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樣說,並不是我真的老了,或者心理老了,精神老了等等,都不是,也不是故作嬌嗔。
但是我得承認,我正在接近那個被廣泛定義、廣泛接受的年齡。每個人都在接近老,隻是距離不一樣而已。我離得稍微近一點。
我知道自己不再年輕,即便如此,依然不喜歡在外表上刻意修飾自己,因為我相信,外在的修飾,並不能真的幫助你減齡,反而卻會將種種能夠反映出你的實際年齡的跡象,加倍放大地傳送給別人,讓人覺得不協調,奇怪。站在那兒,幾歲了,實際是躲不過別人的眼睛的。
不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所以也就不刻意掩飾自己的年齡。
隻是最近一段時間,我自己開始懷疑,也許我老了。因為經常是在一些我自己不留意的某個空檔,我發現有些事情我已經做著費力,或者做不來了。
年輕的時候,經常和朋友同事玩一種遊戲,——單腿站立,兩臂向兩側平伸出去,閉上雙眼,看誰站得久。據說這可以測試、鍛煉小腦平衡功能、綜合聽覺感應等等。曾經,對我而言,這是極其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可以穩穩地站很久。而現在,雖然仍然能持續站30秒左右,但是搖晃得厲害,勉強堅持,費勁巴力的。
某一天早起,像慣常一樣,我一條腿站著穿襪子,誰知剛一抬腳身體就歪歪,居然不能站穩。試了幾次都不行,隻好坐下來穿上襪子。開始我以為是晨起剛起床,腦袋還沒醒過來。後來,在不同時段我站著穿鞋,有時候沒有問題,不費力就穿上了,而有時候就會像那天早晨一樣,穿不上。——似乎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清清爽爽地單腿站著穿襪子穿鞋了!
最讓我自己哭笑不得的是,瞬間忘事。不知是腦袋裏事情太多總是讓我分神,還是真的腦力衰退了。常常,幾秒鍾的功夫,我會把剛才的事情忘得一幹二淨。比如在廚房做飯,發現缺了某樣東西,去拿,然而一轉身的功夫,腦神經如同突然短路了一樣,會把剛才要拿東西的事情忘得一幹二淨,轉而去做別的事了,收起晾幹的碗筷,或者撿起掉到地上的菜葉。有一次,本來要去樓上拿電腦,然而到了樓上,忽然完全忘了為什麽要上樓來。環顧四下裏,試圖想找到一絲能提醒我的線索,看看到底是什麽導致我去樓上,去幹什麽。實在想不起來,隻好退回到原處。這樣的情形已經發生幾次了。還有,不知道多少回,前一秒打開Google,然而下一秒就忘了自己要找什麽、看什麽。簡直是秒忘,閃忘。
還有,上班這件事。
以前,上班是每天最提精神的一件事,至少我很少有抵觸情緒。早晨起來即如拉滿了弦的弓,情緒飽滿地去上班。總是想興致琢磨新東西;對於各種工作請求,不反感,不覺得有壓力,盡管有些時候,一些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的deadline,會讓我緊張,但也會壓著自己完成,而且完成之後會覺得自己很厲害。但是,今年年初的一天早上,打開電腦,看著郵箱裏幾十個未讀郵件,而且還有新郵件不斷地叮叮當當地擁擠來,一想到那些郵件附帶的各種的請求,忽然就不想做了。現在,看到新任務,看到是麻煩,會產生負情緒。
還有各種因為年齡而頻頻來自醫生或政府的例行專項健康篩檢的提醒。
等等,等等。所有這些,都在告訴你,你已經過了生命的峰值,那條生命曲線正在逐漸下行,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老之將至吧?緩緩地,在幾十年裏,我們變化著,成長、壯大,然後一點一點變老。年老而帶來的力所不能及的無力感,與曾經的甚至隻是幾年前的無所不能、無所不想、無所不要的漸行漸遠,不甘心、不情願、不服氣將逐漸占領我們的日常情緒。有人會順從現實,順勢而為,量力而行;也有人會努力地反其道而行之,努力去填補因各種緣由甚至是自己的欲望而造成的生活空缺。
我們或者我自己已經步入了一個充滿衝突理念的生活階段。希望這是一個能理解年輕行徑,能懂得老人心境的智慧年齡段。
年老最不好玩的隻有一件事,就是目送一個個親人朋友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