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個人資料
博文
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談到當前美國很多公寓樓私募眾籌麵臨的困境: 哀鴻遍地的美國公寓樓私募眾籌業 他們用到的債務(貸款)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都是短期債務,一般5~7年,甚至更短,比如過橋貸至多3年 很多選擇浮動利率,InterestOnly,有的對利率進行了對衝(Hedge) 下麵說說貸款期限的長短和利率對衝有關的風險問題。 這裏還用上篇文章中提到的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本次地產調整,受衝擊最大的是辦公大樓業。但辦公大樓崩盤的原因相對複雜些,至少利率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像居家工作等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才是主因。 受衝擊僅次於辦公大樓排名第二的應該是美國公寓樓業,確切地說是用短期浮動利率債務抄大型公寓樓的投資者(而用長期固定利率投資大型公寓樓的投資者則受影響不大)。很多私募眾籌者用的就是這種短期和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過去幾個月,本人的信用分數是一落千丈,從三個多月前的800直降到最低的729,最近才反彈回736,空口無憑,這是根據三大信用機構之一的Experian得到的真實數據: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話說大約三月前,有一個信用卡公司提供一年零利率的CashAdvance,盡管有3%的Transferfee,但一是我當時錢緊,二是我見錢眼開,心想不過相當於3%的利率,怎麽還賺不回來,再說即便用來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5-26 11:18:45)
以前家裏有工資收入的時候,家裏的資產也不過兩部分:房產和退休金。即便是房產,現金流也不是太好。因為剛開始時,現金流並不是投資的首要目標,而資產回報最大化才是。 四五年前開始,為增加現金流,為以後沒有工資收入的日子做準備,並且也不想變賣房產和動用退休金,就先後從房產裏掏出來不太到一米的資金,我對這筆資金的具體要求是:你老兄每年得給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11 19:58:23)
我的出租房都是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每個月近15號才能收到租金的directdeposit。而每月自動設置的貸款付款都是在這之前。也就是說每個月我是先付貸款,然後才能收到租金,這樣銀行賬號裏不得不保持不少的現金,為下個月的付貸款做準備。而銀行賬號裏的現金基本是沒利息的,對此我一直感到十分不爽。 一兩年前曾經嚐試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有足夠利息的checkingaccount,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在寧大人投資過的五個地區中,應該說是碰到四次狗屎運,然後在家門口踩了潑狗屎。 碰到狗屎運絕不是寧大人的先見之明,而家門口踩到的狗屎確在寧大人的意料之中! 加州的投資是瞎跟風,即便有功勞也是朋友英老大的。 佛州的市場盡管是寧大人精心挑選的,但現在看來,當時那樣的市場閉眼可以摸到一大把。 猶他的投資是寧大人目前最滿意的,不僅六七年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年寧大人在做套現重貸的同時,也在繼續尋找機會。他先是沿用以前的老套路,想繼續在佛州P鎮投資,但此時P鎮的房價已經升高了一些,他連續對幾個房子投了標都沒有拿到。此時的P鎮相對於自己的家鄉德州H城來說已經沒有什麽優勢了,他又花了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分析H城當地的房產市場,H城由於前一段時間的石油價格崩盤,有些地方房價有些下滑,西部靠近能源走廊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年是寧大人在地產上閑得蛋疼的一年,從2012年的一無所知,跟風別人買房開始,到現在也算是忙活了三年了,如今手上的資金又沒了,未來的市場形勢也不知如何,再說寧大人也需要歇歇。這一年除了交地稅和保險外,寧大人隻收到三四個與房子有關的電子郵件,也不過是物業管理有些稍微大的修理需要寧大人的批準。 這一年寧大人在地產上是如此悠閑,以至於他幾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是說模式好就應該不停地重複嗎?寧大人在套現了加州中穀S城的第一個房子後,第二個房子也漲得差不多了,理應如法炮製了。 這時,一條小陰溝擋住了寧大人的去路… 這裏科普點美國房貸的基本知識。美國每個人所允許的常規貸款的個數,是有限製的,並且這個限製也是隨美國的經濟和地產市場的形勢經常變化的。比如次貸危機前的一段時期對個人貸款個數沒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眼到了2014年,手中已無分文的寧大人竟然又蠢蠢欲動了,原來天底下發生了兩件不大不小但與寧大人有關的事。 這第一件是,寧大人一年多以前在加州中穀S城用現金買的房子竟然快翻倍了,這對窮人寧大人來說自然是非同小可! 還有更奇的第二件事是,寧大人發現自己的木瓜腦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可能這種變化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了,隻是這種變化太過微妙,以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