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60792-1-1.html 跟你交往過的人,七世之內都是你的至親!
如果把你長這麽大認識的並且說過話接觸過的人統計一下,一般情況超不過一千人。跟你交往過的人,七世之內一般都是你的至親,否則不會有因緣和你相識、跟你相處。
深信因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作為凡夫在生活中還是能看到一些因果的:殺生的人現世就有很多受報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60774-1-1.html 一些深奧的佛經是誰寫的?
這個題目內涵其實非常大,遠超一般人的想象。
先談一下現存佛經的情況。佛經的內容,在不同的宗派是有差別的。目前來看主要有三個體係。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漢傳佛教指的就是包括中國大部分地區漢族地區以及日本韓國朝鮮,再加上越南大部分地區,所信奉的佛教。
藏傳佛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s://www.cfolu.com/002baiyunxy.html 白雲心要(觀心寶笈) 希有難聞之示導 一超直入之南針   但看自心   湛然輯述     先生簡介 一、何謂發心 一、為何觀心 附錄一:佛法要領跋 前言 二、為何發心 二、如何觀心 附錄二:先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s://www.cfolu.com/001jznf.html 覺知念佛 湛然   生活在覺知中   其修也,有從入之階;
其證也,有自得之實。   毅力,是對長遠目標的激情和堅持不懈。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三從一大: 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 大運動量訓練。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從難〕隻在“學習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8-21 12:23:46)
慧可(公元487-593年)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號神光,河南洛陽虎牢人。慧可是禪宗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為禪宗「二祖」。他活了107歲,後遭人誣告被官府迫害致死。慧可少年為儒生時博覽群書,聰慧過人。他出家後又到嵩山少林寺拜達摩為師修行禪學。「斷臂求法」講的就是慧可斷臂明誌,捨生求法的事。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慧可來到當時的鄴都(今河北邯鄲臨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60446-1-1.html必是注定的人,才來與你相遇!
必是注定的人,才來與你相遇。
今生相遇相愛,注定是前世的因緣。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兩個人成為夫妻,佛學上講是願力和業力的結合。種種願力業力,經過幾生幾世之後,不管時空變換,不論貧富醜俊,還是會發生。
或是前世發願,約定來生再結夫妻。或是感恩報恩,甘願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所有的緣起,皆是天意!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60361-1-1.html
世間不會有無緣無故的相逢,每一次遇見,都是時間精心的安排,每一次不經意的邂逅,至少都需要前世五百次的回眸。
前世相欠,才會換來今生的相遇。緣深緣淺,隻是看前世相欠多少。珍惜今生能與你執手相伴的人,你不知這是幾世修行換來的一。
何苦糾纏,他的離去隻是緣分不夠,放下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自: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56405-1-1.html 凡夫開悟集要文
                作者--化戒法師
                牛頭馬臉網友匯集整理
   我”是啥,關鍵在於自己的認知量,《楞嚴經》上說:“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因眾生所知量,循業發現,世人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六祖壇經參學筆記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60041-1-1.html《六祖壇經》參學1:
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其實,在《六祖壇經》中,“自性”是指:自己的心性!
自性有三種狀態:
1、自性迷,也就是自己心性在十八界中和著相妄想執著分別中。
2、自性覺悟,也就是自性覺和自性悟。自性覺是指覺本自清淨的見聞嗅嚐覺知;自性悟是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60027-1-1.html《那溜走了的佛性》———智慧禪
色相來了,是因為我們眼睛見到了;聲音來了,是因為我們耳朵聽到了;香味來了,是因為我們鼻子聞到了;酸甜苦辣來了,是因為我們舌頭嚐到了;脹麻酸痛來了,是因為我們身體覺受到了;善惡想法來了,是因為我們意識知覺到了。親愛的你,告訴我,為什麽我們的佛性溜走了卻沒人覺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