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博文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交戰的兩國,一國比另一國要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倒是也有的。所謂征,是指大國討伐小國,同等級的國家之間是不會相互討伐的。)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r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回說道,宋朝利用金融為抵抗外敵與貿易融資,當時宋人非常有投資意識,一位宋代人說,“人家有錢本,多是停塌、解質,舟舡往來興販,豈肯閑著錢買金在家頓放?”所謂“舟舡往來興販”,是長途販運業,“停塌”,是倉儲業,“解質”便是開設解庫、質庫,經營抵押貸款業務。宋王朝以開放的胸襟鼓勵海外諸國來華貿易,也歡迎遠人在華定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回說道,猶太金融集團以左右兩手,分別控製韋伯高利貸式的資本主義與馬克思,金融手段在猶太人手中玩得出神入化。金融隻是工具,並不邪惡,讓我們看看宋朝的中國人是如何利用金融手段促進貿易與經濟。研究中國曆史的日本與歐美漢學家,大多傾向於認為宋代是中國傳統文明的高峰期,是中國邁進近代門檻的曆史轉折點,如法國漢學家謝和耐在他的《中國社會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回說到歐洲各國為了快速富國強兵,不惜高利貸+科技+貿易殖民地的方式爭霸全球。金融+科技的威力強大,18到19世紀的英國,由於專利製度的保障,也由於能提高生產力的新技術會帶來的十分可觀的利潤,於是有許多有錢人投資於各種發明創造。雖然不是所有的發明都能取得預期的成功,但是若某一種新技術發明能應用在生產中而提高生產效率,就會帶來十分可觀的利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回說到歐洲經曆圈地運動,工業革命與金融革命後,歐洲周天子梵蒂岡逐漸失去仲裁能力,於是群雄並起,逐鹿歐洲。各國為了急速富國強兵,在猶太共濟會遊說下,終於發現一條短時間內強兵之策,就是信貸高杠杆結合科技的發展。荷蘭成為第一個資本主義成功典範。現在大多數人都支持資本主義,好像這是最符合人性的發展模式。不過大家忽略一點,中世紀後期開始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回說到自從共濟會在英國公開活動後,歐洲各國貴族甚至君主都紛紛加入,令到很多人迷惑不解,難道他們犯賤,好端端的貴族國王不做,加入什麽共濟會受人管製?這一點就要從中世紀中後期開始的圈地運動,第一次工業革命與金融革命開始說起。在12到19世紀,在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出現了所謂的圈地運動(英語:Enclosure)。由中世紀到18世紀,整個歐洲的農業體係十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8-05 04:36:00)

話說川普背書的MikeCarey在俄亥俄州第15區共和黨初選中取勝。MikeCarey此前沒有選舉公職的經曆,川普的背書是他的主要亮點。他擊敗了11名競爭對手,包括很多資深政客。他將在11月2日對決民主黨候選人AllisonRusso。俄亥俄州第15選區是一個安全的共和黨席位,包括哥倫布郊區的部分地區和該市以南的一些農村縣。昨天華盛頓郵報還在說“MikeCarey贏不了,他的失敗對川普是重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回說到曾國藩左思右想之下,還是保大清江山風險最小,利益最大化。因此以殺降甚至屠南京城以表忠心。如果曾國藩還要儒家這個招牌,那麽出自他門下的李鴻章就是赤裸裸以利為先。據蕭一山的《清史大綱》總結,李(鴻章)居當路,凡四十年,自視太高,與其故裨將,昔共患難,今共功名,徇其私情,轉相汲引,布滿津要,委以巨任,不問其才之可用與否。又好以利祿驅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23 05:52:41)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上回說到袁世凱即無濟世之心,也無梟雄之膽,以致兩次錯失稱帝時機,最後抱恨而終。然而袁世凱出自李鴻章,而李鴻章又出自曾國藩。難道以““通漢宋二家之結,而息頓漸諸說之爭”為目標的曾國藩也是無行之徒? 按照蕭一山先生的總結,曾國藩不滿於漢學的支離破碎,欲以綜合的經世學來改造舊的社會文化。所以他說:“由博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16 06:20:13)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慈禧能領導同治中興,頭腦是清醒的。國勢頹唐,弊病叢生,祖宗傳下來的許多成法不能適應劇變的局麵,在下相信她對政治的理解,比那個誌大才疏的光緒皇帝不知高多少。因此戊戌年變法之初,她並不加以製止,隻是後來她天天聽到滿蒙親貴的哭訴,說皇帝偏袒漢人,一腳踢開了他們,懇求她出麵保護,她心裏對皇帝的作為有了反感而暗中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1]
[12]
[13]
[14]
[1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