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由於世間人知道出生了未來就要死亡,沒有一個人可以不死,所以不願自己很快的就死;所以總是希望自己得到長生不老藥,使得自己可以長生不老。乃至身為皇帝,希望自己永遠可以統治帝國而不死,或者希望自己的帝國可以千秋萬代屹立不搖。傳說秦始皇為了使自己能夠長生不老,曾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去尋找長生不老藥.然而長生不老這樣的事,都是癡人妄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12 13:19:54)
要繼續跟各位來探討的還是“唯識妙義是佛親口所說”的這個問題。為什麽要來探討這個問題呢?因為自古以來很多人就在探討心識的問題,但是大
部分的人在探討這個心識是哪一個識呢?大部分的人在探討這個心識的時候,也說是“
唯心論”。從古時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紀文藝複興以來,西方科學在探討的這些唯
心的問題,它所探討的這個“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08 10:08:11)
接下來的文章,要應答魔龍先生的第叁問(叁)懂如來藏究竟能幹麻?能夠達到什麽目的?這個目的是人類必須去追求的嗎?換言之,懂如來藏能有什麽實際用途?對生活有什麽實際改變或助益?
首先要不要懂如來藏,這牽涉到個人對生命課題的選擇,如筆者前篇文章曾經提及,一個人一但起念欲探求宇宙實相或生命實相,這時便跟無始無明相應,好比許多學佛或信一神教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06 13:36:09)
佛教的創建,淵源於兩千多年前,出生於印度迦毗羅衛國的一位印度太子。太子的名字叫悉答多,後來他感受到生命中的生、老、病、死、苦等無常的痛苦,於是出家學道,最後證悟成佛。他的弟子們在他辭世後,把他四十九年來所宣說的宇宙人生的真實情況道理,整理記錄了下來,並且成立了組織,然後以最誠懇最恭敬的心情稱呼他們的老師悉答多太子為釋迦牟尼佛,並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許多人努力在學藏傳佛教的《廣論》,當有人勸他應當離開藏密時,他則回答說:“我不會去修藏傳佛教的雙身法,我不會邪淫的。”或是說:“那(雙身法)是有修行的人才能修的(我現在修行不好,我不會去修的)。”然而不論直接說“我不修”,還是婉轉地說“我條件不夠”,這樣的人事實上已經都了解宗喀巴是屬於人類中難得一見的“10P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唯識與如來藏的爭論,是近代才有的現象,最初,由提出“法相唯識學”的甌陽竟無居士(1871—1943),與提出“法界緣覺教法”的太虛法師(1889—1947)揭開了至今將近百年的如來藏與阿賴耶識之爭論,爭論孰能真正代表佛法的正統義旨。接在太虛法師與歐陽竟無之後,則有印順、王恩洋、呂溦、雄十力等人各自以自己所宗的思想理論提出種種的佛法見解,互起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在一帆風順時,自我便是最大的信仰、最高的宗教,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一切為己所用。當災難包括身體、工作、家庭等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人事環境出現重大變故時,便對自己信心動搖,覺得自己微不足道,轉向宗教尋找安慰。誠如唐朝著名政治家、詩人王維所說——“一生幾多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休”。我在2006年下半年因工作、生活發生重大變故,事業由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5-26 11:01:41)
四聖諦法門就是第一個叫作“苦聖諦”,第二個叫作“苦集聖諦”,第三個叫作“苦集滅聖諦”,第四個叫作“苦集滅道聖諦”,為什麽四聖諦要稱為“聖諦”呢?這個聖諦的意思是說,這個諦,它的意思就是說,它是法界裏麵的“諦實”之理,什麽是諦實之理呢?就是說如果把聖諦的內容,跟法界的事實來驗證,可以驗證出,這個是法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十善業道:生天的福德(條件)

持五戒未來世可以繼續生而為人,若加修十善就可以往生欲界天。如《佛為首迦
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複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修習何業得生欲天?修十善業得生彼天。”
因此,受持五戒與力行十善,這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十善業道就是十惡業道的相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5-15 10:52:37)
傳聖法師來文:
  【自宋以來,諸多學人不尚古德之道德操履,卻每以己之聰慧,對古德之言對機鋒,以識心一一解會了,便以為得,便在人前逞口快,賣弄機關。竟把祖師機鋒轉語當作實語會、當作道理會、當作是非會,於是乎便去分別解說,定決古德之語句有道理沒道理,這個高、那個低,此人已悟,彼人錯會等,卻不知盡是陰差而陽錯矣。卻不知祖師意,非在言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