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0-04-25 15:56:55)

我對於文字的喜歡,緣於書。這許多年來,不同門類的書,零零碎碎、不成體係地讀了一些。也許是因為如此,偶爾地,也會寫字成文。 我的寫字生涯可以回溯到念小學的時候。 小學4、5年級的樣子,我的作文曾經有幾次被語文老師當作範文在班裏朗讀。還記得其中有一篇寫的是一次參加區裏小學校際籃球比賽的經過。模模糊糊記得這篇作文是在一天的下午趴在床沿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加拿大自詡是移民國家,並以其民族多元化、文化多元化而自豪。這一點與自稱是“熔爐”(meltingpot)的美國不同,加拿大兼容並蓄,鼓勵、支持、允許不同民族、文化的卓越獨立和存在。 然而,強調、追求多元化,一方麵並不會減少種族或民族間的距離、不信任、歧視,因為一些固有的觀念實在是需要相當長的、數代人的時間來改變或剔除。另一方麵,關於多元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0-04-16 07:35:48)

如果單是從吃的方麵講,我有足夠的潛質、資質和素質當選“世界公民”了。 到目前為止,看上眼的、上了嘴的世界各路的吃食,還沒有哪個讓我覺得難以下咽的。相反,吃一個,愛上一個,都吃得戀戀的。 納豆,據說很多人無法消受,可我第一次吃就喜歡。 還是據說,納豆利女人! 也是奇怪,普通的黃豆,經過與某種特殊菌種結合、發酵,除了保有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生活在一個移民社會,最先也是最容易被融入的元素便是吃。特別是一年一年,隨著兒子漸漸長大,活動、交往的範圍越來越寬,“見識”越來越廣,帶回家裏來的關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起初我有點兒不知如何應付,慢慢地,入鄉隨俗,開始學著做一些“本地飯菜”。 其實,不論是哪國的“大菜”,其基本的原料都離不開五穀雜糧、雞鴨魚豬牛羊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燒了一碗紅燒肉,安撫一下被當代的健康、養生新概念虐待久已的味蕾,平撫一下那股由內而生的對紅肉和脂肪的渴望。 我不是做飯高手,從不花精力、心思去創新菜式,隻是做簡單的家常粗飯。做好的菜不擺盤兒,不裝飾。如果想留個影,用手機隨便拍一張。所以,照片中,我的菜看起來似乎沒那麽打眼、漂亮,沒那麽誘人。但是,味真、味純、實在、好吃、健康。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2020-04-10 08:46:36)

曾經看了一期艾倫(EllenDeGeneres)的脫口秀,很受觸動,寫下這篇小文。 這一期有一個特別的環節——向特邀嘉賓贈送禮物。當天的嘉賓是一個有著一雙年幼兒女的年輕母親,一個普通的女人。不同的是,她是一個癌症幸存者。 Ellen為她準備了兩份禮物,分別裝在兩個禮品袋中。一個標著"你需要的"(whatyouneed),一個標著"你想要的"(whatyouwant),讓女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很早就想寫一篇這樣的檢討心得。
起因是大約兩年前,在我每天上下班坐的那趟火車線上,忽然就多了一個停靠站!
記得那天,當乘務員宣布某某站到了,我著實驚訝,看著窗外嶄新的站台,大聲地在心裏問自己,什麽時候這裏修了車站,我怎麽一直都沒有注意到?
沒有覺得車在行進中拐了彎或者怎樣,查看了google地圖,證實了我的感覺,火車道既沒有東移西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20-03-30 09:17:06)


我們公司從去年的6、7月間開始試推遠程工作,也就是在家上班,但隻限於那些適合且能夠執行遠程工作的部門,如IT和財務。
公司位於多倫多downtown的金融區。大部分在downtown上班的人實際上是住在城外的,每日通勤奔波去上班。所以,能夠在家工作,一個月中哪怕隻是幾天,都是很誘惑、很令人想往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即便是偶染小恙在家,除去病痛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我們公司所在的寫字樓大堂裏一側的牆壁上,有兩件藝術作品,題目是“雙圓”,由多倫多藝術家MicahLexier設計完成。 空無的白色背景中,兩個黑色的圓鑲嵌其中。一個是實心圓,一個是空心的線圓。從遠處看,它們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簡單的黑白兩色,簡單的幾何圖形,直白、直接、直率。走近細看,你會發現它們的獨特以及內含著的意象。 這是兩件馬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拿到了新的一期《Foodism》,一本本地出刊的介紹美食、美酒、名廚、名館的免費雜誌。通常,我隻是翻看一下那些精美的圖片就擱一邊兒了,但是這一期,我無法放下。 雜誌的封底有幾行字,”在加拿大,(我們)每天扔掉55萬根香蕉!”左上角那個淡綠色的圈圈裏寫著“愛食物,憎浪費”。Message很簡單,然而敲打著人心。 看看周圍,你會發現,食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