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2016-09-08 04:38:4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AD%B8 三無漏學 三學(梵語:?ik?ā,巴利語:sikkhā)或三無漏學,佛教術語,分別指增上戒學(adhisīla-sikkhā)、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adhicitta-sikkhā)、增上慧學(adhipaññā-sikkhā)[1][2]。戒、定、慧[3],即三無漏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生死結?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三無漏學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慧律法師:修行不要弄錯方向
http://www.shixiu.org/thread-167271-1-1.html
(出處:佛教網)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這個妄識心本來就是空的,知道我們這一顆真心是本來具足的。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大修行人,你就知道怎麽下手。

你看到善、惡,你就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善,引起你的動念,這一顆是意識心;你嫉惡如仇,你的動念這一顆是意識心。

為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宣化上人:多讀《心經》可以破三重障礙
http://www.shixiu.org/thread-167296-1-1.html
(出處:佛教網)宣化上人:多讀《心經》可以破三重障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做什麽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心經》能把這三障給破除了,破除報障、業障、煩惱障。它怎麽破除的?因為它有真正的妙智慧,有真正如如不動的真心,所以能把這三障給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4d3c1c0102vljn.html 原文地址:讓你得到比金錢重要一萬倍的摩尼寶珠的方法!——慧律法師新加坡萬人弘法開示!作者:榮晗
慧律法師在馬來西亞萬人弘法大會…
博主語:你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摩尼寶珠嗎?這顆能夠生出一切功德,一切快樂的龍宮寶珠,稀世之寶,你知道它在哪裏嗎?請看完慧律法師的開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40fb850101rtlk.html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學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記住:無諍,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地寬恕眾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2003年義工大會開示 決定往生 2003年9月14日 慧律法師 講於文殊講堂 有在趕時間的請舉手,你要急著回去的,有沒有?沒有,是吧!沒有急著回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05 05:08:58)
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透過我執跟法執強烈的執著,把這個本來是心的問題,變成一種顏色對立的東西,因此,我們就變成有外在的活動,那麽反應到內在的東西,所以,這個凡夫俗子是心會影響到我們的生理,境界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心,就大乘來講,唯心無境,完全是心的作用,所以說,《楞嚴經》裏麵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所以,因此我們學佛裏麵,一直告訴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05 05:05:00)
來自:http://daoyi1961.blog.163.com/blog/static/88649358200910178551235/怎樣實踐佛法徐恒誌著一九五三年七月           一 學佛者的苦悶從來學佛的人,常常會發生這樣幾種情況:第一、已認識佛法理論的精辟圓滿,也常常看經研教,讚歎隨喜,但隻當作學術性來研究鑒賞,不肯毅然決然地用認真嚴肅的態度來躬行實踐。有的還曲解“本來是佛,不屬修證”的說法,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daoyi1961.blog.163.com/blog/static/886493582009101910932467/楞嚴咒大意-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楞嚴咒大意--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著
第一會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菩陀寫
(我今禮敬皈命,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南無薩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釤(皈命一切諸佛大佛頂首)
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皈命諸大菩薩至心承事賢聖)
南無薩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自http://daoyi1961.blog.163.com/blog/static/8864935820091017111226293/禪非坐非不坐慧律法師著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有信徒問我:“心要安住在那裏?”我告訴他:“無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那裏都不對。”他又問:“無所住是甚麽?”“無所住就是清淨心的工夫,它無法透過語言來表達。”無所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IroNJy7io&index=7&list=PLbnahgNlnPWveSKbfwYcVdIErd9bflx_0 文字版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40fb850101rtl8.html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學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記住:無諍,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地寬恕眾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二○一四年(民國103年)二十七屆中區全國供佛齋僧大法會 台中三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46]
[247]
[248]
[249]
[250]
[>>]
[首頁]
[尾頁]