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四年前,我們家附近開張了一家中餐館。
這是一家帶有連鎖色彩的餐館,在多倫多及城北的幾處中餐餐飲聚集的地方,都有它的鋪麵。
最近路過這家餐館所在的那個plaza,發現招牌已經換了,餐館關門了。
曾經和幾個朋友約在這兒吃過一次飯,對它的菜式、價錢等等暫不做評論。隻想說說眼看著這家中餐館在短短的幾年間從開張到關張而生出的感想。
先從“老幹媽”香辣醬說起。
幾年前,一個喧囂甚上的“傳說“是,老幹媽暢銷海外幾十個國家,尤其是在美國賣的火爆,老美愛得不得了,“已經成為了他們吃飯的時候必備的醬料”。甚至宣稱,老美/老外們用老幹媽抹牛排,蘸麵包,吃得欲罷不能。
記得以前在國內時經常能聽到這樣的感慨:我們的好東西都出口到國外了,給外國人吃了。那時,天真地相信並以為,我們中國產的食品質量好,被“洋人”喜歡。的確,有些國產的東西的確好,比如中國的水、海產品。記得前幾年帶著一個來多倫多玩兒的朋友逛(西人)超市,看到冷櫃裏擺著的從國內進口的、一包兩片的小包裝的龍利魚柳 (sole fillet),她感歎說,在國內根本看不到包裝這麽精致的水產品。
但是,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那些來自國內的中式特征、風味明顯的食材,包括各種幹貨,以及各種的調味料、醃醬菜等等,其實都是海外的華人在享受著,消費著,根本到不了所謂老外的嘴裏(那些娶了、嫁了華人的老外除外)。這些東西,不要說老外視之“另類”,就連我們的亞洲“近鄰”們,對純中式的食材、調料也是敬而遠之的。
中餐、中餐館在海外的命運大同小異。多倫多市中心寫字樓裏的food court,有經營改良了的中餐的攤位,談不上有多受歡迎,隻是午餐的一種選擇,從就餐排隊情況就可以看明了,盡管YouTube上有視頻竭力“證明”中餐在外有多受“歡迎”,誇中餐如何好吃。
華人踏上美國的土地,迄今已有200年左右的時間;華人來多倫多定居,也有100多年的曆史。雖然我們可以看到華人在北美社會中的影響、滲透日漸擴大,但是仍然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隨著華人遠涉重洋而來的中華文明、傳統在異國的土地上,仍然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文化現象。而我們的孩子(海二代、海三代)身上反映出的混合的文化元素中那僅存的一絲中華傳統、價值觀念,更能說明這一點。
回來說這個關了張的中餐館。不排除這兩年疫情的衝擊,可能是導致它最終關門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們那次去吃飯(疫情前),我腦袋裏就已經畫上了問號。那是入秋的一個周末,晚餐的黃金時間,但諾大的店堂裏,隻開了五桌,每桌5人左右。這樣的上座率何以為繼。
這家中餐館是附近唯一的一家地道、正宗的中餐館。按說,憑著唯此獨尊的優勢,應該是高朋滿座的,也許當初把餐館開在這裏的初衷也是這樣吧。但是,有一個硬核兒的事實,也許經營者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卻有意忽略了:這個區域範圍內總數大約5萬的人口,多為意大利、東歐、南亞、西亞、拉美後裔,華人約占3.9%。這家中餐館顯然沒有足夠的客源支持。這也間接說明,中餐仍然隻是華人圈子裏的生意。
前幾年有一句很流行的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被視為民族主義的旗幟。
即使是在多元的移民國度,不同族裔的文明、文化是相對獨立的,相互之間是有差異的,有隔閡的,甚至是會有衝突的。一種文明、文化在異域生長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硬性的文化移植是殖民、戰爭時代的產物。在現代,過分解讀、誇大一種文化在外域的影響力是一個擺不平的梗。
對於海外華人來講,不如中庸一些,在入鄉隨俗中保持自己的特色。
2022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