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博文
(2020-09-12 22:18:51)

【科大瞬間】世界杯特刊:捍衛6係足球輝煌一我的科大足球生涯 第十三期鍾達航796 今年9月是母校中國科大的60華誕,在我心中她永遠是中國自己建立的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我在科大的5年正是從少年到青年的芳華歲月,回憶起來,去過逍遙津公園一次;也在圖書館搶過座位;曾加入藝術團組建的合唱隊;還經常從153樓“檢閱”打水經過的“隊伍”;心中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9-11 20:16:58)

12期|吳明6366 同名校友不相識 我於1963年秋從上海考入當時還在北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控製係計算機專業(06係2專業),後經院係調整為無線電係計算機專業(6係6專業)。由於當時無線電係各個專業的學生數是按國家的需要而定,我們專業就成了人數少的班。但後來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遠遠超出了預計,而自動控製隻是計算機科學應用的一個分枝。 入學時的我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0-09-07 18:03:34)

第11期|江明德6262 1962年8月底的一天清晨,我乘22次列車終於抵達北京站。拎著簡易的鋪蓋卷走出車站找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接待處,不一會一輛校車大巴開過來了,我們十幾個新生在高年級同學幫助下七手八腳將行李搬到車上。盡管車裏還很空,一位管接待的同學對司機說,不等了吧,送到學校回來再開一趟。 作者入學時照片 大巴載著我們沿長安街一路西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0-09-02 21:02:10)

第10期|章誌剛928 這是中國科大最有名、最悲催的一棵樹。至少在我們這些從小在科大長大的孩子們的眼裏是這樣。 30多年前,大概是1985到1987之間,我們科大附中、附小的一幫孩子們迷上了養蠶。蠶寶寶小時像黑螞蟻,隨著一次一次脫皮不斷變白變肥。它們軟綿綿胖乎乎非常可愛,作為寵物養幾乎沒有什麽麻煩。可是最大的問題是它們的食物:蠶短短的一生中必須不停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0-08-30 22:29:01)

第九期:還爰霞6424 我這輩子,迄今隻參加過一次籃球比賽。僅此的一次,卻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隻要我的記憶還在,就會永遠記在心上。 我們科大6424班有5個女生,4個都來自農村。從北京考上科大的秀琴,也是從小在山東農村長大。女生們的土裏土氣,竟然也贏得了男生們暗地裏賦予的"苦瓜"稱號。長得土並且缺乏可愛之處,自然讓這些男才子們大失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8期|徐梅生7762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地處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東南麓。潛山縣的縣城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因其先民酷爰種梅,梅花滿城,故取名"梅城"。我就出生在梅城,父母給我取了一個頗具詩情畫意的名字一一梅生。1959年我父親響應黨的號召,支援農業生產第一線,帶領全家離開縣城,到了水吼區水吼公社下麵的一個生產大隊當黨支部書記。我父親是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7期|王赤857 轉眼間大學畢業已28載,現在我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研究員,擔任中心主任,並兼任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回想走過的曆程,給我印象最深、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有兩個關鍵階段:一是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求學,二是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博士學位。其中年少時選擇就讀中科大對我的人生影響最大。今年(2018年)是中科大六十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6期|路陽788 八零年暑假,我待在學校沒有回家,一是想在學校讀點書;二是想免除回家的旅途勞頓。那個時候得要從蚌璋換乘上海開來西去的過路車,經常二十多個小時沒有座位,不得不一路站回去。暑假開始後沒有幾天,係辦公室主任段德清老師來宿舍找我,要我去幫助徐洵教授做實驗。 我們78級入校時,生物係剛從物理係生物物理專業分出來。係裏教師缺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5期|洪博洋826 在八十年代的故國,人生的選擇不多,男生青春期出現的時間,可能對他一生有至深的影響。 我中學在廣州一中就讀,因為八零級(楊毅、許讚華)和八一級(張錚、李小樑)學長們的優秀表現,我沾光勉強進了科大。而我中學一哥們智力水平和我相當,因為早熟了一點,在高考前對女生發生了興趣,通過借書一次、還書一次、然後談讀書心得這種大膽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四期|黃劍輝815 今天寫下這段小小的個人經曆,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中科大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人文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覺得當時科大老師對學生的真誠關懷。這段經曆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我的求學之路和人生軌跡。在此過程中我有幸近距離接觸到中美教育界幾位前輩,與他們接觸的點點滴滴對我的價值觀有不少正麵影響。 1985年臨近暑假的一天,張永德老師告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46]
[47]
[4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