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背影

一個人的成長如此孤寂,有時,我們需要一個靈魂裏的夥伴,來見證與分享所有快樂與憂愁……
正文

想起了偷書的那段日子

(2023-01-21 02:46:56) 下一個

   轉眼到了一九六六年的年底,學校裏仍舊沒有複課。姥姥死了,姐姐重新住院了,百無聊賴的我每天跟隨母親到她工作的草紙社裏玩耍。

   那是一個不太大的造紙作坊,一進門便有一股發黴的紙漿氣味撲鼻而來,但呆上一段時間,那氣味也就不再那麽刺鼻了。第一次去母親工作的作坊看到什麽都新鮮:走進院子,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院子中央那幾個小山一樣的書堆,每座書堆都有幾人來高,那是用來做紙漿的原料。那些書都是廢品站送來的,社會上的焚書熱潮剛剛過去,幾番抄家之後,沒人敢再將“文革”前出版的“毒草”存放家裏了——那些“文革”前出版的書籍大多難逃被劃為“毒草”的命運,為安全起見,將其賣到廢品站不失為一種最好選擇。這些書的最後歸宿便是被送到造紙作坊製成紙漿,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第一次見到那小山一樣的書堆著實讓人興奮——沿著書籍攀到“山頂”,再順著“山頂”滑下......母親見我玩的高興,便不再管我,忙她的工作去了。

   母親的工作便是與一些女工圍坐在一起將小山上的書籍撕碎後裝進筐裏,然後倒進水池裏漚紙漿。看到那些厚厚的裝幀精美的書籍三下兩下便被撕毀的時候的確令人震撼——這便是“毒草”應有的命運?

   或許是識字不多的緣故(本該升入二年級的我們實際隻上了半年課),我對那些帶畫頁的書更感興趣。有一種名為《小朋友》的兒童期刊最令我青睞,每頁都有圖畫。找到幾期拿在手裏,然後坐在書山下一期期地翻看,竟忘記了時間的早晚。不知不覺到了下班的時間,母親下班後還要開會,便要我自己先回去。瞅著手裏那本沒有看完的《小朋友》,真不舍得扔下,明知不可以帶走的,卻還是將書卷起緊緊握在手裏,央求的眼神望著母親,轉身要走。母親趕緊將書奪下,說是不可以的。見我眼淚在眼圈裏打轉,別的女工忙求情,對母親說孩子願看就讓他拿去看唄!母親卻堅決不同意,掏出手帕幫我擦去溢出眼角的淚水,催我回家。

   母親回到家時天已黑了,燈光下,母親從包裏取出一本薄薄的期刊——正是我想帶回的那本《小朋友》。我眼前一陣發亮,感激地望著母親。見我高興起來,母親疲倦的臉上也現出笑容。想想也是,就那麽堂而皇之地拿著書往外走,母親當然是要製止的。

   後來每次去母親的造紙作坊,總要鑽進書山裏挖掘那些好看的小人書;每次返回,便會悄悄塞進兜裏帶回一本——是啊,與其讓它化為紙漿,還不如讓我來收留它呢。

   長此以往,帶回的小人書抽屜裏塞不下了,我便將它們放進那個躺櫃裏。那是一個很大的躺櫃,夜裏我在躺櫃上睡覺,白天可以當飯桌用。躺櫃的一端有一塊活動蓋板,掀開後便可以放些東西,於是躺櫃就成了我藏匿戰利品的好地方。

   記得是一個連綿的雨天,母親走時將我鎖在了家裏。母親走後,我將躺櫃的蓋子掀開,將裏麵的小人書一一取出,發現幾個月下來,那小人書竟積攢下上百本,好多小人書自帶回後還未來得及看呢!那個雨天,竟忘了吃母親給我留在鍋裏的午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小人書世界裏。

   學校終於複課了,但星期天我仍會去母親工作的造紙作坊玩耍。隨著所認字數的增多,我開始試著翻閱那些“大人看的書”,令我驚喜的是竟也看懂了一些內容。那以後我會時不時將那些厚厚的名著藏在衣服下麵帶出一本,每次走到門口處總會不自覺地朝那位看門的伯伯瞄上一眼,但那看門伯伯從來都不正眼看我。如今想來,偷書的事他不見得就是沒有發覺,或許是也和我一樣,認為讓那些名著擺脫做紙漿的命運不失為一種善舉吧?回家後,我同樣會將帶回的名著放進那個躺櫃裏,串門的人進來是看不到的;我也從不會跟同學們透露我的藏書,作為“毒草”,讓它們呆在躺櫃裏是最安全的。當然,每天晚上或是星期天,我會從躺櫃裏取出一本或幾本,獨自接受“毒草”的熏陶。

   大約在小學四年級時,草紙社解散了,母親也轉單位了,躺櫃裏的藏書也已經很可觀了。

   入中學時已是“文革”後期,不知與林彪之死有無關係,反正是政治氣氛開始有了一些寬鬆,一些“毒草”也開始解禁。每天從躺櫃裏往外掏書的確不太方便,於是父親便將一隻碗櫃改造成了一個書架。躺櫃裏的書籍第一次堂而皇之地擺放了出來,每晚閱讀時也就方便多了。

   一晃又是幾年,畢業時,插隊的命運別無選擇地降臨到我們這一屆身上。出發那天,我沒有帶更多的東西,旅行包裏卻塞了幾十本厚厚的中外書籍——有它們與我為伴,或許時間不會太漫長。

   第一次獲準回城探家已是插隊的兩年之後,那天到家時天色已晚,加之旅途勞累,很快就入睡了。第二天醒來,先是去看我的那個書架,發現書架上的書籍大多已不見了。聽父親說與我們住同院的那個哥哥家搬走以後,我的那位鄰居哥哥又回來過幾次,跟父親借書來著,借時說好會還的。我便問父親那他們家搬哪去了呀?父親說那誰能知道啊?唉,看來書是有去無回了。可惜了,有些書還不曾來得及看完呢。

   當然了,借走的書至今也沒有歸還,不過相對於那些化為紙漿的書籍,當年被我偷出的那些書如今不管呆在哪裏都該是幸運的吧?想到這裏心裏也就釋然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