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長北京老妞,深愛北京,熟悉北京。
正文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2016-10-10 23:59:58) 下一個

都說廣州人吃早點(早茶)最豐富、最講究,其實,老北京的早點絕對與它有一拚。為什麽這裏強調“老北京”呐,因為時下的街頭早點與人家差著“行市”,不認輸不行……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兒時對京城美食的印象是從早點開始的。那年代,一般老北京人的家庭,早點很少自己做,多從外麵買回來或到外麵去吃。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那時北京人吃早點十分方便,甭上大街,胡同巷口都有早點鋪、早點攤。您再犯懶,推著小車、挑著餛飩挑兒,賣炸糕、熱切糕,甚至賣粳米粥、油條、燒餅的,走街串巷,到您的院門口吆喝叫賣。侯寶林的相聲《改行》中就有這吆喝:“粳米粥賤賣倆子兒一碗,燒餅大小您來看看。”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小販熬的“粳米粥”就是好喝,米粒近圓形,十分有黏性,色澤潔白,綿軟滑潤,味兒香甜可口,熬得火候又好,很受食客青睞。賣粥的小販品種不單調,紅豆粥、芸豆粥、雜豆粥、大麥米粥,應有盡有。配粥吃的有燒餅、焦圈兒,脆麻花、油炸鬼,五六種特色小菜,鹹菜以及紅糖白糖白送不要錢。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當然,領略京城早點市場的精彩,還需到胡同、巷口、街上去吃去感受,經營早點,既有早點鋪、早點攤,也有羊肉床子(賣鮮牛羊肉的門市)、饅頭鋪、切麵鋪“兼職”加入。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北小街、四眼井一帶,有不少羊肉床子,門市也不小。每天早上天蒙蒙亮,門前灶上的羊肉包子熱騰騰揭屜了,鍋裏的燉雜碎湯老遠聞著噴香,小夥計吆喝著:“吃咧,剛得的熱包子,一口兒一流油咧。”您買上幾個,荷葉包好,香上加香,逗你“饞蟲”沒商量。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北小街路東的饅頭鋪蒸的糖三角、豆包、棗夾餅、紅糖蜂糕也非常好吃。豆沙包那豆兒不去皮,倍兒爛糊,咬一口,真香甜。四眼井的切麵鋪也常年湊熱鬧,肉絲麵、熱餛飩、酸菜汆兒麵,素柳葉湯(薄麵片切成柳葉形)……愛吃這口兒的老少爺們天天捧場,吃完肚裏暖洋洋,打著飽嗝兒,上班的上班,遛彎的遛彎,愛吃明兒見!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羊肉床子、饅頭鋪、切麵鋪經營早點,總歸是“兼職”,咱再看看北小街裏東直門大街上專職的早點鋪子、早點攤,那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品種豐富,回漢分明”。

說種類,街頭的早點有幹有稀,有軟有硬,有涼有熱,有鹹有甜。油餅、油炸鬼現吃現炸;豆漿、豆汁兒、麵茶永遠熱騰騰;玻璃櫃裏糖耳朵、糖火燒,大薄脆、焦圈兒,油酥火燒、豆餡火燒,螺螄轉、牛舌餅,豆麵糕、開口笑……五顏六色,誘人食欲。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說到“有聲有色”,街上的早點攤不僅有吆喝聲,還有招人的“專業美聲”。東直門街上一燒餅鋪,那師傅幹活麻利,燒餅烙得好,尤其在案板上摔麵團、擀麵劑,擀麵杖不斷敲打案板,俗稱“打花杖”,人們一聽到有節奏的摔麵聲和花杖聲,便知燒餅鋪開爐了。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京城早點分漢、回兩大派,就說“豆腐腦兒”,鹵有回、漢民之別。回民做的鹵以鮮羊肉片、口蘑等為主,十分鮮香;漢民做的鹵有葷有素。葷鹵多以口蘑、肥瘦豬肉片、好醬油、大料等勾熬,口味濃中透鮮。素鹵以黃花、木耳、麵筋、蘑菇為主,也非常好喝。“豆腐腦兒”大街小巷都賣,京城回民最有名的要數前門外門框胡同“豆腐腦白”和鼓樓後的“豆腐腦馬”。

曾經老北京的哪些早點,讓人不舍得懶床!

還有吃鹵丸子。鹵丸子分兩種,有勾芡不勾芡之分,那炸丸子並不複雜,離不開豆麵、碎粉條頭、五香粉,炸後如小棗狀,黃褐色,味兒不鹹,須鹵煮吃。煮丸子的鍋,蓋著兩扇半圓形的柳木鍋蓋,丸子和豆泡同煮。有買主光臨,小販取藍邊白瓷碗,盛入帶湯的丸子,加豆泡,俗稱“兩樣兒”,淋麻醬汁、腐乳汁、撒香菜末、韭菜末,滴幾滴辣椒油,又香辣又熱乎,就著新出爐的燒餅更美。鹵煮不僅丸子好吃,湯更好喝,可以添續丸子湯,越喝越滋潤。早年還有稱“洋車丸子”的,勾鹵丸子也非常好吃,那鹵裏有鹿角菜、黃花菜,淋上蒜汁、香菜末、辣椒油,另有風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