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博文
(2016-06-27 20:37:26)
《羅馬書》第10章保羅繼續前麵的論述,說到以色列人的問題所在,為什麽他們追求不到的義,外邦人卻得著了。保羅指出,以色列人雖然對神有熱心,但卻不是按照真知識來求,要想建立自己的義,但卻不服神的義。那麽他們是因為無知才會這樣嗎?如果他們真的對神有熱心,缺少的隻是對神的知識,那麽他們是否情有可原呢?對於這一點,保羅在後麵補充解釋到,他們不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25 08:37:04)
保羅在前麵的章節裏麵已經論述完畢了一些與因信稱義有關的主題,例如因信稱義與耶穌基督救贖恩典的關係(5:1-21)、因信稱義與脫離罪惡的關係(6:1-6)、以及因信稱義與脫離肉體和律法轄製的關係(7:1-8:17)。現在,從《羅馬書》第9章開始,保羅將目光放在他的本族以色列的身上,來論述因信稱義與神對以色列這個民族之揀選的關係。說到以色列,他們的確有很多得天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23 20:03:46)
保羅在經過短暫的內心反省之後,在《羅馬書》第8章裏又繼續回到之前的主題。保羅指出,要脫離肉體,成為屬靈的人,不再受律法的轄製,不再被罪和死的律捆綁,這些都隻有在耶穌基督裏麵才可以完成,原因有兩個。第一,因為耶穌道成肉身,成為了贖罪祭,做了律法不能做到的事,就是救贖了我們(8:3)。原來,律法本身隻有定罪的功能,卻沒有贖罪的果效;第二,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22 22:11:30)
《羅馬書》第7章保羅進一步解釋前一章所提到的問題,就是因信稱義是離開了罪的轄製,歸屬於義了。保羅用婚姻的關係來做比喻,不單是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更是要藉著這個比喻來告訴我們如何可以做到脫離罪、進入義的。相信這也是每個基督徒都很關心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不應該犯罪,可是又都常常會犯罪,這當中的問題是出在哪裏呢?怎樣才能做得到不犯罪而常常行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21 22:02:16)
第5章的主題是因信稱義與救贖恩典之間的關係。接下來,第6章的主題是因信稱義與犯罪之間的關係。這裏出現兩個假設的問句,都是針對信主後還可不可以犯罪的問題。第一個是問我們還能繼續留在罪裏嗎?原因是認為罪越多,不就可以顯得恩典越多嗎?(6:1);第二個問句是我們可以犯罪嗎?原因是既然我們不在律法之下,而是在恩典之下,所以即使做了犯罪的事也不會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麵保羅講到我們因信稱義是因為信神叫主耶穌從死裏複活,也就是相信耶穌是為我們的過犯交付了,為我們的稱義複活了(4:24-25)。接下來,保羅就要給我們進一步解釋因著這樣的一個信而稱義,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以至於可以和耶穌基督的救贖連接在一起?第5章一開始,保羅先有一個總述,就是我們因著這個信被稱義,結果就是藉著主耶穌基督與父神相和,因信得進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17 20:38:04)
在《羅馬書》的前3章裏麵,保羅講到人的罪,並且指出任何人在神麵前都一視同仁,都是以有沒有遵行律法來判斷(2:6,13,25)。這樣,保羅就把世人都統統歸結到要滿足律法的要求這條路上來。之後保羅又說到,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麵前稱義(3:20)。這一下子就斷了所有人的希望。既然人都要按照是否行律法來接受審判,這是人人必走的路;可是人又都觸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16 21:12:10)
《羅馬書》第3章保羅承接前麵的內容,開始將論述帶入因信稱義的主題。前麵保羅已經講到人明知有神,但卻故意不認識神,悖逆神;保羅也講到任何人,無論他居於什麽樣的地位,扮演什麽樣的角色,擁有什麽樣的身份,在神麵前一視同仁,都是以有沒有遵行律法來判斷。所以保羅就把人都統統歸結到要滿足律法的要求這條路上來。之後,保羅在第3章又指出,凡有血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15 20:48:11)
《羅馬書》的前幾章保羅著重介紹人犯罪的事實,藉此表明因信稱義救恩的唯一有效性。因為,如果人們按照持有律法,或是地位,或是民族的優越性,就已經可以被稱為義了的話,那麽因信稱義的救恩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義,信徒在逼迫中放棄這個福音信仰也不會覺得會損失什麽,因為他們會認為反正還可以靠其它的途徑來彌補。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手法,要證明隻有一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14 21:03:42)
《羅馬書》寫於大約主後58年。當時保羅身處哥林多,即將啟程去耶路撒冷將所收集的捐獻帶給在耶路撒冷的信徒;待辦完這些是之後就打算假道羅馬去西班牙繼續宣教。保羅非常希望可以親身去到羅馬,教導他們福音真理,使他們可以得堅固。既然保羅多次被攔阻無法成行,於是他就寫下這封書信,希望可以通過書信的方式達到堅固弟兄姐妹的目的。保羅之所以認為在羅馬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1]
[162]
[163]
[164]
[16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