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37.【哲學】從二元論到五元論 - 答一網友

(2004-12-25 10:33:45) 下一個

從二元論到五元論 答一網友

 

 

作者:郭知熠

 

 

最近有一網友對我的人的五種存在形式的劃分表示興趣,並指出這種劃分其實也就是將二元劃分變為五元劃分,我覺得他的討論有點味道。

原文如下,“其實,您解釋問題這種方法,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而且不止一位。關於上帝也是其中一種,隻不過當時的認識水平有限,隻提出肉體與靈魂兩種形式,肉體解釋不了的,就歸為靈魂,您把這個過程細分為四個,然後為了保險起見,又加上超存在形式”。

從某種意義上看,這可以幫助理解人的五種存在形式。不過,在這裏還是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原來的二元劃分即肉體與靈魂的劃分並不是主觀的,而是一種客觀的劃分。而我們的劃分是離不開個人的感覺的,因而是主觀的。我們的存在都是主體心目中的存在。有些存在主義者認為,離開了人的感覺,世界上別無它物。當然我們的態度與這些存在主義者也有區別,我們沒有這麽絕對。我們的態度是不管我們的感覺之外是否還有它物,隻要與我們的討論無關,我們就不加理會。因而,這種態度有點類似於哲學意義上(而非生活意義上)的實用主義。

為什麽我們需要這種主體化呢?這是因為我們的討論必須對所有的個體成立。離開了主體化,這種劃分就是客觀的了。而客觀性的劃分就會忽略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從而使我們的理論歸於失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我們的劃分中包含有靈魂的存在。如果這個劃分是客觀的。那麽,我們就必須首先證明靈魂對每一個人是客觀存在的,而這本身都是一個無法完成的課題。如果這些劃分是依賴於主體的,我們就繞過了這個難題。因此,我們的主體化過程就不僅僅是象征性的,是一個裝潢,而是我們的必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