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遠齋

曹炳建,河南大學國學研究所、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小說與中國文化研究學者,《西遊記》研究專家。
個人資料
博文
(2018-07-25 18:27:13)
《西遊記》祖本新探吳承恩《西遊記》的祖本問題,是本世紀二十年代以來爭論中未能解決的問題。概括說來,有以下三種觀點:(一)楊本說。這是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最早提出來的。今國內學者陳新力主此說。(二)朱本說。澳大利亞籍華人學者柳存仁先生在《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中提出此說。今國內學者陳君謀、朱德慈等均主此說。(三)大典本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西遊記》作者諸說考辨 曹炳建 內容摘要:綜合學界研究成果,《西遊記》的作者除了人們所熟知的吳承恩說之外,主要還有邱處機說、許白雲說、宗泐說、魯府朱觀火定說、周王府朱睦?說、樊山王府集體創作說、陳元之說、華陽洞天主人說、李春芳說、史真人弟子說、尹真人弟子說、唐新庵說、唐皋說、閻希言師徒說、膠東人藍田說等。本文對這些說法一一考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西遊證道書》評點文字探考曹 炳 建[摘要]《西遊證道書》的評點文字固然有宣揚道教金丹大道的內容,但亦有不少評點文字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種種弊端與不平,揭示《西遊記》的哲理性內涵,讚美《西遊記》的奇幻特色、詼諧幽默的藝術筆法和情節結構的感人魅力,可供借鑒之處良多。其評點者既非如清人所言為汪象旭,亦非如當今學者所言為黃周星,而是黃周星和汪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西遊記》中所見佛教經目考 曹炳建 摘要:本文對《西遊記》實際所涉及的佛教經目44種進行考證,認定其中與佛教經目全同者計19種,基本相同者計11種,無此佛教經目然與佛教有一定關係者計10種,查無所據者4種。這說明,《西遊記》的作者並不是如魯迅所說“尤未學佛”,《西遊記》中所見佛教經目亦並非完全“荒唐無稽”。然作者亦不是虔誠佛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西遊記》版本研究小史摘要:《西遊記》現存13種版本,典籍所記已佚的有11種版本,共計24種版本;《西遊記》的版本研究從魯迅、孫楷第等至陳新、李時人、吳聖昔、黃永年等學者,經過了長期的發展過程;爭論的問題則主要集中於“祖本問題”、“朱、楊二本關係問題”和“唐僧身世問題”這三個方麵。關鍵詞:《西遊記》;版本;研究曆史版本研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0 23:11:45)
《西遊記》佚本探考 曹炳建 摘要就今所知的《西遊記》佚本中,孫緒所見本、耿定向所聞本、盛於斯所讀本、周邸九十九回抄本、周邸百回刊本、吳承恩稿本、世德堂原刊本、前世本等,可以確定為《西遊記》的佚本;荊府抄本、詞話本等亦可大致確定為《西遊記》的佚本;魯府本,登州府本、大略堂古本、道教本等很可能並非《西遊記》的佚本;蔡金注本、魯府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也談《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成書時代 關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簡稱《詩話》)的成書時代,王國維根據其書卷末有“中瓦子張家印”的署款,中瓦子為南宋臨安府街名,故確定其為南宋人所撰[1]。不過,根據其書刊於南宋,就認其為宋人所著,證據似顯不足。故李時人、蔡鏡浩先生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成書時代考辨》(下簡稱《考辨》)一文[2]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封建時代普通民眾的人格寫照──沙僧形象新論 曹炳建 《西遊記》取經集團中最不為人們注意的形象就是沙僧。翻開幾本流行的文學史著作,竟沒有一本談到沙僧。有關沙僧的專題論文亦可指數,隻有張靜二、鍾嬰、劉士昀、蕭登福、夏敏、張錦池、單良等先生,曾從不同角度論及這個形象[1]。幾位先生幾乎不約而同認定,沙僧並不是個性蒼白的藝術典型,其無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西遊記》作者研究回眸及我見 曹炳建 《西遊記》的作者問題,被稱為中國文化史上難解的斯芬克司之謎。其撲朔迷離,大起大落,在古代作家研究上確為罕見。適逢新世紀之初,對此一問題的回顧與探討,將有利於研究的健康發展。故略陳己見,以求教於同仁。 一 現存所有的《西遊記》明代繁本刊本,全都沒有注明作者姓名。現存最早的繁本刊本世德堂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西遊記》現存版本係統敘錄 曹炳建 內容摘要:現存明清《西遊記》版本共十四種。明代七種,可分為三個係統:一、繁本係統,包括世本和李評本;二、簡本係統,包括朱本和楊本;三、刪本係統,包括楊閩齋本、唐僧本和閩齋堂本。清代七種,亦可分為三個係統:一、刪本係統,包括證道本、真詮本、原旨本、正旨本、含評本;二、繁本係統,即新說本;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