進行一些更進一步的討論。
關於性欲的討論在幾十年前會被認為是極不正經的事。可是,時代變了,情形不同了。現在的人們談起性欲來,恐怕就象討論他們的衣服首飾一樣隨便。不過,在筆者看來,至少在正常的學術研究中,討論性欲問題不應該受到太多的限製。
一
性欲是人的一種自然欲望。我們也在上一章中提過,它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人類種族的延續,一個是為了快感本身。在筆者看來,性欲是為了人類的種族延續恐怕是不會引起任何爭論的。但好象性欲也是為了快感本身這種觀點在很多時候都受到了挑戰。在中世紀的時候,禁欲主義盛行。純粹為了快感的性行為被認為是不聖潔的,是應該被禁止的。所以,哪怕是夫妻之間的性行為,隻要其目的不是為了產生後代,都會被認為是應該受到禁止的。同樣的觀點在我國的封建時代也極其流行,不過,它多半是對婦女作此要求。其目的很明顯,我國的封建社會所實行的是一夫多妻製度,如果無端地喚起女人們的非生育目的的性欲,那些男人們還能招架得住嗎?你要想象到,絕大部分有權有勢的人是娶了多妻的。因此,對女人的非生育之性欲的限製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筆者以為,即使假設上帝存在,這種隻為生育而性交的觀點也是違背上帝本意的。如果上帝存在,而且上帝創造了人類的話,他本可以象創造其它某些動物一樣,讓人類的性欲也隻有季節性,譬如說每年固定的春情期。而不是象人類的實際情況一樣,性欲可以在任何時候產生。這就好象說,上帝創造了一個其性欲無所不在的人類,而又要人類僅僅為了生育而性交,而其它大部分性欲都需要通過抑製的方式來克服。為什麽上帝要如此地折磨人類呢?他老人家明明可以很優雅地象消除動物的性欲一樣,切斷人類的大部分性欲。可他偏偏要人類受此欲望的折磨,好象上帝吃了飯(如果上帝也吃飯的話)之後沒有事幹,僅僅以折磨人類以取樂似的。
如果我們承認上帝不是無聊的這樣一個假設的話,我們就必須承認另外一個前提。這就是說,純粹是為了快樂本身的性交也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合理的。因為人類有明顯地超出其生育欲望的性欲,而所有這些性欲如果都要加以遏製的話,如果人類不是太瘋狂,也可以算得上對自己太殘忍。我已經說過,上帝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英國哲學家羅素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羅素曾說,性交隻要兩個人願意,就是道德的,就不應該受到其他人的指責(筆者隻記得羅素說過這樣的話,至於是不是他的首創,則不得而知)。簡單地說,在羅素看來,男女通奸是合法,合理,並且也是合乎道德的。筆者以為,性道德的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而羅素的話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斷言完全沒有考慮社會的因素在內。不過,我們不想對這個問題進行糾纏。但我們可以很安全地說,在夫妻之間的非生育目的的性交是完全道德的。
以上是筆者對於性道德方麵的問題所作的一點思考。至於對它的完全性的考察,則超出了我們所預定的討論範圍。筆者也許會在其它的地方,對這個課題進行全麵的研究。
二
我們在下麵討論愛情和性欲之間的關係。
愛情和性欲之間究竟是什麽關係呢?筆者曾與好友W君討論過這個問題。W君認為,個人的性欲是愛情產生的基礎。當然,也有很多社會倫理學家,哲學家和心理學家持有完全類似的觀點。這種觀點其實是不對的。
假如愛情(筆者按照通常的理解,在這裏指個體的愛情)以性欲為其基礎,是否不具備性能力的人,譬如閹人,就不會產生愛情呢?筆者曾讀過一本小說,是描述小宦官們的愛情生活的。如果作者不是完全虛構的話,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其實閹人也是可以產生愛情的。
與閹人的情形完全類似。一個人到了老年的時候,性機能會明顯地衰退,老年人性欲如果不是沒有,至少也不會很強烈。難道一個人人到老年,愛情就會隨之消亡嗎?難道愛情隻是年輕人才擁有的專利嗎?
筆者以為,大量的事實證明,老年人是向往愛情,並且也是能夠戀愛的。據說著名詩人和作家歌德在他七十多歲時,曾經對一個十八歲左右的女子產生了熾熱的愛情。有人說這個女子是他以前情人的女兒。不過,我們可以不管這一點。歌德對她愛情熱烈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年輕人。筆者相信,這種現象不能僅僅以歌德的性功能衰退遲緩來加以解釋。
保加利亞作家瓦西列夫曾寫過一本《情愛論》,這本書也曾在中國風行過一些時日。瓦西列夫在《情愛論》中講了一個故事。他談到保加利亞的一位詩人對一個年輕女子的深厚而扣人心弦的愛情。這兩個人結合時,詩人已是五十六歲,而這個女子才二十三歲。這位詩人一直非常愛他年輕的妻子。甚至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這位詩人還象一個初戀的年輕人一樣,幾乎每天都給他的妻子寫信。以詩一般的話語表達他的“天真,純潔,宛如少年人的迷戀般的愛情”。他邀請她到公園散步,給她念詩,並稱她為“我的上帝”或者“我的守護天使”。這樣看來,一個人愛情的強弱與他(她)性欲的強弱並不構成正比例關係。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人都是所謂的詩人,他們與普通人的情感構造不甚相同。那麽,我們來看一個非詩人的例子。在第二章中我們曾討論了楊振寧和翁帆這個例子。楊振寧已經八十二歲了。可是,他的熱情絲毫不減。在八十二歲的高齡還要戀愛和結婚,我們還能說一個人性欲衰退就無法戀愛嗎?楊振寧大概不應該算作一個詩人吧!即使是,我看最多也隻是一個蹩腳的詩人。
三
還有另一種現象。當一個人在戀愛時,特別是當他戀情最濃,思念最苦的時候,往往聯想到的是與性完全無關的一些事情。他的思念被希望和幸福感所籠罩,甚至想到與心愛的人之肉體結合都會產生罪惡感。
一位作家曾說過,愛情和性欲是根本不同的,互相排斥的,甚至是互相對立的兩種狀態。因此,當一個人確實在愛著的時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體上同他所愛的對象相結合。那些宣稱他們在愛著他們想占有的女子的人是在撒謊。否則,就是他們根本不懂得愛情。性欲隨著肉體的接近而增大,而愛情則在所愛的對象不在眼前時愈加強烈。為了保持愛情,需要分離,需要一定的距離。他又說,真正的愛情會由於同所愛之人非預謀的肉體接觸而死亡,因為這種接觸引起性的衝動,從而在一瞬間毀滅了愛情。
盡管在這個問題上,這位作家的說法有些誇張。但在一個人的初戀想象中,當他對某個異性的朦朦朧朧的好奇升格為朝思暮想的戀情時,他的意識裏會完全排除掉性欲的成分。柏拉圖也說,真正的愛就是要把瘋狂的或是近於淫蕩的東西趕得遠遠的,隻有高尚的方式相愛的,那種愛情才美,才值得頌揚。當然,我們知道柏拉圖這個人是宣傳精神戀愛的,他對人類的肉欲從來就是鄙棄的。如果你把愛情和肉欲搞在一起,他知道了準會和你拚命。
四
在愛情和性欲這個問題上,還有一個本質的特征:這個特征就是愛情和性欲在一個人的身上是可能分離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在戀愛的時候,他的戀愛對象和他的性欲發泄對象是不相同的人,特別是當他在初戀狀態中。
筆者覺得,這樣的例子應該是很多的。一個人在初戀的時候,他會對戀愛的對象產生聖潔的感覺,他不敢也不願意將他的心上人作為他性欲發泄的對象。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深深地愛著林黛玉。但賈寶玉從來沒有把林黛玉當作他性欲發泄的對象。不僅不敢如此,賈寶玉甚至在他神誌不清的夢幻中,他要他所想象的女人教他性愛,也不敢將這個女人夢成林黛玉。也就是說,賈寶玉哪怕在夢中也不敢將林黛玉當作他的性幻想對象。賈寶玉自然隻敢和襲人初嚐雲雨情了。
這是否說明賈寶玉對愛情不忠呢?
筆者覺得並非如此。一個人在初戀的時候,他的性欲仍然存在。他無法讓他的性欲指向他的意中人,所以,他隻能讓他的性欲指向其它的地方。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一個人就會被性欲所誤導。當然,一個人如果要對戀人負責,他應該抑製他的性欲。筆者以為,大多數人最多隻會在想象中與人性交,而不會真的去背叛他的戀愛對象。
但賈寶玉的情形和現代的情形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這是因為賈寶玉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一夫多妻的時代。賈寶玉對多人留情是可以理解的。何況賈寶玉不僅在夢中被警幻仙子勾引,而且現實中又被襲人所勾引,賈寶玉不能自製也應該是情有可原的了。不過,賈寶玉和襲人的雲雨之情是否合乎道德,筆者似乎不好下一個結論。看來郭知熠先生在適當的時候,研究人類的性道德,應該是很有必要了。
這一章就說到這裏吧。總之,性欲是愛情產生的基礎這樣一個命題是不成立的。但是,我們在上一章裏討論過並得出結論,性欲是愛情產生的一個群體基礎。也就是說,討論來討論去,我們的結論是,性欲是愛情產生的群體基礎,但性欲不是愛情產生的個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