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白雲心要(觀心寶笈)(作者 劉洙源;湛然 輯)

(2021-08-23 08:28:23) 下一個

https://www.cfolu.com/002baiyunxy.html

 

白雲心要(觀心寶笈)

 

希有難聞之示導

一超直入之南針

 

但看自心

 

湛然 輯述

 

 

先生簡介

一、何謂發心

一、為何觀心

附錄一:佛法要領跋

前言

二、為何發心

二、如何觀心

附錄二:先生書劄

第一章 學佛綱領

三、發心功德

三、觀何等心

書一 書二 書三

一、為何事

四、怎樣發心

四、座上觀心

書四 書五 書六

二、依何義

五、發心儀軌

五、座下觀心

書七 書八 書九

三、修何行

六、發心三要

第四章 一乘要旨

書十 書十一 書十二

四、悟何法

七、先生答疑

一、自證聖智

書十三 書十四 書十五

第二章 發菩提心

第三章 要在觀心

二、一乘行相

書十六 書十七 書十八

 

 

 

本書內容輯自《佛法要領》和《劉洙源先生書劄》。作者劉洙源先生(昌宗大師),是近代聖者,博通經藏,精研教觀,因遁世隱居,故知之者甚少。先生修為之深,境界之高,於以下三點可見:一、《佛法要領》和《劉洙源先生書劄》中所明之義理和修持。印光大師讚曰:“劉洙源文理甚深,觀張君行狀,不勝感佩。川(四川)中既有高人,又為提倡,實為川民之幸,亦屬法道之幸。”(《印光法師文鈔·複謝慧霖居士書一》)二、“故其教人,每令放下觀心。學者從之,多獲開悟。”(《佛法要領》)三、“一九五零夏,先生在白雲寺圓寂,是夜寺上白光衝天,遠近見者甚眾。”(詳載《覺有情》十一卷八期)

先生晚耽禪悅,不喜著作,僅存講稿數篇,門人輾轉傳鈔,得之者如獲至寶。幸由弟子金弘恕先生編輯出版名之曰《佛法要領》,並附上先生賜教於他的十八封書信,驪珠方現於世。

本書之原著是劉洙源先生之《佛法要領》,正如書名所示,這是佛法的理論要領和實修要領。篇幅雖然不多,但是博大精深,上上升進,入如來地,是大圓滿法。

先生簡介

劉洙源先生(1872-1950年),名複禮,字洙源,別號離明,四川省中江縣人。幼讀儒書,曾中秀才,以連年歲考成績優秀而出貢(拔貢出身)。後於北京經科大學畢業,擅長文學,通達三禮。曆任四川高級師範、成都大學、四川大學文學教授,共二十年。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辭職,入山修道。

〔拔貢〕清朝由各省學政選拔文行兼優的生員,貢入京師國子監(全國最高學府),稱為拔貢生,簡稱拔貢。〔三禮〕儒家經典《周禮》、《儀禮》和《禮記》的合稱。

先生之學佛,是由儒入佛,於佛學是無師自通。在其信劄中稱:“吾平生無師,而先學經學。吾用其法,以讀性相兩宗之書,以治台賢兩家之學。後入禪宗,門庭不繁,遂於無師中得師。”

〔性相二宗〕法性宗和法相宗。〔台、賢〕天台宗和賢首宗(即華嚴宗)。

先生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即在成都弘化佛法,四眾景仰,法緣極盛(見唐聖諦等編著之《中國佛教簡明年表》)。入民國後,在成都大學任教期間,曾在校內開設佛學講座,公開講演佛學,是最早把佛學帶入高等學府的教授之一。並在成都創設佛學社,聚眾講經說法。自光緒末年起,前後二十餘年,對社會人士發生相當的影響,受其感化而皈依佛教者,為數甚眾。後來有名的藏傳佛學法師能海,就是在成都聽先生演講,受到啟發而剃度出家的。

先生早歲精唯識,曾著《唯識學綱要》數萬言。私淑永明延壽,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著有《宗鏡錄大科判》。晚耽禪悅,不喜著作,惟存講稿數篇為弟子所傳鈔。三十七年(1948年)農曆三月於四川省德陽縣孝泉延祚寺剃發,受三壇大戒,法名昌宗。未久,應邀講楞嚴經,並傳淨土觀法。後返中江縣,駐錫白雲寺,專研戒律。三十九年(1950年)示寂,世壽七十八。著作除上記外,另有《宗鏡錄細科判》約五卷、《宗鏡錄讀法》約十餘卷。另纂集大智度論之法相而成《性宗法藏》三冊,然未出版。

〔私淑〕私下敬慕效仿而未直接拜師。〔永明延壽〕宋代智覺禪師延壽,因住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故稱為永明延壽禪師。本是禪門法眼宗第三代師,但於淨土念佛,亦極精進,日課佛號數萬,作四料簡,倡導禪淨雙修,為淨土宗第六代祖。有《宗鏡錄》百卷、《萬善同歸集》六卷、《神棲安養賦》一卷、《唯心訣》一卷等傳世。

前言

聖者劉洙源先生,晚年出家住持白雲寺(位於四川省中江縣),號白雲法師,故先生真傳,名之曰“白雲心要”。其宗旨是:直觀自心,見性成佛。

為何觀心?佛法廣大,根本在心;行門無量,主要在觀。古德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因為佛法都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明心見性)。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曆僧祗獲法身。

〔觀心〕觀察自心。心為萬法之主,無一事漏於心者,故觀察心,即觀察一切。《大乘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又雲:“睹相發心除邪見,當住蘭若觀自心。”〔蘭若〕即阿蘭若,漢譯:寂靜處。〔僧祗〕“阿僧祗劫”的略寫。

而且,發菩提心即是觀自性清淨心(詳見“發菩提心”一章)。發菩提心之功德無比殊勝,說不能盡,遍於群經,廣在華嚴,瑜伽,智度等論。例如:“發菩提心者,諸佛授記,諸佛加被。”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伽經雲:“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見“發心功德”一節)

“白雲心要”的特點是利、疾、頓、圓。讀之者,行之者,其幸何如!要當解行並進,即解即行,即行即解。日日做調伏工夫,心念澄清,智慧便生;不離自性,即是福田。觀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大日經》雲:“雲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傳心法要》雲:“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係,不得解脫。然證此心有遲疾,有聞法一念便得無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無心者;有至十地,乃得無心者。長短得無心乃住,更無可修可證。實無所得,真實不虛。一念而得,與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齊,更無深淺,隻是曆劫,枉受辛勤耳。”

見、行、果,乃是菩提道三要素。“見”是見解。首先,見解一定要正確。如何來落實“見”,這就是“行”。落實了“見”,這就是“果”。白雲法門,當如是解讀,如是實施。

 

問:觀心是否會沉滯修途?

編者答:觀心方法的要點是:對念頭“知而勿隨”。而最關鍵的是“知”,一直保持對念頭覺知,隻要保持對念頭覺知,自然就不隨了。而且覺知力就在不斷地增強,強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夠念起即覺,而且覺之即無。待到功夫打成一片,回光一照:此覺知者究竟是誰?久久行之,瓜熟蒂落,則親見本來矣。所以,把握住觀心的要點,就不會沉滯修途。如果忘記了覺知,若非掉舉,即落昏沉。

問:觀心與持名念佛有無矛盾?

答:不僅沒有矛盾,而且相得益彰。《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示修持方法》雲:“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裏“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便是觀心。有了觀心功夫而念佛,猶如帶角虎,君自試即知。況且,念佛而解第一義,上品往生,此乃《觀經》明載。

問:那為什麽印光大師說:“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複楊煒章居士書》)

答:因為對方(楊煒章居士)是初機學人,沒有足夠基礎,卻去使用觀心念佛,而導致心火上炎。所以印光大師在這封信中,是針對對方的具體情況,因病與藥,而不是否定觀心念佛。印光大師寫道:“汝以極重之業力凡夫妄用觀心之法,故致如此(即對方來信中所說的‘心火上炎’)。”並且繼續寫道:“觀心之法,乃教家修觀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機。”這裏“念佛之人,不甚合機”是委婉的說法,意思是你的根基夠不上觀心念佛,所以出現心火上炎。因此印光大師告訴他:“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

觀心念佛雖妙,卻不適合基礎不夠的人。由於初機學人沒有足夠基礎,若是觀心念佛,往往會出現頭暈、頭痛、心火上炎等現象。所以《覺知念佛》一書,在講“覺知當念(觀心念佛)”時,就已經通過修學前行篇(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覺知心念)和“覺知佛號”紮下堅實的基礎。在《念佛三昧摸象記》中,印光大師開示道:“若論其法,必須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不就是觀心念佛嗎?所以,念佛人要采用觀心念法,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觀心念佛是持名念佛之精髓,自古以來,許多祖師大德都是通過觀心念佛而成就一心不亂。

觀心之至要,印光大師講述釋迦牟尼佛得道的經過時,寫道:“至年十九,於二月八日夜半時,乘乾陟馬,逾城而去,直至深山,修出世道。又欲示彼外道皆非正法,故複遊曆五年,遍訪諸仙。後乃獨坐觀心,日食一麻一麥,苦行六年,於臘月初八日明星出時,舉目一觀,豁然大悟。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潮陽佛教分會演說一》)

問:觀心與修淨土有何關係?

答:觀心者,心是淨土,觀之即是信願行,即生淨土矣。心是真如佛性,即土也,故發菩提心為第一義念佛法門。發菩提心,即念法身佛。念法身佛,即是實相念佛,所謂一乘念佛,為淨宗最上乘。

〔發菩提心〕全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簡稱發心。菩提心者,自性清淨心也。此自性清淨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減。發者,發起也,開發也。發菩提心者,即是發起、開發自性清淨心。初心隻是發起,見性乃名開發。然非觀照不能發起,非觀照不能開發。故發菩提心者,即觀此自性清淨心也。《大日經》雲:“雲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實相念佛〕以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佛藏經》中,佛言:“舍利弗,雲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複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複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此)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舍,是真念佛。”“念佛名為破善不善一切覺觀,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何以故?不應以覺觀憶念諸佛,無覺無觀,名為清淨念佛。於此念中乃無微細心心念業,況身口業!”“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所謂無生無滅,無相無為。”〔覺觀〕新譯作“尋伺”,舊譯作“覺觀”。粗思名“覺”,細思名“觀”,二者都能擾亂定心。〔念法身佛,即是實相念佛,所謂一乘念佛,為淨宗最上乘〕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雲:“當知淨土唯心,更無外境。”“稱理,則自性還歸本體,是願生彼國義。”

 

第一章 學佛綱領

學佛綱領:一、為何事?明心見性。二、依何義?依二空義。三、修何行?修般若行。四、悟何法?悟緣生法。

 

一、為何事——明心見性

近來人心多好佛法,或家庭奉佛、或朝山燒香,或勤布施,或修供養,或受三皈,或守五戒,或誦經念佛,或持咒修法,或精研教理,或專修禪觀。種種不同,信佛則一。

吾今欲發一問:諸君如是勤修,究為何事?勞身苦體,費精神,耗時日,而不辭?誌願安在?彼將雲:聞佛法奇特,吾故好之,世俗成風,吾從眾耳。餘曰:此非答我所問。

彼又雲:欲脫苦耳。貧者欲求富饒,病者欲祈疾愈,困厄者希通達,沉淪者冀超升。餘曰:此言近似,尚非真實。

彼又雲:欲除業障耳。今生之苦,皆由前生惡業所招。今將去惡行善,以期業障消除,免受苦報。餘曰:此言似矣,猶未盡也。

彼又雲:欲斷煩惱耳。人生造業,由煩惱起。今將斷滅煩惱,庶幾苦果不生。餘曰:此言似矣,猶未盡也。

彼瞿然曰:斷煩惱,除業障,離苦得樂,此乃佛法正宗,雲何而猶未盡?布施持戒,禮拜供養,誦經念佛,持咒修觀,此乃佛法正行,雲何而猶未盡?吾將以此自度度他,豈尚有遺憾耶?

餘曰:且稍安毋躁,當為子說之。大凡談理必窮根源,作事必問根由。子所談者,在佛法中非無其義,但是枝葉末節。若向這裏做去,立誌雖佳,枉費精神。經雲:“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餘今例此,再作數語: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禮拜。未知真實法,不名為誦經。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念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修觀。君未說到真實處,所以我不認可。經曰:“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又曰:“欲修大行,須知因地法行。”世人懵懵,不此之求,所以徒勞無益。今為君等,發明真實,事半功倍。

真實法者,吾人之心也。此心以有覺性,故謂之佛性。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法身。永不變易,謂之真如。性非虛妄,謂之實相。無所不知,謂之菩提。(菩提是正智,故無所不知。)寂靜不動,謂之涅槃。萬法之性,謂之法性。凡此種種名稱,皆是吾人真心之異名。人人本有,個個圓成,近在心內,無勞遠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門謂之明心見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華嚴經),所謂真實法者,即此心也。我輩人人有心,而不自知,長劫受苦,豈不可憐!學佛無他,明心見性而已。如果明心見性,煩惱不待斷而自斷,業障不待除而自除,諸苦不待滅而自滅,三寶不言供養而已供養自心三寶,布施不施一金而其所施勝過七寶,不持咒而自得印明,不誦經而十二部經無不通利。若從根本下手,果大功高如是,君等奈何不圖?

先德雲:眾生依業有,業依惑有,惑依識有,識依心有,心是最終究竟處。不通此一著,意識長在,煩惱旋斷旋生,業障旋消旋萌,苦果永遠不除。譬如伐木,去其枝葉,來年又生,有何了期?若斷根蒂,永不再發。是故佛說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供養者,意在策勵世人,知真實處在吾自心。(此義出華嚴經,及般若經,其文甚廣,可研閱之。)不然,修因無果。何以故?果在真實處故(注:必須在真實處用功方能結果)。不然(注:要不是這樣),經雲心是惡源,形為罪藪。(注:此心是識心,與上真心別。)倘未明白真實所在,如何能斷煩惱,除業障,出苦海耶?為何事者,為求明心見性也。

 

二、依何義——依二空義

吾人已知佛性即是自己真心,然則真心體相究竟如何?曰:真心無性,其體是空,故曰真空,其相如虛空。如虛空有二義:一、如虛空不動搖;二、如虛空遍滿一切國土。永明禪師雲:“真心自體,非言所詮,湛若無際之虛空,瑩若圓明之淨鏡,毀讚不及,義理難通。”世人不知真心廣大圓明,所以長劫輪回,受苦無窮。今欲明白自己真心,第一莫認四大假合之身為真;第二莫認六塵緣影之心,以及山河大地為實。《圓覺經》中,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有堅、濕、暖、動之四性,故稱為“大”。〔六塵緣影〕六根緣六塵所產生的種種念想,而這些念想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之為六塵緣影——緣六塵之幻影。

 

佛法入門,有二要義:一者、眾生空;二者、萬法空。眾生不空,謂之我執;萬法不空,謂之法執。

何謂我執?謂我能主宰是也。主宰即是意識,非真有我。如果我能主宰,誰人肯入地獄、甘做畜生餓鬼?故知身中無我,全是意識分別執著。意識是生死根本,急宜斷除,不可姑息。所以大乘菩薩先修無我觀,以得人空。

何謂法執?法者,內之五根(眼耳鼻舌身),外之五塵(色聲香味觸),皆是四大(地水火風)造成,謂之色法;受想行識,謂之心法。色心二法,其性皆空。眾生不知,認為實有,起惑造業,生死不絕。故佛法教人修法空。法空者,即空六根、六塵、六識諸法也。悟一切法皆無自性,其體本空,名得法空。

世人皆為我執、法執所蔽,所以不知自己真心。大乘法門若要悟心,先須信入人空、法空之理。千經萬論所說法義,不外二空。若能信入,則悟心有期,刹那成佛。若不信此二空,專求福報,是門外漢,決不能得佛法利益。

雲何知無我耶?如果我能主宰,則臨命終時,妻室財產皆可攜去,何故不能?天上樂土,作惡之人皆可往生,何故不能?二俱不能,主宰安在?且一人之身,六根均動,豈有六我耶?如以六根為我,死者六根尚存,何以不能行動?故知無我。經雲:“一切眾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

雲何知無法耶?根、身、器界,在人類共業同分中,見以為實;其餘五道,各有所見不同。可見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之中,各各自變六塵境界,皆由業識所造,安有定法?故知一切人事營為,都是業風驅遣,識心所生,猶如夢幻泡影,空而不實。經雲:“不知諸法空,恒受生死苦。”若能悟入二空,便證無生法忍,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是言之,學法,唯學二空之義。

〔共業〕共同的業因。〔同分〕指有情眾生之共通性。〔無生法忍〕簡稱無生忍,證悟到一切諸法皆是幻象,本未曾生故亦無滅(不生不滅),安住於此理而不動。“忍”是安住的意思,即心安住於理而不動搖。《大智度論·卷五十》雲:“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

 

三、修何行——修般若行

佛法要領,不出教理、行、果。教理即蘊、處、界、諦、緣起,如上一心二空說。果則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知教理而欲得果,非起行不能辦,今當論行。

〔蘊處界〕舊譯為陰、入、界。“蘊”即五蘊,又名五陰,即色、受、想、行、識,為眾生之身、心。“處”即十二處,又名十二入,即六根對六塵之處。“界”即十八界,為六根對六塵,生起六識,三六共為十八,叫十八界。此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通常叫做“三科”。〔諦〕真實不虛的道理。世俗虛妄的道理,稱為“俗諦”;涅槃寂靜的道理,稱為“真諦”。〔緣起〕一切諸法,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緣會則生,緣散則滅;非有而有,幻相不實;有即非有,當體是空。

〔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隻限於佛所有的十八種功德法,因為隻限於佛,不與三乘共有,故名“不共法”。一、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和慈悲以修其身,由於功德圓滿,一切煩惱皆盡,是名“身無失”;二、口無失,佛具無量智慧辯才,從佛金口所說的話,字字句句,契合真理,是名“口無失”;三、念無失,佛具無上深妙禪定,心不散亂,常在定中,對一切法,心無所住,故名“念無失”;四、無異想,佛對眾生,平等普度,心無分別,是名“無異想”;五、無不定心,佛於行住坐臥,不離甚深禪定,是名“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舍,佛說法度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未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無不知己舍”;七、欲無減,佛悲湣眾生,欲度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佛以救度眾生為己任,故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是名“精進無減”;九、念無減,佛於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圓滿,無有退轉,是名“念無減”;十、慧無減,佛具一切智慧,無量無際不可盡,故名“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具二種解脫,一者有為解脫(即與無漏智慧相應之解脫),二者無為解脫(即一切煩惱淨盡而無餘),是名“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是名“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身之所作,皆以智慧為前導,故無不充滿智慧,是名“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佛口之所言,亦皆以智慧前導,故無不充滿智慧,是名“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心之所思,亦皆以智慧先行,故無不充滿智慧,是名“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以智慧照見過去世一切法,悉能遍知而無障礙,是名“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以智慧照見未來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障礙,是名“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以智慧照見現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障礙,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行有萬端,以六度為總。經中自在說法,或說一行:發菩提心是。或說二行:曰智慧,曰方便。或說三行:曰戒定慧。或說四行:曰四居處。四居處者,一慧、二戒、三施、四定。或說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或說六行:曰六度。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行門雖多,六度包括無遺。

此六度義,有無量門。茲略說三門:一、六度義相,二、六度所對治,三、六度能入理。

雲何義相?萬行俱從菩提心流出,合之為菩提心,分之為六度。無顧戀心為布施,無持犯心為持戒,不忤一眾生為忍辱,念念不斷為精進,心不流動為禪定,知萬法空為般若。

雲何對治?對治六道,出三界輪回故。立施度,對治餓鬼道。立戒度,對治地獄度。立忍度,對治畜生道。立精進度,對治修羅道。立禪定度,對治人及六欲天。立般若度,對治色無色界天。

雲何入理?隨順法性故。法性體無慳貪,立施度。法性離五欲,立戒度。法性離嗔惱,立忍度。法性離懈怠,立精進度。法性常定,立禪定度。法性離無明,立般若度。

此六度法,要以般若為主。經雲:“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布施無般若,惟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地獄)中。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

據瑜伽,菩薩行有四:一、六度行,二、道品行,三、四攝行,四、神通行。要之,俱以般若為主。佛法雖分大乘、小乘、一乘、三乘,四諦悉已括盡。世間因果,為苦、集二諦。出世因果,為滅、道二諦。滅為佛果,道為菩薩行。般若為道諦體,故般若為要行。

〔道品行〕即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總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四諦〕即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一、“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人生的真相。二、“集諦”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貪愛而造業,於是受苦、輪回。三、“滅諦”是說明息滅諸苦的真理。當所有的苦集(貪愛)都永斷無餘,無染無著,就不再受苦、輪回,這就是滅諦。四、“道諦”是說明如何永斷苦集(貪愛),亦即滅苦之道——八聖道。四聖諦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滅是果。〔般若行〕《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雲:“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又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四、悟何法——悟緣生法

學教參禪,俱圖大徹大悟。徹悟之境,即是無生法忍。學人一心求悟,究竟悟何種法耶?曰:悟緣生法。何謂緣生法?曰:緣生法者,因緣所生之法也。一切諸法,緣會則生,緣散則滅;非有而有,幻相不實;有即非有,當體是空。

〔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情形。《佛藏經·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曰:緣生之相,既是虛妄,雲何悟相便為登峰造極耶?曰:見性不真,不能了相;見性真實,便能了了見森羅萬象,都是自己本性上因緣所生,謂之妙有。故學法之要著,須明緣生性空。若見緣性,則脫緣縛。(緣性者,緣生之性,即是佛性。十二因緣是輪回相,佛性是輪回性,見佛性則輪回頓斷。緣縛者,即是十二因緣輪回之縛也。)故證性即了緣生,了緣生即證入真性,是一事也。

大乘學人,入門便教觀緣生法,為將來悟入正因起見。此義雲何?佛法以空為主,說空以因緣為宗,因緣即是緣起義(“緣起”即緣生)。凡夫不信,外道不知,小乘權教雖知而不徹底,唯大菩薩學佛乘者最須於此著眼。何也?佛說心地,乃說二空。無緣生義,二空不成。

人之識心造善惡業,故有升沉,而其真心本來不動。識心為累,枉受輪回。當知惑業苦三,皆由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故曰人空。根塵亦是因緣所生,根塵無性,一切是空,故曰法空。若無緣生之義,人法俱實,真心不顯。有緣生義,人法俱空,真心顯現,得本法身,即為佛果。法身如虛空,故曰真空。真空體內,十方微塵刹海一切俱現。故涅槃經雲:“佛性者第一義空,第一義空者即是智慧。”深密經雲:“若不了知無相法,雜染相法不能斷,雜染相法不斷故,壞證微妙淨相法。”若能悟入緣生,即證無生法忍,即是大徹大悟。大乘學人,當如是行,勉之勉之。

〔空〕在描述事物的存在時,除了“有”、“無”之外,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幻象,如夢中事,有相而無實體,並非真實存在,就用“空”這個概念來描述。《維摩經·弟子品第三》雲:“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這一句中,“諸法”是說相有,“究竟無所有”是說實無,相有而實無的這一情形(幻),稱之為空。

 

第二章 發菩提心

一、何謂發心

發菩提心,其全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簡稱發心。菩提心者,自性清淨心也。此自性清淨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減。發者,發起也,開發也。發菩提心者,即是發起、開發自性清淨心。初心隻是發起,見性乃名開發。然非觀照不能發起,非觀照不能開發。故發菩提心者,即觀此自性清淨心也。《大日經》雲:“雲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之名,漢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菩提〕漢譯為“覺”。

 

問:何謂自性清淨心?

答:自性清淨心,即吾人之真心。此心以有覺性,故謂之佛性。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法身。永不變易,謂之真如。性非虛妄,謂之實相。無所不知,謂之菩提。寂靜不動,謂之涅槃。萬法之性,謂之法性。凡此種種名稱,皆是吾人真心之異名。人人本有,個個圓成,近在心內,無勞遠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妄念依之,而成三界,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緣起之源。眾生不知,無始以來,從未觀照,枉造輪回,沉淪生死。

問:為何觀自性清淨心?

答:上文已言:發菩提心者,即是發起、開發自性清淨心。然非觀照不能發起,非觀照不能開發。故發菩提心者,即觀此自性清淨心也。佛法教人返觀內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實相,入涅槃,入法性,入法界。頓斷輪回,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大乘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涅槃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問:發菩提心是發悲願心,為何說是觀自性清淨心?

答:發菩提心有二種:一、世俗;二、勝義。發悲願心,是有為法,名為世俗。觀自性清淨心,是無為法,名為勝義。世俗不能攝勝義,勝義則能攝世俗。

問:大悲大願,是佛法要行,何以此中揀去?

曰:非揀去也。未見性人,悲願甚狹,見性時,乃能廣大,故見性為最急。所謂悲願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耳。今求見性,原為成佛利益眾生,即是大悲大願,何必更發。

問:此種發心,有異名否?

答:有。觀上不念外境,故名無念行。一心不動,故名不動行。心無所緣,故名無相行。心不住境,故名無住行。用般若觀照(觀時不起分別心),故名般若行。總之,常修此行,則離分別,離能所,即是離心意識,心意識離,真心自現。發心之能事,如是如是。

〔能所〕主動之法叫做“能”,被動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對六塵,六根是能緣,六塵為所緣。這裏的“能所”是指能觀和所觀。〔心意識〕心指第八識(阿賴耶識),意指第七識(末那識),識指其餘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問:“離心意識參”是什麽意思?

答:“離心意識參”是說:參禪的關鍵是要離心意識,一旦微細念歇,自性即以本性狀態呈現而明心見性。

要達到明心見性,有三步:一、粗念歇(萬念歸一);二、細念歇(一念歸無);三、微細念歇(能所雙亡,根塵迥脫)。當微細念歇,自性由習性狀態還原成本性狀態,這時就徹見本性,即通常所說的明心見性。所以“離心意識參”就是說:參禪要通過無分別、離能所來達到“能所雙亡,根塵迥脫”,以徹見本性。

〔粗念、細念、微細念〕心念有三類:粗念、細念和微細念。例如,對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細念。通常,當粗念和細念均息,就稱為無念,這是一般所說的無念。進一步,如果微細念也停息,這是究竟的無念。〔微細念〕識心之微細生滅遷流,為阿賴耶識之相。

問:什麽是本性?

答:自性有迷與覺這兩種狀態。《六祖壇經》雲:“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自性覺,這是自性的本原狀態,稱為本性。見性,就是見本性。自性起心動念,即處於迷的狀態,稱為習性,這是自性無始以來,生心緣境所養成根深蒂固的習慣狀態(無明種習,久與成性)。《六祖壇經》雲:“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在這一段經文裏,六祖對自性作了極其重要的開示:自性迷(起思量)即由本性狀態轉化成習性狀態。而修行,就是要把自性由習性狀態還原成本性狀態,於是由眾生而成佛。

 

 

二、為何發心

問:為何發菩提心?

答:為明心見性。故雲: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學佛不求見性,即是外道;誌求見性,方是佛子。如果明心見性,煩惱不待斷而自斷;業障不待除而自除,諸苦不待滅而自滅,三寶不言供養而已供養自心三寶,布施不施一金而其所施勝過七寶,不持咒而自得印明,不誦經而十二部經無不通利。因從根本下手,故果大功高如是。

問:何以觀心便得見性?

答:古德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因為佛法都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故《華嚴經》雲:“初發心時,即成正覺。”謂自心是佛,見自己真佛,即成正覺也。發菩提心論雲:“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今人欲成佛,而馳心外求,哀哉!未曾發心,而修雜觀行,隻得生天果報,不得出離輪回。

問:發菩提心與其他觀行是何關係?

答:發菩提心為總相,其他觀行為別相,別必依總,總能攝別。《涅槃經》雲:“雖信別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即菩提心),名信不具。信不具足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所有多聞亦不具足故。”古德雲:“無菩提心,三歸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其重要如此。今之人,學得一肚皮佛法,而於此茫然,何哉?

 

 

三、發心功德

發心功德,說不能盡,遍於群經,廣在華嚴,瑜伽,智度等論。茲舉數條於下:

一、受生利益

發此心已,得四種利益:(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密為生母故。(三)胎髒勝,大禪定樂為胎髒故。(四)乳母勝,大悲長育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

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如果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與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維摩經雲:“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此段經文是:“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不聽〕不允許。

三、具足佛法

維摩經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沙論雲:“此法門是諸佛之母,諸佛之父,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大般若經雲:“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成佛,如箭射地,無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

世人常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時期太遠。不知汝修雜觀行,尚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也。今日發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諸佛授記,諸佛加被

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伽經雲:“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轉女身

藏中有轉女身經。佛說菩提心,八百居士婦,轉為男身。

七、往生上品

世人念佛,不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縱得往生,隻得中品下品,如能念佛而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可希望上上品生。觀經雲:不知第一義,不得上品生。第一義,即菩提心。他經尚多,茲不具引。

八、遠離災橫

毗婆沙論雲:“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故。”此論略舉九種災橫:一、劫難,二、火難,三、官事,四、賊難,五、仇怨,六、毒害,七、龍難,八、惡獸,九、疾病。其實一切災難,無不消滅。廣如華嚴,及瑜伽師地論。

九、成佛要道

賢劫經雲:“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名稱如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明焰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功德幢如來,昔為汲水人,於妙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力軍如來,昔為醫生,於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此段經文說明了以下三點:一、卑門:牧牛、織師等人,皆非高門,故發菩提心不拘身家。二、得果:此六人皆得如來之果,可見發菩提心不虛。三、要道:彼等得佛果,不歸功於其他觀行,而歸功於發菩提心,故發菩提心為成佛要道。

 

問:發菩提心固在速成佛,如一生不成,有果否?

曰:有。從發菩提心起,至成佛止,中間受生,瑜伽論中謂之增上生,言生生倍倍增加好處也。出生菩提心經說:欲求富饒豪貴,或作天王,隨意能得。何言無果?且能真實發菩提心,十信以往,作十三種法師,即作十三種人天諸王。此義見仁王經、瓔珞經。上文第一條“受生利益”,即是概括其果,論中謂之得四聖輪。

 

 

四、怎樣發心

問:怎樣發菩提心?

答:文殊問經雲:“不發,是發菩提心。”雲何不發?謂不發一切求利益之心,及悲願有條件之心。蓋發心時,須要摒息一切外緣,離念清淨。生心動念,即乖法體,故雲不發。雲何又言發?謂念念俱寂,自性圓融,周遍無際,即是發心。智行於內,不行於外,故不發為發。華手經雲:“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龐居士雲:“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其熟味之。

又有要義三:一、發心時,當知無能發者,此破我執。二、無所發之境界。三、無所發之方便。此二破法執。總以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為歸趣。

又,發心時如有妙境,及小小神通發現,急宜舍去,以此是無相法故。一切雜行,一切雜觀想,不得合入此中修。

 

 

五、發心儀軌

發菩提心之儀軌:

顯揚聖教論雲:“於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我弟子某甲從今日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饒益諸有情故,凡我所修六度等,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同行,願尊證知。”如是三說,即合儀軌。

 

《劉洙源先生書劄》中說道:君修無念,而分別心多,怎得與般若相應?吾念君求法甚殷,今當教以發勝義菩提心(勸發真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甲、事前自省四件。(不是靜坐時用的,在事前應先知之。)

一、為何事?(如為利益願求則因不正,當求明心見性。)

二、洗舊解。(應將舊見舊聞洗滌淨盡。)

三、用何心?(當遠離覺知之心,所謂離心意識、不用心。)

四、修何行?(不雜法相,唯觀心、守心不動一法。)

乙、正行法。(此法依據達摩大師所傳四句。有真信者俱可學、不信則勿學。)

一、外息諸緣。(把根塵事,拋撇淨盡。)

二、內心無喘。(喘者動也,言心不動。)

三、心如牆壁。(言分別不起,離能所也。)

四、可以入道。(此句是果,用功隻在上三句。)

每日跏趺坐,照三句觀心。心念若起,亦不製止,亦不隨逐,須觀妄念無性,其體是空,心自寂矣。妄念息時,心源空寂,般若相應,真性始現。此法即是無念行,無住行,不動行,即是真如三昧;與起信論一鼻孔出氣,一念頓證。(觀中不宜現境界,至要。坐之次數與久暫,隨便。)

丙、受法儀式。

須沐浴已,禮佛白言:“弟子某某,今從某大德所,學發菩提心,信樂歡喜,終身奉行,誓不敢忘。”如是三白,三頂禮。以後但行,不須啟白。從此不得懈怠一日。

〔從此不得懈怠一日〕至要!至要!

 

誦念可減少,《金剛經》可誦,孰謂凡經皆日日誦?今但發菩提心,直入聖域矣,何必貪多?

 

六、發心三要

通觀菩薩藏中,說發心義,約十之三。諸大師章疏中,分條詳釋,義門尤多。今略說如此。最後有三要義:一、要信自心是佛;二、要有善知識教授;三、要肯精進觀心。具此三要,無不成佛。即刹那一修,亦種佛種。其功德之殊勝,非平常誦經念佛持咒以及其他觀行所可比擬。

平時須將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義,諸法無性,常常思維,以作預備。涵養省察,尤不可忽。當知世事如夢幻,人生若朝露,刹那無常,都是空忙。如能發起冷淡想,厭離想,最易合拍。以一念萬年修去,即是。

 

寶積經偈雲:

假使造寶塔,其數如恒沙,

不如刹那頃,思惟於此事。

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刹,

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

〔思惟於此事〕觀察心性(觀心)。原注:“‘思惟’即觀察,‘此事’即心性。”

 

華嚴經偈雲:

佛子始發生,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家,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決成無上覺。

 

以上為先生常常演說之義,大略如此。能生一念信心,刹那修行,功德已無限量,何況精進專修,果報不可思議。諸修學者,有緣聞此,其各珍重勉勵之。

 

七、先生答疑

問:仆疑發心法太高,宜於上根,不宜於中下。

〔仆〕“我”的謙稱。

答:不高。不發心,不真實。華嚴雲:譬如服藥,藥不對症,可數數換,唯水一味,則不可換。水,譬菩提心也。後師說念佛法,不說發心,一為愚人不知,二則其法未備。夫淨土三經,大彌陀(指《佛說無量壽經》)及觀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俱有發心之文:謂小彌陀(指《佛說阿彌陀經》)無之者,非也。此經(《佛說阿彌陀經》)有“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語,使先未發心,對何說不退轉乎?此義從無人道,思之自明。

問:仆疑念佛人兼修發心,懼其夾雜。

答:不雜。夫念佛,非求一心不亂乎?(一向不觀心者,何從而知一心不亂?)發心一法,直入一心境界,惡得謂雜?且吾人念佛,從朝至暮,身口意三業,能念念不離於佛乎?處事接物,能刹那不離於佛乎?如曰:未也,離佛時多。然則於此脫離,不病其雜;一度發心,獨病其雜,可乎?學法人而拒絕發心,恐無是處。

〔惡得謂雜〕怎麽可以說是夾雜?“惡(wū)得”,意思是:怎麽可以。

問:仆疑上根人少。

答:甚多。吾謂萬人之中,九千九百九十九人是上根,下下根不過一人耳。曰:何以都不成?曰:彼不信也,非根器壞也。試觀賢劫經中所舉六種人,未發心時,誰能定其是上根乎?金剛經雲:“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儒門理學家,不準說世間無好人。佛門圓頓家,不準說眾生是劣根(未經雕琢故,琢則成器矣)。或曰:何以宗門常說須上上根耶?曰:此是警惕之詞,策勵向上之意。宗門發言,都是活句。若執為實,則是偏計,便是死句,豈為知言!

〔賢劫經中所舉六種人〕賢劫經中所舉成佛者,有牧牛人、織師、守城人、樵人、汲水人和醫生。經雲:“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名稱如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明焰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功德幢如來,昔為汲水人,於妙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力軍如來,昔為醫生,於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問:為何了解一心,高出發願生西萬萬倍?

答:此義是淨宗最上乘說,亦是淨宗常談,經中分明具有。大彌陀(無量壽經)言三輩往生,俱以發菩提心為本。又言不明四智,隻生邊地疑城。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雲雲,何嚐不以了一心為根本耶?如此修去,一生可望得無生法忍。常途信願行三字,固不可非,然於菩提心未注重,即使生西,難期上上品,何以故?未了一心故。一心難信,了尤不易。能了,則入無學位矣。然大乘法義,當從此入手,始為發心。君但信萬法俱在心內,諸佛眾生亦在心內,淨土穢土亦在心內,如是極力念佛,用功一年半載再問,莫憑口說。尋常念佛,不明此事,雖得往生,亦是下品。吾教君第一義諦,入手從了心趨入,自然高出萬倍,蓋吾為根器較好者,勉以了義之教,以發菩提心為基礎故也。教下言發心之書,文廣義博,猝難領解。吾用簡單法門相訓,但了一心,即攝諸義,即是真正發心。不了一心,雖發願往生,總滯邊地疑城。此種較世間法固優,終非我佛接引眾生本懷。吾之勸足下閱《壇經》者以此,此書未嚐言發心,而句句的指人心,言言都是究竟了義。足下自從容理會,此書發明無餘蘊。雲何更問勝義諦耶?了一心,即真勝義諦也。勝義諦者,一心是也。謂之佛性,謂之真如,謂之法身,謂之法界,皆真心之異名,皆是我之自心。諸佛眾生,平等無二。如再不達,老實念佛,終有明白之日。但逐語言,則無希望。吾勸君常看《壇經》者,即以此書啟君菩提心耳。

〔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境智。成所作智是轉有漏的前五識所成,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眾生的智慧;妙觀察智是轉有漏的第六識所成,為佛觀察諸法及一切眾生根器而應病予藥與轉凡成聖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轉有漏的第七識所成,為佛通達無我平等的道理,而對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慈的智慧;大圓境智是轉有漏的第八識所成,為佛觀照一切事相理性無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淨圓明,徹見內外,如大圓境,洞照萬物。〔了一心〕證悟一心。一心者,吾人之心也。人人本有,個個圓成,近在心內,無勞遠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門謂之明心見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華嚴經)。〔無學位〕此位見思惑盡,真理究竟,無法可學,故名無學,例如聲聞之第四果阿羅漢。

問:放下最難,當以何法對治?

答:當知放不下時,一心念佛,便能放下。淨宗珠清濁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馳散,便以佛號抵製之,久久自靜。凡學法,哪個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能放下,何須學耶?念佛工課,足下可自訂之。吾意凡作一事,當以全力注之。如念佛。則盡日係念於是,無有休歇。若訂時間,其休歇時多多矣,豈有成功之日?努力念,無間念,勉之勉之。念佛之外,所持諸咒,既曾學過,亦不必廢。隻要知心為根本,一切法門,皆入第一義諦。佛法是一家言,但達心宗,而勤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其無效者,不肯長時修,心外有法,或作或輟耳。

〔珠清濁水之喻〕《中峰三時係念》雲:“西天有寶,名曰清珠。謂此珠投入濁水中,入水一寸,則一寸之濁水,即便清潔。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則濁水亦隨之而澄湛。當知清珠者,喻念佛之淨念也;濁水者,喻雜亂之妄心也。”

問:如何利益眾生?

答:君有利人之心,如佛說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何嚐不是?殊不知經中屢雲:“若自有縛,欲解彼縛,無有是處。”又雲:“自不修行,欲他修者,終無是處。”足下如真欲利人,當精進無倦,使有成就。作六道父母,人天師表,是分內事。登報及口耳相傳,有何利益?

問:法門無量,當如何修學?

答:凡學法,貴有決定心(非成不遷),長時心(常常做去不可間斷),無間心(如雞伏卵熱氣一斷便無生意),有此三心,無不成功。夫佛有種種法,治眾生種種心。故經雲:方便有多門。豈必門門遍試,乃得成哉?貴信一門,入其深際,乃有是處。四弘誓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者,是豎論,非橫論,莫誤會。豎論者學通一法,再學別種,以後有無量法門也,非謂一時並進。若一時並進。一法都不能成,有何利益?法門無量,要從一門深入,乃有是處。故古者大師教人恒言:要有個入頭處。一有入處,空慧朗然,縱橫萬變,視此為基。否則,終身門外漢也。足下美材,幸專心一法,窮以歲月,令其開通。毋兼營並騖,毋見異思遷。入海算沙,說食不飽,宜痛戒之。

問:發菩提心是否為發求道之心?

答:君解發心為道心,太膚廓了。吾為君下一定義,發菩提心者,發見性之心也。此是透骨透髓之語,真正確實之解。無境可緣,始能見性,所謂無門為法門。君修無念,而不知此,豈非南轅北轍?古德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言淨緣不能起也。故知觀心與不觀,實為學法生死關頭。學佛不發心,隻得人天因果。如能發此勝義心,則得諸佛授記,且能入劫超劫。

 

 

第三章 要在觀心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

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閑談不論人非,獨坐但觀自心。

 

觀心,就是返觀自心當下之念。

 

一、為何觀心

古德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因為佛法都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

〔陀羅尼門〕梵語陀羅尼,漢譯:總持。由於菩薩以總持之法,隨順一切眾生言音,開導正信,令其滅諸惡心,而行一切善法,是為菩薩陀羅尼門。

《大乘心地觀經》中,佛言:“此法(觀心)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涅槃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禪宗四祖道信雲:“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

五祖弘忍雲:“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六祖慧能雲:“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曆僧祗獲法身。《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而且,發菩提心即是觀自性清淨心(詳見上章“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之功德無比殊勝,說不能盡。例如:“發菩提心者,諸佛授記,諸佛加被。”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伽經》雲:“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詳見上章中“發心功德”一節)

我佛說法四十九年,凡經三百六十餘會,教義千差,歸宿無二,一言蔽之,一心而已(一心即是真心)。不了一心,便有外境,因之起惑造業,輪轉無有了期。若實了一心,則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將不求而自至。故雲:一切諸法,心為上首。凡學法而隨境界流,不以觀心為本,皆是外道。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的事;漏盡明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的煩惱。〔六通〕三乘聖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十力〕指如來所具有的十種力用。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即於一切妄惑餘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的智力。〔四無畏〕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也。二、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也。三、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也。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也。

達摩祖師《破相論》雲:“問曰:若複有人誌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問曰:何一法能攝諸法?答曰: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栽樹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樹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二、如何觀心

先要休心息念,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憧憧往來,起滅不停;勿執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隻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複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隻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此時是觀而無念,無念而觀。)《發菩提心論》雲:“妄心若起(妄念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妄念若息),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念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知而勿隨〕不加評判地看著這個念頭,不令相續(不念上生念)。“知而勿隨”的關鍵,是要在“知”上做功夫,如貓守穴似地看著,念起即知。做到了“念起即知”,“勿隨”就容易了。〔心源〕心為萬法之源,故曰心源。〔萬德斯具〕萬德乃具。斯:乃。例如:有備斯可以無患。

觀心要訣:任何念起,知而勿隨。不喜不厭,不取不斥,不去修正,惟澄心諦觀。這是般若在熏無明,超凡入聖的轉化就會自然發生。不知,即無慧;隨之,即無定。知而勿隨,即是定慧等持。

觀心首要任務:知而勿隨,淨除自心妄想現流。

 

 

問:大乘止觀法修無念行之觀法是:“一念起時,亟為觀照,正觀照時,前念既滅,後念未起,現在無念。”此法便是觀於無念。先生以為如何?

答:此與鄙意稍異。我之所據,如經偈雲:“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此為真正發菩提心,此為無念、無住、無相行。(編者注:前法著眼於觀無念的這一段空白處,謂之無念行。後法著眼於觀心念無自性,知而不隨(於念而無念),謂之無念行。二法之差異,是細微處,亦是關鍵處。後法優於前法。)

問:觀心是否當窮究妄想起處?

答:窮究妄想起處,此語大非!因窮究須用意。此觀心法,離心意識,哪有用意識之理?驀直觀去便是,不必窮究。古德雲:心光透時,餘瑕自盡。何等簡要!何須推究?

問:為什麽說“驀直觀去便是”?

編者答:這是離心意識的觀法。隻要觀得專注,即無妄起(“心光透時,餘瑕自盡”),且覺知力在急劇增長,自會開花結果。

問:此觀心法,依據何經?先生常引心地觀經。其殆依據此經乎?然此經所說,是月輪觀,何以不令觀月,而令觀心?此疑未明,幸乞教之。

答:一、關於所依之經。凡觀行法,必依經義。我授君此法,是依楞伽經,非心地觀經也。心地觀經說觀心法最詳,引以為證。其實此如來禪,以楞伽為本,故達摩以此傳心。唐譯楞伽經(即《大乘入楞伽經》)卷三雲:“大慧菩薩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言:‘唯。’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雲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雲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此經是主腦,不得生疑,若引楞伽,其證甚多。但文句奧衍,不易了解。故以觀心品為證,因此是方等通義也。

〔方等〕方是廣之義,等是均之義,佛於第三時,廣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益利鈍之機,故名“方等”。〔四教〕即化法四教: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以上藏通別圓四教,是教化眾生的法門,故名為“化法”。三藏教即是經、律、論三藏,部類判然,說因緣生滅之四諦,正教聲聞緣覺,旁化菩薩;通教是說即空無生之四真諦,使三乘通學,但以菩薩為正機,二乘為旁機;別教是特別對菩薩說大乘無量之法,不通於二乘;圓教是對最上利根的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四諦〕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一、“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人生的真相。二、“集諦”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貪愛而造業,於是受苦、輪回。三、“滅諦”是說明息滅諸苦的真理。當所有的苦集(貪愛)都永斷無餘,無染無著,就不再受苦、輪回,這就是滅諦。四、“道諦”是說明如何永斷苦集(貪愛),亦即滅苦之道——八聖道。四聖諦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滅是果。

〔五時說法〕佛成道後,於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度大菩薩,是為華嚴時。繼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說小乘阿含經,度聲聞緣覺乘人,是為阿含時。繼阿含時後,於八年中,說維摩勝鬘金光明等諸大乘經,廣談四教,均被眾機,是為方等時。爾後,二十二年間,說諸部般若經,強調諸法皆空之義,是為般若時。最後八年,說妙法蓮華經,會三乘於一佛乘。法華之後,佛將入滅,乃在拘屍那拉城娑羅雙樹間,於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顯常樂我淨義,昭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闡提人,亦當成佛,是為法華涅槃時。有一首偈說明五時說法的過程: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二、不授月輪觀之故。此法門是正直舍方便,月輪觀是有方便,其異一。此法門是無相法,月輪觀是有相,其異二。此法門是離心意識,月輪觀是專用六識,其異三。此法門是離能取所取,月輪觀能所宛然,正與相反,其異四。此法門是直入真如性海,初修月輪觀,是入獨影境,其異五。有此五異,天地懸隔。不得合修。心地觀經之立月輪觀,另為一類之機,不得並論。

〔獨影境〕依第六識(意識)之念想所浮現之影像,它們並無體質,僅為幻像。例如:現空華、兔角之境。

問:如何明心見性?

答:達摩三句(“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括盡一切。六祖之“不思善不思惡”,即是“外息諸緣”。“正與麽時”,即是“內心無喘”。文句不同,豈有二致?做到“正與麽時”,隻是一味不動,一念萬年做去,哪更有法?“那(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是問句,謂之發機。(教下謂之常機。佛法以心為機,故曰:‘一念回機,便同本得。’)宗門雲:凡夫玄關緊閉,識鎖難開。機即玄關,勝者以一言投之,擊發其機,彼即頓悟耳。然此公案最重要者,是“與麽時”三字(即不思善惡時),是禪宗秘訣。發心人能如是住心,則悟不遠矣。祖師雲:“‘與麽時’,謂之佛未生時。”又謂之:“居頂,貴重無比。”一日中能有數小時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發機因緣,不必要人指導。祖師雲:“但能與麽時,不愁不徹悟。”此屬心法秘要,可力行之。

〔不思善不思惡〕六祖雲:“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正與麽時〕六祖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詳見《六祖壇經精解》

問:見性之人,解脫自在,已出輪回,但不知舍此幻軀,往生何處?

答:十方淨土,皆可隨願往生。如願生西,決定上品上生。不生淨土,人間天上,隨意寄托,與淨土等。

問:未見性人,於臨終時,應如何用心,方免輪回而得解脫?幸祈教之。

答:未見性人,臨命終時,安住菩提心,自然得解脫。(黃檗禪師雲:“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恕注。)

問:觀心是否會沉滯修途?

編者答:方法正確,就不會沉滯修途。上文說“念若不起,隻看著”,“隻看著”三字是關鍵,這是寂而照。寂而不照,就會沉滯修途。所以,妄念若起,知而勿隨,妄念若息,仍舊看著,這就是照,就是覺。觀心正確的方法是:照而寂,寂而照。觀心之妙,就在於這是在不斷地覺,以般若熏無明,而終成大覺。《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問:我專注觀心時,即無念,怎麽做“知而勿隨”功夫?

編者答:一般人妄念一起,即陷入妄想中,要過一會兒,甚至過好一陣子,才發現是在打妄想。你的覺知力已經較強,所以能夠做到專注觀心時即無妄念,但時間一長,就會有閃失,此時妄念乘隙而起。做“知而勿隨”功夫,就是妄念一起,立即覺察到,而且自己做得了主,不隨妄念轉。這樣做下去,日久功深,當覺知力不但專注連貫,而且持久,就能夠長時間地住於寂而照、照而寂的境界,進而做到動靜一如,這便是明心見性之前奏。

總的來說,觀心的要點是:有念觀念(知而勿隨),無念觀空(寂而照)。六祖雲:“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六祖壇經》)

問:觀心時頭容易暈,怎麽辦?

編者答:這是覺知力不夠所致,觀心的基礎是要有足夠的覺知力。為此,你先按照《覺知禪》的前行篇(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和覺知心念)來修,以培養足夠的覺知力,然後再來觀心。另外,開始時,每日觀心的次數宜多,而每次觀心的持續時間宜短,講求實效。

問:怎樣做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

編者答:怎樣做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這是觀心功夫的關鍵,因此曆來論述頗多。例如:念起即咄;念起,即凜然一覺;妄念若起,問渠(它)何來;等等。又例如:細細地觀察心念,妄念若起,就看著它,看它要如何演變,真要這麽看著,妄念也就停息了;再起,再這麽看著,妄念也就停息了;如此繼續下去,直至無想無念。《佛藏經》雲:“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

“知而勿隨”,這是覺知力強大的結果。所以要多多觀心並且覺知連軸轉(不停歇),以培養強大的覺知力。關於如何培養覺知力,在《覺知禪》《覺知念佛》《參究念佛》的前行篇中 ,都有詳細的論述。

這裏再介紹一個觀心的方法:臨在觀心——處於臨在的狀態來觀心。所謂“臨在”,就是處於覺知當下而無想無念的狀態。當你臨在時,就已經從妄想中脫離出來了。所以處於臨在狀態來觀心,效果甚佳。

臨在觀心時,妄念若起,是因為失掉了覺知,於是凜然一覺,將覺知收回,妄念即息。記住:妄念若起,這是業來縛心;覺之即無,這是心在轉業。如此做下去,待到功夫深了,就能夠長時間地處於無念狀態,偶有妄念生起,也會一飄而逝;進而做到長時間地處於無念狀態,並且清清楚楚地知道是無念,所謂寂而照,照而寂。

所謂覺知當下,就是覺知此時此刻所能覺知到的事物。例如:專注地看一棵樹而無想無念,聆聽窗外傳來的聲音而無想無念,覺知動作而無想無念,感受到周遭的存在而無想無念,乃至覺知此時此刻而無想無念等等,都是處於臨在狀態。要使用臨在觀心這一法,首先要修煉臨在的功夫。座上座下要經常練習,做到隨時隨地都能夠進入臨在狀態,即便持續的時間不是太長。

問:怎樣修煉臨在功夫?

答:你在修學《覺知念佛》時,前行篇中的“覺知當下”一章,就是專講臨在。而且,該篇中的“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以及“覺知心念”等章,即是單項的臨在功夫。現在知道了什麽是臨在,將以上技術綜合運用,然後擴展、加深、鞏固即可。

問:臨在而觀心時,誰為主,誰為輔?

答:開始時以臨在為主,觀心為輔,這樣做容易持久。功夫深了,即當以觀心為主,做到亦能持久,並且逐漸增加觀心的力度和深度。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觀心為主難於進行。此時就要以臨在為主而觀心為輔,守住最後一道防線,不起妄念。待情況好轉時,又恢複到以觀心為主,臨在為輔。

問:臨在觀心是睜眼還是閉眼?

答:二者均可。臨在觀心的要點是: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

〔不放過〕不被它瞞昧。〔透得過〕不被它籠罩,不聽隨它調弄,不當作實事。

問:一般來說我是一念不生,但是有些事情一來,自己就失去了控製,甚至情緒化,事後也久久不能平靜。怎麽辦?

答:在修行中,能夠發現問題,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問題一旦得到解決,菩提道上就大進了一步。所以,及時發現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就你提出的問題而言,有一妙法:觀察你的念頭、感受、情緒和反應(愛憎取舍)。《菜根譚》雲:古德雲: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吾儒雲: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人常持此意,以應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平時就要經常做這個練習,在不同的場合下做,做得熟了,事情一來就用得上去。這樣反複地做下去,就會達到心如牆壁,萬法莫入。達摩祖師雲:“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元音老人雲:“下座觀心,即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時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覺除。你隻看著它,久久,能看的正念與所看的妄念,一齊化去,則親見本來矣(明心見性)。修此法以易於成就故,須善根福德全備者方克承當。”《元音老人論觀心》

 

 

三、觀何等心

發菩提心論雲:“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念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觀何等心?曰:觀無明心。何以不觀真心?曰:真心自無始以來,為無明所熏所蔽,不能顯現。此無明依何處住?依真心上住,如膠著漆,不得解脫,故曰住地無明。此無明。為生死根本,一分不盡,生死永在,故曰根本無明。學法欲求真,當從此住地無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斷根,灸病不得穴,絲毫無益。故二乘人與權教菩薩,斷得四住無明,不知住地無明;能免分段生死,終受變易生死。一乘人從觀心下手,為破住地無明,生死永斷,所謂從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訣,最真最實。李長者曰:“根本無明,即是根本不動智。”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台宗雲:“無明體即是明,即是實相,即是法性。”經中不勝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時觀生滅心,不執不著,不隨不斷,或一味息念忘慮,兩法是一。(《傳心法要》雲:“息念忘慮,佛自現前。”)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曆僧祗獲法身,故稱之為圓頓法門。

 

 

四、座上觀心

擇清淨處,結跏趺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上。此為全跏,名吉祥坐。或但半跏,右押左上亦可。又有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右,禪宗多傳此坐,任人自擇。年老者端坐亦可。)身體端正,不動不搖。手結定印。(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頭相拄,安於臍下跏趺上。此名法界定印,能除一切狂亂妄想。)合眼斷光,閉口合齒,舌抵上顎,鼻對肚臍。背脊筆直。兩肩齊平,不偏不倚,如是而坐。

事忙之人,每日必須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小時者方妙。愈多愈久則愈妙。坐時須要寬衣鬆帶,從容安詳,不宜當風,不宜飽腹。坐畢緩動其身,徐開口眼,兩手搓熱,撫摩麵目腰腹腿足,休息片時,然後下坐。

問:由於身體條件的限製不能夠跏趺坐,怎麽辦?

答:可以散盤(兩腿交叉),或者端坐在椅凳上,姿勢以背直(但胸部不要太挺)穩定持久為宜。

問:觀心時,是否必須結印?

答:不結印亦可觀心。

問:觀心完畢,回向何處?

答:觀心即是回向真如實際,他佛自佛同一體故,更有何惑?君初入法門,回向他佛亦可。

 

 

五、座下觀心

觀心,要在連綿不斷,不可忘記。古德雲:“一念不在(觀的一念不在),即同死人。”觀心的要訣是:隨時隨地都能觀心,隨時隨地都在觀心——行住坐臥,不離當念,時時作主。功夫做到了這一步,其妙深廣無限,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問:動時如何用功?

答:亦如靜時。觀心未熟,則有動靜之分。觀心熟已,動靜無殊。宗門雲:“在千萬人中,如無一人相似;在萬事紛擾中,如無一事相似。”可知動靜是一。初學未得定,故祖師教人管帶,言應事接物應須常常管理攜帶此觀心法也。君不必慮,久修自明。吾引一段楞伽經,以備君用。經雲:“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空中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不離自心。由無始虛妄見故,取以為外。作是觀已,斷分別緣,亦離妄心所取名義。知身及物,並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思惟,恒住不舍。”此段經文,玩味在心,則生深信。君之不能,其因有二:一、教理不熟,二、定力未成。總之,行住坐臥,須要不離觀心。

問:我念佛已達一心不亂,現在修學《白雲心要》是要明心見性。但是觀心不能夠持久,更難做到行住坐臥不離觀心。怎麽辦?

答:可分兩步。首先做到:行住坐臥,念佛不間斷、不散亂。然後,提一句佛號觀一陣心,提一句佛號觀一陣心,逐漸過渡到完全觀心,而且行住坐臥,不離觀心。

 

 

第四章 一乘要旨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車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載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法華經·方便品第二》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法華文句》雲:“圓頓之教,為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沒有二乘也沒有三乘。二乘和三乘是佛方便之說。〔二乘〕聲聞乘和緣覺乘。〔三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聲聞乘又名小乘,緣覺乘又名中乘,菩薩乘又名大乘。

一、自證聖智

〔聖智〕正照真諦,遠離虛妄分別之智慧,稱為聖智。

【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大乘入楞伽經》)

〔行相〕身心所行之相狀。

此段經文,佛答自證聖智行相,為頓教根本,今逐句釋之:

〔頓教〕“直指本源,不曆諸階,見性成佛”的教法。其宗旨是:頓悟自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本性即佛。

依諸聖教”——依先佛相傳之教。其下手處,即達摩祖師“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三句之義。(此偈共四句,第四句“可以入道”是果,用功隻在前三句上。)依者,言謹守此法,不得一絲出入,以期徹悟。

〔外息諸緣〕外,止息攀緣。〔內心無喘〕內,一心不動。〔心如牆壁〕不起分別。

無有分別”——此句是修行正軌,最要!最要!何為分別心?即第六識。根塵相對而生心,或者憶念過去未來。今欲入法,應先停止此心,莫起分別。今作三段解:

一、初入觀時,先將根塵過去未來之事,一齊放下,始為“外息諸緣”。教門謂之修止,宗門謂之休心息慮。妄念一息,心便寂靜,心若寂靜,般若乃生。先德喻之“如珠吐光,還照珠體”。珠喻涅槃心(涅槃即寂靜),光喻智慧(智慧即般若)。“光從珠生”,喻般若從涅槃心生。“還照珠體”,喻般若光明還照法身。顯宗論雲:“涅槃不生,能生般若。”故息緣為入手最要。

二、外緣已息,般若漸生。此刻應一心不動,故雲“內心無喘”(喘者,動也)。此不動時,即是無念、無住、無相。相雖有四(不動、無念、無住、無相),其行則一。

三、“心如牆壁”。此句狀(形容)無分別不動之相,最為吃緊,即是離識功夫。禪宗所謂“如大死人,永絕餘想”。又謂“絕後再蘇,欺君不得”,即是此境,珍重!珍重!枯木生花,於是乎在。

達摩祖師這三句(“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括盡一切。六祖之“不思善,不思惡”,即是“外息諸緣”。“正與麽時”,即是“內心無喘”。文句不同,豈有二致?做到正與麽時,隻是一味不動,一念萬年做去,哪更有法?“那(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是問句,謂之發機。(佛法以心為機,故曰:一念回機,便同本得。)宗門雲:凡夫玄關緊閉,識鎖難開。機即玄關,勝者以一言投之,擊發其機,彼即頓悟耳。然此公案最重要者,是“與麽時”三字(即不思善惡時),是禪宗秘訣。發心人能如是住心,則悟不遠矣。祖師雲:“‘與麽時’,謂之佛未生時,又謂之居頂,貴重無比。”一日中能有數小時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發機因緣,不必要人指導。祖師雲:“但能‘與麽時’,不愁不徹悟。”此屬心法秘要,可力行之。

 

獨處閑靜”——此句有兩義:一、獨處,謂一人專修,不約伴侶,《華嚴經》雲“獨一發心,不求伴侶”,是也。可知近世成群打七之非。二、閑靜者。謂擇清淨處所,遠離憒鬧也。獨處對人而言,閑靜對地而言。

觀察自覺”——此句若如字麵解,有觀察心,有警覺心,心緒紛然,成何事體?今謂不然,作三段釋:一、釋“觀”;二、釋“察”;三、釋“自覺”。

一、釋“觀”。觀,謂觀心。觀何等心?曰:觀無明心。何以不觀真心?曰:真心自無始以來,為無明所熏所蔽,不能顯現。此無明,依何處住?依真心上住,如膠著漆,不得解脫,故曰住地無明。此無明為生死根本,一分不盡,生死永在,故曰根本無明。學法欲求真,當從此住地無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斷根,灸病不得穴,絲毫無益。故二乘人與權教菩薩,斷得四住無明,不知住地無明;能免分段生死,終受變易生死。(輪回有二重:一、界內十二因緣,受分段生死。二、界外十二因緣,受變易生死。)一乘人從觀心下手,為破住地無明,生死永斷,所謂從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訣,最真最實。李長者曰:“根本無明,即是根本不動智。”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台宗雲:“無明體即是明,即是實相,即是法性。”經中不勝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時觀生滅心,不執不著,不隨不斷,或一味休心息慮;兩法是一。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曆僧祗獲法身,故稱之為圓頓法門。

二、釋“察”。察,謂監察。謂觀心時,有兩種監察:一者正念,二者正知。正念者,一心守護觀境,不準起第二念。遺教經雲:“製之一處,無事不辦。”金剛三昧經雲:“製之一處,眾緣斷滅。”製之一處,即是正念。先德雲:“若不守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正知者,如起信論雲:“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若不攝還,增長無明。監察機關,有此二種權力。禪門有喻雲:“坐禪者如官吏,門外有二衛兵站岡,此二衛兵,一名正念,一名正知。”可謂善喻。

三、釋“自覺”。自覺者,言此監察機關,時常令正念守心,正知攝心,不令放逸。

 

不由他悟”——不由他悟者,到大徹大悟時,萬法自然從心顯現,不是他人授予。所謂無師智、自然智,是也,即是無生法忍。

離分別見”——此句作兩句釋:一、離分別;二、離見。

先釋“離分別”。此分別心,與上文不同,上是凡夫攀緣外境,此是行者攀緣觀境。不然,便是重複。雲何攀緣觀境?此是無相法,不許有相。若現殊勝境界,或現佛菩薩像,或聞說法聲,皆是魔境,應嚴加拒絕。若有取著,即是分別心起,便入魔網,故曰離分別。

次釋“離見”。見者,諸見,障人不能見道。諸見者,或雲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或雲六十二見。起見者,謂於觀中,現出境界,以為或劣或勝,或與某經相合,或與某三昧相應,認為聖境,此即是見,必入魔網。《佛藏經》雲:“發菩提心,隻是離耳,離何等?一離欲,二離見。”“欲即是無明,見即是憶念。”《華嚴論》雲:“見在即凡,情亡即佛。”四祖雲:“不用求真,惟須息見。”見之過患,可謂至重,故須離之。

〔六十二見〕這是外道的邪見,以五蘊為起見的對象,依色法和心法為根本。六十二見者: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法為對象,起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見,如是五四共成二十見;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為對象,起有邊際、無邊際、亦有邊際亦無邊際、非有邊際非無邊際等見,如是二十見,連上麵共成四十見;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為對象,起有去來、無去來、亦有去來亦無去來、非有去來非無去來等見,如是二十見,連上麵共成六十見;此六十見又加上根本的色、心二見,共成六十二見。

 

上上升進”——上上升進者,觀心到此地位,應加精進,不間修行,暗中長進,不可限量。上上者,如在信位,升進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步步增高,謂之上上升進。

入如來地”——如來地者,為大徹大悟之果。觀行純熟,不覺趣入,故此法門,謂之如來禪。

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自證聖智行相者,自身內證聖智修行之相也。自證聖智,宋譯為自覺聖智。證者,見也。覺即是證,證即是見,二名無異。此即根本智,經論多名,華嚴謂之普光明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華嚴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說此義。此智成就,即為成佛。楞伽雲:“如來以智為身,智為體故。”又雲:“佛非人非蘊,但是無漏智。”此智即是行者報身佛。

〔無漏〕漏者煩惱之異名,漏泄之義。貪嗔等之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流注而不止,謂之漏。無漏就是無煩惱。〔無漏智〕離煩惱無染之清淨智也。斷惑證理,即此智之用。

 

二、一乘行相

【雲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雲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大乘入楞伽經》)

此段經文,佛答一乘人入觀行相。大慧以與上章修法或異,佛以離分別為答,仍與上章義同。今略釋之。

何謂“一乘行相”?行相者,謂心念不住而住之相。一乘行相者,謂修一乘法安心之相也。

離能取所取分別”者,能取是見分,所取是相分,能所宛然,即是分別,應當離之。

〔四分〕識體的四種功能。一、相分,相就是相狀、形相,即外境反映到心識上的影像;二、見分,見是見照,由見分去見照它、認識它;三、自證分,這時由心識的自體來證知“見分”的見照有無錯誤,這種證知的功能叫“自證分”;四、證自證分,自證分證驗之後,再度證知其結果有無繆誤,這種再度證知的作用叫“證自證分”。四分者,四個部分之義。雖說是四分,事實上仍是一體,自證分和證自證分是識的自體,相分、見分是識的功用。

如實而住”者,如作靜詞解,如即真如,實即實相,言住真如實相也。如作動詞解,如即如是之如,如實相而住。如實相而住者,不住根塵識,住於如如之理。此義最大,當引經證成。金剛三昧經雲:“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於如理,(即如實而住,)過三苦海(即三界之苦)。又雲:“若住大海(譬佛果),則括眾流(譬三乘),住於一味(譬守心一法),則攝諸味(譬信、住、行、向、地)。”大涅槃經雲:“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複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觀心入理,即是修習金剛三昧,此三昧成,一切三昧,無不具足,故為圓頓。

〔實相〕即諸法實相。所謂“實相”,就是真實的情形;“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實情形。《佛藏經》雲:“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大般涅槃經》雲:“一切諸法皆如幻相,如來在中以方便力無所染著。何以故?諸佛法爾。”《法華經》雲:“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法爾〕自然如是。〔信、住、行、向、地〕即五十二位中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和十地。〔五十二位〕菩薩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又《金剛三昧經》雲:“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實際,即真如法身。存三解脫者,言不證三解脫也。守一心如,即如來禪。經語分明如是,而世人不知,悲夫!

〔三解脫〕全名“三解脫門”:一、空解脫,二、無相解脫,三、無願解脫。這是三種禪定。

《華嚴經》雲:“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是此境。《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此經之如實而住。而生其心,即自證聖智現前也。

本經(《入楞伽經》)偈雲:“舍離此一切(上文列各種禪,皆應舍去),住於無所緣,是人則能入,如如真實相。”住於無所緣,即是如實而住。入真實相,即是如來禪。涅槃經雲:“一切眾生,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依如是修,無不得證。奈何不信?而甘沉淪三界乎。先德雲:“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思之!思之!

《華嚴經》偈雲: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

 

附錄一:佛法要領跋

佛法廣大,根本在心。行門無量,主要在觀。“直觀自心,見性成佛”,此吾師中江劉先生說佛法要領之宗旨也。

先生博通經藏,精研教觀。深山隱居,澹泊自處。年已七十有三,而精神矍鑠,誨人不倦,時應鄰邑之請,講說不絕。常曰:學佛不求見性,皆是附佛外道;誌求見性,方是佛子。欲求見性,必須觀心。觀與不觀,實為學法生死關頭。三乘人觀心,不深不徹,唯一乘人頓見本性,頓成如來。故其教人,每令放下觀心。學者從之,多獲開悟。

弘恕聞道已晚,因張君心若之介,始獲忝列門牆。十四年來,備蒙啟迪,循循善誘,殷勤懇切。嚐開示曰:學大乘法,以了一心為根本。若實了一心,則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將不求而自至。故雲:一切諸法,心為上首。神通人人具足,但得母,子自至。又雲:大彌陀經三輩往生,俱以發菩提心為本。不明四智,隻生邊地疑城。觀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固皆以了一心為根本者也。一心難信(一心即是自己真心),了尤不易(見性方了),能了則入無學位矣。又雲:修觀持名,二法平等。修觀者,能明白見。持名者,至一心不亂時,乃明白耳。此皆佛法真實了義,凡學佛者,鹹宜知之。

無奈弘恕根性愚鈍,雖受淨土觀法,未及專修,又值世亂,不遑寧處,迄無成就,慚愧甚矣。邇因體力衰弱,性好簡易,重請授我要法,以資修習,先生始以“發勝義菩提心”教之。並告之曰: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即觀自性清淨心也。華嚴雲:“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涅槃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均謂此也。乃至起信論之真如三昧、淨土宗之實相念佛、達摩大師之如來禪,名異實同,皆是觀心雲雲。始知禪淨二門,原是一法。旋複寄示講錄三篇,所傳具在,且更詳焉。展誦之餘,讚歎無盡。乃細加編次,呈請鑒定。名曰佛法要領。集資付印,以利學人。

竊謂是書,言簡義精,指歸一乘。示二空理,悟入緣生。發菩提心,徹見本性。闡明楞伽玄義,揭示頓教根本。絜前聖之要領,為成佛之捷徑。所謂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經藏奧旨,泄盡無遺者矣。學者苟能依此修之,則久久純熟,豁然開悟,明心見性,一念頓證。其福德智慧因緣之大,豈平常誦經、念佛、持咒、修觀,所可得而比擬哉!何以故?心性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故。此觀心法,是如來禪,隻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迥非餘法所能及。故華嚴雲:“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刹,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妙法者何?觀心是也。大乘心地觀經雲:“此法難遇過優曇,一切世間應渴仰。十方諸佛證大覺,無不從此法修成。”此偈大聲疾呼出佛金口,更有何疑?又雲:“一切有情聞此法,欣趣菩提得授記。一切有緣得記人,修此觀門當作佛。”可見一發心即授記,一授記當成佛,是決定義。何謂有緣?得聞此法為有緣,當下發心為有緣。願天下有緣人,如法修行,精進不退,皆得速證無上菩提。

一九四七年丁亥十一月十二日 弟子 金弘恕敬跋

 

附錄二:劉洙源先生書劄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

弟子金弘恕敬錄

書一

廿三年(公元1934年)冬十一月廿八日

 

弘恕居士左右:頃奉 惠書,由張心若君展轉遞交。向法之殷,慕道之切,濁世罕覯,欽佩莫名。(仆)於佛法,但知信仰,造詣殊不敢言。尊示盛多稱譽,俱屬外間傳聞,絕非實事,讀之彌增惶悚。

承問淨土法門,意欲筆談妙觀。夫修淨土,相沿有持名、止觀兩種。持名普被群機,止觀須憑指授。止觀雖妙,不如持名之穩。台端(對人的敬稱)入道,宜從持名入手,請緩問津止觀。蓋禪定一法,須與授者同居,否則流弊百出,或趨入邪徑,或易致退失。故蓮池以後,唯提倡持名一法,不主修觀,用意深遠,絕無歧途。持名看來若易,其實徹上徹下,依教理之淺深以為淺深,依發心之廣狹以為廣狹,其生品之高下,則視乎行持緩急與生熟,與修觀者同功,萬修萬人去也。其法具在三經一論,不出信願行,南方盛行,台端何疑而枉下問?普陀印光法師,海內尊宿,專倡此教。(仆)與此師無一麵緣,曾見所刊文鈔,雖衍舊說而多發明,不審足下曾措意否?(仆)學行無似,愧無以塞明問,慚愧慚愧。雖然,亦有至切要之義相勖(xù,勉也)者:

我佛說法四十九年,凡經三百六十餘會,教義千差,歸宿無二,一言蔽之,一心而已(一心即是真心)。不了一心,便有外境,因之起惑造業,輪轉無有了期。若實了一心,則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將不求而自至。故雲:一切諸法,心為上首。(佛法與外道,其分界在此。)足下信佛,應如是信。不然,雖持名修觀,盡是外道天魔,非佛法也。何以故?心外有法故。此為根本法義。

其次,加行有二:一曰莫妄想,二曰耐冷淡。何謂莫妄想?凡對一切境界,並將為空,不可執著,以起想念。世間受生,皆由妄想所成,此乃生死根本,不可不知。何謂耐冷淡?世人造業,都由耐不得冷淡。既欲做個出世賢聖,猶與世俗貪逐五欲無異,不惟佛不得成,閻羅老子不是瞎漢。今人於佛法,初患不得聞。及其既聞,又雲人事太多不肯行。此無他,第一不了一心大義,第二任其妄想不停。何緣妄想?就因耐不得冷淡。此是大大病根。若先除此二病,心內自寂淨,智慧自光明,於佛法有趣向分矣。

仆無知愚人,跧伏鄉井,感 公不遠數千裏,馳書下問,謹以所學對,不審高明以為何如?手此頌禪悅不宣

劉複禮頓首

書二

廿三率冬十二月廿四日

 

澹園賢弟左右:頃奉手書,灑灑千言,備述家世履曆,及早歲入外道,近年憬悟,皈依三寶,希求為師弟。想見發心真誠,趣向勇猛,難得難得。如此求法,果能實行,斷無不成之理,請諦聽之。

佛法師、弟,以道結合,與世間法微異。苟自信己心原是一尊真佛,聞而深信,用力進修,雖不列門牆,已為如來真子。如心外有境,禍福盛衰,名聞利養,常縈心念,雖修觀念佛,終日侍側,已是叛師背佛。

賢(對人的敬稱)既欲敘師弟,(仆)自當攝受,般若因緣,非世俗勢利之比,即使不以師弟相稱,凡有問難,豈敢不以實告,勉之勉之。今將副所願,竭誠相教。弟既皈依印光法師,是大好事。此師是方今國內正法眼藏,禪也淨也,宗也教也,莫不深通。惟其願力,欲以淨土一法,普被群機,故專勸念佛。其教賢弟專心念佛,不必勞神研究經論。深有意趣。賢須努力奉行,此師知見極正,決不誤人。

來書複請淨土觀,若(仆)有所吝者然。此念誤也。佛法當機不授,為無慧眼,授非其人,為謗三寶。(仆)得足下勤墾,斷無不言之理;所慮者,恐無益有損耳。足下誌趣甚佳,如肯真信,豈止生西如操左券,成佛作祖,亦是吾儕(chái,同輩之人)本分內事,絕非意外。來書曾述上年入同善社,此最害事,尤須緩學止觀,否則為害不淺。細繹來書,急求知解,此大難答覆。相宗剖析最密,自謂不喜看,仍以少看為妙。又言喜閱台宗書,豈能讀彼三大部耶?如果能讀,彼中頗斥神通,何以震駭如此?今想得一法,於念佛之外,每日讀《六祖壇經》數頁。此書極精要,含義極深極富。雖未必能解,讀之使知見端正,為益甚大。楊仁山列於佛學四書,其要可知。學法因地貴真。求了生死,求生西方,此正因也。求世俗果報,邪因也。求持咒靈驗,亦邪因也。求神通,亦邪因也。戒之戒之!我弟子中,雖有發通者,吾力斥之,今已不敢再以神通炫惑人矣。賢問日課如何定?努力念佛盡之矣。四字六字俱可,跏趺坐最妙。暇時加念普賢行願品。

書中更有應答者:

一、學大乘法,以了一心為根本,念佛求生為專業。足下生計不裕,即營他業,未嚐不可。所謂治生產業,不礙圓宗,但不可犯十惡業耳。

二、了解一心之義,是大乘最上乘總綱,其義高出發願生西,不止萬萬倍也。賢持咒誦經,於四悉檀中,尚在世界悉檀範圍內,我此兩書開示,俱屬第一義悉檀範圍矣,珍重毋忽。

〔四悉檀〕四是四個方法,悉是普遍之義,檀是梵語檀那之簡稱,亦即布施之義。佛以四法普施眾生,以令一切眾生完成佛道,叫做“四悉檀”。一、世界悉檀,佛開始時,先順世界之凡情,宣說淺近之事理,以令聞者歡喜和信受;二、各各為人悉檀,佛審察眾生的根機,及程度之淺深,而說各人所須要之法,令眾生發起正信,增長善根;三、對治悉檀,對嗔多者教以慈悲觀,癡多者教以因緣觀,障多者教以念佛觀,如是普施種種之法藥,以去除眾生的惡病;四、第一義悉檀,佛見眾生的機緣既熟,便為之說諸法實相,以令眾生一起悟入聖者之道。

三、律藏千言萬語,隻有二義。一、離惡行,二、離欲行。離欲行複有二:一、不邪淫,二、斷正淫。邪淫是地獄因,佛所不許。正淫為嗣續計,居士無妨。除淫戒外,一切皆是離惡行。足下曾受五戒否?

四、修觀持名,二法平等,修觀者能明白見,持名者至一心不亂時,乃明白耳。

五、三明六通,二乘與大乘不同。不求自至者,所謂但得母,子自至也。

六、凡學法與文字無關,不識字人,一樣成佛,何況生西?

七、賢問平常日課有效驗否?凡念一聲佛,俱有功德,哪得無驗?經中所言,都是千真萬確,佛無妄語,切勿生疑。又、已發願即蓮花開,是確實說,毫無虛誑。

 

 

書三

廿四年春二月十五日

 

昨日得書,問法懇切,令人起敬。惜所陳之義,盡是邪知邪見,此由以前問津佛法,未得一個明白人,故貽害如此。今於所問數端,條加駁正。從前知見,務希掃除淨盡。附佛外道書籍,屏之遠方,或付丙丁(指火)。一心念佛,莫求義解。如是積以歲月,或於淨宗有入門處。幸聽我說,善思念之。

君問如何了解一心,高出發願生西萬萬倍?此義是淨宗最上乘說,亦是淨宗常談,經中分明具有。大彌陀言三輩往生,俱以發菩提心為本。又言不明四智,隻生邊地疑城。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雲雲,何嚐不以了一心為根本耶?如此修去,一生可望得無生法忍。常途信願行三字,固不可非,然於菩提心未注重,即使生西,難期上上品,何以故?未了一心故。一心難信,了尤不易。能了,則入無學位矣。然大乘法義,當從此入手,始為發心。君但信萬法俱在心內,諸佛眾生亦在心內,淨土穢土亦在心內,如是極力念佛,用功一年半載再問,莫憑口說。尋常念佛,不明此事,雖得往生,亦是下品。吾教君第一義諦,入手從了心趨入,自然高出萬倍,蓋吾為根器較好者,勉以了義之教,以發菩提心為基礎故也。

教下言發心之書,文廣義博,猝難領解。吾用簡單法門相訓,但了一心,即攝諸義,即是真正發心。不了一心,雖發願往生,總滯邊地疑城。此種較世間法固優,終非我佛接引眾生本懷。吾之勸足下閱《壇經》者以此,此書未嚐言發心,而句句的指人心,言言都是究竟了義。足下自從容理會,此書發明無餘蘊。雲何更問勝義諦耶?了一心,即真勝義諦也。勝義諦者,一心是也。謂之佛性,謂之真如,謂之法身,謂之法界,皆真心之異名,皆是我之自心。諸佛眾生,平等無二。如再不達,老實念佛,終有明白之日。但逐語言,則無希望。

吾勸君常看《壇經》者,即以此書啟君菩提心耳,誰謂欲君參禪哉?參禪大法幢,近今濁世能建立耶?足下一聞《壇經》,便指出某種注解,及心燈錄。嗚呼,此種斷人善根之書,豈可寓目耶?大抵宗門之書,一概不需注解,凡作注解,皆是荒謬絕倫,附佛外道。何以故?宗門直指本心,令人自悟,一入義解,便塞悟門,永斷善根。故中峰大師於信心銘、證道歌,皆有辟義解之作,所以中峰為正法眼藏。夫《壇經》何需注腳?如欲注腳,吾且告君,五燈會元、尊宿語錄、指月錄等,皆壇經絕妙注解也。應將前注,急急舍去。每日閱《壇經》,宜直心自悟,不解者闕之。十萬八千語,存而不論可也,萬勿穿鑿,以求義解。

君又有“放下最難”之問,當知放不下時,一心念佛,便能放下。淨宗珠清濁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馳散,便以佛號抵製之,久久自靜。凡學法。哪個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能放下,何須學耶?念佛工課,足下可自訂之。吾意凡作一事,當以全力注之。如念佛。則盡日係念於是,無有休歇。若訂時間,其休歇時多多矣,豈有成功之日?努力念,無間念,勉之勉之。念佛之外,所持諸咒,既曾學過,亦不必廢。隻要知心為根本,一切法門,皆入第一義諦。

足下有二女而無子,當知觀音普門品雲:“設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賢夫婦何不常念彼經,持觀音名號耶?既於淨業有益,又於願求有補,何事不作?佛法是一家言,但達心宗,而勤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其無效者,不肯長時修,心外有法,或作或輟耳。(如教奉行,已生四子。恕注)

足下既修淨土,五戒宜受。凡不作十惡業者,皆可受五戒。何以故?五戒十善業攝。瑜伽菩薩戒,六度四攝攝盡。君如真正發菩提心,不惟五戒宜受,菩薩戒亦宜受,當知菩薩戒,有在家出家兩種,瑜伽戒是在家出家公共之戒。能受,則於淨業為益極大,莫怕莫怕。當知能發大心,即應受菩薩戒,此戒以菩提心為根本,故於治生產業,生男育女,絕無妨礙。但受戒時,於己一麵,隻是發心,及明持犯開遮之義,在外緣方麵,須得高行阿闍黎,為之羯磨,否則不能得上上品戒。

〔四攝〕即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和同事攝。布施攝是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他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要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觸,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菩薩濟度眾生,必須先行此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阿闍黎〕即阿闍梨,漢譯為親教師、軌範師。〔羯磨〕漢譯作業,即作授戒懺悔等事業的一種宣告儀式,由此宣告儀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業。

 

 

書四

廿五年夏六月廿四日

 

君有利人之心,如佛說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何嚐不是?殊不知經中屢雲:若自有縛,欲解彼縛,無有是處。又雲:自不修行,欲他修者,終無是處。足下如真欲利人,當精進無倦,使有成就。作六道父母,人天師表,是分內事。登報及口耳相傳,有何利益?

凡學法。貴有決定心(非成不遷),長時心(常常做去不可間斷),無間心(如雞伏卵熱氣一斷便無生意),有此三心,無不成功。夫佛有種種法,治眾生種種心。故經雲:方便有多門。豈必門門遍試,乃得成哉?貴信一門,入其深際,乃有是處。四弘誓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者,是豎論,非橫論,莫誤會。豎論者,學通一法,再學別種,以後有無量法門也,非謂一時並進。若一時並進。一法都不能成,有何利益?記之記之。

 

 

書五

廿六年秋七月七日

 

竊嚐聞之,法門無量,要從一門深入,乃有是處。故古者大師教人恒言:要有個入頭處。夫所謂入頭者,各教不同。宗門以知有為入頭,次第禪法以初觀成就為入頭。以此例密法,事一本尊,當知亦爾。(鄙)意以為一有入處,空慧朗然,縱橫萬變,視此為基。否則,終身門外漢也。足下美材,幸專心一法,窮以歲月,令其開通。毋兼營並騖,毋見異思遷。入海算沙,說食不飽,宜痛戒之。

世亂,人心無所依倚,求之佛法。今佛法成為時髦品,龍蛇混雜,以偽亂真,大抵名聞利養是求。我輩不可入此種隊裏,乃真佛子也。

 

 

書六

廿六年冬十月初九日

 

頃奉惠書,斷斷以淨土觀為請,若慮(仆)有所秘惜者。夫法貴流通,吝而不與,是為犯戒。但恐距離太遠,有非筆墨之所能罄,又恐聞而不修,所以默然。今曆時三載,請已踰三。茲將此入手方便,為君一言,諦聽諦聽:

學此觀者,須於佛前,默念三皈五戒,守十善道。繼發三種心:一、廣大心(誓度一切有情);二、決定心(觀不成,不能見異思遷);三、長久心。

繼而入坐,(或全跏或半跏)觀六大空(地水火風空識)。最重要在四大,破我見身見故。一、地大散歸西方。(從頭至足堅硬者,皆屬地。)二、水大散歸北方。(血汗津液皆屬於水。)三、火大散歸南方。(暖氣屬火。)四、風大散歸東方。(鼻息屬風。)此四大既空,惟有空大(第五大)。誰知空者,則惟有識(第六大)。此二大不必久住。即以此識心,諦觀於日(即十六觀經中之日觀)。前之四大,須攝心觀想。初坐時,每大往各方推散,最短必經十分鍾之久,或更久尤佳。此法本於觀經四帖疏,卷三第三頁。君細心玩之。凡坐必向西,必心平氣靜。入坐之初,須攝心不亂,毋求速效,有效毋驚喜,久久自成。(此為修日觀前勝方便,有此方便,日觀易成。恕注)

君學密法,於四大六大,素所飫(yù,飽食也)聞,並無奇特,但貴能入耳。(仆)歸家已六年,與諸弟子離群索居,不知伊等造詣如何。通淨土觀者,似乎不少。其他妙觀,約有十餘人,而死者過半,無可稱也。

大抵末世學法,女勝於男。(知苦勝。)男中老者,勝於少壯。知苦乃入佛法,少壯多不知苦,故難入耳。學法之人,要少欲知足,不外慕,不求名聞利養,方是佛子。世亂如此,皆由眾生不能少欲知足,造十惡業,釀成浩劫。我輩皈依十力導師,豈可不自警惕乎!

 

 

書七

卅五(公元1946年)年冬十一月初三日

 

澹園賢弟左右:頃奉十月朔日(初一)手書,殷勤懇到,何減骨肉。九年之中,滄桑屢變,天荊地棘,慘不忍言! 貴省屬淪陷區,尤為沉痛。戰事初起,音問阻隔,東望浙雲,係念足下未嚐忘也。去歲勝利,即冀足下當有書來,不意今日尊函始從天降。信知善根深厚,再生更慶,舉宅平安,椒聊繁衍(喻子孫眾多),因果不昧也。予雖遭遇國難,而蜀中陪都所在,最稱完善,因此蒙福。庸人之報,慚極慚極。數年之中,常周遊於德陽,廣漢,金堂之間,講演未輟。但風燭殘年,老病頹唐,殊屬可憐。

來書說大乘止觀法,修無念行,此實性宗妙諦,與密宗四瑜伽之無上瑜伽平等,為宗門秘訣。其所述觀法,謂‘一念起時,亟為觀照,正觀照時,前念既滅,後念未起,現在無念’,此法便是觀於無念雲雲,與鄙意稍異。我之所據,如經偈雲:‘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此為真正發菩提心,此為無念、無住、無相行。弟如領悟,以後尚可再說。

 

 

書八

卅六年春正月初三日

 

昨接手書,重問修無念行。夫無念一法,成佛正因,經中分明屢說,不止起信論有之。論中止觀門,言真如三昧,即修無念行之法。不此之務,而止解篇首數語,哪有是處!弟如用功,請多讀起信論賢首義記,於經則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久久熟誦,當有理會。學法必先具二條件:一、不務外,二、心要沉寂。違此,百劫不成。

賢弟誠心學法,吾有警惕者三:一、佛法以心地為本,不可舍本逐末。二、方便乃是行門,不可忘本體而執手續。三、世事虛假,不可認真。倘以為真,何能與法空相應?怎得入理?此外則常發菩提心為要。

來書又索講稿,茲寄廣漢講錄,略具大概,勿必示人。吾風燭殘年,餘生複幾,望賢昆仲(兄弟)媲美袁中郎,吾願斯滿。令兄藕村處,但告他:‘至心念佛,時時有彌陀加被。’觀法未成,自不知耳。

〔袁中郎〕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號石公,明朝湖北省公安縣長安裏人,知名文學家。與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人稱“三袁”,先後皆舉進士,皆好禪宗。世以為宏道是三袁中,文學成就最傑出者,有《袁中郎全集》傳世。據《淨土聖賢錄》記載:萬曆中,宏道為吳江知縣,後為禮部主事。謝病歸,初學禪於李卓吾,信解通利,喜辯論。已而自驗曰:“此空談,非實際也。”遂回向淨土,晨夕禮誦,兼持禁戒。因博采經教,作《西方合論》,圓融性相,入不二門。其論五種行門(信心行、止觀行、六度行、悲願行、稱法行),尤為切要。書成,而宗道、中道,同時發心回向淨土。已而宏道起故官,再遷至稽勳司郎中。複移病歸,抵家不數日,入荊州城,宿於僧寺,無疾而卒。......弟中道,官南禮部郎中。乞休,老於家,居常勤於禮誦。萬曆四十二年望夕,課畢趺坐,形神靜爽。忽入定,神出屋上,飄然乘雲,有二童子導之西行,俄而下至地。......至一樓下,一人下迎,其顏如玉,衣如雲霞,長丈餘,見中道,喜曰:“弟至矣。”諦視之,則宏道也。......中道問:“兄生何處?”宏道曰:“我淨願雖深,情染未除,初生此少時,今居淨土矣。......我與汝空王劫時,世為兄弟,乃至六道,莫不皆然。幸我得善地,恐汝墮落,方便神力,攝汝至此。淨穢相隔,不得久留。”時宗道已卒,因問其生處。宏道曰:“生處亦佳,汝後自知。”忽陵空而逝。中道起步池上,忽若墜水,躍然而醒,自為記如此。

 

 

書九

卅六年春閏二月朔日

 

君聞我說真如三昧,不知與觀無念是一事,可知元明以來,馬鳴宗雖在人口,其學荒矣。起信論以真諦本為定。何也?賢首依此疏故,龍樹依此造論故。唐譯止作參考,裂網疏不佳。善說法性者,法相融歸法性。此疏多塗附名相,教初學差可,通法性有礙。起信以賢首為正宗。不可以難解而置之(商務印書館有義記講義)。此論是吾國佛法第一導師,不可忽。

〔起信論〕大乘起信論之略名。馬鳴菩薩作,有二譯:一、梁,真諦譯,一卷;二、唐,實叉難陀譯,二卷。為使起正信,說大乘之極理者。

來書述所學無念觀,全不是。君當知學觀為種善根。我今問汝,以何者為種子?種在何處?如何播種?吾今教汝曰:種在法界心上。(法界心即汝無明心是、其體即真如。)法界心如田,信自心有佛性(即汝覺性)是種子,以般若觀心是播種。(不分別而觀心本體、自然明白。)久觀則定慧生,是善根生。再觀是善根增長。大徹悟是善根成熟。君修無念,而分別心多,怎得與般若相應?

吾念君求法甚殷,今當教以發勝義菩提心:

勸發真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甲、事前自省四件。 (不是靜坐時用的,在事前應先知之。)

一、為何事? (如為利益願求則因不正。當求明心見性。)

二、洗舊解。 (應將舊見舊聞、洗滌淨盡。)

三、用何心? (當遠離覺知之心,所謂離心意識、不用心 。)

四、修何行? (不雜法相、唯觀心。守心不動一法。)

乙、正行法。 (此法依據達摩大師所傳四句。有真信者俱可學,不信則勿學。)

一、外息諸緣。 (把根塵事,拋撇淨盡。)

二、內心無喘。 (喘者動也,言心不動。)

三、心如牆壁。 (言分別不起,離能所也。)

四、可以入道。 (此句是果,用功隻在上三句。)

每日跏趺坐,照三句觀心。心念若起,亦不製止,亦不隨逐。須觀妄念無性,其體是空,心自寂矣,妄念息時,心源空寂,般若相應,真性始現。此法即是無念行,無住行,不動行,即是真如三昧;與起信論一鼻孔出氣,一念頓證。(觀中不宜現境界,至要。坐之次數與久暫,隨便。)

丙、受法儀式 須沐浴已,禮佛白言:‘弟子某某,今從某大德所,學發菩提心,信樂歡喜,終身奉行,誓不敢忘。’如是三白,三頂禮。以後但行,不須啟白。從此不得懈怠一日。

誦念可減少,金剛經可誦,孰謂凡經皆日日誦。今但發菩提心,直入聖域矣,何必貪多?

 

來書又問:起信論雲‘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彼佛即彌陀乎?真如法身又如何觀?答曰:彼佛即彌陀,亦即自心。何以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自他不二故。觀真如法身,即是觀自心。何以故?無明實性即佛性(佛性即真如),幻化空身即法身故。(法身即真心。)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這是引自永嘉大師《證道歌》。

 

附:指月錄初祖說法記

別記雲:祖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法,隻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性,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不為說無念心體。可忽曰:我已息諸緣。祖曰:莫成斷滅去否?可曰:不成斷滅。祖曰:此是諸佛所傳心體,更勿疑也。(弘恕敬錄,以供同修者之參閱。)

 

 

書十

卅六年春三月朔日

 

手書已悉。最可喜者,領解甚晰,聞法不舍眾生,悲心流溢,實有種性,堪學大法。雖初來從事,錯謬層出,不得不為君鏟除之。諦聽諦聽!

一、不辨法門高下。君修觀程序五條(皈敬求加,誦咒調息,推散四大,諦觀無念,回向發願),及鈔錄止觀述記一段,是三乘妙法,為中下根說,須三僧祇劫成佛途徑。達摩法是圓頓法,為上上根說,一念成佛途徑。如何糅雜為一,高下不分?

二、不依先聖口傳。先聖止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兩句。達摩添成四句,已是增語,何可再增?

三、破壞心法。五種程序,對世人營逐五欲六塵,而以淨緣五種易之,誠為殊勝。今說明心見性,染緣淨緣都要停息,始為外息諸緣。君隻息染緣,而不息淨緣,則初句(外息諸緣)破壞矣。(染淨是緣,執染緣為有,固不得見性,執淨緣為實,亦不得見性,故諸緣俱息乃能見性。此三乘與一乘之分,亦是諸佛為實施權苦心。)有程序則生心動念,第二句(內心無喘)破壞矣。不知三寶在心,而發願回向外境之他佛,分別熾盛,能所宛然,則第三句(心如牆壁)破壞矣。欲學法而反破之,可乎?果如尊意,便是倒行逆施,豈能入道?

四、違反起信。凡說無念行,而不達真如三昧,皆門外漢也。五種程序之極端不可者,何哉?起信論已揀除之矣。彼論雲:‘不依氣息,不依地水火風。’等,君未之見乎?

初祖之法,則與起信論全同。吾念君函劄往返,經十餘年,雖有善根,不得其門,故特教以發菩提心,非必強君學宗門也。(圓頓教發心皆同,能發此心,學其他宗,俱可。如學宗門,須具大福德,任君自擇。)凡學法而隨境界流,不以觀心為本,皆是外道。

三乘人觀心,不深不徹,唯一乘人,頓見本性,頓成如來。法華雲:‘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正對邪,直對曲,不舍方便,即是邪曲。不明心性,亦是邪曲。)君狃(niǔ,拘泥)於方便,如何能行深般若波羅蜜耶?君解發心為道心,太膚廓了。吾為君下一定義,發菩提心者,發見性之心也。此是透骨透髓之語。真正確實之解。無境可緣,始能見性,所謂無門為法門。君修無念,而不知此,豈非南轅北轍?古德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言淨緣不能起也。故知觀心與不觀,實為學法生死關頭。學佛不發心,隻得人天因果。如能發此勝義心,則得諸佛授記,且能入劫超劫。其餘妙義尚多,不能悉數。

君問種子。染法種子,是根塵熏習而成。淨法種子,在法身上(即法性上)是本有的。見性則淨種顯,法身上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之種子俱全,見性即得矣。故見性後,為舊佛新成。

發菩提心,不得刊布,有緣者自得聞。此是古法,知者甚多,舉世少人行。吾之不許宣傳者,《壇經》雲:‘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蓋一乘法,聞之而信,世世有益,聞而生疑,則陷彼入地獄矣。說法之可畏如此,可不慎乎?吾以君有十餘年之信仰,欲教之尚如此之難。他人於我無信仰,於法不尊重,如何可說?

 

 

書十一

卅六年夏四月十三日

 

兩緘俱悉。精誠耿耿,為法為人,讚歎不已,慚悚實深。殷勤如此,隻得許君刊印矣。講錄出弟子手,錯脫殊甚,茲當一一改正。發菩提心尚無記錄,茲囑廖君錄奉一份,雖兩人手,並印無妨。君如卷尾作跋,切不可有溢美誇大之詞。吾平生接引人,多用淨土觀,成者始授以一乘。

凡學深觀,有二條件:第一、依止數年,明審根性。第二、淨土觀成,通曉緣起。具此二者,乃可為說。奈何初談發心,便欲傾筐倒篋耶?達摩法與台賢,其歸是一,而入手不同,君試從我所授者行之,不可生疑。如今問徑已得,當一心用功,莫虛度時光,至要!至要!

 

茲錄寶積經偈相勉 :

假使造寶塔,其數如恒沙;

不如刹那頃,思惟於此事。

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刹;

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

〔思惟於此事〕“思惟”即觀察,“此事”即心性。

 

以下是華嚴經偈:

佛子始發生,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家,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決成無上覺。

 

每日坐倦,便誦此偈,興趣盎然,又能精進矣。勉之!勉之!

 

 

書十二

卅六年夏五月十一日

 

細閱尊劄,懇到無比,真誠披露,得未曾有。(複禮)既老且病,指僵手顫,無力作書,問如泉湧,如何酬對?(餘近年應酬,隻小柬數十字而止,從無答君之冗長者。)然萬裏遠問,又何可拂,姑擇要答之。利人須先自利,成己始能成人。(印書盡可不必,荒亂之年,尤宜惜費。)望君沉默觀心,勿以文字為障。所鈔之稿,一一核過。所問各節,另紙批答。足下當知此稿皆是略說,起人正信。若欲實修,更有詳細教授。(不結印亦可觀心,故於坐法,未曾詳列。)凡經典皆有含義,待人引申,何獨此耶?故勸君力行觀心,自得多聞。

吾今批答來函,任意塗乙,殊不恭也。但知吾賢實心求法,於跋中頗解吾意。心地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於耳,須臾之間,攝念觀心,熏成無上大菩提種。’又雲:‘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唯觀實相真性如,能所俱亡離諸見。’以上經偈望 賢時時溫習修煉,則吾願滿矣。君分別心太熾,當知分別即是妄想,即是惑業,與發心修無念行,正相反。講錄全本經論,無一字無來曆,一一注出,文當倍增,大可不必。

答問五條,列後:

一、問發心與達摩法,及其他圓頓法,異同如何?

答:名異實同,唯三乘法稍異,宗門進行略異,同以見性為歸。圭峰雲:達摩一宗,是佛法通塗(同“途”),禪教共依,唯入手取徑不同。

二、問何故宗門須具大福德?

答:刳(kū,挖空)心見性,中間毫無境界,與觀行有別,須具真實信心,始能起行。觀門有境界可緣,較易。大信仰即是大福德,非根器薄弱者所能。

三、問:觀心完畢,回向何處?

答:觀心即是回向真如實際,他佛自佛同一體故,更有何惑?君初入法門,回向他佛亦可。

四、發心文中,似應增入防魔、除障、證相等文,以為何如?

答:不必。此是速記之稿,非著述也。(如有需者,可閱起信論。)若有真修,必須從師授受,諸境自了,非一言所能盡。

五、淨土三經,與方等經,所說不同,願聞其故。

〔方等經〕大乘經之總稱。

答:淨土之教,以大小彌陀觀經為本。小彌陀主持名,大彌陀主發心,觀經主修觀而發心,此佛語也。方等經中,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雖似更進一層,其實二法,原是一義。而普被群機,但以三經為要,不應獨倡方等高調,以迷中下之機。故前書雲:太玄則違經。

 

 

書十三

卅六年夏五月廿一日

 

頃接校正發心稿,即為核定,可行。君擬先托《覺有情》刊布,可哉!可哉!有緣者,自能得之。無緣者,雖強之亦不信。講錄得君反覆推求,漸臻完善。回思修何行一章,似不相稱,吾當改作之。足下好法樂法,真誠畢露,吾拭目盼其速成,勉之!勉之!所問者,答如下:

一、觀心法門。是如來禪,但須勤修,直下超證,不必看教;如欲看教,以入楞伽經,思益經為最。君義學工淺,兩經非宜,唯心地觀經最宜,猶恐文多,茲先舉要以餉之。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雲:‘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諸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又雲:‘難見難聞菩提正道心地法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於耳,須臾之頃,攝念觀心,熏成無上大菩提種,不久當坐菩提樹王金剛寶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偈雲:‘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唯觀實相真性如。能所俱亡離諸見。’又雲:‘觀自身心猶如枯樹、牆壁、瓦礫等無有異,於一切法無有分別。我觀身心,猶如幻夢,中無有實,念念衰老,其息出已,更不複入。’又雲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薩大菩提真實正路。共二十六句(大乘心地觀經卷八第二頁),可知心法之重要。君此次印書,至欲割產,而吾力阻之。請看此經卷二第十四頁,佛說三種十波羅密,一者十種布施波羅密多,二者十種親近波羅密多,三者十種真實波羅密多。前二布施,未名報恩;其第三種,發起無上大菩提心,住無所得,勸諸眾生,同發此心,乃名真實能報四恩。君須力學觀心,是真布施,是真報恩,諸佛印可。

〔義學〕即名相訓義之學、理論之學,又稱解學。如俱舍、唯識之學,分析法相之名目與數量,並詳細規定修行因果階位之組織與文字章句之解釋;亦即有關教義理論之學問。

二、所問治魔等事,舉次第禪為例,異哉!邪執之甚也。禪門無量,大別唯二:一、止觀禪,次第法等屬之。二、如來禪,隻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那(哪)有魔境?試問一部《五燈會元》何章談魔事耶?奈何以三乘而疑一乘耶?然則學如來禪,絕無魔乎?曰:有。一、因地不真,二、分別心強,三、無師妄為。何嚐無魔?反之,斷斷無魔,何必畫蛇添足耶?君樂簡易而修此法,此因地不真也。應知此法是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君須生死心切,求見本性而樂修之,始為正因,餘皆非正。埋頭細細修,勿起分別,以悟為期。有疑盡管問,不可妄為,則魔因斷盡。

三、問悟後境相。此在發心文中已說明,一切三昧神通等,皆從心現。奈何隻知文,而不知義!專務外,而不務內!問名相考據,而不勤觀心!三種是足下貼肉病,應力改之。(作此書時,不知仁者在編輯中,始發此種問端,罪過,罪過。然此所言,是極正極要,故仍寄閱。)

四、降魔及證相,不須列入書中。此屬頓悟門,依師修行,諸佛加被,決定無魔。開悟即是無生法忍,何論證相?三乘法不能一氣得無生法忍,故有各種證相,以驗其偽。來書所雲:眼涼腹暖,此是四禪八定法,乃止觀禪,非如來禪,急宜舍去。此是無相觀,不宜取境。坐時,不必限卯酉。(子午卯酉是外道之言。)佛法二六時中,四威儀內,觀心不停,唯除食時。故前書雲:不結印坐,亦可觀心。

 

 

書十四

卅六年秋七月廿日

 

連接兩函,肝膈如見,何遽著急乃爾?吾之過也!然正不可少此雕琢也。當知與君結合,是般若因緣,不關名利,應力求清淨,稍涉猜疑,便入魔網。此後盡量問答可也,唯期弟得速悟。書名定為佛法要領,避雷同也。有人謂此次釋楞伽二段,可以附入,印於篇末,未知弟以為如何?快發心修,即得佛記。勉之!勉之!答問列後:

問:此觀心法,依據何經?吾 師常引心地觀經。其殆依據此經乎?然此經所說,是月輪觀,何以不令觀月,而令觀心?此疑未明,幸乞教之。

答:

一、所依之經。凡觀行法,必依經義。我授君此法,是依楞伽經,非心地觀經也。心地觀經說觀心法最詳,引以為證。其實此如來禪,以楞伽為本,故達摩以此傳心。唐譯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卷三雲:“大慧菩薩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言:‘唯。’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雲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雲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此經是主腦,不得生疑,若引楞伽,其證甚多。但文句奧衍,不易了解。故以觀心品為證,因此是方等通義也。

二、不授月輪觀之故。此法門是正直舍方便,月輪觀是有方便,其異一。此法門是無相法,月輪觀是有相,其異二。此法門是離心意識,月輪觀是專用六識,其異三。此法門是離能取所取,月輪觀能所宛然,正與相反,其異四。此法門是直入真如性海,初修月輪觀,是入獨影境,其異五。有此五異,天地懸隔。不得合修。心地觀經之立月輪觀,另為一類之機,不得並論。

問:念佛修觀,所證三昧,同乎異乎?有淺深否?敬祈示之。

答:小彌陀經持名到一心不亂,觀經則有念佛三昧。餘謂二經入手不同,而三昧無異。何者?彌陀(經)以持名為主,觀經觀依正相。觀相用心較細,持名似淺。然持名能三昧念,未嚐不細。一心不亂,不亂即定,定即三昧,從念佛來,故名念佛三昧。何謂二經三昧相等?論曰:三昧者,心一境性也。然三昧雖等,到此階段,有淺有深。淺者心境不亂,依正二報,勝妙現前,不能發真無漏。深者得三昧時,便發真無漏。此淺深二機,須臨時勘驗,隨機教授。此兩等人,決定往生。淺者未必上品,深者決定上品上生。勸君發菩提心,即為將來發真張本。又,念佛三昧,諸經各異,並非一類。君前問一乘念佛(即念法身佛),此三昧為最勝,其來源從菩提心開發。試舉一相以明之:如淨土之念佛三昧,蓮華大如車輪,或大數由旬而止。一乘念佛三昧則不然。得三昧時,其蓮花座,與三千大千世界之量相等,安得謂同。何以如是差別?一乘念佛,從菩提心觀來,即得法身。淨土觀從化身來,不知法身,所以不同。

問:禪淨二門,宜專修乎?抑宜雙修?淨友中見吾師講錄者,莫不歡喜讚歎,稱為希有。或謂:若以徹悟禪師要語,附印書後,禪淨雙弘,則善矣。未知尊意以為如何?

答:來書齗齗(反複計較)於禪淨雙修不雙修,雙弘不雙弘,餘謂此執其名,不知其實。何也?禪淨二門,原是一法。發菩提心,即是如來禪,即念法身佛,已兼之矣,何必再言兼乎?念法身佛,即是實相念佛,為淨宗最上乘,已弘之矣,何必再言弘乎?當知,但念化身,不知法身,生品極低。其關係在得三昧時,真無漏發與不發。如發,則悟入第一義。不發,則滯於化土。故觀心一法,無論禪淨,為最要義,何論兼與不兼?君必狃於名字,當以發心為主,以持名為輔,亦可。不必闌入(摻入)徹悟語錄諸法門也。

問:何謂事定?何謂理定?祈開示之。

答:外道亦有禪定;所以不如佛法,終歸墮落者:佛法禪定無量,大別則為事定、理定,事定但觀相,理定要入真空之理。試舉例以明之:如修四無量,慈悲喜舍,外道亦修,而不能與佛法共。何也?此四法有三段義:一、眾生緣,二、法緣,三、無緣。外道修此四法,隻知眾生緣,不知後二。眾生緣是相、是事,後二是理。外道不知唯心,那(哪)能入理?佛法則不然,緣相必入理,故後二最重。淨土法亦然。得三昧時,但見殊妙境界,純是事定;得真無漏,才能入理。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即是入理之觀行。又上言得念佛三昧時,真無漏或發或不發。其發者有二因:一、前生曾經熏習,二、今生發菩提心。其不發者反此,前生熏習,不能追補,(令)今生發心,得大助力。故隻問發心不發心,不問雙修不雙修。且發心要無分別慧,無分別慧即大般若,何須論兼。毋執名字,而失真義。

問:見性之人,解脫自在,已出輪回,但不知舍此幻軀,往生何處?

答:十方淨土,皆可隨願往生。如願生西,決定上品上生。不生淨土,人間天上,隨意寄托,與淨土等。

問:未見性人,於臨終時,應如何用心,方免輪回而得解脫?幸祈教之。

答:未見性人,臨命終時,安住菩提心,自然得解脫。(黃檗禪師雲:“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恕注。)

 

 

書十五

卅六年秋九月十九日

 

頃奉兩函,除答問外,略覆大意。吾晚年得弟,天性好道,全是宿緣。應鄭重居心,不可忽過。弟病,宜善自將護。論果報,恐難長壽。論佛法,能真實發心,無(不)得長壽者。(宗鏡錄謂:‘種子為命根。’發心能變種,故是長壽法。又雲:命根者,依心假立,命為能依,心為所依,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吾當為弟回向(是緣),弟當真實發菩提心,依我修法行之,每日須二三座(是因),此是第一法。第二、要離欲。凡肺病喘咳,都由少年多欲所致,故佛藏經有離欲離見之訓。第三、調飲食睡眠。第四、醫藥扶助。

弟慮年壽不永,此生難成。如能真正發心,即使一生不成,來生必圓。永明所謂“一出頭來,一聞千悟”,終不虛也,常常熏習故。弟可學施食,勿令間斷,此是長壽因故。或持觀音名,亦有求必應。弟請我作序,此小小因緣,何必作?且亦勿必請人作。此次略解楞伽,是弟與李少垣君問我何故不授月輪觀而令觀心,故說此以示其依據。

〔略解楞伽〕洙源先生之《佛法要領》一書,有上中下三篇:上篇四句要義,中篇發菩提心,下篇略解楞伽。

餘說此法,僅一句鍾(即一個鍾頭)。廖寂慧記,一句餘鍾,並非夙構。廖寂慧者,貞女也。由女師大卒業,任教育廿餘年。皈依我亦廿餘年。兩年來,答君問,盡出廖手,因我手顫,不能多寫也。近住吾家已二年,修觀學教,行將回家。以後替手,正費躊躇。答問列後:

一、問:動時如何用功?曰:亦如靜時。觀心未熟,則有動靜之分。觀心熟已,動靜無殊。宗門雲:‘在千萬人中,如無一人相似;在萬事紛擾中,如無一事相似。’可知動靜是一。初學未得定,故祖師教人管帶,言應事接物,應須常常管理攜帶此觀心法也。君不必慮,久修自明。吾引一段楞伽經,以備君用。經雲:‘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空中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不離自心。由無始虛妄見故,取以為外。作是觀已,斷分別緣,亦離妄心所取名義。知身及物,並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思惟,恒住不舍。’此段經文,玩味在心,則生深信。 君之不能,其因有二:一、教理不熟,二、定力未成。總之,行住坐臥,須要不離觀心。

二、問:發菩提心,即是如來禪,即念法身佛,禪淨不二,已聞命矣。然則所謂一乘念佛,實相念佛,皆是發心之異名乎?答曰:是。(問:)觀心與法界觀,同乎異乎?有淺深否?曰:觀心即是法界觀,無同異,無淺深,不可循名昧實。(問:)所謂四無量心三段義者,請再教之。曰:眾生緣者,謂見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在苦海,一一拔苦與樂也。此義外道與佛法共。法緣者,謂眾生皆是蘊界處之相(五蘊十八界十二處)其中並無有人。無緣者,謂蘊界處無性是空,並無有法,隻有性而已。眾生緣,人法具足。法緣,有法無人。無緣,有性無法。(問:)何謂心一境性?曰:定有七名,此其一也。舊譯禪支為一心支,唐三藏譯為心一境性。言得禪定時,一心不亂,專住一種境界,謂之心住一境之性。此詮定相,而有有漏無漏之分。有漏是識,外道三乘皆得;無漏是真如,唯一乘得。

三、問:經典中,如與如如,其義雲何?曰:如者,空也。般若雲:諸法如,即是佛。又雲: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心如如,謂心空也。境如如,謂境空也。彌勒亦如,語出淨名,是論本體,故彌勒與眾生同科。(問:)何謂心境不相到?曰:心境相到者,業識境也。如著衣吃飯:衣到身,飯到口。正智法性境界,非根非塵非識,空無涯際,自證乃知。(問:)雲何相到?何謂心若不異?曰:雜念起為異,無雜念為如。

四、楞伽合轍所雲:觀察妄想本無自性。與我所說一也。何也?妄想即無明,觀妄想無性,即是觀無明心。佛法萬法皆無自性,豈此無明而有性乎?惟彼教人,窮究妄想起處,此語大非!蓋窮究須用意。此觀心法,離心意識,那(哪)有用意識之理?驀直觀去便是,不必窮究。古德雲:‘心光透時,餘瑕自盡。’何等簡要!何須推究?

五、楞伽,唐譯最佳。古人以三譯為一經同本而異譯。吾謂三譯是三種經,可互相參考。宋譯在前,先德拈提,多引宋本,要不如唐譯之善。若謂疏注,六朝唐人諸作俱亡,唯賢首楞伽玄義二卷尚存(金陵刻經處出版),最為微妙。龍樹注此經有千卷,未譯來此土。明僧疏此經,凡十餘種,唯憨山、藕益稍可,都不能繼賢首也。

 

 

 

書十六

卅六年冬十一月朔日

 

秋間,吾在成都、廣漢、德陽,淹留講演,每逢佳士。歸來得弟函,何慧昭君函附焉。囑我批答,則所不敢。繹何君意,約有三疑,茲略答之:

一、疑發心法太高,宜於上根,不宜於中下。答雲:不高。不發心,不真實。華嚴雲:譬如服藥,藥不對症,可數數換,唯水一味,則不可換。水,譬菩提心也。後師說念佛法,不說發心,一為愚人不知,二則其法未備。夫淨土三經,大彌陀及觀經,俱有發心之文。謂小彌陀無之者,非也。此經有‘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語,使先未發心,對何說不退轉乎?此義從無人道,思之自明。

二、疑念佛人,兼修發心,懼其夾雜。答雲:不雜。夫念佛,非求一心不亂乎?(一向不觀心者,何從而知一心不亂?)發心一法,直入一心境界,惡得謂雜?且吾人念佛,從朝至暮,身口意三業,能念念不離於佛乎?處事接物,能刹那不離於佛乎?如曰:未也,離佛時多。然則於此脫離,不病其雜;一度發心,獨病其雜,可乎?學法人而拒絕發心,恐無是處。

三、疑上根人少。答雲:甚多。吾謂萬人之中,九千九百九十九人是上根,下下根不過一人耳。曰:何以都不成?曰:彼不信也,非根器壞也。試觀賢劫經中所舉六種人,未發心時,誰能定其是上根乎?金剛經雲:‘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儒門理學家,不準說世間無好人。佛門圓頓家,不準說眾生是劣根。(未經雕琢故,琢則成器矣。)或曰:何以宗門常說須上上根耶?曰:此是警惕之詞,策勵向上之意。宗門發言,都是活句。若執為實,則是偏計,便是死句,豈為知言!

以上三義,請婉達之。

 

 

書十七

卅六年冬十二月廿七日

 

吾平生無師,而先學經學,經學重師法,不雜亂。吾用其法,以讀性相兩宗之書,以治台賢兩家之學。後入禪宗,門庭不紊,遂於無師中得師。回看古人,莫不如此,豈如弟之雜亂無章哉!弟好法雖切,而似雜貨攤,難成在此,無師之故也。莫作過水田,始得!

弟病因看書太多,坐時用力之故。看書可以節製,靜坐要一切放下,何須用力?用力即是執著,執著焉能觀心。應力改,則病易愈,觀易成。(信心銘雲:‘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傳心法要雲:‘息念忘慮,佛自現前。......直下無心,本體自現。’皆明放下觀心之法,弘恕附錄。)

弟問更有法否?此太不理會法味之言。達摩三句,括盡一切。六祖之‘不思善不思惡’,即是‘外息諸緣’。‘正與麽時’,即是‘內心無喘’。文句不同,豈有二致?做到正與麽時,隻是一味不動,一念萬年做去,那(哪)更有法?‘那(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是問句,謂之發機。(教下謂之常機。佛法以心為機,故曰:一念回機,便同本得。)宗門雲 :凡夫玄關緊閉,識鎖難開。機即玄關,勝者以一言投之,擊發其機,彼即頓悟耳,然此公案最重要者,是‘與麽時’三字(即不思善惡時),是禪宗秘訣。發心人能如是住心,則悟不遠矣。祖師雲:與麽時,謂之佛未生時。又謂之居頂,貴重無比。一日中能有數小時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發機因緣,不必要人指導。祖師雲:但能與麽時,不愁不徹悟。此屬心法秘要,可力行之。

某君不知即心是佛,而謂觀心未仗佛力,恐難生西,隨他去持名可也。先德雲:菩薩初發心(即觀心),諸佛即攝入淨土去了。(此句要牢記。)世人重持名,而輕觀心,或分為兩事,抑何可笑!編校宜少,觀心宜勤(隨處可觀,不隻限於靜坐。一味觀去,不必多看書籍),以悟為期,決不相賺。

 

 

書十八

三十七年數函節錄

 

弟一味求多聞,不努力觀心,去佛法太遠。迅速回頭,猶未為晚!最可笑者,問見性後如何?此誦文而不知義。夫見性成佛,常語也,弟全不知,何也?言見性,即成佛矣。佛者智也,菩提也。永嘉語,即智成之相。欲得智成,必須觀心,汝不觀心,而但誦其語,豈不可笑?學法應有大誌操行,何必問人見性,隻形頑懦。 弟之病:第一自用。第二想開雜貨店。(欲集佛法,成一驗方新編,果可如此,前人早為之矣。)第三不用功。今勸從容觀心兩三個月,看有瘥否?不然,難醫。用功時,須要一切事都放下,放下才能觀心。不必看書,反亂人心。日日做調伏工夫,心念澄清,智慧便生,此為入理方便,不可以其少而忽之。觀心者,心是淨土,觀之即是信願行,即生淨土矣,心是真如佛性,即土也。故發心為第一義念佛法門。成都來請,不久出門,又有數月之遊。(春二月二十日)

弟宜悉心修發心法,此關不通,猝難入門。此法一往觀心,萬事萬緣一齊放下,久久自然入手。勿將迎,勿索效。‘心空及第歸’,思之思之。弟好在文字上推求,不在心念上觀察,入理稍難。隻要一念回機,又有何難?春暮多雨,善自調護。

吾於廿四抵省(指四川省會成都),開講楞嚴,用正脈疏。此經唐人疏已亡盡,惟宗鏡錄中略見一二,此外皆宋元諸師所作。明僧依違其間,俱未善。惟交光師著正脈疏將舊說一概駁盡,不惟明人不及,宋元諸師皆不能望其項背。因此師是學華嚴者,解此經為入華嚴方便,所以卓絕。弟問有無記錄,有即寄來。無則不必懸望。又問閱何書最好,圓悟心要最好,後當寄贈一部,此次印書(指出版《佛法要領》一書),累弟太甚。印書事完,弘法之願已了,以後專望從容修法,勿間勿斷。觀心與養身是一義,徹悟則諸病自愈。(四月五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