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背影

一個人的成長如此孤寂,有時,我們需要一個靈魂裏的夥伴,來見證與分享所有快樂與憂愁……
博文
(2023-01-21 07:08:24)
插隊時為了應付帶隊幹部的定期檢查,每人都寫過日記,日記內容也都千篇一律,自知沒啥保留價值,回城那天都棄於宿舍的一角了。那時就我一個人記“生活日記”,記的都是些不上串的身邊瑣事,因為是私密日記,回城時便塞入行囊帶了回來。日記裏的內容雖很零亂,卻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再次翻閱依然記憶猶新,所以聚會時當大家突然提到觀水村時,我便將這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3-01-21 04:04:29)
算起來那應該是在一九七六年的夏天,那時的我還呆在農村。由於在果業隊幹活時扭傷了胳膊,右臂就抬不起來了。活是不能幹了,我也正想借機回家看看。當天晚上便去分管知青的大隊副書記家裏向他請假,我說我的右臂脫臼了,不能再幹活了,我要回城去治療。副書記用將信將疑的眼神盯著我的鼻子觀察了大半天,確定我並沒有說謊,就準了我的假。第二天一早,我便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3-01-21 03:39:24)
在知青點裏,由於大家都不是同學關係,相互間很少喊大名,都是小張小王啥的。但彼此還算熟悉的,因為大家的父親或母親都在木鍾廠上班;有些人是自小時候便認識的,彼此間會喊小名,總之,呼喚大名的情況很鮮見。 由於是隨家長單位下來的,通過家長的關係,大家相處得很融和,隻有小祁不是太入群,雖然他哥哥也是木鍾廠的。隨廠裏下來的好處是:隻要有一個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1-21 03:30:27)
每次知青聚會總要選在冬季裏一個飄雪的日子,這種約定俗成緣於我們當年回城時也是在一個飄雪的午後。

時隔三十多年,每每回憶起返城那天的心情,大家談論的最多的不是回城的喜悅,而是遺憾那天大黃沒能與我們一起回來。其實大家早已習慣了把大黃當作知青點的第十三個成員,而且是最盡職的一個成員,雖然它隻是一隻狗。它是隨著一位知青一起來到石橋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3-01-21 03:27:02)

我不知道為何總是要在初冬的季節步入這條孤寂的海岸街,抑或是每次步入海岸街光陰便會自動進入冬季?總之,印象裏的海岸街總是一幅初冬的蕭瑟景象。 夕陽懶懶地照射下來,令這清冷的街道有了一點點暖意;風把路麵吹得很幹淨,僅有的幾片殘留下的枯葉隨風翻滾著,給這缺少人跡的小街增添了些許的生氣。走在這條街上,偶爾會有飄渺的樂曲聲傳到耳邊,分貝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1-21 03:20:34)
第一次聽到長笛那低沉而柔和的聲響時,我總以為那是排簫的聲音。記得初中最後一年臨近畢業的那段日子裏,每天下午放學後我總會多走一些路,按時走進那條平時極少光顧的小街;小街末尾的那個門洞前的台階格外高,我總是選擇在第二級台階坐下,等候著從台階左側那扇小窗裏傳出的美妙聲音。那美妙的音色是伴隨著我一次無意中穿越那小街時傳入我的耳畔的,隻記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1-21 03:13:44)
那條座落於海邊的名為十字街的古老的街道已永遠的消失了,消失於幾年前的一次大規模的舊城改造當中。 記得第一次走進十字街還是在大約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說要帶我去理發館理發,因為平日裏負責給我理發的同院裏的那個大婆眼神越來越不濟了。半走半跑地跟隨著父親那邁得很大的步伐,趟過幾個陌生的街區,十字街便出現在了眼前。以小時候的眼光看,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1-21 03:00:47)
冬季裏的第一場雪連綿不斷地降落著,看不出要停的意思。突然想到應該再去那個離開了三十年的老宅裏看看了,聽說那條老街馬上就要被拆除了。 大門隻輕輕一推就開啟了,幾十年過去,這個老式四合院除了略顯衰敗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裹著銀裝的院子裏異常的安靜,這樣也好,我真的不希望此時有人來打擾我這個不速之客。隻有院子中央的那棵老石榴樹隔著紛紛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個人在幾十年裏會反複地做著同樣的夢:同樣的地點,同樣的天氣,同一個夢中人……這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而我卻早已習以為常,因為那條雨巷常常會在我的夢中重現。第一次徜徉於那條狹窄而跌蕩的小巷是在那個秋季裏一個飄著細雨的午後。一年級沒上完就停課了,自從文革開始後,我的白天乃至夜晚都是在恐懼中度過的,住姥姥家之後又沒了可玩耍的夥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1-21 02:46:56)
轉眼到了一九六六年的年底,學校裏仍舊沒有複課。姥姥死了,姐姐重新住院了,百無聊賴的我每天跟隨母親到她工作的草紙社裏玩耍。那是一個不太大的造紙作坊,一進門便有一股發黴的紙漿氣味撲鼻而來,但呆上一段時間,那氣味也就不再那麽刺鼻了。第一次去母親工作的作坊看到什麽都新鮮:走進院子,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院子中央那幾個小山一樣的書堆,每座書堆都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