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之隙的博客

學習,思考,分享;曆史,時事,人生
言雖簡但求一語中的,力未逮仍望民智終開
博文
(2018-12-27 05:15:33)
空虛是一種很多人都有過的感覺,人什麽時候會感到空虛?當一個人的生活失去有壓力的目標,就失去了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不幸的是卻也失去了對未來欣喜的渴望,內心的恐懼不可能消除,隻是變成了:“我似乎做不了什麽讓自己為之興奮的事情了”,空虛因此而生。 在《快樂之源:第三類需求》的文章裏,我們聊過三類需求:第一類需求:結果需求。第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2-24 06:07:54)
大家都聽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可自由到底是什麽,值得我們拚上性命和愛人嗎?今天我們就簡單地聊一下這個話題。 自由是什麽?理想條件下的自由是一種狀態,是物質和精神上不依賴於他人,也不受製於他人的狀態;理想條件下的自由是一種權利,是在不放棄自己的自由狀態,也不侵害他人自由的狀態下的選擇權利。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人對美國的貿易戰,對孟晚舟被抓義憤填膺,堅決要抵製美貨,支持國貨,好令人感動的愛國情懷。不過鑒於曆史上已經發生過好多次反美鬥士最後嫁給美國人或者移民美國這樣的事情,建議中國人做一個自我測試: “想象如果您是一個小天使,可以選擇出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中產家庭,您會選擇哪個國家?” 估計選擇北朝鮮的人幾乎沒有,選擇西朝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8-12-22 05:18:56)
快樂是什麽:就是需求被滿足;痛苦是什麽,就是需求沒被滿足。人不可能沒有需求,所謂的“無欲無求”本身就是一種需求,而且是不可能被滿足的需求(邏輯上有悖論)。既然需求不可避免,如何才能更多的保持快樂?這就要討論到需求的分類。 1)第一類需求是結果需求,比如說考學,求職,結婚,買房,升職,加薪等等。這類需求的特點就是結果不全由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2-20 16:02:24)
道德是什麽?就是人類發明的有利於群體生活,繁衍生息的行為準則。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或隻有一個人,那道德根本就無從談起,無所謂真善美,假醜惡。 有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標準自古就沒怎麽變過:比如說殺人是不道德的(不算戰爭),因為放在哪個時代殺人都不利於人類群體生活。但更多的道德標準在不同社會條件下就會不同,假設在一個男性非常少,女性很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在教育孩子就是MachineLearning一文中,我們講到教育孩子就是設置正確的激勵函數和懲罰函數。今天談談父母教育孩子的一致性問題。 當孩子做了一件事情,父母最好能有一致的反應,也就是有同樣的激勵函數和懲罰函數。如果父母意見不同,最好先背著孩子商量一下,達成一致後再向孩子表達。這樣的好處是孩子不會收到來自父母不同的反應,而覺得無法適從。在MachineLearn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8-12-18 06:41:24)
每個人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做選擇,讓自己做事情A,就沒有做事情B。什麽都不選也是一種選擇。那在諸多選項中,我們是如何選擇做哪個的呢?就是選擇那個會讓自己最多快樂(或者說最少痛苦)的。也就是說,趨樂避苦是人類的本能,控製著人類每時每刻思維和行為選擇。 但同樣的事情,為什麽不同人的處理方式可能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人們對自己苦樂標準的不同。比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我在選擇性正義的文章提到過,一個國家的脊梁不是那些沒危險時無比正義的大眾,而是大多數人沉默時,還選擇站出來的普通人。華人的印象就是安全第一的沉默大多數,而有一位15歲的華裔少年就選擇在最危險的時候站出來:PeterWang在18年的情人節,弗羅裏達高中MarjoryStonemanDouglasHS的槍殺案中為了讓同學盡快離開現場頂住門而犧牲。年僅十五歲。相比CrazyRichAsian的形象,這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Machinelearning就是訓練電腦能學會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使用的方法就是對正確的例子給出高分(也就是獎勵),對不正確的例子給出低分(也就是懲罰)。這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幾乎一樣。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之所以效果不好,常常就是因為獎勵和懲罰的函數沒有搞對。所謂有教無類,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所以獎勵和懲罰的函數也要因而不同。這裏說的獎勵和懲罰,不是特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麵的文章討論了《不願意認錯的中國人》,以及不認錯的表現。那中國人為什麽不願意認錯?這是因為中國人的曆史和經曆告訴我們:認錯的代價高於不認錯的代價。歐美人為什麽更願意認錯:因為他們的經曆告訴他們:不認錯的代價高於認錯的代價。 中國文化裏沒有“大家都是罪人,所以要講寬恕,寬恕他人,他人也會寬恕自己”這樣的思想,所以中國人認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