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陶榮甲:電流變液領域的佼佼者
林輝、王昌燧
1967年,《美國數學雜誌》懸賞求解一數學難題:敵對鄰居問題。20年後,一位華人物理學家以令人信服的解答摘取了全額獎金。這位引起轟動的華人物理學家就是我校69屆畢業生,現在美國南伊利諾依大學擔任物理係主任的陶榮甲教授。
陶榮甲教授1947年出生於上海川沙縣,1964–1969年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係。大學期間,陶榮甲反應敏捷、成績優異,在學校中頗有名氣。大學畢業後,分到中國科學院合肥光機所工作。不久,研究生恢複招生,陶榮甲以中國科學院最高分考取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碩士生,師從郝柏林教授。1979年,李政道教授為加強中美科技合作,首次在中國招了5位研究生,陶榮甲是其中之一。這種招生方式後來演變為CUSPEA。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陶榮甲,在李政道教授的指導下,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取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獲得博士學位後,陶榮甲先後在華盛頓大學、南加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IBM公司的科技中心和東北大學等大學和研究所工作。每到一處,他都能取得 出色的研究成果。1989年,他應邀到南伊利諾伊斯大學工作。
這時的陶榮甲博士,從教學、科研到應對美國社會,都已十分成熟,隨著才能的充分發揮,短短2年內,他就從副教授晉升為終身教授,不久,便擔任該校物理係的係主任。
這在中國大陸赴美的留學生中是絕無僅有的。1989年,陶榮甲博士意識到電流變液的重要性,便全身心地投入這一領域的研究之中。“天才加勤奮”使他很快就嶄露頭角,成為電流變液領域的佼佼者。首先,他建立了電場激起相變的電流變液基本理論,繼而,他又預言並以實驗證實了電流變液的晶體微結構。這種晶體微結構不僅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而且在光學和工業上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此外,他還發現了低溫電流變液現象等。鑒於他的傑出成績,他連續兩次被推選為1991和1993年國際電流變液會議的主席,並當選為國際第8屆陶瓷和現代材料技術學術討論會的主席。此外,他還多次應邀在國際會議上發表專題報告,如在美國物理協會發展會議(1997年)上作題為“極化液的靜態和動態結構”的報告等。陶榮甲教授勤耕不輟,碩果累累,除出版兩本影響甚大的電流變液專著外,迄今已在《Physics Review Letter》、《Physics Review》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等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他的成就引起了科學界和輿論界的關注,其中值得一提的有:1992年與1993年,國際上頗有權威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專論形式)和美國《科 學美國人》雜誌先後介紹了陶榮甲教授的研究成果;1995年,《流變學》雜誌以德-英兩種語言報導了他的事跡,翌年,影響甚大的《紐約時報》也對他的工作進行了係統的報道。事業上的成功使陶榮甲教授更為繁忙,但他始終未忘撫育培養他的祖國和母校。當他以聯合國開發署顧問的身份訪問中國時,總是盡可能多地向有關方麵介紹國際電流變液研究的進展,對國內的研究進行指導和扶植,並促成中美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研究。
1993年,被聘為我校的名譽教授後,他更加積極地推動美國南伊利諾依大學和我校建立校際合作關係。讓我們預祝兩校合作取得成功,預祝陶榮甲教授取得更重要的成果。
補注:陶榮甲教授於2000年調入美國Temple大學,長期任該校物理係主任。其間,他將電流變液技術應用於石油係統和發動機領域,取得了極其重要的成果和十分可觀的經濟價值。如今,年近7旬的陶榮甲教授仍然壯心不已,不斷做出令人驚歎的業績。
(原載1997年11月21日中國科大報)
《科大瞬間》文學城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陳錦雄812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 Jay Sun 836
吳鈞 856 | 王 9015 | 林菁 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