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忘在安慶的日子阮耀鍾(5802)科大開始下遷的地址是安慶市馬山黨校,坐落在一個小山上,隻有一幢破破爛爛的三層小樓和一間食堂,總共有七八十間房。下遷時我沒去過安慶,蔡有智是這樣回憶在安慶的日子【1】:“地址是安慶市馬山,一幢三層小樓和一間食堂,總共有七八十間房。因文化大革命武鬥,房子的門窗全無,有的磚壘石砌。自來水不通,由市內到山上,要爬[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中國科大是怎樣從北京下遷安徽的
樓望和(656校友)
序言──號角陣陣催科大,玉泉清清潤春華
中國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是新中國於1958年創辦的名校。在中央“向科學進軍”的號令下,經當時的總書記鄧小平的批準,中國科學院迅速地籌辦了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提出“理工結合,所係[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有關中國科技大學下放、搬遷的問題
郭漢彬
一
1969年8月,科大的廣大革命師生員工在毛主席一係列教育革命的指示指引下,提出了“創辦‘五·七’教育革命試驗基地的建議”。經科大、科學院宣傳隊、革委會反複研究後,聯合署名上報中央、國務院。同年十月十六日,李先念、謝富治副總理[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方勵之》專輯
修身執教行天下智慧不息空無人
作者:顧安蘇775
作者(左)與方勵之1991年秋在普林斯頓照的合影
我給方勵之老師當秘書的生涯,既偶然,又短暫,但至今難忘。方老師在科大經曆了28個春秋,而我隻是在1985年1月到1987年1月這二年間給當時出任科大副校長的方老師當了秘書。如今,方老師突然離去,但在那敏感的歲月,我跟隨方老[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科大下遷合肥始末柯資能(865)丁兆君(0324)自1958年創建,至“文化大革命”之前,8年間,學校共招收本科新生7666名(平均958.25人/年)。至1965年,全校教職工總數達1890人,其中教師822人,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在校學生總數達3034人,其中本科生3006人,[
閱讀全文]

遷校經曆與評說
蔡有智(5803)
1969年,大學都向“朝陽農學院”“取經”。科大的教改組到朝農取經後【1】,在工軍宣傳隊的主持下,向當時科學院的領導和國務院分管教育的機構寫了一份報告,申請離開大都市到離城市較遠,但還有方便交通條件的地方辦學工、學農、學軍的教改基地。這個報告可能是國務院科教組決定將科大列入北京十三所下遷高校之[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文化革命中非正常死亡事件調查(1966.6-1970.12)
中科大文革非正常死亡事件調查小組執筆:周平(643)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人命關天,自古以來,非正常死亡的案件都是天大的事件,無論哪朝哪代,誰都不敢敷衍草率。可是,文革以後直[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世上究竟有沒有愛情周平(643)宋彬彬的道歉信再次揭開那血淋淋的傷疤,人們又回憶起北京師大女附中卞仲耘老師被打死的舊案,回憶起那個瘋狂的年代。我在這裏講一段卞仲耘老師女兒的愛情傳奇。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966年,文革開始時,卞仲耘和王晶垚的大女兒王學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531班的學生。像許多女附[
閱讀全文]

難忘的往事
劉渝珍(642)
科大64、65兩屆學生這輩子最不願意回憶的是在安徽省70年初工、軍宣隊以“反搬遷”拉開序幕的“一打三反”運動,那是一場殘酷的高壓下的逼供誘供,私設牢房,任意關押,人人自危的整人運動。70年7月,檔案被塞進各種各樣黑材料的90%以上的學生逃離了安徽,但工、軍宣隊除了變本加厲整學校的老師和幹部外,還指使學校裏的專[
閱讀全文]

我親曆的科大人逆境相助周景生(644)1968年夏天,清華等高校武鬥升級,7月底,北京市60多個工廠3萬多名工人組成“首都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北京各大專院校,接管學校的領導權。來我們班的工宣隊是兩個人,一個牛師傅,一個小楊師傅。牛師傅大約四十歲,麵由心生,一看就是一個憨厚善良的老實人。小楊師傅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聽說是車間的團支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