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長北京老妞,深愛北京,熟悉北京。
正文

北京的吃兒--炙子烤肉

(2016-09-27 23:48:07) 下一個

 巴西烤肉有些不熟!而且,沒有什麽調料,除了鹽就是胡椒粉。不吃也罷!
   韓國烤肉味道淡薄!而且,沒有什麽氣氛,調料單調冰涼乏味。一次就夠!
   中國才是“吃”的故鄉。吃就要吃出文化!吃出藝術!吃出氣氛!吃出氣派!最重要的就是要吃出味道!說俗話就是要“解饞”!
   北京以外的人到了北京一定去吃“烤鴨”,但總不能每次都去吃烤鴨,換換口味!吃什麽?大家聽說過“北京炙子烤肉”嗎?
   明末清初,隨著大批蒙古軍隊的來到,把他們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也帶到了北京。逐漸的,北京人接受了這種美味的吃法,再加以改進和充實,就形成了“北京烤肉”。
   北京烤肉與別處不同,最講吃味道和氣氛!而且,分“武吃”和“文吃”兩種吃法。春秋兩季,是吃烤肉的最好季節。所謂“武吃”是因為不能在屋子裏吃,煙熏火燎屋子裏受不了!所以,大都是男人們在院子裏邊烤邊吃邊喝酒,炭火放當中,炭火上邊支起一個細網的鐵“箅子”,男人們一手端碗,一手烤肉,單腿站立,另一隻腳蹬在前麵的板凳上,身體前傾,邊吃邊聊,邊聊邊笑,邊笑邊吃,邊吃邊喝!
   “文吃”就是老年人,女人們不便去院子裏吃,就在院子裏烤好了牛肉裝盤,端到屋子裏的桌上慢慢享用。但不管怎麽吃,烤法和味道是一樣的。
    北京烤肉的肉要牛的後腿,不但嫩而且韌。把肉切成薄薄的大片,調料有:醬油,料酒,鹵蝦油,醬豆腐,大蔥,香菜。其中缺一不可。用這些調料把牛肉偎起,就可以烤吃了,再喝上北京“二鍋頭”,肉香酒烈!人人吃的紅頭漲臉!敞胸露懷!談笑風生!不可一世!更顯強勁彪悍的胸襟和豪爽!
   後來,到了冬天,還想再吃這味美的烤肉,就在廚房裏用鐵板或餅鐺烤肉,大家都在屋裏飯桌上吃,慢慢的就全都變成了“文吃”,而且這“文吃”比起“武吃”更顯從容,不急不慢,細品慢嚼,味道更濃!
   有些“饞鬼”可能想吃了!那你就去買來牛的後腿肉,切成巴掌大小的薄片,醃製的方法:味精,醬油,料酒,鹵蝦油,醬豆腐(腐乳磨成湯糊)把肉偎半小時。大蔥(切成大斜絲),香菜(打段)備用。
   把餅鐺大火烤熱,滴油不放!(切記!是幹鍋,如果放了油味道就變了!)先下肉片,快速翻炒!待肉變色出味後,快速下大蔥,香菜,(大蔥香菜千萬不要時間過長,一翻便可!)出鍋裝盤!
   簡單!就是這麽簡單!但是味道卻是無比的出奇!有牛肉的味道,有腐乳的味道,大蔥的味道,香菜的味道!還有一種“幹燒煙”的味道!各種味道合成一種說不出的引來“饞鬼”的味道!而且,是你在別處是從來沒有品過的天下第一的味道!這味道引你吃肉!引你喝酒!引你眩暈!引你駐足!使你變成他的俘虜!
   北京素來有“南宛北季”的說法。“南宛”就是北京南城有“烤肉宛”飯莊,北城是“烤肉季”飯莊。其它的飯店吃不到這種美食。
  當你逛完了北海公園仙境般的美景或領略了什刹海的純樸的民風以後,往東稍走就是北京城的北中軸線----鼓樓大街。往北望去,高大的鼓樓巍峨轟立,馬路的東邊便是著名的“烤肉季”。朋友!當你走過烤肉季飯店門前時聞到了烤肉的香氣了嗎?當你雙腳踏上通往“烤肉季”古老的漢白玉“後門橋”時你知道“北京”兩個字就雕刻在橋下的涵洞裏,據說,還是魯班的遺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武吃,文吃都好吃!武吃豪氣衝天,文吃儒雅精致。喜歡烤肉季的烤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