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長北京老妞,深愛北京,熟悉北京。
博文
北京從前有種零嘴兒,叫爛和蠶豆,是把大個的幹蠶豆用清水泡出芽來,之後加進花椒、大料、小茴香、丁香、桂皮等調料放進大砂鍋用開水糗爛,直糗到豆子快沒了魂,才加進鹽去,晾涼了撈出來盛在筐裏,蓋上塊潮布,就可以走街串巷吆喝著賣了。   爛和蠶豆的顏色不是青綠而是棕紅,一顆顆煮得開了花,吃起來濃香綿軟,入口酥軟,連皮都能一起嚼嚼咽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北京從前有種零嘴兒,叫爛和蠶豆,是把大個的幹蠶豆用清水泡出芽來,之後加進花椒、大料、小茴香、丁香、桂皮等調料放進大砂鍋用開水糗爛,直糗到豆子快沒了魂,才加進鹽去,晾涼了撈出來盛在筐裏,蓋上塊潮布,就可以走街串巷吆喝著賣了。   爛和蠶豆的顏色不是青綠而是棕紅,一顆顆煮得開了花,吃起來濃香綿軟,入口酥軟,連皮都能一起嚼嚼咽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薑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薑,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薑味而得名。 它要用鮮薑去皮跺成細末,麵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礬末,一起放入盆中,用涼水和成麵團。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水和麵,放到軋麵機上軋五六次,直軋到薄片均勻光滑,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麵,疊起合成長條後,用刀切成寬為2厘米、長5厘米的排叉條,將兩小片疊到一起,中間順切三刀,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圖片中這種老北京糕點(旗人稱為“餑餑”)的名字叫“缸爐”。聽老北京人叫白了好像是“缸嘍”兩字。如今,在一些知名的糕點鋪或超市裏,很少能見到缸爐,但是偶爾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糕點鋪,卻能看見賣這種糕點。要是說起眼下人們對缸爐的認識程度,那就太令人遺憾了。一次我到北京南城辦事兒,看見一家糕點鋪賣缸爐,於是就賣了幾斤。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先給一樣兒嚐嚐吧,要最著名的?那就是它了。您看您看,淡黃色的條條兒碼成方塊兒,還雜著葡萄幹兒,核桃碎,有蛋香味兒……它鬆軟、甜而不膩。是薩其瑪不?是啊,咱太熟悉它了。您慢慢兒吃著,還饒您一故事聽。 薩其馬,漢語也叫金絲糕。您看看,糕上有糖,您要是有工夫兒,真能拔出金絲來。可今兒都不是金絲了,因為綿白糖沒色兒。老工藝真使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6-07-13 00:13:55)

提起槽子糕和中碗糕來,大概60歲以上的北京人對這兩樣糕點都情有獨鍾。確切來講,這兩種糕點不應該算老北京特有的糕點,因為槽子糕也是流行在天津和河北一些地區的糕點;碗糕也流行天津和河北一些地區,甚至天津的碗糕比北京的還有名。但是這兩種糕點在北京流行曆史很長,特別是槽子糕的曆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據說清朝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後都喜歡吃槽子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7-11 23:03:35)

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且此餅當推稻香村最佳。製作係以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鬆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   關於茯苓餅的製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門事親》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白麵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不過這種蠟煎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芸豆卷與豌豆黃是“兄弟”,都是從民間成為禦膳的小吃。製作:將芸豆破碎、去皮後浸泡,再放入開水鍋中加堿煮至用手一撚成粉狀,撈出用布包好上屜蒸15--20分鍾。蒸後趁熱過羅,將豆泥晾涼,放入冰箱保存。將芝麻仁用微火焙黃後擀碎,加白糖拌勻成餡兒。將紅小豆煮爛後過籮,取豆沙加白糖炒成餡兒。用一塊約40厘米見方的白濕布鋪在石板上,將豆泥搓成條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7-07 23:08:54)

“杏幹柿餅鎮堅冰,藕片切來又一層。勸爾多添三兩碗,保君腹瀉廁頻登。”這是《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對老北京名小吃“果子幹”的記載,詩後有注:“夏季之果幹,係以杏幹柿餅等浸水中,上層覆以藕片,食者不覺有腹瀉之虞。”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6-07-06 19:36:31)

如果說麻豆腐和豆類還沾點邊兒,那北京夏天的另一樣也叫豆腐的小吃可就跟豆子完全不搭界了。那就是盛在小瓷碗裏的甜品——杏仁豆腐。   北京的夏天燥熱難擋。房頂上的空氣裏顫動著一股似霧非霧的白氣,柏油路被曬得燙人腳底板兒,仿佛也要融化了。在這燥熱裏行走的人們更是唇焦鼻熱,仿佛舌根和咽喉都粘在一處。這時候,如果嘴唇湊近那沁涼的小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