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長北京老妞,深愛北京,熟悉北京。
博文

都說廣州人吃早點(早茶)最豐富、最講究,其實,老北京的早點絕對與它有一拚。為什麽這裏強調“老北京”呐,因為時下的街頭早點與人家差著“行市”,不認輸不行……兒時對京城美食的印象是從早點開始的。那年代,一般老北京人的家庭,早點很少自己做,多從外麵買回來或到外麵去吃。那時北京人吃早點十分方便,甭上大街,胡同巷口都有早點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10 19:52:45)
31:大明朝朱棣定都北京,北京的風月場所在東四牌樓以南。內務部街明朝時候叫勾欄胡同。現在的本司胡同是明朝管理官妓院的教坊司所在地。人家明朝想得開,既然食色性也,別人就甭操心了,國家統一管起來。第一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第二作為對犯罪官員女眷的一種懲罰辦法,稱之為'沒為官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提起老北京的臭豆腐,北京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特別是王致和的臭豆腐向來以聞著臭,吃著香而著名。
過去老北京賣臭豆腐一般都是老人或者小孩兒,肩挑或挎藍串街叫賣。豆腐做的非常精細,味道獨特,本小利簿,深受老百姓喜愛。青灰色的臭豆腐,方方正正,一塊一塊碼放整齊。問起來臭,吃起來有一股濃鬱香味,不可言表。老北京的臭豆腐,就數前門外王致和字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09 18:57:50)
16:清末民初,北京人下雨天所穿的鞋有點兒像靴子,市布做的,高腰兒,靴形幫,鞋底子前腳掌與後腳掌都釘滿大帽釘子,遍刷桐油,稱為油靴。橡膠雨鞋是舶來品,30年代才由上海仿製成功逐漸流行開。17:舊京茶葉行所售賣花茶的熏製一般都用茉莉花,投機弄巧之人有用白玉蘭花替代者。茉莉花有一南一北兩個集中產地,一個遠在福建,一個是現而今南四環花鄉黃土崗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現而今一聊起吃螃蟹.這吃主兒就會說.那得說是陽澄湖的大閘蟹了。您沒看嘛,那螃蟹都殺綁上了牌兒牌兒,就連那也那硬硬的蟹殼兒上都用激光打上了品脾標記。說起價錢來.那也是貴得出奇,在超市裏少說七八十一隻,貴的就要上百,您要是在飯店裏吃啊.一百五.六.它不新鮮。您要是解吃螃蟹的饞癮,也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6-10-08 19:39:23)
1:同仁堂的老掌櫃樂梧崗最初想走讀書科舉的路子,屢考不中,(相當於咱們現在的高考落榜)為生計打算,沒轍才繼承父業經商,在前門外大柵欄開辦了同仁堂藥店。 2:都一處的出名是因為買賣不好年三十晚上舍不得歇業,堅持撿那些別的館子遺漏的客人,恰好讓出宮遛彎兒沒處歇腳的乾隆皇帝撞上了,從而賜名題了仨字,以此為轉機才成為大買賣。 3: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6-10-07 22:51:04)

“瞪眼兒食”並不是哪種噎人難咽的小吃,而是一種形象的概括。它不是指吃東西的人瞪眼兒,而是指賣吃食的人瞪眼兒凝神,屬於“秋後的蚊子——緊盯”那類。“瞪眼兒食”的吃法在清末民初的舊京貧民中最為盛行。凡是在窮苦群集的地界兒,像門臉兒、東西四牌樓底下、天橋、火車站等都有賣“瞪眼兒食”的挑子。出售“瞪眼兒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29 22:52:02)
舊日的北京,隨時隨處都能聽見沿街叫賣“碰頭食”、做小買賣兒的吆喝聲。北京人足不出戶,隔著院牆聽見小販的吆喝聲,想做生意開開門就行了。“賣什麽吆喝什麽”,小販賣的東西不同,吆喝的聲調自然也不同,有的圓潤飽滿,有的尖厲淒愴,有的低回悠長,有的如詠如歌,此起彼伏的象是一支市井生活奏鳴曲。從春到冬的節令流轉,從早到晚的時辰變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28 23:22:00)

老北京的“涮鍋子”,與北京烤鴨、烤肉齊名,是外地遊客必定要品嚐的北京風味。  火鍋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火鍋的最早雛形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在北京延慶縣龍慶峽山戎文化遺址中就出土過春秋時代的青銅火鍋。  過去北京人吃涮羊肉講究用銅火鍋。用炭火將一鍋清水燒沸後,講究夾著羊肉片在鍋中一涮後再蘸些佐料,邊飲著美酒邊品嚐,有滋有味,極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6-09-27 23:48:07)

巴西烤肉有些不熟!而且,沒有什麽調料,除了鹽就是胡椒粉。不吃也罷! 韓國烤肉味道淡薄!而且,沒有什麽氣氛,調料單調冰涼乏味。一次就夠! 中國才是“吃”的故鄉。吃就要吃出文化!吃出藝術!吃出氣氛!吃出氣派!最重要的就是要吃出味道!說俗話就是要“解饞”! 北京以外的人到了北京一定去吃“烤鴨”,但總不能每次都去吃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