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細數科大的恩師奇人
原創:鄔鬆8110第56期
我與科大的緣,結得比較奇特:娘怕俺去京城吃不慣雜糧,加上合肥有姨媽舅父照料,於是水陸聯運到了科大。誰知世上比雜糧更難吃的苦,那可多了去啦,當然,那是後話。
科大歲月可以說是蜜月,少不更事,應了傻人有傻福的古訓。實例佐證我的晚慧:冬日去對門的好友兆雷宿舍玩,驚問為何他住的南房比我住[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149期
方勵之專輯第4期
作者:劉振東807
(羅丹“思想者“)
我的家庭成分“不好”,在當年絕對不是件榮耀的事。
爸爸家庭貧寒。他隻會讀書,讀小學時在縣城統考一直連年保持全縣第一。爸爸讀書的資助來自比他大許多歲的大哥的經濟資助。他的大哥在當地屬社會活躍分子,參加國民黨的“三青團”組織的外圍活動,19[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方勵之專輯》第3期|作者:方勵之
方勵之與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九十年代初在美國親切會麵。這是以二人合照製作的美國2/11/2021發行的吳健雄永久郵票首日封明信片。(李淑嫻攝影,王樹軍製作)
《重訪卡普裏》
——by方勵之
卡普裏是那不勒斯海灣中的一個小島。在意大利人心目中的卡普裏,也許就像中國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自然、幽[
閱讀全文]
第55期|張樹新8112
【編者按】作者張樹新1981年考入科大近代化學係,入校不久即顯示出傑出的領導才能,贏得同學們的尊重。她眼光深遠,決策鮮明,處事果斷,知識淵博,大學二年級即被選為校學生會主席。她在九十年代下海創業,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開拓者之一。
曆屆科大學子入學前學習的原動力各有不同,多數隨大流,深信人生之路非此別無它途;少數基於對自[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綠肥紅瘦一一科大的美食和友情
臧群85854期
【作者前言】
詞人清照妙筆生花,這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可謂家喻戶曉。但逢怨女癡心,壯士扼腕,都免不了吟誦一句,已示感歎。這段時間,同名電視劇熱播,有一天在校友微信群裏潛水,被《科大瞬間》的師兄編輯點了名:"哎,我說師妹,把你那篇文字再寫寫吧,記得多寫點兒。"天[
閱讀全文]
保守主義是自由主義的必要補充
——讀劉軍寧《保守主義》
小野村夫
【導言】自由主義、激進主義、保守主義是現當代的三大政治思潮。按劉軍寧先生的說法,前兩大思潮早為國人所熟悉,唯保守主義在中國長期缺席,保守主義正式進入中國是1990年代開始的。劉軍寧先生的《保守主義》大概是中國大陸係統介紹西方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的開山之作。《保守主義》20[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第53期|華新民625
【編者按】
曾經有那麽一個年代,同一個係同一個年級的同學,同時畢業離校,畢業文憑卻產生了多種不同的版本。發證的年份跨度達三十年,簽發文憑的校長跨度達幾任。本文作者的講述,為那個“艱辛探索”年代裏的科大曆史作了一個小小的注腳。
我的一張"假"文憑
華新民625
1968年7月是我們625(近代力學係62級)畢業[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第52期|胡天華818【編者按】八十年代初期高考生對理工科趨之若鶩,而科大學生的錄取分數往往雄踞各地榜首。合肥當年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吸引力欠佳。科大的招生老師為了能把最好的考生招到合肥,往往會在各地之間的招生專業上微調,盡量滿足同學的要求。科大學生雖然是來自各地的頂尖學生,但並不都是傳統上的"書呆子〃,而是生性活潑有時還會調[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第51期|邵帥10華羅庚班
【編者按】即使是在那個百業凋敝的時代,中國還是有絕世奇才。他們的才智學識足以讓他們在某一領域獨樹一幟,勤學善思的秉性本可讓他們勵精致遠。遺憾的是,由於莫名其妙的原因,他們竟然為體製所不容,隻好不時透過玻璃天花板,無奈地仰視那可望不可及的象牙塔頂。曾肯成教授就和那一代生不逢時的學者一樣,生前或許從未[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第50期|李尚誌651
【編者按】
本文內容係作者李尚誌接受《中國教師報》采訪時,對記者提出的十個“考題”交出的答卷,如同十幅自畫像。作者的答卷不像高考作文,而像數學建模競賽論文,在考題之外做了答案。
我的自畫像
李尚誌651
乘飛機到外地講學。飛機開始下降,機上廣播讓收起小桌板,調直座椅靠背,關閉筆記本電腦。我把手機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