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月22日,以色列《國土報》承認,附圖中的紅線標誌著臨時實體新的事實上的邊界,此前北部20多萬定居者被迫撤離。自10月8日起,黎巴嫩抵抗力量不斷襲擊北部定居點,導致這些定居點變成了鬼城。定居者昨天宣布開設第一個“以色列”難民營,稱為“Al-Jalil難民營”,以緩解他們在抵抗力量的壓迫下流離失所的困境。
文章稱:以色列決定從靠近黎巴嫩的北部邊境撤離數萬名平民,意味著加利利地區出現了一道無形的牆。整個國家都豎起了一道巨大的牆,我們都在用頭撞牆。”記者紮伊德·納布爾西寫道:“這意味著,‘以色列’並沒有像過去那樣在黎巴嫩南部利塔尼河建立緩衝區,也沒有像其犯罪、無能和愚蠢的國防部長今天威脅的那樣,情況發生了逆轉。自光榮的10月7日以來,在抵抗力量從未停止的每日打擊下,這個非法奪權的實體被迫縮小了他們控製的範圍……”
最近幾天,黎巴嫩真主黨加大了對以色列北部打擊力度,每天發射超過200枚火箭襲擊以色列北部與戈蘭高地的以色列軍事基地。令整個北部陷入一派火海。以色列媒體Netziv報道稱,目前北線的戰況比大部分民眾想象的更加糟糕:
1、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的情報和雷達係統以及多種預警係統造成了巨大破壞,實際上蒙蔽了軍隊的預警能力,其中絕大多數都隱藏在以色列公眾的眼睛和耳朵之外,甚至在真主黨發布了警告之後也是如此,以色列公眾對真相知之甚少。
2、目前真主黨有能力打擊以色列北部的幾乎所有目標,而且打擊的成功率在50%左右,他們收集的情報信息精確到西方先進情報組織的水平,具有準確的情報收集、觀察和實時記錄能力。
3、許多的“錯誤警報”實際上是真實的警報,隻是因為真主黨的無人機未被攔截所以以色列軍方幹脆說是錯誤警報。
4、目前以色列政府沒有能力保護該國北部的“鐵穹”防空係統免遭自殺式無人機打擊,現在唯一的選擇是將這些“鐵穹”轉移到安全地點,否則將有至少一半被真主黨使用自殺式無人機摧毀。
“以色列軍隊”預備役少將“Yifthah Ron Tal”在13頻道:真主黨在我們國內設立了安全區。它不再位於黎巴嫩,而是位於“以色列”北部。我們正在失去加利利。大多數人不會再回來了。我昨天在基爾亞特什莫納,那裏是一座鬼城,是一個廢棄的戰區,你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動物,你隻想哭。
據分析,納斯魯拉連續打了八個月以色列的監控防空雷達後,現在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現在納斯魯拉日常轟炸的已經到達和超過藍線。這明顯是早就製定好的戰略。前麵兩條線區域的重要目標已經基本敲掉了。
和哈馬斯等待以色列國防軍進入加沙的預設戰場一樣,現在以色列國防軍也在等真主黨南下進入他們的國防防禦區,而真主黨則在等待以色列國防軍進入黎巴嫩南部,這是他們的預設戰場,地道和工事已經修築了幾十年。在戰爭當中,誰進入誰的預設戰場是很重要的。估計這次以色列無法擺脫被撕裂的命運。要麽被納斯魯拉緩慢撕裂,要麽徹底失去理智,進入南部,被納斯魯拉迅速肢解。
真主黨不會南下主動進入以色列實體,那是以色列國防軍的預設戰場,平原地區是以色列坦克部隊發揮的空間,而且還有空軍和炮兵的覆蓋轟炸,毫無勝算,還可能引發美軍直接幹預。從“國際法”來說,如果南下進入以色列實體控製區,也和聯合國相關決議相違背。這是一場意誌的較量,看誰先撐不住。
長期跟蹤本號的讀者知道,在下自從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偷襲以色列後,就說這是引誘以色列派兵進入加沙的激將法,最終目標是引誘美軍落場。哈馬斯清楚,就加沙局部戰場而言,廢墟和建築化解了哈馬斯沒有空軍和炮兵的劣勢,以色列國防軍的轟炸製造了廢墟,廢墟成為更為多變的多維戰場,以色列國防軍一旦進入城區,就沒有炮火優勢和空軍優勢,哈馬斯根本不會在地麵和固定陣地和他們糾纏,他們隻能炸老百姓。任何軍隊進入加沙這樣的血肉磨坊,都需要仔細掂量掂量,何況以色列國防軍的步兵在數量上,其實不占優勢。10個旅都進去,也不過是三萬人左右,而哈馬斯則有五萬人。
三萬以色列步兵進入加沙了,但60%的拉法地麵仍未受到以色列國防軍控製。以色列軍隊粗暴野蠻地進行地毯式轟炸,把加沙變成廢墟,看上去氣勢洶洶,但實際上凸顯其軍事素質的低劣。
這是一種古老的落後的甚至是二戰時期就被證明不能奏效的“戰略轟炸”戰術。德軍靠戰略轟炸沒有摧毀英國人的意誌,而美軍在日本戰略轟炸甚至扔了兩顆原子彈,都沒有摧毀日本人的意誌,盟軍在德國戰略轟炸也沒有摧毀德國人的意誌。
戰爭的最終解決還是要靠步兵去戰鬥。這種地毯式轟炸本意是製造恐怖主義效果,摧毀哈馬斯和人民的意誌,但一旦不能奏效,在軍事上等於給自己製造墳場。這種屠殺等於是在給哈馬斯製造取之不竭的後備兵員,死掉一個哈馬斯,可能有十個哈馬斯補充進來,因為都和以色列國防軍有了刻骨仇恨。
把城市炸為廢墟的客觀後果,是給哈馬斯製造了多變的掩體和通道。優勢和劣勢在一定客觀條件是可以轉化的,可惜以軍在怒氣衝衝,殺入加沙的時候,已經忘記了。
以色列最重要的防禦實際上是在北部和戈蘭附近,以及南部加沙附近的地區。這個戰略部署叫“鐵三角”。在軍事上來說,一旦這個鐵三角被打破,以色列實體就會被肢解。顯然,現在這個鐵三角已經在八個月的漫長時間當中,被零碎敲擊得千瘡百孔。
以色列是美國的命門,美國必救,相信美國現在有被圍點打援的感覺。而且中東是沙漠,萬一有核戰也是損失最小的地方。本來沙利文的如意算盤是重建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的中東鐵三角,從根子上打碎“抵抗之弧”,穩住後院,抵製“一帶一路”。他用“兩國方案”加經濟合作、安全保障和科技扶持拉攏沙特,交換條件是沙特要與以色列邦交正常化,並抵製天朝在中東經貿與科技擴張,沙特覺得也可以考慮,但是兩國方案必須落實。他用波斯徹底棄核來拉攏以色列,交換條件是以色列接受兩國方案。他用停止製裁、安全保障和經濟合作拉攏波斯,交換條件是波斯徹底棄核和停止與天朝合作。這些設想如果實現的話,美國戰略環境會有巨大改變。
可惜哈馬斯的10月7日的偷襲,令以色列不管一切衝入加沙,在全世界麵前連續八個月屠殺平民。“天選之人”果然霸道慣了,他們真以為還生活在冷戰剛結束的時候。後果是除了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外,美軍航母的神話也被胡賽武裝打破。不管胡賽武裝有沒有打中艾克號,美國海軍已經遠離也門。最近胡賽武裝不斷打擊與歐美以色列有關的貨輪,美軍也不敢出頭。這導致沙特好不猶豫不再續簽與美國的安全協議,變相取消沙特石油必須用美元交易的政策。
這個協議是1974年6月8日簽署,6月9號生效。在1974年6月9日和10日的《紐約時報》頭版上,分別以《美國與沙特阿拉伯締結“裏程碑式協定”》及《美阿石油新紀元的確立》為題,對兩國之間達成的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軍事與經濟協議進行了詳盡報道。該協議標誌著兩國關係進入了一個更加緊密合作的新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下圖是《紐約時報》印刷檔案中的數字化版本,該文章於1996年開始在線出版之前。為了保留這些文章的原始麵貌,《紐約時報》不會對其進行修改、編輯或更新。
沙特之所以在50年前老老實實帶著眾王爺把石油與美元綁定,其實是沒有選擇的。首先是在60年代中東各國與以色列的爭鬥中,受蘇聯支持的中東各國完全打不過受美國支持的以色列,一敗塗地,再敗再塗地。再不認慫就危險了。
然後從當時石油消費的主力大客戶來看,除了美國外,東邊是日韓,西邊是歐洲。石油運往歐洲的通道,在以色列占了西奈半島的時候,相當於被美國卡了脖子。而石油運往日韓的通道,從馬六甲開始,到南海,到海峽,都是美司的檢查站。一言蔽之,中東王爺的客戶全卡在美司手裏。所以70年代沙特臣服美國,是唯一的選擇。
90年代的時候,伊拉克的侯賽因嚐試反抗,結果是亡了國,滅了族,血一樣的教訓讓中東王爺更不敢造次。直到2016年,中國在南海擺開陣勢逼退美國。2021年中國在阿拉斯加舌戰美國,楊委員指著對方鼻子告訴對方沒有資格從實力的角度教訓中國。加上中國本身代替日韓成為東方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大客戶。王爺們的東方客戶群已經不再是美司說了算。同時拖鞋軍異軍突起,在紅海入海口加了一道關隘,使得沙特向西部客戶群的通道話語權也不再被美國壟斷。
最後再加一個關鍵的安全邏輯:沙特雖然有美軍基地,還購買了36枚中國東風導彈,並邀請中國在其境內駐軍。綜上,無論從安全依賴關係,還是從經濟依賴關係上看,沙特都沒有理由把寶押在美國一家之上。小王爺也許兩麵三刀,也足夠心狠手辣,當然也更加現實主義。從沙特和其他中東王爺利益最大化出發,都不可能再唯美國馬首是瞻了。
沙特甚至加入mBridge。mBridge的背景之一是中國,是與全世界最大的製造業產能、最大的能源消費力,是與擁有等同於美國的互聯網技術的國家主體天然關聯在一起的。而美元交易,主要是使用SWIFT係統,它確實很強大,但是,對SWIFT來說,它是一個沒辦法再繼續進行增量的體係,它已經沒有更多的手段去擴大全球美元交易了,而與此同時,像國與國之間的本幣結算、mBridge央行數字貨幣交易,還有像以伊朗跟法國德國之間進行石油貿易INSTEX體係,還有正在醞釀規劃中的金磚國家新的通用支付體係,還有俄羅斯央行的SPFS係統,等等,這些與SWIFT係統無法再進行增量正相反,它們是不斷在做增量,太行山再高大,也經不起愚公移山式的“挖牆角”,尤其是,全世界都在挖美元支付的牆角。
當然以上一切謀劃之所以能實現,歸根到底還是被金融寡頭資本所控製的美國和西方,將真正的財富製造產業——工業不斷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幻想自己以金融來控製這些國家的工業,源源不斷為自己生產廉價商品,製造財富,他們失算了。西方把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而他們自己卻隻抱著一堆彩色打印紙——紙幣、債券和股票。除了這些,他們什麽都沒有。包括一個曾經無比輝煌、沒有競爭對手、關乎國家命脈的壟斷軍工複合體波音,終於被自己的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公正與包容)文化弄DIE了!連波音都活不下去,還有什麽製造業能在美國生存?
為了美國製造業的回歸,據說川普在6月13日眾議院共和黨的會議上,川普提出了“全關稅”聯邦收入體係的想法,其規模足以取代所得稅。分析指出,川普一貫支持提高關稅以保護國內產業,同時長期支持為企業減稅。而全關稅政策則是將把這兩種立場結合起來,並發揮到極致,扭轉100多年來鼓勵自由貿易、要求高收入家庭繳納比中產階級更高的稅率經濟政策,這種政策立場似有重歸19世紀財政政策之勢。
如果我們假設川普對所有進口商品實施無差別的或者是基本無差別的關稅,包含美加墨區域,因為川普一直對中國企業在墨西哥設廠享受自由貿易區政策不滿。那麽意味著進口的所有主要商品都要加價,而美國國內由於人工成本的原因根本不可能有這麽多替代品,通脹隨時直接上漲3-5個點。
而且大量商品的同時漲價意味著對所有消費者的變相課稅,那麽實際可支配收入將會受到顯著影響,消費能力被人為削弱,社會總需求降低,造成生產和服務的相對過剩,進一步造成雇傭的減少,將陷入一輪惡性循環,然後等待達成新的平衡。
疊加美國巨量的國債問題,如果一邊加關稅一邊補貼民眾,那就是脫了褲子放屁,把收回來的稅又大部分額外支出去了,如果加關稅但是不補貼民眾,那麽民怨沸騰恐怕真的要到臨界點了。
正如在下一直分析的,美國是財閥政權,根本沒有能力對豪門大戶征稅,川普的政策還是用通脹對中產與中小企業征稅,為豪門企業減稅。至於關稅保護後,美國製造業能否發展還是需要很多政策配合,如基建,電力,工會,環保與教育改革,培養多一下理工人才等等。而所有這些改變,都觸動了很多既得利益,不知老川有沒有足夠的權威去推行了。
其實現在市場上的很多經濟學理論都是交易理論,不是真正的經濟學理論,真正的經濟學理論是一定要回答如何兌付的,如何確保有飯吃,有衣穿,生了病有醫生,生了小孩有幼兒園,是物質的,是兌付的,是剛性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現在猶太人主導的經濟學,隻不過是把交易理論包裝成經濟學理論。因為猶太人天性喜歡貿易,金融,賭博,妓院與奴隸販賣,因此他們最後在冷戰結束後,徹底把製造業趕出美國。
川普的“提高關稅+為企業減稅”政策,如果沒有其他配套措施,還是沒有離開交易的範疇。
反觀中國,在耐心應付美國的金融戰,貿易戰的同時,努力穩定了台海局勢,吸引了大部分的美軍兵力,為俄羅斯與中東減輕了壓力之餘,還為自己科技突破創造了穩定的環境。中國知道,我們的產業升級與美國的產業鏈重構賽跑的重要性。哪一個跑在前麵,基本就能決定了三大經濟戰中貿易戰和科技戰的勝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金融戰的結果。
因為金融也要建立在實體經濟上,貨幣也得附著在貨物上才有價值,美元如果與中東的石油和中國的工業品脫鉤,那美元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同時,也是決定未來軍事戰爭誰具有領先優勢的關鍵。戰爭模式正在發生變革,無人機、無人艦船、機器人或機器狗,會成為軍事戰場的主力。老美軍事最後的希望就在於利用人工智能、芯片的領先,結合盟友日本等國在機器人方麵的技術優勢,率先實現突破。
中國也埋頭加緊全國8個算力樞紐10大數據中心集群,按照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暨“東數西算”工程建設要求,“東數西算”工程有8個全國性算力樞紐、10大數據中心集群,慶陽是其中一個數據中心集群。目前,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已建成由西安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重點城市的網絡鏈路。
隨著中國電信東數西算國家樞紐慶陽算力中心1000台GPU服務器穩定運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甘肅樞紐節點慶陽數據中心集群——1.5萬架機櫃上架運行,算力規模突破5000P,達到5300P,智能算力消納達到100%。這意味著該樞紐的運算能力大幅提高。
以科研場景為例:天文學家在20萬顆天體的星空圖中要定位某種特征星體,算力不足之下,耗時可能超100天,如有100P算力,所需時間僅100秒。
“東數西算”是目前國家牽頭部署算力底座的核心工程,按照規劃每年新增算力要占到國家新增算力的60%以上,所以東數西算的建設進度基本代表了國內算力的建設進度。“東數西算”工程每年能帶動投資約4000億元。
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24—2025年我國算力規模規劃增長將超100EFLOPS,對應AI算力芯片市場規模超2600億元,其中智能算力將成為主要增量部分,賽道空間巨大。
國產算力也是“新突破”不斷出現。科大訊飛創始人劉慶峰曾表示,華為的GPU能力已經可以對標英偉達A100。3月12日,景嘉微表示景宏係列高性能智算模塊及整機產品研發成功,主要麵向AI訓練、AI推理科學計算等應用領域。另外,2023年四季度,英偉達來自中國區的收入占比已經下降到個位數。在技術上和市場上來看,國產算力加速推進。
目前看來,無論是5G/6G建設,電力,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等都是中國領先。七家中國太陽能公司,已經為全球經濟提供了比埃克森美孚、雪佛龍、殼牌、英國石油和其他曾經主宰石油生產的“七姐妹”還要多的能源(下圖)。AI代表第四次工業革命,相信中國借此重回世界舞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