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13。超級厚黑學之十五

(2005-03-18 19:43:40) 下一個

 

作者:郭知熠

 

 

37            超級厚黑第八大金剛:信金剛

 

 

超級厚黑學的第八大金剛是信金剛。所謂信金剛,是指一個人的信用問題。信金剛其實有多重涵義。它包括對上,對下,以及對友若幹種。對上要忠,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屬下對己不忠,所以你必須忠心事你的主子。對友要信,你不能失信於友。古人把失信看作不可原諒的缺點。即使應用到今天,你也不能失信。這將嚴重地影響你的個人形象。對下要慈。慈既是慈愛。因為慈,你的屬下才能感恩戴德,才會為你舍身而不悔。對下屬不能打罵,戰場上應身先士卒,關心和體貼屬下,這些都會為你贏得屬下的喜愛。

 

嚴格地說,信金剛不僅僅隻包括上述的幾種情形。它包括更多的方麵,甚至可以說包括我們所知道的所有仁義道德。比如說你應該孝敬父母。如果你不孝敬父母,此乃畜生不如的人才幹的勾當,世人會對你嗤之以鼻,誰還敢重用你呢?甚至你也不能讓別人覺得你心狠手辣。如此不雅的形象,將會嚇跑很多人。陳宮被曹操嚇跑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陳宮終身不肯服侍曹操,難道不是因為曹操的過錯嗎?曹操在信金剛這方麵還是有問題的。當然他求賢若渴,這也屬於信金剛的一方麵。我們可以說,他因為某一方麵信金剛的缺乏,而影響了另一方麵信金剛的實施。因為沒有心慈的信金剛,導致他無法實施他愛才的信金剛。陳宮不願跟隨他,徐元直終生不願為其設一謀。龐統也不願追隨他,並且還要設一計害一害他。象諸葛亮這樣的人,更是不肯為他服務的。

 

那麽,你可能會覺得你找到了超級厚黑學的自相矛盾之處。一方麵超級厚黑學的其它金剛都與仁義道德正相反對,另一方麵信金剛又大談仁義道德。何去何從呢?誰是誰非呢?這是否就意味著超級厚黑學本身是自相矛盾的一個體係呢?

 

答案是否定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隻需要明白:信金剛是給別人的感覺。而其它的一些金剛,比如說,騙金剛,厚金剛,黑金剛,卻不是給別人的感覺。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發現所謂的自相矛盾變成子虛烏有了。

 

你應該記住,並且超級厚黑教主也在這裏鄭重聲明:你無論如何也不能給他人有欺騙,臉皮厚或心腸黑的感覺。假如這樣,你就可能會死定了。如果你給了別人這種感覺,請絕對不要把責任推到超級厚黑教主的頭上。教主不會認這個帳。教主可是在這裏鄭重聲明了的。你給別人的感覺一定要是信金剛。

 

寫到這裏,筆者倒是明白了為什麽厚黑教主李宗吾先生要他的學生否認他了。李宗吾隻有厚黑兩將軍。如果他的某個弟子公開承認他是李宗吾的弟子,豈不就等於他向外宣布他自己臉厚心黑嗎?這還了得?一個人給別人臉厚心黑的感覺,還會有什麽信用可言呢?所以,李宗吾的弟子一定不能向外聲稱自己是李宗吾的弟子。而隻能在心底奉一個“大成至聖先師”的牌位了。

 

對於信金剛,我們一般是要求盡量做到的。如果你做不來怎麽辦?信金剛的要求其實是很嚴的。仁義道德,樣樣俱全。如果你實在做不到,又該如何呢?

 

這個答案卻不是那麽明顯。因為你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在教主看來,如果你實在做不來,你至少要讓別人覺得你是無可奈何的。這樣世人比較容易原諒你。李世民殺兄弟,逼父親,向世人展示了他心黑的一麵。但同時他又向人們表明他是沒有辦法的,不然他就要被李建成所殺。如此世人會覺得可以理解,會原諒他。

 

除了讓別人覺得你是出於無奈的以外,你還可以盡量地在其它方麵補救。李世民體恤民情,任人唯賢,廣開言路,史稱為一代明君。世人就忘了他曾經殺兄弟,逼父親了。如此看來,及時補救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策略。

 

我們在前麵曾提到過呂布的例子。呂布數易其主,他顯然沒有忠心的信金剛。曹操盡管愛其才,也仍然殺了他。除了沒有忠心的信金剛以外,呂布還表現出貪生怕死的稟性,這與他的蓋世武功不相匹配,這些表麵的矛盾曾經使筆者驚詫不已。顯然,呂布缺乏不怕死的信金剛。一般來說,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命。這才是正道。可呂布貪生怕死,是筆者完全沒有想到的。

 

呂布的謀士陳宮在臨死時表現得從容不迫,表明他是有不怕死的信金剛的。所以,曹操極力地想留他。隻因陳宮寧死不肯,曹操才作罷。呂布的一個得力部將張遼視死如歸,令曹操欽佩,最後歸順曹操,成為曹操的心腹將領。由此可見,貪生怕死之徒適得其反,其結果往往是性命不保。

 

為什麽貪生怕死之人往往會適得其反呢?主要的原因是新主會對他產生不信任的感覺。這個推理是這樣的:一個貪生怕死的人既然在關鍵時刻輕易地背舊主而去,那麽,他也會在今後的某一個關鍵時刻輕易地背新主而去。如此一來,誰還敢用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呢?隻有殺掉他以絕後患。

 

所以,輕易地投降背主是愚蠢的。你即使真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你也不能表現出來。因為如此必將使你死得更快。與其落得貪生怕死的壞名聲,並且也要被殺,不如視死如歸,這樣你的性命反而有希望得以保全。教主以為,這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在死與活這個領域裏的最好運用。並不是投降就能使你免於一死,並不是怕死就能使你免於一死,有時視死如歸者反而死不了,而怕死者死得更快。信不信由你!

 

由此我們可推知,當你害怕某事發生時,該事往往會發生;反之,當你對某事坦然相對時,該事往往不會發生。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活,無意插柳柳成蔭。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絕不要輕易地投降背主。那些投降派絕沒有好下場!在戰場上是如此,在戰場背後也是如此。

 

有些人為了貪圖金銀財寶,接受敵國的賄賂,以為新主子在事成後會履行諾言給他們高官厚祿。但這些可憐蟲不知道,他們不僅永遠得不到敵國的高官厚祿,事成之時往往是他們的身首異處之日。新主子是在完完全全地利用他們,並且在心底是極端地鄙棄他們的,一旦新主子的目的達到,他們的利用價值也就完全沒有了。

 

超級厚黑教主說,千萬千萬不要輕易地背叛你的主子。這是極端危險的,永遠得不償失的。如果郭知熠先生的超級厚黑學在幾千年前問世,將拯救成千上萬奸臣的性命。當然如此也會拯救成千上萬忠臣的性命了,因為隻要沒有人做奸臣,自然就沒有人害那些忠臣了。

 

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郭開貪圖榮華富貴,做了趙國的奸臣。他施計使趙王不用廉頗為將,我們大概都知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個典故。郭開使人欺騙趙王說,廉頗雖能吃,但卻不能控製自己的大小便。因此,趙王不敢用廉頗為大將。後來郭開又害死了趙之名將李牧。致使趙國最後終於被秦所滅。郭開滿以為會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卻不知是癡心妄想,郭開被殺於回家搬取財物的途中。至於齊國的後勝,也做了齊國的奸臣,在齊國被亡之日,被秦軍奉秦王之命就地斬首。悲哉!郭開後勝之輩,他們永遠不懂得,在他們加速其國家被滅亡的同時,他們也在加速他們自己的滅亡進程。

 

筆者曾經很不明白何以後勝情願做齊國的奸臣。他在齊國官居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已經是無可複加了。後勝還能指望秦國給他一個相國去做嗎?唯一的可能解釋是後勝是一個愛好錢財的人。秦給他大量的金銀財寶,而他貪得無厭。可憐小人哪!為了那些黃白之物,而被淪為千古罪人。到時候性命也不保。我想他在被殺時一定會大罵秦王。大罵秦王失信,可是首先對齊國失信的又是誰呢?而且他不知道,秦王本來就是在對他使用騙金剛。秦王是在許諾,但秦王從不準備兌現。

 

傳說郭開是在搬運財物的途中,被強盜所殺。當然也不排除是秦王派人所殺的可能性。讀者也許會覺得奇怪,同是誤國奸賊,郭開沒有在趙亡時就被秦所殺,而後勝卻在齊國剛亡時就被秦所殺。這是什麽緣故呢?

 

在趙國被滅亡之時,其它的諸侯國尚存。秦王不願意公開地殺死郭開。否則,其它的諸侯國的奸賊們就不會為秦國賣命了。在這個時候,雖然郭開已沒有了被利用的價值,但是,殺掉他會有不好的影響。而當齊國被滅時,所有的諸侯國都已經不存在了。所以,秦王就會公開地殺死後勝。此時,後勝既沒有被利用的價值,殺死他也不會造成任何不利的影響。後勝的腦袋搬家就是刻不容緩的了。

 

所以,超級厚黑教主說,不可做賣國之賊。你會遭到你國內萬人痛罵,成為曆史罪人。如果你賣國成功,你難逃一死,如果你賣國不成,你更難逃一死。象郭開後勝之流,既沒有能夠多活一天,又落得一個遺臭萬年。世上有比這更不合算的買賣嗎?世上有比這更傻的 “生意”人嗎?望今後那些想做賣國之賊的人們再三思之。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