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天主孝子 信仰的顛覆(八)

(2021-09-23 07:10:19)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號稱“天主孝子”的法國率先向梵蒂岡發難,綁架卜尼法斯八世教皇,令立教廷,一段時間有羅馬和阿維尼翁兩個教廷。後來法國與與奧斯曼帝國結盟,組成“瀆聖聯盟”,震驚歐洲,與哈布斯堡皇朝打個不亦樂乎。

自從法王腓力四世做出綁架教皇,另立教廷後,迫於財政壓力,一不做二不休,幹脆剿滅聖殿騎士團,沒收他們的財產。

聖殿騎士其全名是'基督與所羅門聖殿的貧苦騎士團',他是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建立的致力於保護朝聖者的軍事修會組織。他們積極投身於保衛聖地的活動,長期與穆斯林作戰並向教皇效忠,是天主教世界的強大軍事力量。在耶路撒冷王國覆滅後,聖殿騎士團並沒有如醫院騎士團一樣堅守在近東,而是將勢力撤回了自己的老巢————法蘭西。

聖殿騎士團的徽章,兩人共乘一匹馬代表了騎士團早期的清貧但也成為了指控騎士團搞同性戀的證據

但是,這個貧苦騎士團可是一點也不貧苦。在他們成立後的兩個世紀裏聖殿騎借助各國君主與教會的支持士團迅速發展成了一個龐大且富有的組織。並且,他還們從事金融與放貸方麵的生意,正是這些財富為他們招惹了一個強大的敵人——法國國王腓力四世。

腓力是一個有才幹的國王,但是治理國家開疆拓土也需要錢,從他向神職人員征稅的舉措就可以看出來他的財政窘迫而且負債累累,其中很大一部分債務來自聖殿騎士團。

於是,在料理了教皇事後,他的屠刀揮向了聖殿騎士們。

公元1307年10月13號,這天是星期五,一切如常,沒有任何異常的征兆。法國各地的大貴族們按照國王事先的密令,在這一天打開了國王的一封信,信的內容是一份逮捕令,對聖殿騎士團提出了一堆離奇、又令人發指的指控,包括:強迫新兵褻瀆十字架、同性戀(這太汙名化、太離譜)、偶像崇拜、以及一些較輕的指控如金融詐騙。信開頭的一句話說的是:“上帝不悅,皆因為王國滋生異端”,把有近兩百年的聖殿騎士團扣上了異端的帽子。密令各地的官員、貴族立即逮捕轄區和領地內的聖殿騎士團的成員。

這項任務進行得超乎意料的順利,因為王室、貴族與聖殿騎士們的良好關係,讓他們完全不設防,逮捕他們的人甚至可以直達內室把人銬走。在法國從高階的騎士、到低階的馬夫和傭人被瞬間一網打盡,在法國被捕的就有兩千人。這是那個“黑色星期五”的由來。然後被捕者被嚴刑逼供拷打,強迫他們承認犯下了那些令人發指的罪行。1314年總團長雅克·德·莫萊(Jacques de Molay)在巴黎被施以火刑,騎士團在歐洲的大量財產被欠他們債的王室沒收、或者被轉移給了他的主要同行“醫院騎士團”、或者分給了其他修道院,從此英名蓋世的聖殿騎士煙消雲散。他們在英國的處境稍好,大部分團員被遣散回家,沒有上絞架或者火刑柱。

雅克·德·莫萊大團長

教皇克雷芒五世曾積極的拯救聖殿騎士團。《希儂羊皮卷》中記載了教皇對大團長的宣判,他說'認定大團長雅克·德·莫萊犯有不道德性行為和貪腐的罪惡但他並未信奉異教因此不適用死刑。

但他的努力不足以打動心意已決的腓力四世。毫無疑問,這位被法王扶持的傀儡教皇在腓力四世麵前沒有絲毫權威。四年後迫於法王壓力克雷芒五世宣布聖殿騎士團解散,雅克·德·莫萊被殘忍的燒死在火型柱上。

聖殿騎士覆滅後,腓力國王如願以償的獨吞了騎士團在法國的財產。但是,就在大團長被燒死後的第二個月,腓力國王就死於一場打獵事故。而在一個月前,克雷芒五世教皇也暴病而亡。有人說,他們的死是由於大團長在臨死前發出的詛咒----國王與教皇都將在年內死亡。

從此法國走上從“孝子”走向“逆子”之路,但這條路也是一天就完成的。很多人不知道,在30年戰爭之前,法國內部就有一場血腥的、造成了極大破壞的宗教內戰。法國從1562到1594年先後爆發了八次宗教戰爭,造成了數百萬人傷亡。

1516年,法王本身就已經從羅馬教廷獲得了高盧教會的主教任命權,並且可以對教會財產征稅,所以其沒有客觀動機改宗新教。在之後的幾十年裏,從日內瓦來的加爾文宗傳教士(形成胡格諾派)和從西班牙來的耶穌會士長期在國內較勁,爆發了多次宗教屠殺,比如1545年普羅旺斯和教宗國的軍隊就在梅林道爾展開了屠殺,殺害了數千村民。法國16世紀中期對新教徒的鎮壓並不比任何一個所謂的“虔誠的天主教國家”更輕,直接促使國內宗教矛盾激化,導致了1562年宗教戰爭的爆發。

1560年,凱瑟琳·德·美第奇為了國內穩定,頒布了宗教寬容詔書,旋即引發國內大貴族的不滿。到1562年3月1日,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在瓦西鎮對胡格諾派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並且攻占巴黎,控製王室,迫使凱瑟琳王太後和教宗、西班牙國王簽署合約,廢除宗教寬容詔書。然後胡格諾派開始聯合英國人和北德新教邦國發動起義。這場戰爭以1563年《安布魯瓦敕令》保證胡格諾派信仰自由為止。

但是1567年,由於雙方對和約都不滿,尤其是天主教派,所以第二次戰爭爆發。但是1568年很快就以一紙條約告終,因為雙方在戰爭中都沒有獲得太好的戰果,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1568年當年9月,查理九世廢除了所有原本的和解和宗教寬容的詔書,並且可能將胡格諾派傳教士全部驅逐出境,雙方又爆發戰爭。到1570年,簽訂《聖日耳曼和平敕令》,設立四個新教城堡,新教徒享有禮拜自由。然後就是高潮,1572年,新教派的海軍將領科利尼被天主教派刺殺,並在同時,也就是1572年8月24日爆發了著名的聖巴托洛謬大屠殺。當時的教宗格裏高利十三世就很高興,還委托一個畫家專門畫了三幅畫來描繪科利尼之死。

1573年雙方簽訂《布洛尼協定》,還是沒有實質性進展。之後法國又爆發了前後四次戰爭,直到1589年,納瓦拉的亨利成為法國國王,即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帶著少數天主教貴族和胡格諾派軍隊圍攻巴黎,巴黎市民為了抵抗新教徒,餓死了三萬多人,依然沒有投降。所以亨利四世在1593年改宗天主教,才開始慢慢緩解國內的對立狀況。1595年,巴黎高等法院勒令西班牙來的耶穌會士都離開法國,西班牙的腓力二世隨後就在1595年和1598年對已經皈依天主教的亨利四世開戰。在1598年,這場戰爭以法國取勝結束。

改宗天主教的亨利四世逐漸平息了國內矛盾,並且在1598年頒布了保證新教徒自由的《南特敕令》,才最終結束了這場前後斷斷續續也持續了三十多年的宗教內亂。亨利四世本人也在1610年被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刺殺。實際上法國國內宗教戰爭本身就是新教勢力取得了妥協下的勝利,盡管亨利四世皈依了天主教,但是新教徒也實現了信仰自由——所以這個時候嚴格說,稱法國是一個“中世紀式的天主教國家”是不準確的。但是法國的天主教徒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逼亨利四世改宗才能獲得和平,保證法國的國王始終是天主教徒。

這個血腥的三十年,造成法國慢慢向新教靠攏,造成在三十年戰爭中與新教聯合對抗天主教勢力。甚至到1789年發生第一個左翼革命,砍下國王的頭顱。

一個國家轉換信仰不是一件容易是事情。蘇聯從斯大林想自立為王開始,到葉利欽再到普京的回歸傳統,也是一條坎坷的道路。現在另一個大諸侯也好像不參加大重啟,扶持中小企,打壓壟斷企業,控製資本就是嚴防華爾街的影響,鼓勵生育,打壓“娘炮”。關鍵對疫苗的態度非常曖昧,有力勸大家打疫苗的措施但又不完全封死。

對地產大企業的債務危機采取措施,令其平穩重組。同時在香港打破環保條例,加快農地改變用途的速度,令地產商無法囤地,大大增加土地供應。這些都可能是要大家戒賭,不要再利用泡沫賺錢,安心做實業的開始。如果真是不參加大重啟,中小企的興亡關係到就業與稅收。

當然以上隻是一個正常人的想法,但這個世界已經不正常。美國拜登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裏周三表示,他計劃在未來幾周再一次訪問中國。上次他大老遠去中國,就為了開了一場視頻會議,這次還要去,可見猶太金融集團還沒有放棄。

猶太金融集團對大重啟的不放棄,也可以從澳洲開槍鎮壓示威群眾可見。在ANZAC廣場,麵對和平抗議群眾,澳大利亞警察竟然開了槍!全副武裝的警察向人群用橡皮子彈掃射,很多人受傷。

澳大利亞警察打倒了一位70歲的女士,還向她噴辣椒水。

一名女子和平抗議,這在澳大利亞完全是合法的,警察竟然就把她抓了,還當著孩子的麵,把小孩子嚇得哇哇哭。但是鐵石心腸的警察依然緊緊抓住這位女士。

不僅僅是警察執法完全突破了民主國家應有的底線,澳大利亞政府甚至在墨爾本部署軍隊用來對付自己的國民,一名和平抗議人士被軍人按倒在地。

澳大利亞的政府官員公然宣稱,現在是新世界秩序,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州長丹尼爾·安德魯說不知道疫苗護照會執行多久,就算是打了疫苗的,等到明年,疫苗護照也許就變成加強針護照。這意味著不是打了兩針就會獲得自由,而是有永無止境的加強針在等待著,國際陰謀集團將會以疫情為借口,徹底奪走澳大利亞人民的自由。

澳洲政府如此賣力執行大重啟終於得到回報。拜登宣布與英國澳洲組成三國聯盟,出口核潛艇與技術給澳洲。而同時澳洲宣布放棄與法國600億美元的潛艇訂單。造成所謂盟國,其實就是猶太金融集團所控製的國家聯盟分裂。

英國老牌大報《泰晤士報》挖出了部分內情,報導引述國防和國安圈消息人士的說法稱,澳洲至少早在今年3月就秘密部署要轉而與英美合作,當時是澳洲海軍司令努南(MichaelNoonan)邀請英國首席海務大臣、海軍參謀長拉達金(Tony Radakin)會晤,首次直接探問英美是否能協助澳洲打造核潛艇。

努南明確表示說,之前準備向法國采購的柴油電力潛艇,無論速度、隱形能力、續航力、機動性及偵察能力都不足以應對新挑戰。

拉達金返回英國後,立即向國防部報告此事。首相辦公室隨即展開代號“無鉤”的秘密行動(OperationHookless),據說全英國隻有首相、外交和國防大臣等10個人知道相關細節。

之後,是由英國出麵與美國進行洽談。由於事涉核技術和核原料,美方花了不少時間層層協調不同單位,直到今年6月在英國召開G7峰會期間,英國首相約翰遜等人一直在默默推進“無鉤行動”,且積極布局要將英美澳三方合作範圍擴大至潛艦專案以外。AUKUS聯盟的相關細節幾乎就是在G7期間由三國領導人當麵敲定。

而根據專注於英國海軍動態的網站“海軍瞭望”(NavyLookout)的分析,未來澳洲史上首批核動力潛艇的性能可望超越英國當前的主力“機敏級”核潛艇,而是比照美國最先進的“弗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核潛艇來打造,目的是確保AUKUS聯盟在印太區域安全挑戰目前可以保持優勢。

從《泰晤士報》的爆料看,英國在促成三國聯盟中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核心作用。正因如此,法國盡管沒有直接召回駐英國大使,但仍然公開表達了對英國的不滿,取消了原定於本周與英國舉行的國防部長會議,同時諷刺英國永遠都是機會主義者,並稱英國是汽車上的“第五輪”,這當然就是挖苦英國中看不中用,隻是一個備胎、一個擺設了。

對此,外交大臣麗茲。特魯茲昨天在《每日電訊報》發文說:英國這樣做是因為需要“堅定捍衛我們的利益“和”我們對印太地區的安全承諾“。實際上已經說出了英國積極參與促成三國聯盟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英國在成功脫歐後,其整體的國家戰略正在發生轉變,用英國首相約翰遜的話來概括,就是未來的英國,將是“全球英國”。

目前這種大重啟已經開始令到美國包括華盛頓沼澤的分裂。現在美墨邊境每天有過萬難民集結。目前已經接收超過一百五十萬名難民。美國這樣急速“南非化“,除了少數核心階層與幾個壟斷大企業,對每一個人,包括大部分華盛頓沼澤都是威脅。

現在連紐約的黑命貴,都對疫苗護照不滿。紐約市長白思豪的疫苗護照導致黑人進餐廳被拒,黑命貴立即警告白思豪:“明知72%的中青年黑人沒打疫苗還要推行疫苗護照,就是想重複曆史上的歧視!不收斂我們就再來一次弗洛伊德抗議!” 

更關鍵的是FDA專家組頂住白宮壓力反對了全麵開打加強針,隻批準65歲以上的可以打。他們認為輝瑞申報第三針審批時竟隻有20多人的臨床數據 ,以色列已大量接種第三針但疫情不降,並非所有人群都能受益於疫苗,疫苗和自然免疫結合更能抗疫成功。威斯康星大學新研究發現突破後帶毒量明顯高於自然感染者。

相信開始大重啟前,FDA是他們首先要搞定部門,現在竟然反水,可能意味背後有勢力要他們這樣做。

當猶太金融集團麵臨分裂之際,為何英國會出頭挑大梁,組成三國聯盟,以應對某大國可能不參加大重啟?回想二戰,丘吉爾聯合蘇聯與羅斯福取得二戰勝利,從而令蘇聯管理半壁江山,可見英國與所謂保守主義國家不符。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幹什麽,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下回我們看看英國從克倫威爾開始,怎樣重新接納猶太人進入英國,觀英國所由。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